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商用车销量34.1万辆 同比增长3.3% 中汽协

出品 | 搜狐汽车 · 搜狐商用车

2024年6月14日,中汽协发布2024年5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2.5%,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销量环比同比均实现小幅增长。1-5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

中汽协表示,我国汽车市场内需增长相对缓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汽车行业总体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需要相关利好政策加快推动落实,持续提振发力,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保障行业稳定发展。

具体到商用车行业, 2024年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1万辆和3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0.1%和4.5%,产量同比下降0.2%、 销量同比增长3.3%。 其中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7.9万辆和2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0.6%和4.4%,产量同比下降2%、 销量同比增长1.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2万辆和4.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8%和4.8%,同比分别 增长14.3%和16%。

2024年5月,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重型货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实现微增,微型货车产销两位数下降。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中型客车产量下降、销量增长。

2024年1-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135.9万辆,同比增长2.6%;商用车出口37.2万辆,同比增长27.9%。 其中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47.4万辆和1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6.2%;客车产销均完成20.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5%。

新能源方面,2024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95.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1%和12.4%,同比分别增长31.9%和33.3%,市场占有率达到39.5%。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

出口方面,2024年4月,汽车出口48.1万辆,环比下降4.4%,同比增长23.9%。其中商用车出口8.4万辆,环比增长12.6%,同比增长32.7%。2024年1-4月,汽车出口230.8万辆,同比增长31.3%。其中商用车出口37.2万辆,同比增长27.9%。

#商用车 #销量 #新能源 #出口


中汽协:5月产销持续向好,预计新能源市场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继4月国内汽车产销结束21连降后,5月车市再传捷报,呈现持续回暖态势。 其中,产销量环比均呈增长态势,同比增幅更是扩大到两位数,明显高于上月。 乘用车销量由负转正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增长18.2%和14.5%,增速高于上月15.9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 1-5月,汽车产销累计销量为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仍下降24.1%和22.6%,但降幅与1-4月相比分别收窄9.3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 在中汽协看来,随着国内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复市,稳岗就业扎实推进,同时伴随国家及各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消费信心得到提升,消费者被抑制的需求加快释放,汽车市场正逐步恢复。 具体来看,在汽车主要品类中乘用车与商用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回暖,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没有跟上反弹节奏。 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66万辆和167.4万辆,环比增长4.5%和8.9%,同比增长11.2%和7.0%。 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最为显著;SUV产销实现两位数增长。 而轿车与MPV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商用车市场继续呈现强势反弹,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52.7万辆和52万辆,同比增长47.7%和48%。 其中,客车和货车产销同比均呈增长,货车增速更为显著。 中汽协指出,商用车产销明显恢复,月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 而新能源市场则没有延续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的回暖,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环比增长3.5%和12.2%,同比下降25.8%和23.5%,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下降较快,而纯电动汽车产销降幅仍然高于行业整体。 在此背景下,中汽协分析表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据了解,目前厂家处在了解、适应政策,通过规模等手段调整产品、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 中国品牌份额继续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在乘用车市场回正,呈现回暖态势的当下,中国品牌的境遇却不容乐观。 据了解,4月自主品牌份额创下了自2014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5月这一情况仍未得到好转。 数据显示,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7.1万辆,同比微增0.4%,市场份额为34.1%,同比下降2.2%。 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26.4万辆,同比下降32.5%,市场份额为37.1%,同比下降2.8%。 分车企来看,1-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累计销售新车708.9万辆,同比下降22.1%,占总销量的89.1%。 与此同时,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3家汽车集团(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情况显示,截至6月11日,23家整车企业中共计204个生产基地,已全部复工。 中汽协分析认为,5月汽车市场的销量虽然持续释放,但相较于中国品牌,豪华车和合资品牌的购买力被更多地释放了出来,这也是德系、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上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励,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也指出,“尽管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国品牌步步紧逼,但本土新能源在智能网联、产业链等方面依然有着自己的优势,未来中国品牌或可以借助新能源,实现向上突破”。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预期,中汽协表示,从行业发展态势看,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国内宏观经济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 伴随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需求还未恢复,出口依赖型企业仍没有摆脱困境,这将导致国内消费需求的恢复进程有所滞后。 因此,行业上下应重点关注国内市场的恢复进程,以及海外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对国内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 此前,中汽协预计,国内及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汽车市场预期下降15%;若海外疫情继续蔓延到三季度甚至四季度,汽车销售或将下滑25%。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回归A股加速,东风汽车为转型加码

加速登陆A股创业板。

日前,中金公司发布了关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对外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上市的辅导工作备案报告。

报告指出,中金公司将在辅导期内就规范运作、内部控制管理、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募投项目等多个方面给予东风汽车相应支持,并逐步落实和完善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问题与规划。 这也被业内认为是东风汽车回归A股IPO计划平稳推进的一个重要信号。

加速回A

这是一场长达15年的回归A股市场之路。

早在2005年,彼时刚落户港股市场的东风汽车就已经透露有意在合适契机下回归A股的想法。 但这一愿望长久未能实现,东风汽车方面对此更是讳莫如深。 直到今年7月,东风汽车才明确了回A计划。

7月27日,东风汽车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境内外融资平台,计划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钱虽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

过去三年,受神龙汽车与东风雷诺销量下滑与亏损的拖累,东风汽车营收一路下滑,净利润增速趋缓甚至转负。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9年,东风汽车营收约1010.87亿元,同比下降约3.3%;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28.58亿元,同比下降约0.93%。 2019年,东风汽车整车销量为293.20万辆,较2017年历史高点减少约1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东风汽车期末现金流为261.33亿元,同比增长4.64%,但经营净现金流仅为-115.55亿元,在16家上市车企中垫底。 而受疫情影响,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汽车今年上半年几乎“只出不进”。

可见,作为国家队之一的东风汽车也面临着“地主家缺粮”的现状,寻求资金迫在眉睫。

而就在东风汽车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相关政策的便利为其打开了方便之门。

今年4月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这无疑为东风汽车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事实上,东风汽车并非首个吃螃蟹者。

8月28日晚,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吉利汽车上市辅导工作完成,将申请科创板上市。 根据上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已经变更为“已问询”,目前进展顺利。

而就在吉利和东风之前,国内资本市场已经有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三家“A+H”股的整车制造企业。

转型加码

“落后一步是等死。”

此前,东风汽车在公告中透露,此次拟发行的A股数量将不超过9.57亿股,国内券商表示,东风回归A股或将募集的资金约为43亿元人民币。

虽然从短期来看,公司发行A股一方面是为对抗新冠疫情冲击,另一方面是加大研发投入,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东风汽车目前需要解决的不光是资金问题,其旗下主营业务正面临着发展危机。

今年上半年,身处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的东风汽车,业务遭到重大打击。 其中,乘用车板块销量及营收均受到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乘用车88.23万辆,同比下滑22.2%;销售收入76.06亿元,同比下降43.9%。 其中,神龙、东风柳汽、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各个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另外,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前8个月合计销量同比下滑31.7%。 由此来看,加速转型,努力提升市占率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东风汽车早有谋划。

就在宣布回归A股三天后,东风汽车旗下新高端品牌岚图正式发布。 而此次回A募集资金用途中,第一条也是用于岚图的打造。

按照规划,从2021年开始,岚图品牌将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车,在未来3-5年,产品线将覆盖轿车、SUV、MPV等多款新能源产品。

目前,东风在自主乘用车品牌向上方面遇到一些困难。 如果岚图能够在产品上助力东风在新能源赛道换道超车,产品力向上突破,那么东风未来有望实现业绩增长及市值重估。

然而,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岚图已经晚了一步。

目前,特斯拉国产事业如火如荼,比亚迪以及广汽新能源等国内自主品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市场优势,这都是岚图未来打造产品、开拓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不确定,不乐观,升级,洗牌,是东风对于车市未来的四个判断。 ”然而,面对不断变革的市场,东风汽车正在加速突围。

谁是铁柱子|车市回暖,中国品牌仍有场硬仗要打

为帮助汽车品牌找到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评价标准,水滴汽车APP联合巨量引擎,共同打造《中国汽车品牌知识社区》,基于巨量引擎数据平台的数据洞察能力,推出中国汽车品牌舆情分析。

头部企业肩负镇守中国品牌市场的重任

2020年5月,汽车产销形势持续向好,环比均呈增长,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上月。 近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如是说。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5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66.0万辆和167.4万辆,环比增长4.5%和8.9%,同比增长11.2%和7.0%。 然而,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形势却并不乐观。

在5月双增的回暖态势背后,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中汽协称,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跌至34.1%,同比下降2.2%,前5个月同比下降2.8%。 中国汽车亟需能够守住阵地,与德系、日系等强大对手正面较量的铁柱子。 那么,谁能担当此任?

从5月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榜单可以看出,国人对头部自主品牌青睐有加。 排在前列的比亚迪、吉利、哈弗、奇瑞、广汽传祺、荣威、长安等,均是榜单的常驻民。 与它们单期榜单排名成正比的,是当月影响力车型数量。 我们看到,排在品牌榜前三的比亚迪、吉利和哈弗,5月受关注车型数量也遥遥领先,分别都有三四款产品上榜。

这些品牌霸榜的秘诀,水滴汽车APP曾撰文分析过多次。 简单说,在竞争全面升维的当下,它们不再单纯以产品性价比拼市场,而是从更高的品牌价值层面,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以热爱种草用户,因此这些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地位才会根深蒂固。

这些头部车企确实为稳住中国汽车品牌市场阵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官方数据显示,吉利、长安、长城汽车等,5月销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长城汽车实现今年1月以来的首次转正,5月销量为8.19万辆,同比上涨31%;吉利汽车5月销量为10.8万辆,环比增长约3%、同比增长约20%;长安汽车销售新车17.4万辆,同比增长54.3%,环比增长9.1%。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存量时代,马太效应加剧,市场向头部集中的态势会越来越显著。 眼下,边缘品牌的销量逐渐减少,生产也基本停止,这些品牌的市场份额会被头部企业拿走,这将是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这种趋势会持续。

换句话说,目前头部自主品牌的增长空间,大部分来自对弱势品牌的收割。 值得欣慰的是,凭借自身实力的增强,吉利、长安等第一梯队的自主品牌,品牌号召力已不输甚至高于韩系、法系等合资品牌。

铁柱子不只收割边缘品牌,更要叫板行业巨头

当然,要成为真正意义上能擎起中国汽车脊梁的铁柱子,头部自主品牌必须具备和大众、丰田、特斯拉等全球巨头抗衡的实力。

随着股比放开,大众在华的野心已经展露无疑,丰田正全面推进东进战略,特斯拉更是毫不留情地将中国大块的新能源市场蛋糕吞入腹中……互利共赢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汽车品牌拿什么筑起坚固的堡垒?

消费者肉眼可见,切身可知,肯定是产品。 哈弗在H6和F系之后,放出了即将掀起SUV第三次浪潮的大狗;比亚迪唐、宋RRO热销,汉也要赶来再添一把火;长安CS75PLUS上演王者归来,UNI-T则誓要刷新世人对品牌的认知。

但这仍然不够。 产品是品牌的外化,就像柱子外表的油彩和雕刻,非常重要,但柱子能够托举多大的重量,取决于看不见的内核。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这个内核就是技术实力。

目前,几大中国头部车企规划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表示,吉利正式从3.0精品车时代迈入4.0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CMA世界级模块化架构孕育体系,作为吉利在新时代赢得价值竞争的核心武器,将孕育出各具魅力、血统优秀、基因传承的更强一代高端、高价值、高性能产品。

长安在决绝地喊出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后,毅然踏上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 从数字化转型方面推进北斗天枢计划,到新能源化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从研发、设计、生产体系持续完善,到六国九地全球研发格局;从7院2部3中心研发组织成型,到设计体系扁平化调整,长安汽车以十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的研发实力,实现了自身的厚积薄发。

比亚迪亮出了锋利的刀片电池,PK特斯拉的无钴方案。 但掌握电芯并不能让技术狂人王传福满足,其实我当年要是不造车的话,就造半导体。 他的终极梦想,是要拿下新能源汽车另一颗芯——IGBT芯片,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不再被西方卡脖子。 自5月起,比亚迪的半导体公司接连获得多路资本加持,其能否快马加鞭,追上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自主品牌的铁柱子们来说,希望就在眼前,但硬仗才刚刚开始。

文/殷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1323.html
赵丽颖穿粉裙秀白皙美腿 微露香肩纯欲动人
花了6年 马斯克终于讨回了4000亿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