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第一大省怎么了 三年减少百万人

中国的人口形势,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全国各地区人口排名

千呼万唤始出来。几天前,黑龙江省终于公布了2023年统计公报,至此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齐了。

黑龙江省统计局披露:据2023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3062万人。

这一人口规模,位居第20位。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37万人,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河南、山东。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从上图排名再结合过往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

第一,广东依旧是人口第一大省、山东人口第二。

广东是全国人口经济第一强省、工业第一强省、常住人口第一强省。山东则是北方经济第一强省、北方工业第一强省、北方常住人口第一强省。

当然,从户籍人口角度来看,河南依旧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

第二,排名前十的省份,名单依旧不变,但排名有所变化。

其中,前六名排序不变,依次是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

第七名,由于湖南人口持续减少,于2023年被人口持续流入的浙江省取代,浙江第七,湖南滑落至第八名。

安徽第九,湖北第十。

第三,常住人口排名还存在变化的有福建与辽宁,上海与甘肃。

辽宁过去十多年人口一直在减少,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辽宁人口减少了115万人。2021年减少了25.6万人,2022年减少了32.4万人,2023年减少了15万人。

也即从2010年至2023年,辽宁省合计减少了188万人。

同期的福建,七普时期人口增加了465万人,2021年增加了26万人。直到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福建的增量才陡然下滑,2022年仅增加了1万人,2023年人口减少了5万人。

一个在狂减,一个在增加直到最近才减少,这种背景下,福建省的人口增量在2023年顺势超越辽宁,排名全国第14。

同理,去年上海人口增加了11.56万,甘肃减少了26.52万,一反一顺上海常住人口规模超越甘肃。

中部六省、山河四省、东北三省全在减少

从人口变化角度看,去年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11个增加,20个减少。

浙江常住人口增量第一,广东增量第二。海南、上海、江苏、新疆增量都在10万以上。贵州、北京、天津、宁夏、西藏都略有增量。

其余20个地区人口都在减少。对比2022年,人口减少的地区为13个。

东北是全国人口率先减少的地方,也是过去十年人口减少规模最大的地区。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吉林减少了338万,辽宁减少了115万。

东北是引路人,目前山河四省已经接棒东北,成为人口减少最大的地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人口减少的20个省市自治区,南方9个,北方11个。

在全国人口连续两年减少,且降速加快的背景下,无论南北,都躲不开。

第二,河南省人口减少量第一,山东第二,黑龙江第三。

河南一直都是人口输出大省,2021年的人口减少量就位居全国第一,当年常住人口减少了 58万人。2022年由于疫情导致的人口从东南沿海回流内地,河南人口减少速度放缓,但也减少了11万人。

2023年,人口减少量继续全国第一,减少了57万人。

从河南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河南省出生人口69.5万人,死亡人口78.7万人,自然人口减少了9.2万人。

以此计算,去年河南省人口净流出47.8万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山东省十年常住人口增加了57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7万人以上。

2021年失速,增量仅为4.99万人。2022年直接进入负增长。2023年,人口加速减少。

从山东省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山东省自然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减少了22.1万人。

这意味着,山东省人口净流出了17.72万人。

第三,中部六省,首次集体出现了减少。

河南人口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了36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江西减少了12.97万,安徽减少了6万,湖北减少了6万。中部六省合计减少133.33万。

2022年,由于疫情干扰,人口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回流中西部的现象。

所以,2022年的数据呈现出,广东、山东、上海、北京人口在减少,江苏、浙江人口增量也在减少,反倒是部分2021年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而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人口开始回流,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局面,中西部地区原本因为疫情回流的人口,继续涌入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人口集体减少,相反,东南沿海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加了。

浙江省增加了50万人,2022年人口历史性减少的广东,增加了49万人,海南增加了15.98万人,上海增加了11.56万人,江苏增加了11万,北京增加了1.5万,天津增加了1万。

第四,东北、山河四省也在集体减少。

东北还是老样子,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常住人口,仍在持续减少。去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合计减少60.25万人。这里面有自然人口减少之故,也有人口流出因素。

从大区域来看,山河四省人口减少规模第一。

“山河四省”这个概念,诞生于2023年。

2023年1月9日,由于一个关于河南网友向山东边界放鞭炮的事件,引发一系列网络互动和网友创作,进而形成了“山河四省”的网络热词。

山河四省,顾名思义,是两个“山”字打头的省山东、山西,与两个“河”字打头的省河南、河北。

这个区域历来是“华夏之中”,安史之乱前一直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科技与文化最昌盛。

然而,如今的山河四省,成为了人口减少最多的地区。

以2023年的数据来看,河南减少了57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一。山东减少了39.82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二。河北减少了27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

山河四省2023年合计,常住人口减少了139.18万人,约140万。

山河四省之所以接棒东北,成为人口减少最大的地区,有宏观层面的因素,如全国人口减少大势,北方人口、资金、财力、物力、产业等各类生产要素南流的大势。

更主要的,还是自身产业因素。

山河四省本身经济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及科技产业含量低,且缺乏优质高校资源。

先说教育资源方面,山河四省合计只有6所211高校(含985):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1所:郑州大学;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校区还在天津);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本地区优质学校缺乏,优质学子们只能去外地,这也造就了山河四省的高考难。

再看产业。

山东是四个省中实力最强的,其GDP位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三。然而,山东虽然包含了41个工业大门类,是全国乃至全球工业门类最全的地区,然而产业依旧偏重老旧。

山东主打的是传统重工业,目前正走在产能升级的路上。具体有发动机、拖拉机、重型汽车、铝材、金属冶炼。

山东省营收规模最高的是金属冶炼和压延产业,高达1.4万亿元以上;其次是石油加工类,有9300多亿元;化学原料和产品的规模也不小,营收也达到8273亿元。

除了老旧工业,还有一个主打,那就是菜篮子和粮食袋子。

当然,山河四省产粮大户还得是河南。河南的产粮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第一产粮大户黑龙江。

河南人口虽然位居全国第三,但工业并不强,仅位居全国第6。而它的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四川。

河北方面,也同样遭受着产业老旧,急需更新迭代并追逐新型产业的问题。尽管也走在产业转型的路上,但优势产业仍是钢铁、石化等重工业。

山西主要是煤炭产业,以及以煤炭产业衍生出来的上下游产业。

缺乏互联网产业、新兴工业的山河四省,偏重老旧工业和农业,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它们无法制造丰厚利润,无法提供大规模高薪岗位,也决定了它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山河四省中,山东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也是唯一一个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位居全国第8位。

其余三省均低于全国平均值,河北第17位,山西第21位,河南第22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河南、黑龙江,三年减少超百万人

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到如今,三年过去了,中国的人口形势在这三年里发生大改变。

2021年,全国人口增量创历史新低,2022年全国人口正式负增,2023年全国人口减少208万,加速减少。

那么,分地区来看,过去三年31个省市自治区,谁的人口变化最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第一,浙江人口三年增量第一,且是过去三年人口增量超百万唯一的地区。

相比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前广东省人口增量常年霸榜,过去三年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浙江取代广东,成为了人口增量第一的地区。

浙江更厉害之处在于,其下辖的11座城市,人口均在增长。

浙江之所以强悍,在于其强悍的民营经济与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

浙江富甲天下,古有“钱塘自古繁华”,今有浙江省被钦定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浙江最典型的特点,一个是民营经济,一个是藏富于民。

民营经济方面,其民营经济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民营企业数量也是全国第一。

去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108家,位居全国第一,且是全国唯一一个民营企业500强数量突破100家的省级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增量最猛的省。

其后是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北京、上海、湖北、福建、河南。

此外,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数量,也是位居全国第一。

同样也是唯一一家数量突破100的省,浙江的数量是广东的两倍多。

数量位居前十的省,还有江苏、山东、广东、河北、福建、河南、安徽、山西、湖北。

在藏富于民方面,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20城市,浙江独占9个。浙江下辖的11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最低的丽水,也位居全国第39位。

富裕如斯,谁敢跟浙江人比富?

人口跟随财富流动而流动,哪里有钱赚,哪里能赚到钱,人口就会流向哪里,这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二,河南、黑龙江过去三年常住人口减少规模最大,三年常住人口合计减少量都超百万。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常住人口三年合计减少了126万。黑龙江三年减少了109万。

河南、黑龙江的减少模式又有所不同。

黑龙江是全线下降,包括省会哈尔滨。哈尔滨2021年常住人口就跌破了1000万人,从此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城市。

河南则是省会疯狂虹吸,底下城市疯狂减少。

郑州去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18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合肥、贵阳。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驻马店未公布数据。

河南之所以人口减少这么猛,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方面,河南自身的产业决定了很难留住人,向来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

河南的标签,是农业大省。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河南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2023年为9.1%。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3年为5360.15亿元,增加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四川。

另一个则是产粮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在2021年各省市产量规模中,河南以6544.2万吨,位居第二,仅次于产量第一大省黑龙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河南这两年经济发展步伐放缓,2023年河南省GDP为59132.39亿元,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2212.7亿元。

2024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3.63亿元,实际增长4.7%,名义增长-1.36%。河南是一季度全国唯二GDP同比减少的大省,另一个是山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缺少优质的产业提供就业,同时经济发展又陷入了水逆,想要找工作谋生存的人口,只能远走他乡。

这是东北、山河四省、中部人口外流的底层逻辑。


案例分析 甲乙丙三人于2009年虚假出资出资成立了一个有限公司,甲为公司大股东,甲任执行董事,乙丙并没有

解答如下: —————————————————————————————————————————— 一、【乙丙如何救济自己的权利?】 从你说的情况来看,甲作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违反法律也违反公司章程进行管理,严重侵害了股东乙丙的权利,乙丙可以请求监事会或者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 依据为《公司法》第152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53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三股东各违反了哪些法律?如有刑事责任,请详细列明罪名,罪刑?】 首先,甲乙丙虚假出资成立公司,如果不严重,违反《公司法》第200条,应当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次,甲将公户上的资金转至自己名下,高息借与别人牟利已达上百万元,时间早超过3个月,可能触犯《刑法》第272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甲用公司资金购买几十万元的轿车一辆,行车证是其自己的名字,但所有费用都是公司报销,可能触犯《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第四、甲已偷逃税金达上百万元,可能触犯《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五、2009年,三股东协商将公司闲散资金借贷给别人获利上百万元,可能触犯《刑法》252条的【非法经营罪】。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顺利!

东北人口严重流失的背后: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留在

展开全部因为没有一个好企业,好企业都不敢在东北干,再有就是东北离沿海地带较远,运输费比较昂贵,所以作为开发商来说这个开销也不小!

人口警报拉响:东北为什么留不住人?不只因为钱

早就不是新闻了啊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7092.html
等待信号确认 聚焦绩优龙头 中信证券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