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 非洲农业专家称赞中非农业合作成果

非洲农业专家称赞中非农业合作成果 中非农业合作

6月12日至14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化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推动非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会议期间,与会的非洲代表纷纷对中非农业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

记者:赵颖全、王军锋、赵玉和、罗江、黎多江

罗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非洲:中国特色农业技术吸引非洲留学生“取经”

为留学生全程报道海外留学相关新闻:《中国特色农业技术吸引非洲留学生“取经”》03月27日报道。 “甘肃探索出的农业技术非常发达和实用,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节约水资源,我想把这些技术带回非洲。 ”丁卡说。 甘肃和非洲多个国家在气候资源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但甘肃探索出的农业技术如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雨水集流造林技术等简单实用,易于大面积推广。 和丁卡一样,来自非洲加纳的马亮也很幸运地拿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开始了在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学习。 在中国学习3年多了,从一个拼音也不懂到现在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对农业技术一窍不通到现在研发生物修复技术,马亮对自己在中国的突飞猛进很满意。 兰州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国锦介绍,近年来,甘肃在旱作农业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吸引着越来越多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甘学习深造。 “多数留学生希望将所学技术带回他们国家推广应用。 相信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这些旱作农业技术会对非洲等地的农业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

外交部:愿同刚果(金)加强沟通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双方有什么合作成果?

非洲农业专家

外交部:愿同刚果(金)加强沟通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双方有什么合作成果?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是十分熟悉,毕竟非洲一些国家,大家都关注比较少一些,其实中国和刚果(金),一直合作十分愉快,经济方面相互补充,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的答案:

全球连线

一、中国和刚果之间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有很多合作,至今发展十分顺利:

中国和非洲各个国家一直维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和刚果之间在能源领域有着非常多的合作,当然,也包括矿产资源开发。 由于刚果在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着很多技术的瓶颈,所以需要中国和他们进行合作,深度的做开发项目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刚果和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在各种领域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协作关系。 这几年中国在刚果金展开了几个非常大的项目,特别是铁矿石开采以及黄金开采方面有很多的合作项目,另外,石油方面的合作也在开始展开,特别是在2019年的时候,双方签订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协议,现在合作的非常愉快。

二、中国和刚果之间在农业方面合作比较多,双方达成很多双边协议:

中国和刚果金之间在农业方面的合作非常的多,由于高国金在粮食领域有很多缺陷,所以必须和中国进行合作,来更合理的开发本国的农业潜力。 刚果金农业的整体表现并不是非常稳定。 由于地区资源的限制,必须要有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所以说中国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技术,在2013年的时候,两个国家就有了深度的合作了。

三、中国和刚果之间在环境保护以及环保经济领域,合作项目非常多:

刚果金在环保领域和中国合作也非常多,因为刚果金是一个环境,需要极度保护的国家,他们现在的始森林破坏非常严重,所以对于刚果金来说,必须要尽快的把环境治理好,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国家在环境方面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从2016年到2019年期间,中国和刚果惊进行了环保方面的经济合作,在这方面,中国和他们的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种合作也会进一步加深,所以说刚果金和中国的合作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且双方的合作互补性非常强。 未来几年,中国还会给刚果金建设一条非常好的高质量铁路,这对于刚果金环保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所以未来中国和刚果金的合作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国的外交部才会做出积极评价。

杂交水稻在非洲创高产纪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为生在中国感到荣幸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3个年头。

最近,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有望解决这个非洲贫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这是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种植的5公顷杂交水稻,最近完成了抽样测产,得出的数据达到每公顷10.8吨,在当地,这是非常惊人的高产量。 远远高于当地一般每公顷3吨左右的产量。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使用杂交水稻种子,将极大地提高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

马达加斯加总人口近2500万,其中超过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本国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四十万吨。

全球连线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马达加斯加水稻发展最主要的困难和瓶颈就是缺少优质的种子,第二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技术培训。

胡月舫作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派出的援非专家,是10年前来到马达加斯加的。 由于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近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高原、半干旱四种气候。 为了培育出适应各种气候的高产种子,胡月舫在十年内跑遍了马达加斯加几乎所有的水稻种植区。

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胡月舫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并通过马达加斯加政府的审定。

农业技术专家 胡月舫:必须要按精耕细作,按科学管理。 你必须要做示范,你必须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够细。

据介绍,2007年以来,共有二十多位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累计推广杂交水稻四万公顷,增产稻谷十二万吨以上。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受益的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而是整个非洲。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1994.html
迈向动态调控新模式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 专家解读
莱因克尔 英格兰的时代将会到来;贝林将成为超级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