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 大模型越做越大并非唯一选择

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开幕式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作了主题为《拥抱大模型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演讲。他认为,中国发展大模型应该走“越走越专”的道路,不要去追求一个大模型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此外,他表示,希望今年在天津推动“3个100”计划,即:找100家传统企业合作,寻找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100个专业大模型。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智博会官方供图

通用大模型在企业和政府内部缺乏行业深度

周鸿祎表示,如今全国上下都在讨论打造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抓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数转智改,获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大模型+百行千业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

对于如何推动工业革命,周鸿祎有一个观点“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坛”,“OpenAI为人类探索出超级通用人工智能之路,要卷模型、卷算力、卷数据,甚至卷能源,朝着万亿、十万亿、百万亿的参数发展,OpenAI看起来是在造原子弹,试图创造一个像神一样的超级人工智能,他们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公司、政府、个人,只要用他们一家的服务就够了,我认为这在逻辑上并不成立。”

周鸿祎发现,通用大模型猛然一用感觉很惊艳,但真的用在企业和政府内部缺乏行业深度,因为政府和企业内部有很多私有化的行业深度数据。因此,对政府和企业来讲,如果换一种思路,逆向思考,大模型越做越大并非是唯一选择。

他表示,最近大模型出现了三个重要的趋势,国际上有很多新的模型看着很大,都是由多个专业的小模型构成的,最近联想、苹果、微软、三星都在把模型做小,要让模型上电脑、上手机、上汽车,最近开源大模型都是块头越做越小,能力越变越强。

受这个思路启发,周鸿祎认为,中国发展大模型应该走“越走越专”的道路,不要去追求一个大模型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现在大模型有点像玩具,既能写诗作画,算奥数题,还希望它能解决生产企业的问题,政府的社会治理问题等,这是不现实的。术业有专攻,应该让一个大模型解决一个专业问题,将来政府和企业内部一定是多个专业大模型或垂直大模型组合起来工作。当我们不再追求做一个通用万能大模型解决我们企业和政府所有问题的时候,只要这个思路转变了,过去限制大模型走进政府和企业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将推动大模型产业在天津的落地

周鸿祎表示,作为上市公司总部在天津本地的科技企业,360深度参与了天津的数字化建设,围绕数字化,主要做两件事:一、为天津打造数字安全底座,给数字经济保驾护航。二、现在以大模型产业化落地为核心,助力天津抢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作为一家在天津发展的企业,我们愿意把360在专业化大模型上整套技术框架、技术能力搬到天津,依托天津的智算中心资源,建立城市大模型服务中心,就是把模型变成服务,在本地开展业务应用模型训练的服务,广泛联合天津本地的产业化、数字化服务商,把模型的训练、部署、应用变成服务业,带动天津大模型产业生态的发展。

我们希望今年在天津推动“3个100”计划,即找100家传统企业合作,寻找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100个专业大模型,当然这100个专业大模型不可能由360自己一家完成,我们会寻找天津本地的数字化企业,把这个能力赋能给他们,真正推动大模型产业在天津落地。

近些年,天津的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为我们在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有幸参与到天津数字化建设中,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自身的战略和天津的数字化相结合,为天津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


微创新的提出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网络草根创业与就业论坛”上指出一个方向:“用户体验的创新是决定互联网应用能否受欢迎的关键因素,这种创新叫微创新,微创新引领互联网新的趋势和浪潮”。 微创新也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发展环境下,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创新创业领域的生动阐释和实践。 创新2.0时代,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成为适应知识社会的新的创新形态,用户体验被称为创新2.0的灵魂 。 正是在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逐步取代传统工业时代创新的大背景下,周鸿祎提出了微创新,并强调:“你的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心里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是四两拨千斤,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 尤其是对于小公司,因为大公司拷贝有优势。 对于这一点,创业者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就是现状,唯一要抱怨的就是自己没有创新。 要做出“微创新”,就要像钻进用户的心里,把自己当成像一个老大妈、大婶那样的普通用户去体验产品。 模仿可以照猫画虎,但肯定抓不住用户体验的精髓。 ”

创业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态

获取成功的必要因素在于积极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你对生活微笑,生活就会回应你的微笑。 本来你一穷二白,从消极的心态去看,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要认清现状,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以积极的心态去看,你就会发现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正所谓有些是命注定的,但还有运可以改变,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发家致富不再是做梦。 1 自控能力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能完全支配的人,对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 只要你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你就会想尽办法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因为想要的东西很多,所以你要在努力一点,意识到自己的现状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就会去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让你的世界从平淡无奇变成色彩缤纷。 用积极的心态和用消极的心态对待事情是人们对待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事情就决定了你的人生态度。 要想使自己人生成功,第一件事你就必须建立积极的心态,首先要相信自己,倘若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让别人相信呢?一旦决定了就要坚定的走下去。 万事开头难,还有中间难,后面难,只有坚定的心态才能打败困难,战胜困难。 有了积极的心态,你才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美好,前途是多么光明,令人向往,你的一切梦想将会有实现的机会,因为是金子就会发光,无论什么时候。 2 远大目标人生还要应该树立正确而又远大的目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目的的生活,有追求的生活,有梦想的生活。 但动物只有盲目地顺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倘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的人生,就必须为自己树立一个人生目标。 比如,先立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远大的目标能够使你产生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使你能明确自己的使命,自己的梦想,激发自己的潜能立足现实,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有个名人说:“我认为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有了个好目标,并坚持向目标前进,就会大有作为的。 ” 有了远大目标的人,就不会为一些小事情而影响和破坏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为目标全心全意的投入状态,能够忍辱负重,成就大事业。 有了远大的目标,你会突然领悟出生命的意义,人生有了价值。 一旦你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你就会感到生活的快乐,你甚至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你的每一天都在为你的目标而奋斗。 3 宽以待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矛盾,要是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就会使你举步维艰,进退两难。 要处理好这些矛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宽容之心和阳光的心态,心平气和,这是修养,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能够宽容那些在习惯、信仰、态度和意见等方面与你完全不同的人,这是一种大度,拥有宰相的肚子,更是一种境界。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的人。 敞开你的胸怀,你全世界的人成为朋友,甚至可以化敌为友,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创业的生涯中,没有正真的朋友,只有合作竞争互利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体谅别人,理解他人,宽容别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也就承认了自己。 如果你没有宽容之心,就会失去朋友,成为孤独落单的人。 没有宽容之心,你就会故步自封,思想僵化,最终只会被生活淘汰。 4 善于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了一定要用,不用那对所学来说毫无意义,会学习的人,只学对他有用的知识,吸取为他成功所需要的知识,让他在某一方面成为专业人士。 在某个领域不断地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厚积薄发,到了一定阶段,知识储备够了,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积少成多,多总结经验,毕竟专家也是普通人变来的。 在现代社会,积累知识就是积累财富,有了知识,没有财富,可以创造财富。 相反,只有财富,不学知识,财富就会消失,财富消失是因为没有知识只能坐吃山空,有知识才能源源不断的赚财富。 所以你必须掌握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再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有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所以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稳。

如何读懂一本书

1 通读法:培养思考框架书读的越多头脑越乱,脑袋里全是浆糊,今天听这个人说的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道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自己的道理。 所读思想都是别人的碎片。 读书时,自己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 方法如:反复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关于某一领域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读,读透了,就打下今天做事方法论的底子了。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学习如何阅读和思考。 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2 树读法:主题阅读法选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至少看10本同类书籍。 然后仔细想想与那些专家看法是否一致,得出自己的思想框架.你以为每个专业读一本最好的书就了解全部?不可能。 3图读法: 我是如何啃硬书画个思维导图吧。 把思想变成PPT,简单易懂了。 选书的时候,要么狠主流要么有深度。 一次一定要把一本书写完,哪怕一次只写一章。 秋叶老师是做PPT的大神,搜他博客看看。 4框读法:读经管书1介绍作者。 2分享精彩片段3总结本书价值。 5炼读法:如何读畅销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一本书写出来一定有他的逻辑。 你看完这本书,知道提炼出它讲什么吗。 把作者的意思变成自己的核心观点是非常难的。 如《周鸿祎自述》一书中我用三句话总结:第一,互联网时代,要先做用户再做客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第二,没有一定规模效应的用户,是没有付费客户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赚钱模式。 第三,要吸引海量用户,杀器之一是免费服务。 杀器之二是极致产品体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推广模式。 所谓炼读,就是把一本书读薄。 还能看出作者的逻辑思维才是成功。 也许作者水平非常高,你练到最后也未必全部理解,但这种努力会大大提高思考能力。 6逆读法:我是如何读“传道书”的“传道书”就是作者貌似“大牛”,或者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失偏颇的书。 这样的书很多观点我不同意,或者认为某种条件下是不成立的。 就故意反着读。 一条条反驳,说出理由。 不过逆读的话最好还是学习一点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这样就容易看出哪些问题是有隐含的价值观冲突,哪些隐含不同假设,哪些有逻辑错误,哪些论据不可靠。 没有这些积累,就变成为了抬杠而抬杠,就不是学习心态了。 7抄读法:我是如何读“大牛书”的有些作者高你太多,就别去装内行写书评了。 大牛书就可以抄人家的经典语句了。 每句话都超有用啊好经典。 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面“对孩子努力的行为进行赞扬,而非对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孩子才不总是向他人寻求认可,这样孩子更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坚持不懈。 ”“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格和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和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这样的语句是不是要抄起来,抄起来?8 仿读法:我是如何读“工具书”的一般用来读工具书。 按照上面步骤方法读。 9诵读法:我是如何读“文艺书”的我喜欢读诗,觉得诗歌要朗读出来才有味道。 读完后偶尔写篇好评论,很开心。 不过文艺书要写好读后感最好的方法是对比阅读,两边一对比,差距马上就出来了。 附写诗评方法:1交代背景。 阅读背景。 比如你是从哪里看到这首诗的。 以此为开头并不显得突兀。 2交代基本信息。 诗人的名称和基本信息,传奇人生经历类。 3表达感受。 交代一下你读诗歌后什么感受,喜不喜欢这种风格,语句。 4陈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 (这个部分就是很主观的感受了)什么句子让你心中悸动,脑洞大开?被诗人想象力所震撼。 5进行对比。 (只对作品评价会略显单薄,也会让人觉得不是很专业。 对比就让小白显得更专业些。 )6友情分享。 7模仿学习。 你若是能模仿作者风格写首小诗,最好不过了。 10 闲读法:我是如何读“快餐书”的:网络小说读一读,休闲娱乐美啊美。 不想这么多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406.html
领克纯电 来得不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