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已云极 夏至 宵漏自此长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时,人们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为大,至为极,此时的万物,生长繁盛到一个极点。

这是6月20日拍摄的宁波市江北区外漕村百亩荷田内的荷花。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一候鹿角解”是说,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指,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三候半夏生”则是说,喜阴的药草半夏在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这个颇富诗意的名字也似乎提醒着人们夏天时光已过半。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帝尧时代,夏至就是重要的节气。古人采,确定了夏至和冬至。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在夏至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夏至时节,一池荷塘月色,倒映一卷诗意中国。白鹭飞渡、蝉催昼眠、蕊舒半夏……文人墨客情不自禁地研墨执笔,抒写心中的“夏至”。

唐代元稹的夏至诗,写“景”。他笔下的诗句,平铺直叙,如同工笔画一样实写夏至景象,“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捕蝉。新华社发(曹一作)

大诗人白居易的夏至诗,写“吃”。在古代,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常有宴饮活动。白居易曾客居江南,多年后,看轻舟剪水,他怀念起苏州夏至筵上弄弦吹管、和友人愉快相聚的日子,在诗中写了两种古代夏至美食:香浓的粽子、美味的烤子鹅,令人读后垂涎三尺。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唯美七绝诗,写夏至雨后美景,一字一句清新自然,读来别有一番风味。诗曰:“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傍晚,一场雨刚下完,在溪边散步,凉风习习,甚是惬意。此时,暮色渐浓,行至半路,听到青蛙“呱呱”声响,人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看远处,在篱笆小院,点燃的松枝透出点点光亮。诗句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夏夜、雨后、凉风、蛙鸣和松火、篱笆,试想这些元素在画卷上渲染铺陈开来,是怎样一种诗情画意?

夏至是盛夏的序曲,是炙热的开场。在万物 最繁茂之时提醒人们,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用长日的热烈点亮短夜的梦,方能绘就夏花般绚烂的人生。(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中国结的有关内容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 经过几千年时间,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 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 中国人一向有佩带饰物的习惯,饰物基本上都靠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 古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习惯,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 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 古人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 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 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 据文字记载:“ 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 ”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 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 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 ”谐 音,“吉” 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吉” 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 、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 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 ,永不分离。 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 在扇子上装饰一 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 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 运迭至。 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 缕”。 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 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 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的 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 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宁代诗人林逋有“君 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 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 “结”来表达情意。 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动的描写。 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和繁衍繁 衍壮大,生活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 ,母亲一面与其扎结可,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 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中写到: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 不释,作者用“圭而不解”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牵挂。 古汉诗中亦有: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离别此。 其中用“结不解”和胶漆相融来形容感情的深厚,可谓是恰到好处。 晋朝的刘伶在<<青青河边草篇>>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 的承颂也成为突出。 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 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 正可谓是: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证答卷

1.修身,养德,无以明志,无以致远。 2.则国智,则国富,则国强,《少年中国说》3.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4.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5.周,战国时期通家,老子,老子,老庄。 6.蔎,茗,荈,茶经.7.造纸术,汉魏时期,阳刻法,阴刻法,阴阳混刻法。

1.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2.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 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臵经典诵读内容。 从低年级的《弟子规》、《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 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 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 (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统氛围的营造。 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自主创新中深化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应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四)以家庭为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设家校课堂,指导家长的家庭育,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向家长宣传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结束语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 弘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臶,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5467.html
股票行情快报 200017 深中华B 6月21日游资资金净卖
校方回应 大学退休教师在水库游泳不听劝阻与工作人员发生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