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2024打卡中国 深情朗诵 老外体验中国千年绝技雕版印刷

(原标题:【2024打卡中国】老外体验中国千年绝技雕版印刷 深情朗诵《春江花月夜》)

【2024打卡中国】老外体验中国千年绝技雕版印刷 深情朗诵《春江花月夜》

6月22日下午,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第二站城市——“好地方”扬州。在打卡地之一的扬州非遗珍宝馆,外国网红们看着漆器、玉雕、刺绣、印刷等代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都变成了“好奇宝宝”。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墨西哥籍留学生美洁在体验互动环节,被雕版印刷术吸引了眼球,经现场工作人员指导,她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个步骤,当得知雕版内容是“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后,酷爱中国诗词的她在现场就深情朗诵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尽管美洁的中文不是非常流利,但她抑扬顿挫的语调令人动容:“我的专业是艺术史论,平时会读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今天来到扬州,发现这里保留了唐朝著名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让我非常感动。”

“通过体验这样的活动,让我感觉我离中国古代文人更近了。”美洁激动地说。(文 高兴)


中国印刷的发展

一、雕版印刷术的盛行在唐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宋、元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趋于鼎盛。 971年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共5048卷。 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雕版多达13万块。 1132年在湖州刊刻佛藏5400卷,一年内即告完工。 宋代雕版良工多荟萃于杭州,刻印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子书、医书、算书以及文集等。 金代雕版印刷中心在平水(今山西临汾)。 元代的雕版印刷中心在浙江的杭州和福建的建阳,经久不衰。 二、活字印刷术正当雕版印刷的发展趋于鼎盛时,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出现了一个重大突破。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记载: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年间),平民毕升(?--约1051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的基本原理,与近代盛行的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 他用胶泥制成泥活字,一粒胶泥刻一字,经过火烧变硬,又事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板上加铁框,内放一层混合的松香、蜡以及纸灰等。 框里排满字后即放在火上加热,松香、蜡、纸灰遇热熔化,冷却后一版泥活字就粘在一起。 冷却时用一块平板将泥活字压平。 一版印完,将铁板放在火上加热,即可取下泥活字,以备再用。 为了提高效率,可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即省时又省力,经济方便,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在中国和世界印刷技术史上都是一个创举。

古代印刷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墨拓石碑到(),再到()等几个阶段过程

古代印刷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等几个阶段过程

中国的印刷术比外国早几年?

C 400年中国: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 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活字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欧洲:144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6783.html
最高达13% 近八成超越基准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