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峁遗址大营盘梁台地上的三座院落。(资料图片)
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3周年之际,近日,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正式成立。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发现并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由此拉开仰韶文化研究的百年历程。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扶风案板、陇县原子头、高陵杨官寨……考古调查显示,陕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总数大约有25000-30000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达6000-10000处。近年来,陕西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
陕西地处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腹地,黄土耕地面积广阔,水系密度较高,季风降雨较为丰沛,较少发生严重水旱灾害,在仰韶时代是最为理想的旱作农耕和定居区域,早在秦汉时期便认为这里是农耕定居的天府之地。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渭水流域为核心的黄土高原地区,基于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仰韶文化遗址在鼎盛时期拓展至江汉、河湟、中原、河朔地区,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以上,影响范围更为广袤。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2242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数量超过一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新石器遗址数量达到6677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超过2000处。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带动下,陕西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建模推演发现,陕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总数大约有25000-30000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达6000-10000处。
在陕西,提起仰韶文化考古,就无法绕过大名鼎鼎的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春季,1954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兴邦先生主持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位置属于遗址的北部,发掘面积约10000平方米,房屋遗迹40多座,墓葬200多座,还有大量陶窑、窖穴等遗迹。出土遗物上万件,主体遗存的文化性质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距今约7000年—6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明志在回顾陕西仰韶文化考古历程时表示,半坡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聚落考古的先进理念,大规模揭露的古代聚落遗址,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聚落考古的标杆,在世界考古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距离半坡遗址10余公里的临潼姜寨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一处以仰韶文化遗存半坡类型为主的史前聚落遗址,距今约6700年,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该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全面揭露聚落遗址,成为仰韶文化分期、仰韶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的典范。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持续“上新”
芦山峁遗址发现中轴线对称式“四合院”、蒋刘遗址首次发现笄形骨器、宝鸡发现关中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排房建筑……近年来,陕西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在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梁峁上,有一处距今约4500年—4300年的龙山时期区域性中心遗址——芦山峁遗址。“这里出现了一批丰富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精美的玉礼器和目前发现的中国年代最早的陶瓦,以及一组规划有序的高等级院落建筑等。”考古专家称,在芦山峁目前发现的建筑遗存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大营盘梁顶部的一组院落建筑群,其布局有整体方正规整、局部中轴对称、内外界限明确、前后层次清晰等特征。其中轴对称的院落建筑遗存,是目前我国揭露的年代最早的中轴线对称式四合院实例,或可视为宫殿建筑的重要源头。
为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钛城路以东宝钛集团老厂区内项目所涉及区域的古代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仰韶文化时期遗迹28处,其中灰坑15座,房址9座,窑址2座,沟2条,根据出土器物判断遗迹时代均为仰韶晚期。“此次发现的仰韶晚期地面式排房是关中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排房建筑,是史前房屋建筑工程高水平成就的体现。”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望林表示,夯土墙体大型排房的发掘是研究仰韶晚期宝鸡乃至关中地区房址的建造方式、环境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材料。
此外,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了密集分布的制陶作坊遗存,蓝田新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料、玉器半成品、T形玉笄等,马腾空遗址出土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筒瓦类器物……近年来,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陕西仰韶遗址数量众多,面积规模庞大的遗址不在少数,且出土遗存丰富。(记者 赵争耀)
仰韶村遗址时隔40年的考古发掘
近8月22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隆重举行,此次挖掘,距第三次挖掘时隔40年。 仰韶文化具有2000年的发展史,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的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各个部落也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各种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像农业生产就以种植粟类作物为食、如西安半坡遗址的罐子、翁中也存放了粟壳、如临潼的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又称之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来源于黄河流域,长长悠悠的5000公里黄河水,孕育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也散发出黄河水浓浓的滋养气息。 历史上在黄河流域也产生了许多册陆重大的历史战役: 像著名的黄帝蚩尤的涿鹿大战(今河北涿鹿县)、 黄帝炎帝的阪泉之战(今山西运城)、 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秦赵的长平之战等等咐姿敏、像三国演义的曹操也是在黄河边打败袁绍,而统一了北方。 更有文艺诗人借黄河以抒发情怀,如唐代著名诗仙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像我们湖北京山就发现了屈家岭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其年代距今5300年一4600年。 屈家岭文化即是楚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荆楚文明高度发展之源。 湖北天门的石家河文化遗址: 1955年至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对该遗址的9个地点进行了20次规模不等的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编年和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具有典型意义。 唐朝诗人王勃在长江边上作词《滕王阁序》诗篇描述: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而作为中国1921年的最早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具有更重要的世界意义。 来自于在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根据他的助手刘长山的发现和调查结果,初步推断仰韶村可能是一处相当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安特生并于1921年4月18日亲自到仰韶村调查,在当地村民家居住了8天。 并发现仰韶村大量灰层灰坑和陶片沾堆积,并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与骨器。 他回到北京后,感觉到仰韶村古文化的重要性,并向当地农商部和地质调查所负责人请示报告。 得到政府的同意和衡枝支持,并开始了对仰韶村遗址的发掘。 这也是标志着中国第一支考古学队伍的诞生。 接着考古队又在1951年、1980年开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考古发掘,深化了仰韶村遗址的文化内涵认识。 1921年的安特生对仰韶文化遗址开展的考古调查研究开始,到2000年经过了80年的仰韶文化研究。 在一代代考古研究者的努力下,不论是综合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史及至世界考古史上有显著的地位。 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据考古界年度发掘资料以及考古调查资料报道显示,在即将迎来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之际,第四次考古发掘的启动正可谓恰逢其时,将为黄河文化、文明化进程研究等提供新的宝贵考古资料。 来源: # 仰韶村遗址时隔40年的考古发掘# #网络百科#
如何定位仰韶文化,它对于中国古代文明有何意义?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派厅,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竖谈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 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 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余羡碰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直接影响可能不大。
仰韶文化的特点
仰韶文化的特点:原始农业出现了,生产以农业为主;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这时已经发明了陶器;原始的纺织技术已经出现了;弓箭已经普遍使用;社会组织是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农业出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作物为栗和黍,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 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 已经发明了陶器,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其分布,以渭、闹举兆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 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 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 液租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 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 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 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 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答铅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 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 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 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