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 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未来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

6月22日,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在“2024亚布力论坛第十届创新年会”上,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为主题,发表了关于中国科技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演讲,分享TCL在全球化方面的实践,为中国科技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案例。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21日举办的“2024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中国科技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平行论坛期间,李东生还与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东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嘉宾,一同回顾了TCL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以及思考其带给行业的启示。

李东生指出:“制造业不能只依靠成本效率,一定要往技术创新上走。”他强调,企业只有在技术领域持续创新,才能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进而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TCL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体现在其对半导体显示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研发。自2004年彩电行业从显像管(CRT)向液晶(LCD)转型以来,TCL就着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并于2009年创立了TCL华星,专注于半导体显示产业。如今,TCL在Mini LED和印刷OLED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成为行业的技术领导者。

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必须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转向与当地市场共同构建工业能力,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以支撑全球化经营。“中国市场很大,但全球市场更大。”他强调,TCL的全球化战略不仅在于市场扩展,更在于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TCL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体现在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在全球设立46个研发中心和33个制造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响应速度。在这一过程中,TCL的“旭日计划”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合作,推动了整个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面对产业转型的挑战,TCL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举措。李东生指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长期停留在舒适区的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TCL从传统的消费电子制造商逐步转型为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领域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TCL在2020年收购了天津中环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光伏产业。这一布局使TCL在该领域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内的重要一员。李东生表示:“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企业家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对于TCL的变革转型历程,俞敏洪认为:“当原有的领域不存在升级换代时,企业需要进行转型,企业家也应当拥有不断突破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才能让中国的企业生生不息”。

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则强调,企业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远见、魄力和执行力,以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他认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制造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企业必须勇于创新,才能推动行业整体向前发展。

物美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斌也指出,科技迭代是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机遇,需要更多愿意冒险和奉献的年轻企业家和工作人员,才能推动中国科技制造业的不断进步。

如今,TCL已从一家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成功转型为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于一体的领先高科技产业集团。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TCL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

李东生对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和积极推进全球化,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并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行。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TCL是怎么样的公司?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广东惠州,是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是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由李东生担任董事长和CEO。 起初,TCL以生产录音磁带起家,随后业务拓展至电话制造,进而发展成为涵盖电视、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以及液晶面板的综合性制造商。 TCL是国产电视机制造商中唯一拥有液晶面板生产基地的公司,旗下拥有乐华、美乐、雷鸟等品牌电视,并代工生产了包括小米、先锋、乐视等在内的多个品牌电视。 作为国内老牌企业之一,TCL在全球电视市场中占据第三的位置,仅次于三星和LG。 在国内市场,TCL电视业务表现突出,旗下华星光电成为国内第二大屏幕厂商,并在手机屏幕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TCL集团还是中国家电行业中海外布局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TCL完成了资产重组,拆分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公司向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集团的转型。 TCL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发力,旗下华显光电、TCL电子、通力电子等子公司在核心技术专利能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专利数量上全球排名第二。 此外,TCL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曾赞助中国女排,成立郎平TCL排球基金会,并在多个体育赛事和活动中可见其赞助身影。 在液晶面板领域,TCL与京东方齐名,其华星光电成为华为和小米的重要供应链合作伙伴。 面对市场对液晶面板需求的增加以及韩国厂商的退出,TCL科技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半导体行业,发展mini Led技术,寻求新的增长点。 综上所述,TCL从一个专注于家电制造的企业成长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 其不断拓展的业务范围、技术创新以及海外市场的成功布局,都证明了TCL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

“华工三剑客”指的是谁?

创维集团原董事长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三人因毕业于同一所高校——华南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并同时成为了影响中国彩电业的企业家,所以被人们统称为“华工三剑客”

李东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CEO

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制造业创新联盟首任轮值理事长 ,TCL集团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 、集团党委书记、创始人之一。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东生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之父”

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 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

ps:何镜堂院士很和蔼的,有空还能去他的工作室“玩玩”(例如五山校区的何镜堂工作室),还会和大家一起吃生日蛋糕、讨论问题。

成思危,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5年生,1952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 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张志东,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

广东东莞人,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多年经验,1998年创立腾讯。

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 吴硕贤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 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

孙大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获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在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食品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

一日华工人,一生华工情。

TCL手机如何在中国市场打破小米华为的垄断局面?

华为小米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显著位置,TCL手机如何在这个环境下寻求突破呢?TCL春季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尽管手机产品并非焦点,但发布会透露出TCL对于国内手机业务的调整与重塑的决心。

李东生,TCL集团的CEO,明确表示,由于去年手机业务表现不佳,TCL中国团队正在进行重大重组,手机业务的战略规划被暂时搁置,以便有更多时间调整战略并重新定义产品。 尽管2015年财报显示整体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下滑的态势警示着TCL国内业务的挑战。

对于市场表现的差异,李东生认为TCL在海外市场势头强劲,国内则需转变。 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TCL通讯COO兼中国区总裁杨拓提出了新的战略,通过“Tout Comme La Vie宛如生活”的品牌理念,TCL通讯将从产品、价格、渠道和品牌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调整,以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小米、华为等强大对手,TCL通讯提出“运营商和公开渠道市场并进”等策略,显示出明确的突围方向。 然而,未来考验仍艰巨,李东生预期三个月后会有新产品投放,这将是对TCL通讯新战略的初步验证。

在彩电业务上,TCL押注量子点技术,尽管盈利能力微薄,但彩电市场份额的增长显示了业务的韧性。 而高端产品线QUHD TV的发布,不仅有望提升盈利能力,还象征着TCL在技术竞争中的坚守和布局。

华星光电作为TCL的重要部分,承担着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的任务。 李东生表示,华星光电将主抓“技术+小屏”,通过印刷显示技术的投入和生产线的投产,寻求在小屏市场的突破,同时巩固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优势。

尽管行业竞争激烈,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但TCL集团领导人对华星光电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TCL已经在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通过战略调整和技术创新,TCL手机业务和华星光电有望在挑战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6366.html
核电央企发布严正声明!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