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的性缩力究竟有多强

前段时间完结的《庆余年2》被网友扒出,取这书名,是因为作者老婆是黑龙江大庆人,作者“想和妻子去大庆,共度余年”。

好好的追剧,突然就被喂了一把狗粮。好好好,敢情《庆余年》的爱情线是东北爱情故事,权谋之争是权力的游戏之东三省大乱斗,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东北呗。

这其实从取名中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毕竟,谁家皇帝会叫战豆豆啊。

但在东北人眼里,霸总的极限,也就是这样了。

不只是权斗, 不论什么事情,一经东北人的描述,那画风都得突变。

当这种奇门武功被用到韩剧翻译上,那梦幻的粉色泡泡,不仅接地气了还可能笑岔气了。

金高银的古早剧《奶酪陷阱》,里面她饰演的女主I人一个,一开始面对缠人的学长,虽然表情娇羞步伐紧张只想赶紧逃离,但嘴里说的却是“闹哪样”。

这句内心戏用东北话吼出去,都能震退当时心怀鬼胎的男主十里地吧。

《我的维纳斯》明明召集了酒窝女神申敏儿和叔圈男神苏志燮,但看这对话,他俩谈的不是恋爱,是二人转,这豪迈度和碴子味,直冲我天灵盖。

网友评论说:东北有自己的刘英和赵玉田。 所有的欧巴欧尼,到了东北人手里,都得谈起“乡村爱情故事”。

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日漫,最初的漫画名翻译为《北海道辣妹金古锥》,推测是台湾翻译,因为“金古锥”是台语里“很可爱”的意思。

在今年改编成番剧播出后,台湾腔突变成了东北话——剧名被翻成了《北海道辣妹贼拉可爱》。这口音,一看就知道字幕组里没少东北人。

接下来的画风,更是搂不住的得劲儿。第一集叫《北海道辣妹儿贼招人稀罕》,女主确实贼拉辣,在东北话的加持下,更是把初次见面的男主震得一愣一愣的。

上个对比图感受一下,正常口音和东北口音的区别。

脑补一下,伴随着一阵慵懒又撩人的香气,一个凹凸有致的御姐,走到你身边,纤纤玉指轻轻地搭到你肩膀上,朱唇凑到你耳朵旁边,用能感受到她呼吸的距离,对你来了句: 你瞅啥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美女杀手带着匕首抵着你的腰部索肾来了, 性缩力直接拉满。

有人说,因为地缘优势,日韩剧翻译基本都被东北人垄断了。

但事实上, 美剧和欧洲电影,甚至是外文书,也早都被东北字幕组入侵了。

就想问,东北人的就业门路那么广吗?

虽然说东北话的普及率,已经仅次于普通话。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完全没有学习障碍。哪怕是从没到过东北的南方人,都能随口整上两句。

遇到一般的字幕,基本没有理解障碍。

带点特色形容词的,也能读懂。

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过于地道的词汇,就算是东北人,也会出现歧义。

比如哈拉。在这里,哈拉的意思是,糖受潮或者放久了产生一股变质的味道。

但!在大连话里,哈拉是形容傻、憨、不明白事理、缺心眼,而且还含有土、土鳖的意思。

一个热知识,在台湾话里,哈拉又是吹牛,说大话的意思。

还有被北京冬奥会速滑男子500米冠军高亭宇带火的“隔路”。

当时听懵了一群同传小哥。 外国记者以为翻译设备没电了,其实是东北话把同传整没电了。

最后是拥有十年东北话功底的王濛,get出了翻译精髓,这并不是glue(胶水)的意思,而是special的意思。

不过,隔路这词不能乱用!说自己“隔路”,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意思。说别人“隔路”,则略含贬义,意思不合群、不上道、不是一路人。

到了《北海道辣妹贼拉可爱》里,又成了有点落后的意思。

还有旮沓、搭嘎、搭噶、搭咕、疙瘩、嘎达、噶达、嘎哈、嘎拉哈……

念起来就好像“张馨予张予曦张雨绮张辛苑张艺兴张歆艺张含韵张梓琳张涵予”的区别。

甚至重音,轻音都有区别。

更难懂的是“五脊六兽、滴里嘟噜、破马张飞、得得嗖嗖、急头白脸、秃了反账、老天扒地、魂儿画儿、提溜算卦”难度的东北话10级词汇, 东北人日常说话张口就来,但其他人听到的那一刻,小脑都萎缩了。

谁能想到,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五脊六兽,在东北的语言系统里,成了“闲得慌”。因为他们觉得屋脊上那六个动物,太闲了……

原来,东北话有时候是拟声词,有时候是象形词。

如果你问东北人一句东北话是什么意思,那你很可能会冒出更多的问号。

之前有人在网上买了瓶润肤霜,用了几天后询问客服:擦完脸沙挺怎么回事?

客服实在疑惑:“沙挺”是什么呢?

热心网友尝试帮着解释,结果越说越说不明白。有说“沙挺”是“蛰挺”,有说是“刺挠”、“火次燎”。最后用一整件事来具象解释:“就是大中午的你骑自行车,把波棱盖儿卡秃噜皮了,然后还出汗淌到卡坏的那块了,那种感觉就是沙挺。”

一顿看下来,明不明白的不知道,但是看出来了: 解释一个东北话要用到更多的东北话。

要问东北话为什么有这么多“方言”,那还得从东北地区历史上多次大融合说起。

东北是一个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民族间的融合,必然带来语言的融合。

比如“哈拉”和“隔路”,都是满语音译过来的。

还有埋汰、嘚瑟、咋呼、嘎拉哈、饽饽、萨其马、嬷嬷、哈喇、勒勒、胳肢、挺(很)、克(kēi)、敞开儿、摘歪、个色等等。

而“贼拉”的“贼”其实是音译词,出自朝鲜语,意思是“第一”,发音是“擦贼”,简化为“贼”。噶达则是蒙语,指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

还有不少地名,也是来自少数民族:“齐齐哈尔”出自达斡尔族、“卡伦湖”来自锡伯族、“昌图县”来自蒙族、“佳木斯”来自赫哲族。

另外,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一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百姓,踏上了闯关东之路,也影响了东北话的走势。

外部,在清末民国,俄国和日本都有殖民东北的历史,大量的俄国人、日本人曾经在东北生活, 有些俄语、日语也融入了东北话中。

比如,东北话中的“抠搜抠搜”,来自日语的“こそこそ”,读作kosokoso。

俄语中的“市场”——базар(bazar),演变为东北方言“八杂市儿”。

真是吸收了诸多外来语却又浑然一体、自成一派。

不得不开始对东北话产生了想学之心,毕竟,当你掌握了东北话八级,你可能同时也就掌握了多门语言呢!质疑东北话,理解东北话,爱上东北话。

你遇到过东北字幕组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东北字幕奇遇记。

作者| 壹壹

编辑| 壹壹


东北话究竟有多可怕?

东北话就是这样一门丰富的语言,绝不是你想象中简单粗暴的一套东北三连(嘎哈、你瞅啥、跟谁俩呢)就能掌握精髓的。

每个漂泊在外的东北人都以“三天之内,不让方圆十里的人都传染上大碴子味儿就是犯罪”为己任,为弘扬家乡文化添砖加瓦,久而久之,看三分钟赵本山小品就满口“整”和“嘎哈”的网友,也会产生一种自己也是个正宗东北人的错误幻觉。 正所谓,流水的段子,铁打的东北话梗。 从基础的“瞅你咋地”,到延伸来出的“紫腚能行”这种谐音梗,亲切的口吻、豪放的性格和无与伦比的喜剧代入感,让来自黑土地的语调成了无数沙雕段子的宝藏。

福原爱风波后首接专访,面色红润气质佳,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最近的2020东京奥运会,让很多人都开始注意到了我国的奥运健儿,而在我国的国球乒乓球这一项目之中 我们也是依旧的力压群雄,当然啦,在这个项目之中,我们也要提到一个中日友善大使,那么就是福原爱 福原爱究竟有多么喜欢中国和中国的 乒乓球又有何渊源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被日本人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的小爱

福原爱的妈妈就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而妈妈在训练自己的哥哥的时候,小爱竟然也拿起了球拍比比花花,这也就让妈妈注意到了福原爱的 乒乓球天赋后来之后就着种的培养了福原爱 而福原爱也是不负众望 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很多的 比赛,而在他参加一次比赛的时候和韩国的一个小选手打比赛的时候竟然输得很惨,这也让福原爱心里 非常的难过,而且也认清了自己乒乓球的水平。

福原爱来到中国东北深造

福原爱在认识到自己和其他选手的差别之后,决定来到了中国的东北部去训练乒乓球,因为我国的乒乓球 训练基地还是比较多,而且也孕育出了很多的人才 小爱在这里一学就是好多年,不仅仅是学会了乒乓球也学 会了一口非常流利的东北话,而且还学会了很多的东北菜,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平时看到的福原爱,基本上都是在说东北话,因为他如果被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都是说东北话的 而且他和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有很大的交流,包括刘国梁一直也都非常喜欢她。

可可爱的福原爱

而福原爱和中国的渊源也并不止步于此,因为她的老公第一任老公也是来自中国人,是中国台湾的一个 普通人。 而且福原爱的长相真的是非常的清纯甜美,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的时候一哭的话,大家心里都感觉到 被他萌化了,而且在他后期参加比赛的时候 也有很多的时候是十分挫败的,毕竟他所面临的是中国的选手。

但是我们小爱同学一直都在努力,虽然小爱同学的最好成绩仅仅是在奥运会中拿到了一枚铜牌,但是他的努力,我们两国人民都有目共睹,而且他在中国人民的心里,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爱,我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一个来自日本的乒乓球选手。

中国“第二普通话”是什么?为何国人争相模仿?

在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不同的地方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以前,最能代表本地文化的符号莫过于当地的方言,许多人只要一张口就会暴露自己的家乡。 不过,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许多人都没有了家乡的口音。 但是,除了普通话以外还有一种方言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普通话”,至今有1.4亿人在使用,其他省份的人也争相模仿。 它就是充满魔性的东北话。

其实东北话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的方言。 虽然东北人一张嘴就是一口大碴子味,但是这种大碴子味却非常有感染力。 东北话与其它地区的方言相比,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它与普通话极为接近,让人一听就懂。 就拿小编做个例子,我在江西和广东都待过,但是那边的方言我却几乎都听不懂。 我从来没有去过东北,对于东北话却一听就懂。

而且东北话的腔调也特别有意思,不管是多么正经的话,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都充满了幽默感,就像喜剧中的台词一样。 或许正是因为东北的语言有着特殊的魅力,所以东北才产生了众多的喜剧大师。 我们熟知的本山大叔、范伟老师、沈腾老师等都是东北人。

有人说是因为东北的喜剧明星多,所以才带动了其他人学习东北话的热潮。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 不管你和哪个东北人聊天,也不管你的普通话有多么标准,只要聊上两句,你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往东北话上靠。 东北话的热度实在是太高了,高到掩盖了东北的美景。 其实东北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尤其是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平方千米的总面积,这使它成为了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 这座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国两朝”的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的发祥地。 而且,金朝的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

现在的哈尔滨拥有太阳岛、中央大街、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中华巴洛克等著名景点。

虽然中央大街只有1400米,但是它的街道建筑却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这条建于1900年的街道,一点儿也不落后,仍然弥漫着时尚的气息。

大街上的方石铺于1924年,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铺就,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 至今,依然令人赞叹它的工艺。

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有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

每到夜幕降临时,中央大街上就会亮起各种霓虹灯。 许多哈尔滨人和外地游客都会涌上街头,欣赏它的美景,即使冬天也无所畏惧,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2026.html
无一入围决赛 最高34分 563支AI队伍和姜萍答了同一份试
重点聚焦多个方面→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今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