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 再平衡与大循环

李迅雷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步入2000年,随着中国入世,外资大量流入,农民工大量进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逐渐稳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带来房地产长周期繁荣。但风调雨顺的日子不可能长久,2011年以后,GDP增速持续下行,债务压力逐步加大。到了2021年,房地产步入下行周期,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民间投资负增长。为何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会经历那么大的波动?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当今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长期高增长易带来结构性失衡

一国经济的三大部门,是指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如果三大部门之间能协调发展,部门内部结构合理,那么经济发展便可持续。但长期而持续高增长之后必然会带来结构失衡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调整结构。按照我国《宪法》的表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与西方不同,甚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显著不同。例如,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一大特征或者叫“中国特色”。从过去15年的数据看,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中,我国来自投资(资本形成)的贡献平均在40%以上,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投资能长期维持高比例,与公有制的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我国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超过320万亿元,政府不仅在投资中担当重要角色,还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通过投资来逆周期调控。

由于频繁采取逆周期的投资拉动模式,近年来面临投资回报率下行压力,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远超GDP增速。近年来,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地方债的上升幅度较快,地方政府债务的广义杠杆率水平较高,通常估计在90%左右,而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只有20%左右,导致地方偿债压力巨大。

这就导致政府部门内部的债务结构失衡。为应对失衡,我国目前正采取地方化债和中央发行特别国债的举措。由于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总水平并不算很高,故通过让地方与中央在事权和财权方面的对称性提高来改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例如,今年财政预算中决定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另外继续给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特别债的额度,以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成本。

从企业部门看,国企和民企之间也同样存在结构性问题。如过去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速在零附近徘徊,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维持在10%上下波动。反观10~20年前,民间投资增速通常维持在20%以上,个别年份更是高得离谱。

民间投资增速之所以在过去20年中出现巨大落差,应该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长周期的下行有关。从上图不难发现,民间投资增速自2021年三季度出现断崖式下滑,恰好与房地产周期见顶的时间一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国以中低端为主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30%,但人口只占全球17.6%,消费只占全球13%左右。这意味着制造业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下毛利率会显著下降。而民间投资在融资成本高于国企的情况下,投资意愿下降是必然的。当然,个别高成长行业例外。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超过80%,因此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毋庸置疑,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等也将不断完善。但今年1~2月份民间投资增速依然只有0.4%,与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高达7.3%形成鲜明反差。这说明民企投资意愿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投资回报率不达预期。

从居民部门看,2021年以来,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增长速度变得平缓,这应该与房地产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有关。但即便如此,按居民家庭部门用于还本付息的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我国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仍然偏高。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家庭的债务负担较重,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过高和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较低。

居民家庭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很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有各种说法;但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则是可以直接成为解释居民家庭债务负担重的原因。

储蓄率高则消费率低,债务负担重则消费意愿弱。这就可以解释为居民部门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原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以上通过从国民经济三大部门的特征和结构来分析并解释过去中国经济出现长期高增长的原因及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持续的高增长源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和分配能力,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非常有效,但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则为第一大经济体)后,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及部门内部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掣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比例需要再平衡,三大部门内部结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适时调整。

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经济核心难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面临的六大困难,分别是:1.有效需求不足;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3.社会预期偏弱;4.风险隐患仍然较多;5.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6.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其中,把“有效需求不足”放在第一位还是值得三思的。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如购房也算投资)需求。因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实际上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关,从而导致“社会预期偏弱”。当“消费降级”、房地产走弱的现象持续,则国内大循环就会存在“堵点”,各种风险隐患就容易爆发。例如,财政部刚刚公布1~2月份我国企业所得税与去年同期持平,个人所得税同比大幅下降15.9%,但同期的社会用电量增长11%,说明经济增长可能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增长不同步,经济结构需要重整。

有效需求不足,体现在消费增速的放缓和物价走势的疲弱。但物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给过多或需求不足都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回落,故物价走弱也可能是供给过多带来的。为此,不妨寻找一下主要原因。

回顾历史,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出现较早,2012~2016年连续四年出现PPI负增长,由此开展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供给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PPI的走势看,2017年以后的确出现了回升。但如果把中美之间的PPI走势作比较,会发现彼此的走势较为相似,2017年后美国的PPI也出现了回升。因此,在导致产能过剩的多种因素方面,供给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中美的PPI走势较为相似,关键还是在CPI的走势差异上。美国在疫情之后,财政赤字率大幅提高至10%以上,共支出6万多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用于给包括失业和非失业群体在内的居民部门发放现金补贴。因此,美国这一轮历史上罕见的通胀,应该与政府发放补贴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美国这轮通胀首先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拉动需求,不仅把补贴用于消费,还用于减轻债务。由此带来了一定的乘数效应,推升了非农就业率的上升和人力成本的提高,使得通胀水平的回落幅度大大低于预期。

中国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为期三年的棚改货币化举措,实际上也是给居民部门通过拆迁补贴的方式拉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使得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2015年6月的37.7%上升至2018年6月的50.5%,如今,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看齐,且偿债率较高,今后居民部门缩表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导致物价疲弱的主要因素来自需求端,即“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述的六大困难中的核心问题。

我国一直采取“赶超模式”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最鲜明的特征是投资拉动,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GDP的全球份额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上升到18%,打造了全球最完善的基础设施,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政府+企业”主导的模式,让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同时,通过政策的扶持,中国在高铁、光伏、锂电池和电动车等领域的全球份额遥遥领先。

但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直可以持续下去的,随着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势不断削弱,如人口红利步入末期,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到一定水平,技术进步放缓等影响下,资本回报率就会下降,高度市场化的民企的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宏观杠杆率水平大幅提高。

尤其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率加速的背景下,传统的投资拉动模式恐怕难以为继。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速开始下行的第一年;202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也是房地产长周期上升阶段结束,开始下行的第一年。

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下降9%,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20%和30%,这对于钢材、水泥等建材行业及机械、家电、家具等上下游二十多个行业都会带来需求下降的影响。

当大部分行业的供给能力超强,但需求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卷”。这就需要调整结构,即构成国民经济三大部门的比例关系需要调整,部门内部的结构需要优化。

“政府+企业+居民”模式——有利于畅通大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前面已经分析了导致大循环不畅的主要原因,即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那么,今后就应该增加需求,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2022年更是提出“把恢复消费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

内需实际上是一个大概念,包括投资和消费,故需要分析我们应该扩大什么样的内需。就投资而言,如高铁、高速、机场、地铁等,就总量而言已经相对过剩了。如果考虑到未来我国人口总量的进一步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大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数量的下降,经济的区域集聚度加大,这类“铁公机”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般而言,投资的目的是扩大供给,对能源、粮食、高科技等“供给短缺”领域,扩大投资是合理的,但对于其他大部分行业而言,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过剩问题,故应该扩大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给。

然而,从扩内需在地方的执行层面看,往往更多会体现在扩投资方面。其原因需要作深入探讨。我国GDP的贡献中,投资(资本形成)之所以占比长期超过40%,与投资容易成为“抓手”有关,因为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投资可以通过行政流程成为现实,而促消费要立竿见影很难。

由于各地每年都有稳增长的要求,而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稳增长目标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是,每年都是“关键一年”,要完成当年目标,久而久之,就偏离了“高质量增长”这一长远目标。

今年,高质量增长的目标已经明确,且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依然很大,当财政支出在化债要求约束下,靠投资拉动GDP的难度加大,需要切换到消费拉动主导的模式。因此,长期以来通过“政府+企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切换到“政府+企业+居民”的模式。

尽管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82%,但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只有54.7%,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大部分占比在70%~80%),占比都偏低。这与我国长期以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有关。

从2024年1~2月份的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只有5.5%,其中商品零售总额更低,为4.6%,而2019年为7.9%。尽管2024年春节国内旅游人数创下历史新高,但相比2019年同期国内出游旅客的人均支出恢复率仅有91%,低于2023年中秋国庆的104%,以及2024年元旦假期的97%(都以2019年同期为基期)。因此,对2024年的消费增长不要寄予厚望,毕竟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与偿债率,而这两项指标皆不理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我认为,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则是一大契机。

估计预算管理制度、税制、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都属于新一轮财税改革内容。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以推进改革。

第一,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可以做适时调整。除了出口退税之外,该政策大约使得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3万亿元左右,但效果究竟如何呢?至少民间投资的意愿仍会不强。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已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宏观税负继续下降,会使得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第二,2023年我国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元,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43.6%。在总人口减少、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出的大背景下,巨额转移支付中是否可以有一部分向低收入群体定向转移?大数据时代,做到精准、公平并不难。第三,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问题应该给予解决,至于让中央多承担事权还是给地方更多财权,可以以合理和效率作为依据。这可以缓解地方较重的债务压力。

第四,税制改革应加速推进,尤其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我国个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只有7%左右,而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中个税占比超过50%,说明我国迄今还未能向富人有效征税,建议把分类税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税,同时加快房产税和遗产税的立法步伐。

总之,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在实现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让财政的乘数效应最大化。

在投资拉动模式下,债务对GDP的乘数效应通常低于1。例如,2022年末,地方一般债务余额14.39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0.67万亿元,合计35万亿元左右,相较2015年分别增长55.4%、276.2%。2019年以来,同比增速维持在15%以上,大约是GDP增速的3倍以上。

但在消费拉动模式下,增加居民收入所带来的乘数效应则大于1。如疫情期间,不少城市发行过数额不等的消费券,其乘数效应普遍都在2~3倍。可见,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出,其乘数效应远大于财政对企业部门的支出。原因很简单,我国产能过剩现象较为普遍,财政支持企业,往往是扩大供给,而财政支持居民,才是扩大需求,有利于供需平衡。

在产业政策方面,建议增加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首先,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度远大于制造业,制造业创造一个百分点的GDP,估计只能带来50万人的就业,而服务业创造一个百分点的GDP,则可以带来200万人的就业。

其次,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后者包括金融业、信息软件服务和房地产等,都是对制造业的重要支持。我国正面临房地产的长周期下行阶段,故一定要避免因房地产下行导致的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而且房地产对制造业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故在政策层面,一定要从顶层设计大力度稳住房地产。

第三,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整体薪酬水平,有利于做强制造业。我国在长期的投资拉动模式下,偏向于低成本扩张,如比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这就使得制造业停留在中低端。即便目前具有很大优势的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产业,也不属于高端产业,且部分核心技术并未掌握。

2022年美国的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84%,但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和德国也是全球制造业强国,2021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70%和69%,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9%和65%。

相比之下,我国2023年服务业李迅雷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步入2000年,随着中国入世,外资大量流入,农民工大量进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逐渐稳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带来房地产长周期繁荣。但风调雨顺的日子不可能长久,2011年以后,GDP增速持续下行,债务压力逐步加大。到了2021年,房地产步入下行周期,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民间投资负增长。为何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会经历那么大的波动?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当今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长期高增长易带来结构性失衡

一国经济的三大部门,是指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如果三大部门之间能协调发展,部门内部结构合理,那么经济发展便可持续。但长期而持续高增长之后必然会带来结构失衡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调整结构。按照我国《宪法》的表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与西方不同,甚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显著不同。例如,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一大特征或者叫“中国特色”。从过去15年的数据看,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中,我国来自投资(资本形成)的贡献平均在40%以上,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投资能长期维持高比例,与公有制的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我国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超过320万亿元,政府不仅在投资中担当重要角色,还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通过投资来逆周期调控。

由于频繁采取逆周期的投资拉动模式,近年来面临投资回报率下行压力,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远超GDP增速。近年来,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地方债的上升幅度较快,地方政府债务的广义杠杆率水平较高,通常估计在90%左右,而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只有20%左右,导致地方偿债压力巨大。

图片

这就导致政府部门内部的债务结构失衡。为应对失衡,我国目前正采取地方化债和中央发行特别国债的举措。由于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总水平并不算很高,故通过让地方与中央在事权和财权方面的对称性提高来改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例如,今年财政预算中决定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另外继续给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特别债的额度,以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成本。

从企业部门看,国企和民企之间也同样存在结构性问题。如过去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速在零附近徘徊,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维持在10%上下波动。反观10~20年前,民间投资增速通常维持在20%以上,个别年份更是高得离谱。

图片

民间投资增速之所以在过去20年中出现巨大落差,应该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长周期的下行有关。从上图不难发现,民间投资增速自2021年三季度出现断崖式下滑,恰好与房地产周期见顶的时间一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国以中低端为主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30%,但人口只占全球17.6%,消费只占全球13%左右。这意味着制造业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下毛利率会显著下降。而民间投资在融资成本高于国企的情况下,投资意愿下降是必然的。当然,个别高成长行业例外。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超过80%,因此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毋庸置疑,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等也将不断完善。但今年1~2月份民间投资增速依然只有0.4%,与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高达7.3%形成鲜明反差。这说明民企投资意愿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投资回报率不达预期。

图片

从居民部门看,2021年以来,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增长速度变得平缓,这应该与房地产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有关。但即便如此,按居民家庭部门用于还本付息的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我国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仍然偏高。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家庭的债务负担较重,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过高和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较低。

图片

居民家庭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很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有各种说法;但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则是可以直接成为解释居民家庭债务负担重的原因。

图片

储蓄率高则消费率低,债务负担重则消费意愿弱。这就可以解释为居民部门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原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以上通过从国民经济三大部门的特征和结构来分析并解释过去中国经济出现长期高增长的原因及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持续的高增长源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和分配能力,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非常有效,但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则为第一大经济体)后,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及部门内部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掣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比例需要再平衡,三大部门内部结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适时调整。

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经济核心难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面临的六大困难,分别是:1.有效需求不足;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3.社会预期偏弱;4.风险隐患仍然较多;5.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6.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其中,把“有效需求不足”放在第一位还是值得三思的。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如购房也算投资)需求。因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实际上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关,从而导致“社会预期偏弱”。当“消费降级”、房地产走弱的现象持续,则国内大循环就会存在“堵点”,各种风险隐患就容易爆发。例如,财政部刚刚公布1~2月份我国企业所得税与去年同期持平,个人所得税同比大幅下降15.9%,但同期的社会用电量增长11%,说明经济增长可能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增长不同步,经济结构需要重整。

有效需求不足,体现在消费增速的放缓和物价走势的疲弱。但物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给过多或需求不足都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回落,故物价走弱也可能是供给过多带来的。为此,不妨寻找一下主要原因。

回顾历史,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出现较早,2012~2016年连续四年出现PPI负增长,由此开展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供给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PPI的走势看,2017年以后的确出现了回升。但如果把中美之间的PPI走势作比较,会发现彼此的走势较为相似,2017年后美国的PPI也出现了回升。因此,在导致产能过剩的多种因素方面,供给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中美的PPI走势较为相似,关键还是在CPI的走势差异上。美国在疫情之后,财政赤字率大幅提高至10%以上,共支出6万多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用于给包括失业和非失业群体在内的居民部门发放现金补贴。因此,美国这一轮历史上罕见的通胀,应该与政府发放补贴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美国这轮通胀首先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拉动需求,不仅把补贴用于消费,还用于减轻债务。由此带来了一定的乘数效应,推升了非农就业率的上升和人力成本的提高,使得通胀水平的回落幅度大大低于预期。

中国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为期三年的棚改货币化举措,实际上也是给居民部门通过拆迁补贴的方式拉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使得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2015年6月的37.7%上升至2018年6月的50.5%,如今,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看齐,且偿债率较高,今后居民部门缩表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导致物价疲弱的主要因素来自需求端,即“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述的六大困难中的核心问题。

我国一直采取“赶超模式”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最鲜明的特征是投资拉动,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GDP的全球份额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上升到18%,打造了全球最完善的基础设施,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政府+企业”主导的模式,让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同时,通过政策的扶持,中国在高铁、光伏、锂电池和电动车等领域的全球份额遥遥领先。

但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直可以持续下去的,随着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势不断削弱,如人口红利步入末期,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到一定水平,技术进步放缓等影响下,资本回报率就会下降,高度市场化的民企的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宏观杠杆率水平大幅提高。

尤其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率加速的背景下,传统的投资拉动模式恐怕难以为继。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速开始下行的第一年;202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也是房地产长周期上升阶段结束,开始下行的第一年。

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下降9%,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20%和30%,这对于钢材、水泥等建材行业及机械、家电、家具等上下游二十多个行业都会带来需求下降的影响。

当大部分行业的供给能力超强,但需求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卷”。这就需要调整结构,即构成国民经济三大部门的比例关系需要调整,部门内部的结构需要优化。

“政府+企业+居民”模式——有利于畅通大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前面已经分析了导致大循环不畅的主要原因,即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那么,今后就应该增加需求,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2022年更是提出“把恢复消费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

内需实际上是一个大概念,包括投资和消费,故需要分析我们应该扩大什么样的内需。就投资而言,如高铁、高速、机场、地铁等,就总量而言已经相对过剩了。如果考虑到未来我国人口总量的进一步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大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数量的下降,经济的区域集聚度加大,这类“铁公机”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般而言,投资的目的是扩大供给,对能源、粮食、高科技等“供给短缺”领域,扩大投资是合理的,但对于其他大部分行业而言,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过剩问题,故应该扩大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给。

然而,从扩内需在地方的执行层面看,往往更多会体现在扩投资方面。其原因需要作深入探讨。我国GDP的贡献中,投资(资本形成)之所以占比长期超过40%,与投资容易成为“抓手”有关,因为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投资可以通过行政流程成为现实,而促消费要立竿见影很难。

由于各地每年都有稳增长的要求,而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稳增长目标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是,每年都是“关键一年”,要完成当年目标,久而久之,就偏离了“高质量增长”这一长远目标。

今年,高质量增长的目标已经明确,且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依然很大,当财政支出在化债要求约束下,靠投资拉动GDP的难度加大,需要切换到消费拉动主导的模式。因此,长期以来通过“政府+企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切换到“政府+企业+居民”的模式。

尽管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82%,但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只有54.7%,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大部分占比在70%~80%),占比都偏低。这与我国长期以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有关。

从2024年1~2月份的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只有5.5%,其中商品零售总额更低,为4.6%,而2019年为7.9%。尽管2024年春节国内旅游人数创下历史新高,但相比2019年同期国内出游旅客的人均支出恢复率仅有91%,低于2023年中秋国庆的104%,以及2024年元旦假期的97%(都以2019年同期为基期)。因此,对2024年的消费增长不要寄予厚望,毕竟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与偿债率,而这两项指标皆不理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我认为,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则是一大契机。

估计预算管理制度、税制、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都属于新一轮财税改革内容。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以推进改革。

第一,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可以做适时调整。除了出口退税之外,该政策大约使得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3万亿元左右,但效果究竟如何呢?至少民间投资的意愿仍会不强。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已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宏观税负继续下降,会使得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第二,2023年我国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元,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43.6%。在总人口减少、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出的大背景下,巨额转移支付中是否可以有一部分向低收入群体定向转移?大数据时代,做到精准、公平并不难。第三,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问题应该给予解决,至于让中央多承担事权还是给地方更多财权,可以以合理和效率作为依据。这可以缓解地方较重的债务压力。

第四,税制改革应加速推进,尤其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我国个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只有7%左右,而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中个税占比超过50%,说明我国迄今还未能向富人有效征税,建议把分类税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税,同时加快房产税和遗产税的立法步伐。

图片

总之,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在实现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让财政的乘数效应最大化。

在投资拉动模式下,债务对GDP的乘数效应通常低于1。例如,2022年末,地方一般债务余额14.39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0.67万亿元,合计35万亿元左右,相较2015年分别增长55.4%、276.2%。2019年以来,同比增速维持在15%以上,大约是GDP增速的3倍以上。

图片

但在消费拉动模式下,增加居民收入所带来的乘数效应则大于1。如疫情期间,不少城市发行过数额不等的消费券,其乘数效应普遍都在2~3倍。可见,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出,其乘数效应远大于财政对企业部门的支出。原因很简单,我国产能过剩现象较为普遍,财政支持企业,往往是扩大供给,而财政支持居民,才是扩大需求,有利于供需平衡。

在产业政策方面,建议增加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首先,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度远大于制造业,制造业创造一个百分点的GDP,估计只能带来50万人的就业,而服务业创造一个百分点的GDP,则可以带来200万人的就业。

其次,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后者包括金融业、信息软件服务和房地产等,都是对制造业的重要支持。我国正面临房地产的长周期下行阶段,故一定要避免因房地产下行导致的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而且房地产对制造业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故在政策层面,一定要从顶层设计大力度稳住房地产。

第三,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整体薪酬水平,有利于做强制造业。我国在长期的投资拉动模式下,偏向于低成本扩张,如比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这就使得制造业停留在中低端。即便目前具有很大优势的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产业,也不属于高端产业,且部分核心技术并未掌握。

2022年美国的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84%,但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和德国也是全球制造业强国,2021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70%和69%,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9%和65%。

相比之下,我国202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1.6%,就业人口的占比不到50%。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度发展服务业,多渠道增加服务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形成就业增加与薪酬提高的良性循环,进而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当前,面对社会预期偏弱的局面,应该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以进促稳,突破常规思维,不必左思右虑。例如,担心大幅度降息会导致本币贬值,担心服务业占比上升会不利于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担心给居民部门发钱会导致通胀等。实际上,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各大指标之间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因果关系,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好转,大幅降息或许会导致本币升值,居民收入增加会扩大财政收入,做大服务业可以让制造业和中国经济更强大。占GDP比重为51.6%,就业人口的占比不到50%。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度发展服务业,多渠道增加服务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形成就业增加与薪酬提高的良性循环,进而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当前,面对社会预期偏弱的局面,应该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以进促稳,突破常规思维,不必左思右虑。例如,担心大幅度降息会导致本币贬值,担心服务业占比上升会不利于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担心给居民部门发钱会导致通胀等。实际上,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各大指标之间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因果关系,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好转,大幅降息或许会导致本币升值,居民收入增加会扩大财政收入,做大服务业可以让制造业和中国经济更强大。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为什么一直没有更改太子的想法?

从现存史料来看,唐高祖李渊从头至尾就没有动过易储的念头!他对唐太宗李世民私下里的那些所谓“承诺”,不过就是“画饼充饥”而已。 说白了,无非是利用儿子李世民的非分之想诱发他的无限潜力,为自己卖命!自太原起兵开始,李世民一直充当着一线军事指挥官的角色,可打下的江山却是隐太子李建成的。 试问,李世民能甘心吗?能尽心尽力吗?于是,李渊的各种“骗局”出现了……

从假意的“动摇”到“易储”的暗示,再到天策府开衙建府、设置官署的待遇,甚至连国家专属的筑钱炉、范李渊都送了李世民几套!可从头至尾就是“口惠而实不至”,李建成一直稳坐东宫!既然李世民能力那么强悍,为什么李渊始终不动易储的念头呢?

嫡长子继承制

众所周知,李渊本身就是隋王朝的世袭唐国公,他之所以能够承袭唐国公的爵位,并不是因为他能力有多么出众,完全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嫡长子继承制”在李渊内心是有着根深蒂固影响力的。 早在太原起兵之前,实际上李建成作为嫡长子,已经是李渊唐国公爵位的合法继承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让李世民和巢剌王李元吉两个嫡子披挂上阵,却始终让李建成这位嫡长子留守大后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嫡长子是继承人、是将来的国本,怎可轻易以身犯险?

在开元建国、建立唐王朝之后,作为开国之君,李渊首先要做的不是平衡儿子之间的争斗,而是为后世确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制度,这才是根本。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作为规范,后世的内乱无可避免……因此,在开元建国之后,李渊几乎没有犹豫便将李建成册立为了皇太子。 为什么?只有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才能有效避免后世兄弟阋墙,才能确保后世政权平稳过渡、长治久安。

李建成能力不弱

李建成这个人在史籍之中被人为抹黑、弱化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启了帝王“指导”史官工作的先例。 换言之,唐王朝官方史料、档案对李建成的记载都是经过李世民“指导”的,根本无法真实反映李建成的一生。

从太远起兵开始,李渊就一直将李建成作为“储君”来培养,这一点毋庸置疑。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皇帝,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匹夫之勇、无须亲自披挂上阵,而是行政能力和用人、驭人之术。 而这恰恰是李渊培养李建成的重点。 在唐王朝开元建国之前,李建成一直留守大后方,但他并不是无所事事、在大后方享乐,而是充当了大后方行政总管的角色,不仅全面负责大后方的行政工作,而且还有负责前线军需补给的筹措、调度。 而这,恰恰是最锻炼帝王能力的工作。 试想,如果李渊属意李世民接班,为何一直将他派驻一线,始终不给历练帝王能力的机会?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自古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是大后方的稳定,陇西李氏家族能够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建立唐王朝,已经证明了李建成的能力!这位“准皇太子”干得非常出色,与李世民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或许就是唐王朝开元建国伊始李渊便册立李建成为皇太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考试合格了!作为隋炀帝杨广和废太子杨勇的表兄弟,有杨广、杨勇的前车之鉴,如果李建成真不行,恐怕李渊还不至于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制”。 很显然,是李建成的能力最终让李渊下定了决心,不是吗?

关陇世家的影响

从北朝到初唐,关陇世家一直是朝堂之上的主力。 唐王朝建立之后,关陇世家子弟依然渗透于帝国官场的各个角落,甚至连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陈后主陈叔宝的亲弟弟都成了唐王朝的宰相!对于这些人而言,既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李建成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拥护李建成对他们而言是利益最大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李世民天策府的属官虽然也不乏关陇世家子弟,但他们并不属于既得利益集团。 一旦李世民上位,这些人跻身朝堂是必然的,他们一旦进入权力中枢,必然会损害到朝堂之上关陇世家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 从自己到手的肥肉上割下一大块给别人,恐怕没有谁会愿意!因此,这些出将入相的关陇世家子弟有意无意地在影响着李渊的思维和判断。 作为帝王,李渊也不得不考虑到关陇世家的利益,在唐王朝的政局稳定之后,打压李世民、为李建成顺利接班铺路几乎是李渊必然的选择。

“玄武门之变”的起因

李世民虽然对储位、乃至皇位觊觎已久,但“玄武门之变”还是具有其偶然性的。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促成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那就是“张亮谋逆案”。 必须说清楚,不是爸爸去哪儿、也不是卖麻辣烫的!张亮是彼时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属官之一,曾受李世民委托去洛阳联络山东豪杰,李世民企图利用洛阳作为根据地与李建成分庭抗礼。

谁料此事被李元吉得知,添油加醋地捅到了李渊面前。 这时候,李渊的态度显得颇为不寻常,他不再像以前那般袒护李世民、也不再态度暧昧,而是直接将张亮逮捕下狱、严刑拷问,矛头直指李世民。 若不是张亮咬死了不承认谋逆,唐王朝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其实李渊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他本就没有易储的打算,加之外患基本平定、唐王朝的政局趋向正常,李世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作用。 这时候出现了“张亮谋逆案”,李渊不得不多想。 为了避免兄弟阋墙、让李建成能够顺利接班,适当打压李世民的势力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所谓“张亮谋逆案”恰恰释放出了一个浓烈的政治信号——李渊要对李世民下手了!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的一切希望彻底破灭了,合法继承皇位已经没有可能了。 假以时日,李世民的势力被削弱也几乎是必然的,一旦手里没有了“硬货”,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对于天策府的那帮人而言,李世民倒台就意味着自己完蛋!于是,他们想到了先下手为强,而这也正中李世民下怀。 最终,“玄武门之变”就这样发生了。

李渊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这么快铤而走险,李建成因为李渊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弯也在观望,企图通过合法途径除掉李世民……而这,恰恰给了李世民可乘之机,当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玄武门内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时,李渊甚至毫不知情、带着一群老臣在“谈天论地”……等到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来“护驾”时,一切已成定局,李渊连临时调兵勤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承认既成事实。

综上所述,很多人认为李渊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犹豫、摇摆不定。 其实不然,李渊从头至尾都没有犹豫过,明成祖朱棣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最终决定立明仁宗朱高炽为皇太子,李渊想都没想就在武德元年册立李建成为皇太子,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一切的“动摇”、暗示,甚至包括建立天策府不过就是李渊笼络、利用李世民的手段而已!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想要李世民卖命,必须给他一点期待和甜头,不是吗?等到天下太平之后,自然不能让李世民继续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张亮谋逆案”发生了……说白了,李世民从头至尾都让自己老爹李渊给算计了。 这也就无怪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没给李渊什么好脸色、直接逼他退位了。 有这么一个心机颇深老爹在,夜长梦多……只有让他彻底“退休”,李世民才能安心,不是吗?虽说彼时李世民是李渊唯一活着的嫡子,可李渊彼时庶出的儿子还是有几个的,李世民的处境并不那么“安全”。

求小论文: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正面效应: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改革。 有利于解决对外贸易的不平衡问题。 由于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中国产品始终保持着“廉价”的优势。 人民币适度、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和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们的企业长期以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让外国进口商渔翁得利。 升值后如提价,可能失去市场;不提价,可能增加亏损。 因此,只能提高生产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 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不利影响在于: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 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 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将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 如食品、服装、文化用品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产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 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将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成本,利用外资可能会呈现逐渐下降局面。 将导致海外游客在大陆旅游的花费增加,可能使他们转往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 对股市:人民币升值方式对股市及期市影响时间2010-06-2018:12来源每经网综合一、两种升值方式对股市的影响1。 汇改以来人民币与上证指数走势关系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8、1:7大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平,维持在1:6.8的水平,而这段时期内,中国股市也走出了大起大落的行情。 笔者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首先,我们看到,从2005年6月开始,股市逐步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当然,正如市场所认为的那样,这波牛市行情要归功于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我们不否认股改是推动本次行情的核心动力,但在这个过程中,的人忽略了汇改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先是跌破1:8关口,继而逼近7.6的水平,人民币大幅升值无疑对股市走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汇改和股改几乎出现在同一时点,也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如果仔细分析,此轮人民币升值略早于股市启动,也反映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行情启动有一定的前兆预示。 其次,一直到2007年10月份之前,人民币升值与股市走势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的成分。 但当股市疯狂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在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顶部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一路狂泻。 而此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股市见顶之后,出现了加速升值,一直涨至次年4月份。 4月份之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才有所减弱,直至走平。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股市走熊的过程中,股市的反应明显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股市行情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拐点指引作用。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时股市的表现。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6.8的水平,处在温和升值的过程中。 与前期大起大落的走势相比,这个时期的股市无疑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 从时间段上看,人民币汇率走平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稳回升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说明在牛市行情到来前,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征。 整体上看,股市的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互为牵引。 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要早于股市的反应,而在熊市行情中则恰好相反,股市的反应要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 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短期内还是具有利好效应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行情。 但这里面有一个人民币兑美元临界值的问题,临界值究竟是1:5还是1:6并不好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个时候就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2。 采取一次升值10%的方式对股市的影响如果采取一次性升值10%的方式的话,就会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投资者多会先采取观望态度,来进一步分析未来人民币走势。 这种现象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多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而一旦市场达成共识,投资者在心理上和技术操作上就会形成需要回补的欲望,从而可能改变单边上行的趋势。 由此,热钱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憧憬变得谨慎,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热情会迅速降温,而之前已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套利的游资会迅速套现出场,届时股市会遭受一定的冲击,股价会出现下跌。 比如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后的日本和1989年台币大幅升值后的台湾,其股市都经历了游资推动冲高而后剧烈回落的过程,不过股市不会一味跌下去,后期会逐步企稳回升。 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得部分个股受益,如房地产及商业地产业、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或具有相对垄断性非贸易不动产行业,以及航空板块、进口国外大型电力设备或电信基础设备的个别电力、电信运营板块,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得那些有很大部分负债为国外贷款的企业债务规模降低,企业的净利润相应增加。 3。 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股市的影响无论是一次性升值3%—5%或者是缓慢小幅升值,都将强化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的预期,他们会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内地,推高中国内地的资产价格。 而境外资金的流入再加上国内民间资本的共同作用,无疑会给股价带来长期性的利多影响。 从目前我国沪深300的走势来看,在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收敛三角形,价格存在向上突破的迹象。 从过往人民币升值后的证券走势来看,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突破的可能。 二、两种升值方式对期市的影响1。 一次升值10%对期市的影响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进出口品种上面,其中大豆、橡胶、铜以及钢铁所受影响最大。 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短期会对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形成压力。 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后对这些品种的利空影响较大。 但根据历史数据统计,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行了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第二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但对期货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确,各品种涨跌不一,大豆下跌2.45%,铜上涨0.39%,橡胶上涨1.76%。 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但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期货市场外强内弱的局面,国内进口的增加,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 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橡胶内外盘比价短期走势虽然不明显,但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日本橡胶与上海橡胶比价是持续走低的,由95点下跌到67点,下跌幅度超过30%;大豆在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保持外强内弱格局,比价由2005年7月的3.8下滑到2008年2月份的2.41,下降幅度达到36%;金属铜也保持了两年多的外强内弱走势。 不过,人民币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最终商品价格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国内的钢铁价格。 目前钢铁行业中有4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到钢材成本的40%—50%。 但是对于钢材的出口不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的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价格降低,由于中国目前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钢坯、长材、热卷等钢铁产品,而从国外输入的大都是高附加值的冷板、镀锌等产品。 人民币升值后会使国外钢铁产品价格偏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有率也更高,对国内出口的钢铁会产生挤兑作用,由此会恶化国内钢铁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国内钢铁价格下跌。 2。 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期市的影响采取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短期来看,对进口商品价格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中长期来看,小幅渐进升值会形成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而持续升值预期与持续升值叠加,会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届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因素将被进行新一轮炒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受到进一步支撑,从而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引领作用,其起到的作用与上述人民币大幅升值给期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基本相同,而采取一次性升值3%—5%与大幅升值10%加上波动区间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相同。 对股市及期市的影响“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国际资金大量涌入,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产业受到很大影响。 为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体上。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从而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广场协议”签订5年后走向崩溃。 “广场协议”签订后5年日本汇市和股市的涨幅通过观察1985年—1989年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发现,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上涨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 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年—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上升,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得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最终引发了股市和房市泡沫。 “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与日经225走势对比在1985年—1989年日元升值期间,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品、原材料大幅上涨,这一阶段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板块股票涨幅分别为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市场投资机会及风险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后期我国很可能是采取小幅渐进升值或者3%—5%的一次性升值。 无论是对于中国市场的分析还是日本“广场协议”后日本股市和期货市场的走势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本国币种升值对股市具有利好效应。 具体到板块,金融股无疑是币种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块,币种升值将支撑金融股持续走强。 我们知道,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金融类股票是沪深300最大的权重板块,即金融板块的表现成为沪深300走势的关键。 从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联动这个主线来看,人民币升值给股指期货带来的是机遇,投资者可以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把握股指期货的投资机会,但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的临界值,人民币升值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金融市场投资是件好事,但万一超过合理范围,其投资风险就会放大。 对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无论是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还是3%—5%的一次性升值,中长期来看都会形成商品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 因此,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择机尝试内外盘的套利操作,即买CBOT大豆抛国内连豆、买伦铜抛沪铜进行套利操作;激进的投资者则可以耐心等待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买入机会以及钢材的卖出机会。 不过,由于我们设定的投资机会都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下进行的,因此,一旦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发生转向,市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届时投资者需要及时控制好仓位,规避风险。 (期货日报)航空股等持有外债的上市公司则因为减少实际偿还额而受益;持有人民币资产经营的企业财富效应明显,如房地产业、银行业,这些企业还将受到外资的追捧。 ”不过,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说:“对于房地产等板块,如果缓慢升值确实利好;一次性升值之后则会让部分热钱撤出大陆市场,反而利空房地产等板块。 ”提到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股,市场几乎都集中在进口型企业、资源型企业以及持外汇的企业上。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在很大程度上亦影响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品种,因为人民币升值以后,海外资产进入中国,必将选择优质的投资标的,那么时下正热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概念股或将继续保持升势。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除公认收益的行业外,业内人士依然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与政策紧密联系的中小盘股。 而东部沿海的外向型企业,未来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正在积极应对。 钱江集团是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所生产的钱江牌摩托车除畅销国内市场外,在欧洲、美国和墨西哥等经济发达国家也占有较大的市场,是国内摩托车出口欧美市场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 公司董事长林华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看不出汇率预期变化将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企业对汇率变化不怕,就是怕起伏大,汇率变化要比较缓慢才好。 林华中说:“对于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与否,我们不能掌控,如果汇率发生变化,我们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度,比如控制在5-10之间,企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缓慢再缓慢,而且盼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比如退税调整等,让外向型企业能够平稳过渡发展。 ”雅戈尔集团董秘刘新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汇率的升值预期对外贸有些影响,但对于雅戈尔集团的预期影响不会太大,在雅戈尔的公司结构里,外贸效益比重不高,公司主打国内市场,注重推广品牌服装,经历金融危机后,公司一如既往注重内销,近期将推出一些新品牌,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上海欧宏投资公司主要是做国际奢侈品生意,公司董事长滕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评估一国汇率问题,一个重要因素是看实际的国际收支状况,特别是一般项目下的平衡状况。 欧宏主要业务是做进口生意,出口生意目前占比并不大,相对来说,美元贬值对其更加有利。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保持现有的汇率,并一直稳定下去是比较合理的结果,不希望汇率有太大的变化。 被忽略的受益股除了银行、地产、造纸、航空等老生常谈的行业外,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还有科技、新能源、电力、通讯等行业,本报精选其中个股,供投资者参考。 长电科技点评:长电科技可谓正宗的物联网概念股。 截至去年四季度,长电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有6家为基金,1家为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成为现实,那必将吸引的海外资产进驻优质的公司。 短线该股涨势如虹,建议投资者逢低介入,注意追高风险。 金晶科技点评:金晶科技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节能新材料基地。 未来人民币升值后,一定会削减其引进技术的成本。 目前已有QFII持有该公司股权。 鉴于业绩向好,天相投资给予“增持”评级。 深南电A点评:深南电A是一家电力设备公司,未来如果人民币渐进式升值,将逐步减少公司的进口采购国外机组的成本,折旧费也会有所下降。 在燃料成本方面,哪怕升值两个百分点,也将减少2400万的成本,利润增厚可期。 该股目前已经进入良好的上升通道,值得关注。 天威保变点评:天威保变是国内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人民币升值预期变为现实,会大大降低公司生产变压器的原材料成本。 此外,随着关于新能源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公司投产项目的产能将得到释放,未来新兴行业整体景气的回升将为公司带来的关注焦点。 国金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中国联通点评:人民币升值对电信运营商也有利好效应。 中国联通作为国内最大的运营商之一,有大笔的海外银团贷款,如果人民币升值2%-5%能够成为现实,中国联通的海外利息贷款将大规模下降,这对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是利好。 强生控股点评:强生控股绝对是海外资金最为青睐的投资标的。 根据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中有7只QFII基金,目前,QFII持有该股共计3641.4935万股。 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落地,这种原本就受到外国资金眷顾的公司,定会赢得的资金介入。 此外,公司本身的房地产业务也会受到人民币升值利好。 (华夏时报李叶应辽产)造纸行业:人民币升值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造纸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用汇行业,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 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遭受汇率损失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影响。 综合人民升值对出口和内销的影响,我们测算显示:若人民币升值1%,行业净利润增幅3.25%,若升值3%,行业净利润增幅9.57%。 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2010年1~2月我国造纸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1414万吨,同比增长27.87%,进口增长19.9%。 造纸行业2010年1~2月份行业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分别为13.5%、5.48%,创2009年来新高。 造纸行业2010年1~2月份累计利润总额为69.69亿元,同比增长195%,同比涨幅创历史新高。 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2月份同比增速为30.2%,超过2007年平均增速,说明一季度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 我们预计,2010年造纸行业景气度上半年、下半年增速同比分别为15%、10%。 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在全球经济回暖,木浆需求回升,国际商品浆供应偏紧,智利地震和芬兰港口工人罢工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纸浆制造企业和贸易商不断上调价格。 国际木浆价格在2009年4、5月份触底后快速反弹,目前欧洲市场NBSK报价888.8美元/吨和656.0欧元/吨,较2010年初分别上涨10.7%和15.8%。 国际木浆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预计在今年二、三季度国际木浆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 在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进口木浆CFR价格已创新高。 进口阔叶浆CFR港口报价较年初已上涨14%以上,针叶浆较年初上涨12%以上。 国产浆出厂价也随之走高,其中3月份国产针叶浆提价幅度在1000元/吨以上,较年初上涨45%以上,阔叶浆价格也在高位,较年初上涨15%以上。 人民币升值提升行业净利造纸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用汇行业,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 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遭受汇率损失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影响。 但我国纸及纸板出口占行业总产出的比重较低,2009年纸及纸板出口600.34万吨,同比下降2.87%,占当年总销量的6.46%。 我国造纸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 2008年纸浆消耗总量7360万吨,其中木浆占22%,废纸浆占60%,非木浆占18%。 进口木浆占我国木浆消耗量的58%,进口废纸占废纸总用量的44%左右。 近年进口纤维原料占我国纸浆总消耗量比重维持在39%左右。 综合人民升值对出口和内销的影响,我们测算显示:若人民币升值1%,行业净利润增幅3.25%,若升值3%,行业净利润增幅9.57%,行业将受益于进口原材料购买力的提升和较低的出口依存度。 在选股策略上,可遵循两条主线: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的交易性机会,如太阳纸业、博汇纸业、华泰股份;二是关注有资产注入或重组预期的岳阳纸业、福建南纸.(德邦证券)航空板块存交易性机会不建议追高事实上,05年7月中国启动的汇率机制改革催生了A股的一轮大牛市。 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虽于7月微涨0.19%,不过在05年7月至07年10月间竟从1004点附近飙升至6124点,期间累计涨幅不仅高达451%,月K线更创出“十连阳”的奇迹。 此次央行提推进汇改,会否在A股市场上再刮旋风呢?长城证券宏观策略师腊博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本来汇改对A股是利好,不过目前股市活跃度已较过去有所下降。 更重要的是,最新经济数据更映射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担忧。 由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利好是建立在海外热钱流入加速的预期上,但在经济增长预期走弱情况下势必也将推低热钱流入预期。 故在市场焦点仍集中于经济基本面大背景下,预计下周A股市场不会受太大影响。 尽管如此,板块或多或少将存在一些交易性机会。 其中航空板块因企业设备多以美元计价,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势必降低企业成本。 这种情况下,下周一航空板块可能会有一波短期行情。 腊博具体解释道,若周一航空板块个股有低开几个点情况,投资者可短期介入,一旦个股有10%涨幅可见好就收;但若航空板块周一高开,伴随个股有4%-5%升幅的话,投资者可回避或逢高减持。 建议关注南方航空(,收盘价6.72元)、中国国航(,收盘价11.02元)等权重股。 此外,房地产板块尽管受惠于人民币升值,不过在当前调控政策仍未出完情况下,投资者应谨慎。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周六央行推进汇改消息对A股实际上偏利空,因目前经济形势是增长有放缓趋势,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若进一步升值势必削弱企业出口。 这不同于经济高速增长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会带动热钱快速流入,最终推高A股等资产价格。 建议关注航空板块,而房地产板块因仍处政策观察期,未必是利好。

良医这部美剧 怎么样?

美剧《良医》自2017年首季开播以来就收获大量好评和绝佳收视率,这部医疗剧改编自2013年的同名韩剧,该韩剧已经被多次翻拍,可以说在题材上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在优秀的医疗剧如《实习医生格蕾》、《外科风云》、《急诊室故事》等都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时候,《良医》的出现无疑是让这个类型的影视剧市场再次红火了一把。

挖掘人性,不止是圣母白莲花

全剧的噱头在于男主人公肖恩·墨菲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外科医生,但他同时也有学者候群症,具有非同一般的视觉思维能力,而这种复杂生理现象带来的是他与病患的交流水平非常低下,但是却常常能够在给出医疗方案上有所建树。

当然,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并非只需要医术水平高超,肖恩缺乏的人际交往能力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重重阻力,从进入圣文德医院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被质疑,同时也在质疑中成长。

但仅仅有自闭症和学者候群症的噱头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浮于表面,很容易把这个题材拍成主角光环强烈的开挂故事,让全剧都围绕着猎奇心态去转动。

而《良医》则把主角的故事拍成了外科医生群像,让观众看到除了这个“非正常因素”以外,其他的各有自己特点和个性的故事,让所有的人物都立体起来,而不是为了衬托某个特定角色的“工具人”。

他们并非圣母白莲花,是那种为了主角的成功而付出一切的大好人,而是有质疑也有不满,有对他身份的包容也有无意中引发他的焦虑。 人物性格行为的真实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学习中的、不成熟的、仍有很多进步空间的外科医生肖恩。

当然,医疗剧中绕不开的医患关系也是一个重点,很多时候,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故事也更能引起共鸣,将如此多线索串联在一起并且不让剧情显得零散,也正这部美剧优秀的地方。

包容和竞争:肖恩和他的医生同事

安德鲁斯医生对肖恩的态度或许是最耐人寻味的,摩根只是把他当作竞争对手、克莱尔人美心善包容一切、朴对他没有什么额外偏见一心忙碌自己的事业、梅伦德斯对他从不信任到认可他的能力、而利姆则会在严厉要求之余给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一个整体上还算是和平、甚至可以称得上非常友好耐心的医生团队中,这些医生都与肖恩或多或少成为了朋友,而安德鲁斯则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

他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医院聘用肖恩,并且让老院长格拉斯曼作出“不成功就辞职”的承诺,给双方挖下一个巨大的深坑。 当然,他并没有因为肖恩的自闭症而有所偏见,更多时候他是从医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对自己的升职是否有利的角度考量决策,从一开始的科室主任到第一季结尾时成为院长,他的每一个打算都非常扎实也精明,作为医生他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手术水平,收获无数病患的好评,可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如此,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难以作出决定,总是犹豫再三无法下决心,左右摇摆,或许让他并不适合掌握大权。

在他成为院长之后,为了提升医疗水平,高价聘用韩医生,并且让他空降科室主任的高位。 而韩医生雷厉风行、冷酷克制的行事风格让原本的几位外科医生有种紧迫感,而他对肖恩的情况也非常不满。 在得知肖恩的病情之后,他不由分说地将其调度到病理科,让他彻底离开手术台,尽管肖恩在他面前一次次证明自己具有非常优秀的专业能力,同事们也主动维护肖恩,告诉韩医生他在交往能力在不断提升之中,可以在学习之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良医。 韩医生却依然有他的偏见所在。

安德鲁斯在这件事上难得给出强硬的态度,他与利姆和梅伦德斯交流过后得知肖恩受到偏见,并且也在实践中认可了肖恩确实具备当外科医生的能力和素养,他通过辞退韩医生的方式让肖恩重回外科,但是这一切的代价是他也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得的院长职位。

当然,他在这件事之后对肖恩充满愤怒,为了这样一个他从来就不喜欢的医生而付出的职业生涯过于“不值得”,他坦言自己对于肖恩有一种想要报复的冲动,对于那个决策也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

他作出这样看起来非常“善良”的决定并非因为自己对肖恩产生了好感,而更多的是从专业上进行考量,在他的认知里,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就应该给予他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充满偏见地让对方在“更合适”却违背了理想的岗位上继续工作。

可能安德鲁斯永远无法喜欢行事古怪的肖恩,也会一如既往地对他有所刁难、要求苛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种不喜欢而仗势欺人,这种近乎于自我牺牲的做法让他的形象多了一种隐忍的味道,在不同选择之中的挣扎也让观众看见一个正直而又有野心的人性格中的多重亮点。

痛苦,不是爱的必修课

在剧集中,常常出现病患在面对生死困境时作出的人性抉择,包括在面对无法确认的病情时选择是否治疗方式,这种只有在高风险手术中能够确认肿瘤是否恶性的情况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是良性肿瘤,做手术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瘫痪或者存在极高的并发症风险,而如果不做手术,只能任其生长,一旦是恶性肿瘤,则会在短时间之中失去生命且无法挽回。

也有天生恋童癖的年轻男子因为不想让自己饱受这种对小孩不正当迷恋的罪恶思想的折磨而尝试各种办法克制欲望,希望医生将其阉割,但是由于医学伦理上不能移除病人的健康器官而无法成功。 最后他因为实在无法摆脱恋童癖心理而在深刻的自我厌恶之中选择结束生命。

这样的情节几乎在每一集中都会上演,病患在面对自己的身体疾病时产生的各种想法也极其真实地映射出不同群体的心理状态,那种挣扎、恐惧、自责和绝望,似乎都是“必须的”,《良医》将这种情绪推向极致,给观众一种不得不反思的深刻体验。 其中非常微妙的一集出现在第三季。

没有痛感的女患者因为缺乏一定的神经元,从小就无法感受到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痛苦,自己和家人却从不知晓这一症状,由于一次意外的细菌感染被送往医院,在检查中被医生摩根和克莱尔发现异常。 对于患者来说,她对掐手臂之类的痛感只是有“被抚摸”的感觉,而失去母亲、丈夫患癌症、流产等对于一般人来说的巨大心理创伤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没有伤心的经历”,她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感到情感上的不适。

而这种先天性的丧失痛觉让她在生活中积极乐观、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内,而她的丈夫则以为她只是异常坚韧顽强,将痛苦藏在心底。 而得知她的病症之后,则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平衡感——“如果我死了,她根本就不会感觉到悲伤”。

在很多人心中,爱总是伴随着痛苦,这种与对方争吵时的悲伤、甚至在对方生病、离开时感受到的巨大痛苦,在某正程度上体现出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 如果一方的死亡对于另一方来说只是不痛不痒的生活经历,而自己却承载着她所不能感受到的痛苦,无疑会造成不信任。 对爱感受到同样的甜蜜的痛苦是每一场关系中都要经历的,这种共情似乎也成为了理所当然。

那么,这种痛苦真的是一段良好关系的“必需品”吗?剧中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失去痛觉的一方来说,这种痛苦情感的缺失让她在生活中能够活得更快乐、无忧,能够在各种悲剧发生之后保持永远的平和心态,整个人都无比乐观积极;而希望她能够重拾痛觉的另一方,则是因为自己会悲痛而对方则能保持“没事人”一样的态度,似乎是不公平的。

但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需要牺牲的是另一个人在生命中因为身体的特殊性得到的平静生活,需要被迫活得本就可以规避掉的痛苦,怎么看都是自私的。 同甘共苦固然是一种深沉的爱,但如能够不“苦”,其实也未必就会让这份爱有所减弱。 《良医》能够给出这样一种思考角度,无疑是打破了常规思维中对于平等关系的理解。

在医疗剧职场剧的背后是关于人和人性的深入思考,是活生生的每一个个体和作为良医的整体,他们的精彩故事将如何继续下去,第四季会面临哪些新的抉择考验,还是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3624.html
华为Mate60系列已推送4.2.0.130版 鸿蒙OS再次
首秀即夺冠!梦幻西游紫禁城子意哥普陀山豪华硬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