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小家电一直没有技术门槛

说一句很多小家电企业不太爱听但内心又不会否认的话,那就是小家电行业从来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小家电市场也没有产业链的护城河,有的只是“周期性网红品类”和“阶段性网红企业”。

孔余||撰写

这些年来,相对于很多大家电企业,数量更为庞大的小家电企业,却是“有苦说不出”。一是,产业没门槛,转型难突破;二是,消费变化多、用户没忠诚度;三是,消费热点切换频率快,企业跟不上。

所以一大批专业型小家电企业,最近20多年发展,是相当不容易。转型进展缓慢、品类扩张不成功;新品上市即遭遇克隆,创新缺乏后劲;产业门槛基本没有,市场抢夺就靠价格和营销忽悠……

这也造成中国小家电行业的企业数量多,但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却很少。虽然美的、九阳、苏泊尔、格兰仕、东菱新宝、德豪润达等企业,都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的经营和布局,但更多还是制造能力、产品能力输出,未能实现品牌文化等输出。同样,一大批本土小家电企业或是安于现状,或是周期性投机,并未建立起长期可持续经营的战略和规划。

风光不过三五年,企业和产品都难突破

最近30年以来,在小家电行业,不管是小家电产品,还是小家电企业,都呈现出“风光不过三五年”的周期性局面。包括豆浆机、微波炉、空气炸锅、果汁杯等等,都是火一阵就陷入市场的寂寞,周期循环;同样,九阳、苏泊尔、格兰仕、摩飞、小熊等小家电企业,轮番走红却难以持续长红,结果更是如此。

一是,表面上这些年来很多小家电产品都是风光无限,每次总能受到外部社会环境波动,呈现一轮轮小家电品类的火爆消费潮,从当年的豆浆机、电磁炉、电火锅到空气炸锅、早餐机、烧烤机等等,还有很多其它品类,都是这种逻辑;实际上,很多小家电产品在市场上却是一毛鸡毛,绝大多数的小家电企业就是“火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很多小家电品类最多火上2、3年很快就退烧,拼到后面就是拼低价、拼成本,以及拼底线。

二是,不少小家电企业希望搞研发搞创新,推高产业门槛搞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最终结果却是模仿和抄袭很简单,复制起来太容易了。原因很简单,这个行业基本没啥门槛,更不要说什么技术门槛。除了微波炉、IH电饭煲等少数品类,还存在一定的核心部门槛,其它众多小家电品类基本上就是“一款新品上市卖爆不到1个月,市场上全是这个货,价格还更低、款式更多样”。

相信,不管是综合性家电巨头美的、海尔、格力、长虹、海信,还是专业性小家电企业九阳、苏泊尔、格兰仕、小熊电器,北鼎股份、飞利浦、松下、东菱新宝等,在小家电行业多年来都会有这种“破局”的无力感和困顿感。家电圈注意到,过去10多年,聚焦小家电行业,很多企业开启多轮的转型破冰:一是产品的精品化、高端化;二是业务的扩品类、拓赛道;三是营销的体验化和场景化;

最后结果,在外界看来,则是“效果不佳”不达预期:从生活小家电向清洁电器、厨房小电、个护小电,甚至环境电器,很多企业均出现“各个品类业务都有却普遍不强”的局面;不少企业通过产品设计创新、品类迭代,以及明星代言,推动产品的精品化和高端化,最终却在电商网店,特别是直播带货下无法面对低价格冲击;还有企业努力打造的全产业链一体竞争体系,希望可以在某些品类上保持领先优势,最终还是“挖不来技术就挖人和团”的策略直接攻破了。

这也是近年来,包括海尔、海信、TCL、长虹迟迟没有在小家电领域投入重力,也是美的、九阳、苏泊尔、东菱新宝、爱仕达、德豪润达等企业的小家电业务迟迟难以再上新台阶,不得选择多元化转型;这还是近年来包括小熊、北鼎、利仁、比依等新军快速崛起的根源所在。

小家电的迷茫,从来没有技术护城河

所谓的技术护城河,对于小家电企业来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不存在的,靠的就是规模化制造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在市场上的客户抢夺能力和价格竞争力。

一切根源,并不复杂。主要还是小家电品类的属性问题。相对于电视机、空调、冰箱,都需要核心部件,比如压缩机、显示面板、直流无刷电机等,小家电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核心部件限制,也不会受到供应链困扰。

相对于大家电品类,特别是空调、冰箱、洗衣机,一套全新产品的模具开发成本在几千万,小家电产品模仿跟进同行的产品,没有高额模具的投入门槛压力,基本上外采很方便;相对于大家电,均价都是成千上万,小家电就是几十块钱,贵的也就几百,上千元的小家电有,但很难规模出货走量。

这就是很多小家电产品在市场上走红2、3年后,很快就因为恶战、内卷而陷入了泥潭之中,产品要么被用户抛弃,要么束之高阁不用了。无论是豆浆机演变而来的破壁机,还是每个家庭离不开的电饭煲,以及努力想取代微波炉的微蒸烤一体机或空气炸锅,还是最近走红家庭的洗地机、扫地机器人,本质上都是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宠儿”和“受益者”,也最容易受到消费降级的市场冲击。要么是降低换新的频次,或者减少购买的预算,或者是直接观望不出手。

最终,在小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拼不了核心技术,只能拼底线和价格;同样,在小家电行业,没有可以一直红一直强的企业,只有“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网红企业。想要在小家电产业发展,靠的不只是实力、能力和耐力,还需要一点点的好运气!


这届年轻人抛弃了小家电,抛弃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大家仔细的观察会发现,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逐渐的不再使用一些小的家电了。比如说生活当中的电视,已经成为了一个摆设,有的年轻人家里面的电视一年可能都不会使用三次左右。这是因为大家有了手机,有了电脑,有了iPad,所以说电视已经不再成为我们的必需品。

还有就是像年轻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会购买一些更加便利的产品,比如说像2022年火爆全网的空气炸锅,很多的年轻人都进行了相应的购买。因为大家得空气炸锅,在制作一些菜肴的时候,会更加的方便一些,相比较来说,像传统的铁锅就逐渐的被大家抛弃了。小家电的抛弃也是大部分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应该要精简一些,不要去购买一些用不到的东西,毕竟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大部分的年轻人,他们购买的小家电都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比如说像80后或者是70后不会购买的小冰箱,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首选。因为大部分的年轻人觉得小冰箱使用起来会更加的方便一些,并且也会更加省钱。还有就是像80后和90后摸不着头脑的空气炸锅,成为了年轻人最喜欢的一个家电,因为空气炸锅可以非常便利的制作,很多的美食让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制作很好吃的菜肴。

90后和00后并没有抛弃小家电,只是90后和00后,他们购买的家电是有着一些不同的,因为90后和00后有很多都不会做饭,所以说像更加简单容易操操作产品才成为了这类群体的需求。因此,大家也会发现,现在的市场上,商家推出来一些东西的时候都会介绍这个产品的操作,如果操作简单,才会受到年轻人的购买。

智能手机目前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很难再有大突破了?

智能手机目前确实发展的缓慢,没有大的变革,说没有大的突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说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那倒不至于。

手机的发展还在继续,一些细节工艺和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发展,这也导致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下面我们来分解讲一下现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境况。

屏幕

现在主流的屏幕无非就两种,一种LCD屏,另一种OLED类屏。两种类型的屏幕特点和优缺点相信大多数朋友都很清楚,在此不作过多的介绍了。这里想说的是,LCD存在很长时间了,技术很成熟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已发展至瓶颈,多年来只是适用产品做大,显示相素做多一些,或者再打个孔,从技术层面来说并无太大发展。LED屏起步晚,发展快,玩法也多一些,业界数三星AMOLED系列最牛,近两年不止在尺寸和像素上发展,还提高了刷新频率、屏下指纹等方向发展,最近比较火的还有minilLED、柔性可折叠屏等,可以说尚未发展到瓶颈。

CPU

手机的CPU最近几年有点军备竞赛的意思,实际上算力已经有点过了。由14nm到7nm再到5nm也就这两三年的时光,发展可谓十分迅猛。但可以明确的说,待明后年5nm芯片普及开来之后,手机CPU的制程将迎来瓶颈期。因为根据摩尔定律,和硅基芯片的特性,3nm将是极限。而5nm到3nm在整个芯片产业链的提升都需要花费远超14nm到7nm以及7nm升级到5nm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未能有新的技术性变革的话,cpu瓶颈期必将到来。

存储

手机近几年的内存发展跟CPU有些相似,同步快速发展,从32G到64G再到128G、256G,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虽然没有芯片那样有物理极限,不过自256G之后速度大概率要放缓,至于说到发展到瓶颈到不至于。

电池

当下拖累着手机前进步伐的,非电池莫属了!可以说十年来手机电池的本质并无太大改变。3年前的主流电池容量就已经达到4000mAh左右,到如今依旧是如此水平,,升幅几乎忽略不。容量也能不是不能做大,但大了手机就得做的更大更厚,影响美观和销量。究其本质还是电池本质技术没有大的发展,现在提出了石墨烯电池的发展发现,希望早点有实质性的突破吧。

其他的像摄像头像素,手机制作工艺,小功能完善、系统优化等等一直在发展,暂不会有瓶颈。

后置主摄像头像素已经被做到了1亿+、屏幕离“真全面屏”也只有一步之遥、运行内存开始6GB起步、散热系统成为一款高性能手机的重要内配、手机快充已经超过了120W、处理器马上进入5nm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配置的逐渐增高,一部智能手机的可使用周期也在慢慢变长,但在用户手中却被四个字——“性能过剩”总结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普通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的要求无非就是反应流畅、待机时间长、拍照清晰、充电速度快、存储空间大等,而对于厂家而言,这正是其发展的方向。

然而对于智能手机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的看法,个人表示并不赞同,因为在智能手机这个宏观的事物上还有许多方向值得去 探索 。

1、电池

目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电池仍然停留在锂离子聚合物材质上,不仅如此,其它数码产品也在使用这种电池。虽然它相比上一代电池更优秀,但在待机问题上仍然是众多用户的痛点。尽管多数手机已经配备了超级快充功能,但是在未来体积更小、容量更大、寿命更长的电池解决方案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2、超人工智能系统

众所周知,目前发展前景让所有人看好的便是AIoT,而智能手机恰恰是整个AIoT的入口,因此一个兼备人性化的AI机器人显得极为重要。当你向手机语音助手说“我想喝杯咖啡!”时,它不再木讷的跳向搜索引擎,而是通过强大的AI大脑为你提供所需的备选方案,帮助你解决问题。

3、处理器

处理器是一部智能手机的最核心的部件,而它精细的制作工艺恰恰决定了整部手机的性能与功耗。目前,顶级处理器使用的是7nm工艺,5nm工艺也已提上日程,而在未来3nm、2nm甚至更精细的制作工艺都是可值得研究的方向。

4、操作系统

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被IOS与Android一分为二,IOS系统虽好但只向自家品牌开放,Android系统虽然遍地开花,但极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长时间使用响应速度变慢也是其最大的弊端。因此未来的智能手机更需要一款介于IOS与Android之间、摆脱束缚、性能及功能比其更优越的操作系统。

总结

至于相机、屏幕、存储、快充等方面再如何发展,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也只能用“性能过剩”去概括,对于此类发展方向也就组装小厂玩弄的目标,用它们去市场争宠,在未来毫无核心竞争力。

在智能手机发展的道路上,可以说永无瓶颈之言,只要有人在有力的科学依据下提出,便会有人去实现,这个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科学技术本就永无止境!

远远没达到瓶颈,离瓶颈还远着呢。任何一家 科技 企业都不会把自己最先进的 科技 一下子都放出来。只有挤牙膏似的放出才能持续保证新鲜感。

就拿CPU来说。现在的CPU虽然已经制成7纳米了,但是未来还可能出5纳米甚至三纳米的。就算是不推出它们也可能通过增大CPU的部分体积来塞入更多晶体管,以达到更快的速度。

另外再说说相机。手机的像素虽然已经超过一个亿了,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手机厂商很可能推出1亿5000万甚至1亿8000万像素的手机。即使像素不增加,手机厂商也会通过增加相机的底来增加相机的清晰度。另外相机方面除了像素还有很多玩法。例如vivo手机推出的微云台以及各个厂商推出的AI算法等等。相机方面还有个没放出来的大招,就是通过外设来增加相机的清晰度。未来的手机很可能会可以外接镜头或者其他硬件。

手机各个功能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只有锂电池提升有限。未来如果锂电池技术有了质的突破,我相信手机厂商一定会开发出更多黑 科技 的。

个人感觉还没有,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手机也在紧跟新技术的步伐,不断升级换代。现在就是一个5G换机期,从4G到5G手机。未来随着5G普及,大带宽高速率下,各种新兴的应用会百花齐放,反过来又会推动手机不断升级换代。

就比如在3G和4G时代,技术和应用不断推动智能手机发展,如今到5G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整体来看这个问题,智能手机发展也是分阶段的,不会每年都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毕竟 科技 创新需要时间。我们拿苹果举例,苹果作为行业老大,一直是手机行业潮流导向标,比如苹果X采用OLED,全球都跟着上OLED。而苹果向来以创新著称,但是苹果也是分时间段有大的创新动作。正常来说每3-4年苹果将有一次大的升级:10年上市经典iPhone 4,13年iPhone 5s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17年iPhone X采用了OLED屏幕,21年将采用LTPO等等技术。而题主的问题其实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智能手机将会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1、处理器,手机运行速度是目前智能手机追求的重要性能之一,谁也不希望自家的手机运行速度卡顿的不行,目前三星跟台积电等都在积极布局5nm,3nm芯片,他们都知道谁拿下芯片技术,就意味着谁将主导芯片的代工,当然华为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2、屏幕,三星无疑是目前全球屏幕供应的霸主,虽然国内诸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公司近年来快速崛起,但是距离三星差距还是很大,另外三星显然不会束手就擒,比如目前流行的LTPO技术,屏下摄像头技术三星依然处于领先状态。而屏幕的发展方向有低功耗、高显示画像、高刷新率、屏下摄像头等等方面,这些方面我们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3、电池,目前随着智能机的性能提升,耗电量也显著增加很多,所以续航将是手机重要的保障之一,所以大容量电池以及快充技术将是手机终端以及电池厂商必须考虑的技术开发内容之一,比如OPPO明天将要发布的125W快充技术,5分钟就可以将4000mA充满一半,15分钟既可以充满,这项技术将给很多人带来便捷。

4、拍照,手机拍照技术的提升,给很多传统的相机厂商带来巨大的挑战,甚至不得不因为面临巨大亏损而破产。目前像素都有上亿甚至更高,以及多个摄像头进行画质补偿等等,拍照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要知道,很多手机就是通过拍照技术起家的,比如VIVO。

5、形态,三星的Galzxy Fold系列以及华为的Mate X系列都销售火爆,开始销售甚至被炒到几万一台,一机难求,所以折叠甚至包括以后的卷取形态手机也是未来手机发展的方向之一,而这形态的突破,真的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成功的。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罕见萎缩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今年第三季度达到3.731亿部,与2016年第三季度的3.634亿部相比,仅增长了2.7%。

网络问问

报道称,在全球市场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趋势,市场竞争白热化,元器件和供应链成本的不断飙升,让手机厂商利润进一步被摊薄,生存压力变大,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网络问问

面对压力,荣耀总裁赵明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中国区的团队因为渠道的发展,人员组织已经比较成熟,等荣耀品牌在中国市场稳固了之后,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全球市场建设当中,坚持轻资产的模式走向海外市场。

网络问问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遭遇发展瓶颈,基于传统思维建立的产品竞争优势很快被拉平,智能手机发展从快速走向缓慢,产品创新从特色走向普通,试图仅仅通过市场和营销方面的策略改变来扭转局势显然是不够的。

希望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智能手机目前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很难再有大突破了?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智能手机的发展远远没有到达瓶颈,而是不断升级换代。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IBM Simon(西蒙个人通讯设备)诞生于1993年,它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但是直到2007年苹果第一代智能手机的旦生,智能手机才在全世界流行并引入中国市场。

智能手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5G时代,硬件的发展芯片已经达到了5nm的制程,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创新,3nm,2nm,1nm的制程正在预研,摩尔定律还是有生命力。

随着 科技 的发展手机必然具备有强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手机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会随着 科技 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发展到达瓶颈而是潜力具大。

智能手机远没有到瓶颈的时候。每个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不然就破茧成碟,继续向前,要不然就是默默死去,堆在角落里落灰!

纵观智能手机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取代了我们曾经用过的许多东西。比如信件、地图、MP3、MP4、报纸、闹钟、钱包、 游戏 机等。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了,有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当然这些功能都是在智能手机成长过程中慢慢发展来的。的确自iPhone发布以来一直狂飙的智能手机终于慢了下来,遇到所有行业普遍都会遭遇的瓶颈。而智能手机呈现局部饱和现象。如果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无论苹果、三星还是国产品牌都面临增长的瓶颈。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现在的智能手机上看出来一些未来发展趋势的苗条。

折叠屏设计任重道远

首先,当下最火热的就是折叠屏概念,这应该是对全面屏概念的最大力度升级,各厂家都表现出很大热忱,更有三星,华为已经实现了折叠屏量产。优点不用多说,更大的屏幕尺寸会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但缺点同样明显。不管是机身厚度、用户的交互和功能体验等等,最主要的是新技术初期的成本问题,毕竟动辄上万元的售价绝非所有人都能承担。

对于智能手机,用户的需求总是矛盾的,希望机身越来越小,越来越薄,却又希望屏幕越来越大,这看似矛盾的存在,虽然困难却促使着手机厂商不断进步,有的企业给出这样的想法,例如三星、微软等企业正在研发可折叠的手机,将屏幕变成可折叠、柔性可弯曲,进步一缩减智能手机的尺寸。

全息投影的智能手机

通过全息投影,不需要多大的机身,可实现各类操作。对于漫威《钢铁侠》系列电影,相信很多朋友都十分关注,其中那套战甲的高人工智能令人感叹,不仅能与钢铁侠交流,还能分析状态、远程调用战甲等等功能,总之一句话,很强大。而现在的AI功能、语音助手虽然都加入到了智能手机中,但其应用状态低级地的不能再低级,那么未来的智能手机会如同钢铁侠战甲那套人工智能那么强大吗?只要简单的对话,就实现各类操作呢?

科技 是在一天天进步的,随着手机厂商不断地研发,会让这些科幻变成可量产。未来的憧憬是现在创新,相信未来智能手机仍向前迈进,那么新的改变及突破就必然会出现!

现在这水平远远达不到顶峰呢。只能说是正直中年,正是高速发展中!没发展这3几年内每年的变化都很大吗?处理器每年都更新。以前谁敢说手机 游戏 3-4个g,想都不敢想,现在看看和平,王者,再者就是屏幕,电池,外观,快充,这些哪个都是年年的变。 科技 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以后只能变化越来越大,不会轻易达到顶峰的!

智能手机的到来我认为是跨时代的,因为当时的功能机已经引领了有十多年的 历史 ,智能手机所能带来的体验是功能机无法媲美的,但这些年下来智能手机本质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这些年智能手机给我的感觉就是,屏幕越来越大了,处理器越来越强劲了,像素越来越高了,体验也越来越好了,但感觉好像就是比之前的智能手机更加全面更好用而已,这些年确实有些手机厂商研发出了黑 科技 用在手机上面,让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的作用更完善了,但我认为这还算不上是跨时代的。

就相当于要在功能机时代,手机拥有摄像头、拥有MP3功能一样,确实手机有新的 科技 存在,但本质上手机还是功能机,和智能手机时代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这几年手机厂商给我的感觉就是拼CPU和摄像头拼的最猛,现在的摄像头已经从以前的一个变成了现在的三四个,而像素也是在频频提高,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一亿像素,而CPU这块也是一样,以前的RAM都是1G2G,现在的RAM都是6G8G12G,而手机内容也是,现在内存64G基本上是最低标配,一般都是128G和256G,有些机型甚至达到了512G.

但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对于手机存储的空间要求确实会更高一些,特别是一些喜欢用手机拍照和摄影的人,他们对于内容的要求确实会非常高。

二手电器生意好做吗?

但凡做生意的都没有好做一说,每一行都不容易,特别是在你刚入行的时候。 二手回收(出售)这个行业其实也挺赚钱的,虽然老是听到高价回收二手家用电器什么的,但事实上价钱并不高,赚的就是差价,比如一台电视回收之后,要检查看下电视有哪里是坏的,坏的严不严重,修理翻新过之后再卖出去,别小看这种二手翻新电视的价格,依旧不会很低,但比新的肯定便宜,所以依旧还是会有人买的。 做二手回收这行,卖东西其实并不重要,能回收多少东西才是重点,因为你根本不用愁没人去买你的东西,反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让别人把旧电器卖给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687.html
崔康熙道出球队问题 泰山队战平西海岸 坦言平局很可惜
和 请允许我 不在线 晚点回复 TTS新传论文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