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剑专栏 元明清绘画中有关盔的一个细节

元明清绘画中有关盔的一个细节

龚剑。毕业院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2000年开始涉及中国传统武备收藏,中原地区重点收藏唐至北宋阶段武备,藏品有汉、唐、宋历代刀、剑三十余件;两晋至清代头盔等二十余件。收藏西藏历代传统武备,包含藏刀、长矛、盔甲、具装铠、火绳枪等两百余件。西藏地区武备研究专著《西藏武备考》已经完稿。已经出版《中国刀剑史》,即将出版《中国甲冑史》。

2011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溪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古法刀剑复制和传统金工技艺研究工作,部分作品被西藏文化博物馆、中国藏研中心等机构收藏。

2012年作为独立学者受邀参加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并做《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专题报告。

2016年为电影《藏魂》(藏军抗英事迹)设计制作道具。2021为两部动画电影设计武备器甲。

任四川省刀剑收藏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刀剑收藏协会理事、浙江省青铜古兵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省刀剑收藏协会理事。

《藏族长矛的传承》 2005年《轻兵器》

《戚家刀收藏与辨识》 2006年《收藏界》

《唐刀—大唐不灭的传说》2006年《兵工科技》

《藏族土司佩刀考》 2007年《时间艺术》

《雪域藏刀》 2009年《收藏界》

《藏密金刚杵的源流与鉴藏》 2011年《收藏》

《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 2012年《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专题报告

《寻刀记》 2014年CCTV7军事频道拍摄

《我从汉朝来》纪录片 2015年CCTV9记录频道拍摄

《铠甲传奇》 2017年CCTV7军事频道拍摄

《宋剑修复记》 2018年《搜狐历史》

《山纹甲探源》(广泛存在于壁画中的中国武士“山文甲”真的存在过吗?) 2018年《澎湃新闻》

《中国刀剑史》 2021年 中华书局

《中国甲冑史》 2022年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绘画中涉及武备的内容主要出现在壁画、水陆画中,在研究历代武备的过程中,寺庙壁画、水陆画是不可缺少的素材。蒙元时期的细密画、明壁画、水陆画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铁盔细节引起笔者的关注,试撰文与诸位方家探讨。

一、问题的由来

笔者在写《中国甲冑史》的过程中,发现伊尔汗国细密画、明《出警入跸图》、清《满洲实录》三份绘画资料中所绘制头盔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爱丁堡大学藏伊尔汗国细密画(图1、图2、)绘制的蒙古武士所佩戴的盔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盔体为整体圆钵盔,脑后、脸侧有札甲顿相和护颊,盔顶有尖形盔缨,盔体正面有向上的金色边条,两端轻微上翘,边缘尖锐。这种绘画方式,在大都会博物馆藏伊尔汗国细密画亦有表现(图3、4)。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出警入跸图》是记录明神宗皇帝于万历十一年(1583)闰二月率后妃至天寿山与西山春祭谒陵的事件,绘画中的明宫廷仪仗是研究明朝武备的重要参考。其中随扈神宗皇帝的“净军”佩戴的盔非常有特点,盔体都是圆钵盔,左右两侧装饰凤翅,盔顶有缨管,装饰红缨(图5、6、7)盔体正面有一类似菱形装饰物。

《满洲实录》成书在天聪年间,现存版本都是乾隆四十四年重新绘制。以图文形式记录了努尔哈赤万历十一年(1583)十三副遗甲起兵至天命十一年(1626)崩逝的早期后金历史。笔者发现努尔哈赤图像中的盔与《出警入跸图》中类似的,盔体正面也有类似如意关系(8、9、10)。

二、实物与绘画的对应

笔者在前一章节罗列的这十张图像都显示头盔的正面有一个特殊结构,这个特殊的结构如果单独从图像上理解难免会产生歧义;但是用“二重证据法”去研究这个结构,问题就变得很清晰。以同时期的实物与图像对应,就会发现这个特殊的绘画表现形式就很好理解,这个结构就是盔檐。

以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藏蒙元早期盔(图11)、俄罗斯出土金帐汗国盔(图12)为例,可以看出早期的蒙古铁盔就出现了盔檐结构。

图11 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 蒙元盔

图12 俄罗斯出土金帐汗国盔

这类风格的盔在明代依然被继承,南京出土明初沐昂墓中出土铁盔一顶(图13),此形制的铁盔就是典型元制圆钵盔的延续,这个盔的盔檐保存较好,此类形制的盔在明初鲁荒王墓中也有出土,只是鲁荒王的盔是明器。明代中后期,盔檐不再类似蒙元形制是一个月牙型,变化成多折线关系或如意关系。

故宫博物院保存比较完整的的努尔哈赤(图14)、皇太极甲胄(图15),明显可以看出此类盔形是延续明制的圆钵盔,清代史料中对盔的各个细节都有命名(图16)。

通过实物和绘画的比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伊尔汗国细密画、《出警入跸图》、《满洲实录》中盔正面的长条、菱形、如意关系实际就是对盔檐的表现。

通过绘画和实物的比对,我们能直观的得知盔檐在不同绘画中被绘制成不同形态,产生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中国绘画中对大的透视关系是存在的,但是具体到小器物上,就难免出表现出细节。

尤其的蒙元、明朝早期的盔檐都是一个近乎薄片的状态,画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角度来表现盔檐,所以在小体量绘画中只有用一个类似长条、菱形来表现,尤其是明中期后,盔檐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月牙型,出现多折、多曲的关系,对画师而言,更是难以表现透视关系,故在绘画中就出现了类似如意的造型,这点在《满洲实录》上表现尤为清晰,至清初,康熙景陵的石翁仲上的盔,更是把平面绘画的盔檐雕刻成如意(图17)。

所以在使用参考资料的时候,需要多角度的思考绘画和雕塑的细节,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取真实的信息。

5 台北故宫博物院 《出警图》编号:中畫000054

6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入跸图》编号:中畫000055

7 台北故宫博物院 《出警图》编号:中畫000054

8 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 编号XXVIA.192

9 《南京将军山明代沐昂夫妇合葬墓及M6发掘简报》南京市博物馆 江宁区博物馆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龚剑:唐朝刀剑形制考辩

龚剑:坚持是一种态度

龚剑:韩国刀剑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中国刀剑中“月牙格”的演变

龚剑:三尖两刃刀

龚剑:敦煌塑像、壁画中的唐朝武备

龚剑:中国历代钢铁刀剑铭文格式演变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河南焦作出土“宋剑”辨析》

不戒:从敦煌毗沙门天王看唐、吐蕃甲冑

不戒:宋剑修复记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唐朝“山文甲”解读

不戒:藏族土司佩刀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武备 二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武备 一

不戒 《 长安十时辰中的武备(四)——烽燧之战》

不戒《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武备(三)—— 突厥部分》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武备(五)—— 细节才是品质》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武备与其他(六)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武备及细节(七)》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武备(八)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的武备(终)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武备 番外(锤)》

不戒:《长安十二时辰武备 番外(骑兵)》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藏刀》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之:甲》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具装铠》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之胄篇

不戒:《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系列之:箭箙与长矛》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老赵:《曲阳王处直墓中“肉傀儡”形象探索》

家国永安 祷福于天:浅谈唐宋投龙中的金驿龙

老赵 管月晖:《铜人中的蹴鞠与抛球乐:蹴鞠铜人系列谈之一》

作为滚灯菩萨与蹴鞠神的二郎神: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二

花钱中的风流小打与太平小耍: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三

老赵:草原上美丽的流星——布鲁头

从回头雁布鲁头到抱鹅童子:老赵闲聊辽金铜人系列

赵阳:从小铜人到草原文化梳理

老赵 管月晖:《铜人中的蹴鞠与抛球乐:蹴鞠铜人系列谈之一》

老赵说铜人《整理一个铜人类别:曲膝上下手持物系列》

老赵:八个辽代娃娃之间的美丽故事

嬉戏娃娃惹人疼爱:宋辽铜人组团亮相韩天衡美术馆《回眸两宋》展

草原遥望:老赵和他的小铜人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宋辽金流行玩具:从摩合罗到辽金铜人

老赵:从“襄樊小铜人”管窥丝路文明流播

孙家潭: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

石宏斌:辽印精灵—契丹童子押印纽式初识

老赵:积多年图,试析董永角色与社会趣味潜变

老赵闲聊真武与二郎花钱1:披发仗剑的未必都是玄武

老赵闲聊真武与二郎花钱2:一根头箍串联起真武、悟空与武松的关系

老赵闲聊四圣花钱为啥稀罕上篇:四圣在北宋

老赵闲聊四圣花钱为啥稀罕下篇:四圣在南宋

老赵聊四圣花钱的断代:从《朝元图》《道子墨宝》中天蓬天猷的甄别说起

老赵聊真武与二郎花钱系列六:从考古资料谈披发真武未必就晚于束冠真武

老赵聊四圣花钱7:四圣在驭龙上是认真的——从驾龙的黑杀大神说起

镏金千秋万岁花钱背后的秘密:老赵闲聊辽代千秋万岁花钱上篇

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1:从艺术图像史见证二郎花钱的观念变迁

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2:二郎花钱角色探轶之郭牙直

执旗还是执华盖:老赵闲聊神怪花钱之《关于一枚二郎残钱的艺术图像推想》

花钱内外的奴厮儿:老赵聊二郎角色之金头奴上篇

作为金人之喻的金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中篇

二郎铭铜镜、杜甫诗歌与《文姬归汉图》: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下篇

宝塔镇猴妖:老赵闲聊二郎花钱中的巫支祁

抱刀鬼与除邪鹰:老赵闲聊二郎花钱要素之七

山石上的二郎和其他神灵们:老赵闲聊二郎神花钱中的坐具要素上篇

一把交椅定二郎:老赵闲聊二郎神花钱中的坐具中篇

阎王大宝座与星官扶手椅:老赵闲聊花钱中坐具下篇

二郎神坐狨:老赵闲聊二郎神坐具之四

中古七圣刀表演惊现二郎神花钱:老赵闲聊二郎花钱艺术图像十四

秘戏钱中的春茵: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五

真子飞霜镜的文茵与琴仙花钱的笑脸: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六

花钱上的禅席、蒲团与吉祥草座: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七

从《揭钵图》《九曜图》花钱谈佛尊的莲花座、吉祥草座: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八

泗州大圣驱五瘟上篇: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

正神慑控下的五瘟使者图像: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中篇

驱瘟语境下的劝善大师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下篇

从僧伽名号演变看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唐五代篇: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之四

只有两个士人喜欢称呼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北宋篇

北宋的大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性地规避“泗州大圣”称号?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2

从北宋文物中僧伽称呼谈泗州大圣名号演变: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3

艺术品收藏中的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类别费用番外篇

《夷坚志》中僧伽名号的大圣化与多元化: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南宋篇

文物中的两宋僧伽造像举凡: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两宋综合篇

元仁宗为什么称僧伽为“泗州张菩萨”:老赵闲聊泗州大圣元明清称呼篇

僧伽花钱中的祥云香烟: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上篇

观想紫衣僧: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中篇

僧伽风帽的花色与宝缯: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上篇

僧伽花钱中的风帽结构: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中篇

僧伽风帽上的光: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下篇

贯穿老君、维摩、观音、僧伽的神灵坐具: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之三足凭几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7

花钱中万回为何与弥勒并列: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8

花钱中藏着的万回们: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9

博物馆与古塔中藏着的志公: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10

是神俦还是弟子: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组合角色的识别

泗州大圣的澡罐与观音的净瓶: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初探12

从古代文本探索花钱"一切圣贤"含义外延:布衣豆腐《水浒中的纸马》结义完结篇30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织绣上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织绣中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3家具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4木建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5漆艺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6玉猪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7龙印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8玉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9玉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0香炉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1陶瓷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2陶瓷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3画像石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4铜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5铜镜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6铜座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7砖瓦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8琉璃暨鸱吻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9石佛造像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0石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1金银器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2碑额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3青铜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4工艺艺术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5青铜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6铜钟铜镈篇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契丹字吉语钱“福寿延长”的文化探索

赵崇云 赵阳:《从“驱魔”到说唱艺术——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

老赵文/鼎华图《说西游:让一部分妖精先红起来》

楚之国器 铸天下观:战国楚式六山镜刍议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宋代笔记中神通的符篆龙钱到底是哪种花钱

修养:从真武四元帅帽顶谈护法神马赵温关

万思成(霸泉):神秘佛教梵文大花钱解密

刘桂秋《工匠“魇镇”——顺势巫术之一例》

韩世杰:从“阴阳造化”背“用舍行藏”谈古钱与花钱读法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七十九:李逵博钱是一种什么游戏?

尹宁:从一枚花钱看古人的版权保护意识

李书明:一枚浓缩历史、民意的银花钱

李书明:一枚早期人物背生肖大花钱的多元考证

刘源/胡坚:《重庆大足石刻与同时期花钱相同题材的考证》

胡坚:《西辽花钱:充满神秘未知的领域》

刘源/蔡胜吉:驮经图花钱考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1508:闲谈宋国通宝背双龙,一半是证据经验,一半是想像

熊白《供养钱在元末的绝响:穆清钱》

宋代寿星啥模样?《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寿星篇》

刘源:《花说二郎》

本命星官不是本命元神《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元神篇》

宋代人怎么过本命年?《刘源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星官篇》

胡坚/李宇涛:《古钱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几则)

苏泉:太极四圣真君背篆书符文八卦压胜钱(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天蓬几则)

赤兔斗乌骓,秦琼追关公——刘向东的马钱军团(壹)

天可汗与他的昭陵六骏:刘向东马钱欣赏系列

半花妍:花钱万万千最爱婴戏钱

老方/顾欣:新春喜庆开炉钱

顾欣:用另一只眼观民俗钱中的奇葩“秘戏钱”

潘连贵:我与马定祥大师的京剧缘

修养:马定祥先生旧藏藏传佛教银章见证一段珍贵民国历史

殷国清:钱币泰斗马定祥先生客串电影《古币风波》趣事趣谈

余榴梁/陈鸣:钱币收藏大师马定祥先生手迹探源

余榴梁:有趣的联书吉语钱

徐渊/余榴梁:“平王世充时乘”《什伐赤》背“将”字马将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尹宁《宋代酒令文化与“选仙钱”新考》

尹宁:牛郎织女变形记

尹宁:“选仙钱”用途考辩

王俊杰:宋花密宗大威德明王探研

王俊杰:宝武局六字套花

王俊杰:金代重臣千秋背十二元神

金如意:神秘的"贴宝"钱与古代博戏文化

金如意:《大唐帝国的一种神秘金属货币》

陆昕: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修养:从钱币与造像中寻觅中国的爱神“泗州大圣”

一枚千秋万岁钱的奇妙故事

刘春声︱再说水书龙纹钱

刘春声:大神张天师

刘春声《大型太极图葫芦形多字钱牌赏析》

刘春声:《教化之功看黔炉》

刘春声:解读古钱上的千古文化之谜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刘春声:镂空魅影两千年

刘春声民俗钱币专栏 :抚铜犹闻霓裳曲

吾道鼠:宋代珍罕压胜钱【关王】考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压胜钱的前世今生(序篇)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二) 压胜钱的幼年时代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三) 见证西王母崇拜的兴盛与终结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四)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五)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中)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六)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七)地支文钱的滥觞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八)道教的登场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十)隋唐五代时期的压胜钱

唐就水:《宋代秘戏花钱的自述》

雷星岩:风景入泉来——衡阳八景花钱

雷星岩:中国文字花钱上的《尚书》故事

童骋说花钱专栏:将马钱中赏“将马”

童骋说花钱专栏《祈福辟邪收藏皆绝佳——康熙20局套子钱、钱文钱赏析》

少泉:由一枚金代本命星官花钱说开去

老赵:从“襄樊小铜人”管窥丝路文明流播

宋辽金流行玩具:从摩合罗到辽金铜人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朱浒《骑羊童子:解开曹魏美术背后的丝路密码》

石宏斌:辽印精灵—契丹童子押印纽式初识

孙家潭: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

古泉园地:爱好民俗钱币人们的第一个家园

老赵文/鼎华图《华容道困局:云长你降的是哪门子的汉?》

老赵文/赵崇云图:《信赖——杜十娘为何要沉百宝箱?》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进入

布衣豆腐醉眼戏说四大名著

也可以扫码进入


蒙元,明代和清代的军人用什么样的头盔

元代的军人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征,皮盔皮帽占有很大比例,其中圆壳尖顶盔、阔顶红缨盔是比较常见的样式。 圆壳尖顶盔的形状在日本的传世名画—蒙古来攻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而一直到清代,附庸于后金的蒙古士兵仍然头戴红缨盔进行战斗,被称为“红缨鞑子”明代是汉族建立的王朝,盔帽仕样基本上延续了汉族传统王朝的仕样。 比如常见的雁翅盔,鸭嘴盔,类似于二战英式维克斯头盔的圆顶盔也有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装备头盔的基本都是近战搏击兵种,而比例很大的火器部队基本上不装备盔甲。 出兵援朝的明军曾经让朝鲜人目瞪口呆,说“天兵不着盔甲,皆青衣便帽”,以为明军都是神勇无比。 其实是明军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面对火器笨重无用的盔甲装备。 清代的盔甲又开始走复古路线,配合缀钉绵甲的基本都是高顶尖盔。 也就是人们笑谈的“避雷针盔”。 材质多为外布面内皮革,比起金属铁盔要轻便得多,当然防护性能也差很多。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在火器时代面对火枪火炮,金属盔和皮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很多没有重要意义的话的意思的成语是什么?

胡言乱语甜言蜜语,也没有实际意义.疯言疯语

水墨丹青的作者是谁

作者:狐苏 状态:已完成 类型:爱情简介:水墨丹青第一期《幽狐》--by桃鸢(发表于百花楼古风实体杂志《梦》) 水墨丹青第一期《誓言》--by半盏尘(发表于百花楼古风实体...最新章节:水墨丹青·重阳(下) 更新时间:2013-08-28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丹青”。 《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 ”而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就是说的水墨画。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中国画中以墨色为主,以丹青色彩为辅,这样的中国画也称为“水墨丹青画”。 水墨丹青画一般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 水墨丹青 李玉刚 啦............ 谁家女子在树下 扶手抬袖弹琵琶 风吹悠扬 琴声慢慢飘动吹到了俺家 炊烟一点点升华 山顶落日的彩霞 最后落下那一滴才是点睛的笔画 (很小的时候爷爷教我提笔练习中国画 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 老先生讲墨分五色不同色调 不同的用法 还要配以上等丹青而作画) 泉中水 墨丹青 花瓣落地也有声 青瓷砖瓦白日梦 飞到了另一个时空 我想问 老先生 只怕想也没有用 青瓷白色一场梦 小叙这情意有谁懂 涉江亲到锦屏上 却望城郭如丹青] (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 水墨丹青可以比喻手法如行云流水 水墨丹青可以雕刻岁月的不停轮回 水墨丹青可以描绘人间的是是非非) 谁家女子在树下 扶手抬袖弹琵琶 风吹悠扬 琴声慢慢飘动吹到了俺家 炊烟一点点升华 山顶落日的彩霞 最后落下那一滴才是点睛的笔画 (很小的时候爷爷教我提笔练习中国画 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 老先生讲墨分五色不同色调 不同的用法 还要配以上等丹青而作画) 泉中水 墨丹青 花瓣落地也有声 青瓷砖瓦白日梦 飞到了另一个时空 我想问老先生 只怕想也没有用 青瓷白色一场梦 小叙这情意有谁懂 (music) 泉中水 墨丹青 花瓣落地也有声 青瓷砖瓦白日梦 飞到了另一个时空 我想问老先生 只怕想也没有用 青瓷白色一场梦 小叙这情意有谁懂 青瓷白色一场梦 小叙这情意有谁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2287.html
国产抗肿瘤创新药飞速发展 为何拯救不了上市公司估值
宗馥莉成为最富女企业家 创富榜背后的变局 钟睒睒四度蝉联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