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 300多员工讨薪6000万元 柔宇破产 长期无外部营收 良率被曝低于60%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编辑 | 杨锦

昔日的显示领域独角兽——柔宇科技,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

知名学者刘姝威近日发声表示,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华为曾有意投资这家公司,但被柔宇拒绝了。而华为发布紧急声明表示,华为未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投资要求。

作为柔宇独立董事,刘姝威曾多次发文力挺柔宇,但显然这次是“踢到铁板”了。被华为公开辟谣背后,这家创始团队来自清华与斯坦福、估值一度高达435亿元的独角兽,已经正式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该法院已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定于9月13日上午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此次破产审查申请由被欠薪的部分在职和离职柔宇员工提出,共有300多人参与。

“我被公司拖欠薪酬长达16个月。”一位参加过柔宇破产听证会的在职员工告诉搜狐科技,柔宇拖欠员工薪资的情况非常普遍,大概欠了员工几千万元薪资,加上承诺的期权甚至上亿。而柔宇赔付的概率很低,因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资产都被抵押了。

“有时候理想和情怀一文不值。”刘自鸿曾在社交平台上如此感叹道。然而,柔宇的陨落似乎并不是理想主义的悲歌,它更多仍与谎言、骗局紧密交织在一起。

柔性屏“神话”的坍塌

“员工当初是看中柔宇的高技术、高福利来柔宇,现在来起诉公司是倒打一耙。”“如果让柔宇破产,让那些硅谷的高材生怎么看深圳,怎么敢来呢?”

在听证会上,刘自鸿慷慨激昂,似乎难以接受被员工起诉的结局。然而,听了刘自鸿带有道德绑架意味的发言,在柔宇任职时间超6年的李越(化名)心里只有愤怒。

他向搜狐科技表示,“我只申请了20多万债权,柔宇欠的钱包括薪资8万、年终奖票8万,其他期权就不计其数了,而柔宇欠员工薪资最多达到17个月。”

据他介绍,柔宇科技2020年在高峰期时曾有2600名员工,但目前只有200-300名员工,除了设备维护的,其他很多都已经放假了,工程师上4休3,财务和IT每周上半天班。“库存还有2年前的屏幕,只有偶尔会有生产。”

柔性屏“神话”的坍塌,并不只是一个瞬间。李越回忆道,柔宇早在2019年底应该就开始出现危机了,当时刘自鸿在年会上唱《水手》时还哭了。

有报道称,自2018年起,柔宇科技的福利就开始减少;2019年下半年,柔宇科技的高管还曾自己出资应对公司短期的资金需求。

天眼查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柔宇在一级市场先后完成了13轮融资,参与方包括中信资本、深创投、IDG资本等知名机构。不过,柔宇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19年,当时3亿美元的F轮融资后,便未再公开披露融资信息。

2020年初,柔宇递交IPO申请,拟筹资10亿美元,但因疫情等因素搁浅。2020年底,柔宇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IPO,拟募资144.34亿元,但也以失败告终。

外部融资受阻、两次冲击上市失败,柔宇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2021年起,柔宇便不断被曝大规模裁员,以及拖欠员工工资。甚至,由于拖欠供应商百万合同款,刘自鸿还被限制高消费。

“柔宇的食堂是在2022年关闭的,员工班车去年也停了。”李越告诉搜狐科技,自欠薪开始刘自鸿出了很多挽留员工的政策,包括期权、加薪,当然都是“画饼”。

李越表示,刘自鸿每次都说下个月融资会有结果,这样一个月推一个月,推了快3年。“现在公司运营,光欠政府电费都几千万了。”

在破产审查听证会上,柔宇披露称目前负债超47亿,拖欠工资薪金超6000万元。

诡异订单、神秘良率以及卖不出去的手机

从柔性屏领域的“国货之光”,到破产清算、拖欠员工薪资,柔宇到底怎么了?

2014年发布全球最薄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2018年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柔宇被视为柔性屏鼻祖。

成立十余年来,柔宇的核心技术、产线良率、量产能力等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而由于自身造血能力的缺失,柔宇才会在融资、上市失败的时候迅速跌入谷底。

刘越告诉搜狐科技,在听证会上,财务给出的柔宇所有收入,就是柔宇几个子公司的资金调拨,没有外来的营收。

此前柔宇向上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其与多个大客户的交易也受到了外界质疑。比如,一位高校教师的公司采购了3千万产品,有客户疑似“一人分饰两角”,既是柔宇科技的大客户,其关联公司又向柔宇供应产品。

“我入行的第一家公司就投了柔宇,我主要是做投后管理。”娜娜(化名)告诉搜狐科技,当时多次找柔宇要不到资料,对方完全不透露良率。当时京东方也在做柔性屏,披露的良率大概是60%,那么柔宇的只可能比这个数据低,而且可能不止低一点点。

而在2018年,娜娜离职后不久看到柔宇已经融资到E轮,估值更是到了300多亿元,而下游客户还只是披露为“意向订单客户”,意思是还没有走到验证阶段。

2018年6月,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完工,柔性显示屏产线建成,但总投资仅为110亿元,京东方类似产线耗资490亿元,是前者的4.5倍。

产线投产以来,柔宇的柔性屏没有在任何主流手机上规模商用。尽管柔宇声称与LV、泸州老窖、空客等500余家企业客户共同合作,但柔宇员工透露称这些合作均停留在样品阶段,“送几个样品测试、展览”。

一位中兴员工告诉搜狐科技,2022年下半年,当时中兴努比亚刚开始研发折叠屏手机,所以采购了一批柔宇的屏幕样品做测试。

他表示,柔宇在屏幕技术和体验上距离三星还有差距,显示效果不如三星。此外与京东房、维信诺、TCL华星等国内厂商相比,柔宇在良品率和屏幕质量也没太大优势。再出于成本等商务采购因素的考量,中兴没有选择柔宇。

柔宇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将IGZO技术率先应用量产。不过,和当时三星提倡的LTPS方案相比,在小尺寸屏幕的分辨率表现更差,边框也更宽。“LTPS屏幕分辨率500多PPI,IGZO只有300多,LTPS屏幕左右边框1mm,IGZO则达到了5mm。”

面向ToC市场,柔宇共发布了两款折叠屏手机,还曾进行大规模的线下铺店,店铺数量一度高达326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不过,柔宇手机销量却并不理想,有员工透露称累计销量仅为1-2万台。甚至,“柔派2上市首日,柔宇对外宣称‘京东秒售罄’,但实际只上架了十几台。”

刘越表示,柔派手机笨重、折叠半径大,自己人都不想用,每个部门还有内部购买的指标——每个部门约30%,经理级别以上的都得买。

成也刘自鸿,败也刘自鸿

带领柔宇走向顶峰的是刘自鸿,带领柔宇走向破产的也是刘自鸿。

柔宇创始人刘自鸿,1983年出生于江西抚州,有着无比光鲜的履历。17岁时,刘自鸿以抚州理科高考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专业,在本科期间还曾创办两家半导体公司。

26岁时,刘自鸿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也是该校电子工程系史上最快毕业的华人博士。2012年,刘自鸿辞去美国IBM公司的工作,创立了柔宇科技。

柔宇估值一度超过60亿美元,也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刘自鸿也曾以145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排名第376位。

随着柔宇科技融资遇阻,刘自鸿的身家也迅速缩水。2022年,《胡润百富榜》中已经没有了刘自鸿的名字,当年最后一位上榜富豪的身家是50亿元。

在创业之初,刘自鸿解释公司名称之所以为“柔宇”,是因为希望柔性电子屏无处不在,遍布宇宙。如今,柔性屏没有遍布宇宙,柔宇也走向了破产。

在柔宇深陷资金困境时,刘姝威曾在2022年发布文章《拯救柔宇》,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

《拯救柔宇》文章发表后,深圳市国资委引入了一家产业资本,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这家上市公司提出了一个要求:刘自鸿必须离开管理层。但刘自鸿坚决不同意这项要求。

“他太爱面子了,不可能放弃公司让别人入主的。”刘越告诉搜狐科技,刘自鸿不想放弃股权,导致很多融资重整项目没谈拢。

“成也刘自鸿,败也刘自鸿。”刘越认为,没有刘自鸿的口才和营销能力,就拉不到投资,但正是这种能力导致他看不清现实,产品如空中楼阁,没有应用价值,失败是必然的。

2021年12月9日凌晨1:23分,刘自鸿曾在社交平台上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发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不过两人不同的是,马斯克熬过了濒临破产的至暗时刻,刘自鸿等来的却是柔宇破产以及巨额债务。


公司面临倒闭。资产不多。但有专利。老板正在转让专利逃脱债务,员工怎样通过法律途径拿到自己的工资

如果过了发工资期限,催讨未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法院诉讼期间,为避免抽逃资金,可以请求法院对专利权作出财产保全决定,并凭该决定向专利局提交财产保全申请。 如果进入破产程序,则员工工资是破产财产分配的第一顺位。

企业司法重整期间员工可以讨薪吗

可以呀。 破产清算都可以,重整当然也行啊。

劳动法里关于赔偿补偿的几点疑惑

1.未签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意思是付一配一,等于是再赔付3000元而不是6000元。 2.你的要求超出法律规定的上限,所以你只能和单位协商,如果单位愿意陪24个月的,那么法律也允许。 单位不愿的你就没法强求。 按照法律规定就是最高11个月的。 3.按照实际的应付工资计算,包括但不仅限于基本工资。 4.适用。 在2008.1.1.前入职的,用人单位必须在2008.2.1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应当支付从08.2.1起的双倍工资。 5.“无故”是指没有正当理由的。 比如以经营困难资金紧张为主的这些理由是属于正当的,但是单位需要有证据证明这个理由。 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支付25%工资的赔偿。 还有偶尔的疏忽造成延误发放工资也是正当理由,不需要支付25%工资的赔偿。 6.考勤不涉及公司机密。 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但是恐怕会受劳动仲裁一年时效的限制。 7.可以。 8.有可能。 2010年的可以争取,但是2008年的恐怕过了时效而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9.劳动法里没有加点的说法,只有加班的说法。 加班可以调休或者支付加班费。 对于单位设定了合理合法的工作指标(比如使得同岗位90%以上的人能够正常达标)而劳动者没有按时完成的情况,单位可以制定这种延时工作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加班,可以不支付加班费。 10.加班都要自愿的,并且没有加点的说法,所以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费或者调休。 你有考勤记录就不需要再证明这个问题,而是单位需要提供证据反驳你加班的合理性,没有证据的就算你加班了。 11.如果是以email邮件形式发的,可以作为证据。 12.日志的说服力很小,除非有单位领导的签字确认,否则一般不予采信,因为可以后期补写。 13.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单位就是违法的,加班费是必须要支付的,劳动局还可以进行罚款的行政处罚,但是这个罚款不是给你个人的。 14.应当按照实际工资为准。 单位有合同1500的证据,你要拿出3000的证据。 15.有公司印章的修改是有效的,没有公司印章的修改是无效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2697.html
完成海上安装 竞速 这些A股公司同 海葵一号 海域
中国女排与法国 巴黎奥运会女排分组出炉 美国和塞尔维亚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