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

当面都是兄弟,背后全是利益。

凡是业绩不好、不奋斗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各位兄弟,再迟钝也该明白了。

当然,从大局上看,东哥这话是没毛病的。

拼多多大杀四方,东哥急、东哥语气重,是有原因的。

另一个聊职场问题的是大网红董姐,有记者让她评价《我的阿勒泰》,很多年轻人对剧中悠闲的生活方式极其向往。

你可以辞职,再去享受悠闲,没问题。

都打工了,你想什么悠闲呢?想悠闲,就别打工。

话糙理不糙,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中,东哥和董姐都是没问题的。

兄弟?员工?你走了,只会有更多、更年轻的新人补上。

看看现在的就业率、失业率,你敢辞职吗?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与此同时,隔壁日本却出现了令人羡慕而尴尬的现象。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消息, 今年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内定率达到了98.1%。比去年同期的97.3%上升了0.8%,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这也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更关键的是,不只是大学生,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成了香饽饽。

比如,岩手县有2091名毕业生,还在读高三,就直接被内定了2083人……

据日本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统计,2024年日本企业对应届生的平均求人倍率为1.75,也就是1个求职者对应1.75个岗位。

这还只是平均值,中小企业就更难了,平均6个岗位抢一个人。

更魔幻的是,日本的就业市场居然成了“倒反天罡”的卖方市场。

你不要?有的是公司抢着要。

为了抢人,招聘季俨然成了企业福利比拼大会,不仅提供面试奖励、活动、邀请家人到企业参观,甚至提供签约费用。

比如,三井系旗下企业不仅开出100万日元入职奖金,还普遍上调应届生工资2-5万日元/月,甚至还有年假129天,并给夫妻双方提供产假陪护假,加班费详细按时计算……

有人卷生卷死,有人开局就送各种大礼包,这个世界太魔幻了。

01梦醒的那些年

1985年夏天,东京,一片高楼林立,酒色财气中,弥漫着飘忽的未来感。

那些年的日本社会,流行“刹那主义”,消费是一种美德,攀比是一种高尚。

那些年,日本人集体做了一场美梦。

在那个梦里,他们富甲天下,可以买下美国,甚至全世界;在那个梦里,发财轻而易举,靡靡之音不绝于耳,享乐主义成风。

经济繁荣期,社会上人才缺口极大,每年都有几百家企业因“人手不足”倒闭。

所有HR都忙得热火朝天,应届生尤其抢手。

只要你来面试,不管录没录用,每人先发一万路费。

如果是看中的人才,赶紧名包、名表、高级西装塞上,请务必收下!

年轻人完全不用为就业发愁,相当多人还没毕业内定就拿到手软,offer多得回不过来。

所有人都觉得,工资永远涨、股票永远涨、永远不会失业、夏天永远不会结束……

但夏天很快就结束了,并转眼进入寒冬。

90年代末,泡沫骤裂,日本大量企业倒闭,存活下来的也不得不掀起裁员潮。

那些年的毕业生,本以为自己能像前辈们一样,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想到连正式工作都找不到。

,曾入选日本第11届流行语大奖。

,指出生于1970-1982年的那一批日本人。

他们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就业低谷。

2000年,日本15-24岁青年人口失业率达到9%,2003年更是攀升到10%以上。

2005年前后,是个转折点,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人开始大批退休,加上出口贸易反弹,就业寒冬终于可以缓解。

谁也没想到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又开始裁员节流,刚缓口气的新生代立刻又遭到重锤。

2010年,日本有部人气电视剧《转职必胜班》,讲的就是年轻人找工作遭遇的困境。

这部十几年前的日剧,意外地很切合当今中国的现状,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冰河期一代大约有1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

他们就像是被时代列车抛弃的一代人,始终都在主流社会边缘徘徊,廉价而卑微。

面对如此严酷的环境,年轻人该怎么办?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眼熟,曾经的剧情正在我们这儿重演。

有上进心的,会选择继续读书深造。

读书当然是好事,但这存在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你以为拿更高的文凭是你被企业录取的本钱,其实高学历反而会增加你就业的难度。

在人多坑少的时候,为了节流,企业一定会表现出两大倾向:

1.招聘时,首先刷掉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2.优先保证在职核心员工的饭碗,而不是去招聘新人。

这种时候,赶紧去找个坑占着才是第一要务,继续在学校耗费几年时光性价比太低。

这种时候,年轻、有经验才是最大的本钱,学历真不值钱。

我们社会上最近几年考研热潮,就是类似焦虑的体现。

从2018年开始,平均每年的考研人数增长率高达20%。

但到2023年,增长率突然就降到了3.72%;2024年,直接变成了-7.59%。

学子们的考研热情下降,说明大家都是聪明人。

与其先投资几年时光,博未来不确定的回报,不如早早占个坑稳定下来。

存量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醒悟早的人,至少不会过得太差。

醒悟的晚、迟迟不肯醒悟的人,大多数只能一直做临时工、外包工。

2002年,日本有18%的应届生,以外包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倒霉蛋,直到2015年都没转正。

亲眼见识过盛夏,自己却在寒冬中匍匐前行,这种滋味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所以相当一部分冰河期一代人,索性放弃了工作,直接家里蹲。

他们的父母,虽然吃到过时代红利,但一方面要补贴儿女,另一方面又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压力山大。

2019年,据内阁府的一份报告,全日本已经有110万“蛰居族”。在东京江户川区,每24户人家里,就有一户居住着家里蹲。

他们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平成废宅”。

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

出去上班没啥可能了,基本是在家蹲到去世的节奏。

如此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家里蹲久了,势必会与社会脱节,更不会去恋爱、结婚、生子了。

对一个国家、一个市场而言,出生率大幅下滑当然是坏事。

但对冰河期一代的下一代人,也就是如今二三十岁的这一代人而言,这是大大的好事。

得亏你们不生娃,才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

02冬去春来

这些年,我们总有企业抱怨,说自己招人困难。

说实在的,能有多难?再困难能有日本企业困难?

早在30年前,日本的出生率就降至冰点。

随着时间推移,到2015年左右,日本22岁的年轻人,相比20年前,少了接近一半。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到这个时候已经无法逆转地失衡了。

日企的好日子到头了,渐渐从不愿招人变成招不到人。

而眼见上一代人悲惨经历的新生代,在二十多年的丧文化熏陶下,本没有多大期待,却惊喜地发现自己成了香饽饽。

亲眼见识过寒冬,自己却在春天中享受生活,这种滋味是他们的父辈想也不敢想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上一代人被牺牲了,该轮到这一代人享受了。

除了开头说的那些,日本还发生了许多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梦幻场景。

2023年底,IT公司Assist甚至专门为学生父母举办了一场简报会。

公司不仅带家长们参观办公环境,还给报销交通和住宿费用。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应届生,找工作肯定会听父母的意见。

搞定家长,也是获得年轻员工的重要渠道!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年轻人跳槽,这几年日本甚至出现了“辞职代办”的奇葩业务。

一方面,他们帮助年轻人快速离职,避免繁琐的程序;另一方面,他们也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接触那些辞职的年轻人们。

除了人口减少,还有一点非常关键:

等了20年,日元疯狂贬值了10多年,到2023年,日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通胀。

日本绝大多数资源都需要进口,货币贬值肯定有不利的一面,但好处远比坏处大。

日元越便宜,日本货就更便宜,有利于出口。

日元兑美元每贬值1日元,东京股票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将增加1980亿日元。

比如,日元兑美元每贬值1日元,丰田的利润约增加480亿日元,本田的利润约增加100亿日元,优衣库的利润约增加12亿日元……

日本股市为什么这么被外资看好?就是这个原因。

这样一来,虽然影响日元的购买力,但这只是疥癣之疾: 涨工资就行了。

从去年开始,日本政府就要求国内企业大幅涨薪:瑞穗金融集20%、日本电产7%、任天堂10%、永旺集团7%、三得利6%、世嘉30%、优衣库40%……

收入上涨-物价上涨-生产制造增长-收入增长,这才是良性的正循环。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消费被推动了。

2023年,日本东京23区新建公寓价,自1990年后再次突破8000万日元。

1亿日元以上的公寓,有一半都是公司职员家庭签约购买的。

以低欲望闻名的小日子,居然愿意买房了——跟国内的年轻人对比何其强烈。

在东京,热门地段新房摇号的壮观场景,再度出现。

对我们而言,那早已是渐渐远去的陌生历史现象。

上一代人为什么低欲望?这一代人为什么高欲望?

有钱消费,没钱躺平,人之常情。

可惜,我们似乎十分擅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各种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不提真正的问题。

归根结底,一个社会的消费,真正依靠的永远是欲望更强的年轻人,老人再有钱贡献也有限。

物价温和上涨、涨薪有望,年轻人当然愿意出来工作、买房、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种不断向上的预期螺旋一旦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深刻改变社会的状态。

03尾声

看着日本打工人越来越精贵,一定会有人开始嘲讽:

人力成本那么高,肯定不利于制造业发展,有什么好羡慕的?

抱有这种想法的,不是蠢蛋就是坏蛋。

三餐比三观更重要,别让情绪代替脑子。

人口增长的“人口红利”属于资本,人口减少的“人口红利”才属于普通人。

你如果真为下一代好,就该庆幸,幸好这一代人不爱生娃。

只是现在的这一代人,可能会像冰河期一代的那一批人,直到老年,都走不出天寒地冻的人生际遇。

针对被社会抛弃的这一代人,日本内阁府制定了《就业冰河期行动计划2021》等等援助政策,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不是那么容易逆转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历史重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历史重任?如下:

一、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需要有目的性、有计划的进行学习与提升,包括品德修养、知识水平、语言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提高,来适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当代青年应该树立自己的民族信仰,珍视民族文化与传统,维护国家利益,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回馈社会与国家。

三、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

为了更好地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重任,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学习研究国家相关政策

1,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当代青年需要了解国家各个领域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知识框架,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好准备。总之,在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2,当代青年应该积极肩负责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行动,广泛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坚定信念树立理想

1,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中国青年,首先必须要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2,当然,中国青年最重要的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六、勇于担当敢于拼搏

1,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但要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还要更加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

2,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谁说的

是何云庵(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说的。

何云庵,陕西西安人,生于1953年9月。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马列主义理论师资班并留校任教。历任社会科学系秘书、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校人事处处长等职,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

书记讲话

来自何云庵发表观点:“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是有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的。从今天来研究共产主义的整个谱系看,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但纵观下来,不同时代的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忧国忧民,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等等,这些高贵品质都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何云庵

我们都看到,抗震救灾精神、川藏公路精神,等等,都是新一代人在继续创造,在奋斗。所以对我们的国家来说也是这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共产主义生生不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是谁说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是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云庵说的。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是有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的。从今天来研究共产主义的整个谱系看,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但纵观下来,不同时代的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忧国忧民,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等等,这些高贵品质都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青年的重要性

无论古今中外,青年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理想抱负和价值取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在新时代的大道上,青年逐梦奋斗的加油呐喊尤为响亮。

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新机会,也对青年人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担当。不惧艰难,不畏风霜,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年的奋斗更显分量。青年一代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才能把好人生的“方向盘”,在逐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何云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0114.html
筹钱买零部件每月交付1辆 售价224万!法拉第未来 FF91
就能转普高 中职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