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后悔卖掉英伟达股票 少赚1500亿美元!孙正义

“我很后悔卖掉英伟达股票。”在近日刚结束的软银集团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孙正义说。就在他说这句话前两天,英伟达市值一度超过微软,登顶全球市值第一大股票。如果软银没有选择在2019年出售,它持有的英伟达股票市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

软银集团和英伟达的两次交集

在投资阿里巴巴获得丰厚回报后,孙正义开始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2016年,软银集团出资320亿美元成功收购了英国芯片企业ARM,并且把这家公司从伦敦交易所退市,成为了软银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软银集团成立了愿景基金,就将目标定位在寻找能够在未来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科技公司。

2017年,手握千亿美元,财大气粗的软银集团看上了当时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的英伟达。软银集团投资约40亿美元入股英伟达,持股比例4.9%。

当时,作为主攻GPU图形芯片市场,提供3D游戏渲染的显卡公司,英伟达开始在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展。2016年,英伟达股价飙涨两倍,并且市值超过800亿美元。

但软银集团对这笔投资一直非常低调,孙正义以及软银集团从未在公开场合评价这次投资。

软银集团投资英伟达(制图:陈霞昌)

据孙正义介绍,他曾计划将英伟达纳入软银的技术版图,并在2016年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RM。一个月后他与英伟达CEO黄仁勋进行了深入的收购谈判。孙正义希望收购英伟达并将公司私有化,同时保留黄仁勋作为掌门人,但最终谈判没有成功。

但仅仅两年之后,软银集团就选择出售持有的英伟达股权。按照2019年一季度英伟达平均股价计算,软银集团出售价值在70亿美元左右。持有两年,获利约30亿美元,收益率约75%。

如果软银集团没有出售,按照英伟达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这个投资价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

而在2020年,孙正义和黄仁勋本有可能再次握手完成一笔世纪交易。

2020年9月,软银集团宣布,将向英伟达出售英国半导体公司ARM,作价400亿美元,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英伟达希望通过和ARM的结合,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公司。

根据当时披露的交易细节,英伟达将向软银支付价值215亿美元的英伟达普通股和120亿美元现金,以及在签约时将支付20亿美元。基于过去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计算,英伟达需发行4430万股股票。若ARM达到具体的财务业绩目标,软银还可获得最多高达50亿美元的现金或普通股。此外,英伟达还将向ARM员工发行价值15亿美元的股票。交易完成后,软银将持有约10%的英伟达股票。

但这笔世纪交易,最终因为反垄断问题,以及英国不希望本土最大芯片企业被收购,而最终被监管部门叫停。

事实上,除了英伟达之外,孙正义还踏空了当下人工智能行业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OpenAI。

孙正义透露称,他原本计划向OpenAI注资,但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最终决定接受微软的投资。但唯一可以值得宽慰的是,孙正义持有的ARM,在去年上市后股价持续上涨,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1600亿美元。软银集团目前为ARM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0%。

这多少可以对冲他在英伟达消失的1500亿美元。

孙正义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在ARM和英伟达之间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RM, ”孙正义说,ARM芯片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设计也正在进入AI时代。“我非常相信ARM的未来。”

押注“超级人工智能”?

过去两年,孙正义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全力押注人工智能。甚至在股东大会的前一天,他还表示,集团需要“寻找下一个重大赌注,不要害怕它是否会成功或失败”。

而在股东大会上,孙正义再次强调,软银过去的投资只是他开创人工智能时代的宏伟抱负“热身”。

他预计,不久的未来,他的使命是实现“人工智能”(ASI)——比人类智能聪明1万倍。人工智能将在大约10年内广泛使用,帮助人类应对疾病、车祸、战争甚至陨石撞击。

“我坚信,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我人生使命的一部分。”孙正义表示。

在今年5月,孙正义的“AI革命”便已经开始启动。软银集团计划以AI半导体为突破口,把业务扩大到数据中心、机器人、发电等行业,预计投资额最高可达到10万亿日元规模(约合人民币4640.9亿元)。

而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亏损后,愿景基金一度进入“防御模式”。软银集团不断出售优质资产,以维持健康的财务报表。

但随着软银集团连续两年盈利,公司的策略开始转变。最新的年报显示,截至3月底,软银已积累了6.2万亿日元的现金储备。软银的贷款/价值比率已降至8.4%,接近纪录低点,远低于该公司25%的目标。这是孙正义最青睐的判断公司是否适当平衡风险和机遇的指标之一。

用软银集团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的话来说,软银“太安全了”。后藤芳光表示,软银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情况下。软银可能有更多“弹药”推进攻势策略。


联想和华为,谁更有实力?

近联想华为比较哪个更好?联想与华为能比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华为重在技术研发,联想重在贸易,当然不能比较,都不在一条路上。 应该拿联想和百货公司之类比较才有可比性,和华为比抬高了联想的技术,贬低了中国的技术实力。 日,华为和联想两家科技公司被推向了互联网的风口上。 尤其是在两家公布了2015年的财报业绩后,一边是华为实现了398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另一边,联想集团却亏损了8.32亿元。 两相对比之后,褒扬华为、联想失败的声音开始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散播,甚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特别是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总裁表示华为公司2020年要实现15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也即万亿人民币的营收。 在研发投入上,华为也将提高了100亿—200亿美元。 此语一出,立即又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 面对着同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华为和联想差距怎么大的责问。 不少联想员工站了出来,回击了关于联想已经失败的看法。 首先,虽然华为手机在销量上一骑绝尘,将国内的小米、联想等对手甩在身后。 但是,华为营收的67%,依然来自于通信设备相关业务。 至于联想集团,72%的营收来自于PC设备。 换而言之,二者的支柱性业务并非在一个领域,所以比较华为和联想之间的利润水平,实在勉强。 对于联想的亏损,一方面是全球PC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则是收购摩托罗拉的“后遗症”。 就联想目前的手机业务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失败”,但是要说联想的PC业务,至少还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旗号。 此外,来自联想ceo杨元庆的说法,在华为和联想都在争夺的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上,华为第四,联想第一,这也是不能选择性忽略的事实。 其次,针对华为在技术上的自主研发方案和联想的收购策略,笔者从个人角度来说,确实更倾向于华为在技术上的研发态度,敢于付出和坚持。 但是,华为可以不求短期回报,坚持技术研发投入,虽然跟华为的任正非高层领导有关,也取决于华为的不上市策略,可以不用在乎短期的财报业绩。 与此相对应的联想,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为了短期内可以迅速拿到一定的专利技术,或者占领市场,收购成为了比较快捷有效的手段。 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网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就喜欢用收购来解决问题。 比如阿里巴巴对于高德地图的收购,就成为自己抗衡网络地图的重要力量。 所以,收购没有问题,但是联想错在收购后的消化问题,尤其是收购的业务具不具备发展潜力的问题。 目前来看,联想的收购行为只能说喜忧参半,难言成功。 最后,联想和华为都是世界五百强中的企业,在业务上早已实现了国际化。 更有意思的是,联想和华为都曾在美国市场受到调查。 对于两家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企业,肯定都希望为国争光。 由此,善意的批评自然是需要的,但是一味的诋毁某一个民族企业,实在不利于国内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进步。

什么生意最赚钱?

主要是挣小孩 女人的钱!其次就是经营消耗品什么生意都非常赚钱,关键在于你怎么做。 在大家都有很好的产品之后,谁能做出差异性谁就能赚钱。 努力发现身边一切的经济增长点,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运做。 不过也要说一句的是,高利润的同时,也一样是高风险,这个是你回避不掉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们大都喜欢那些价廉物美、造型各异的佛像、古人物、动物等,制作精美的储蓄罐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他们大多喜欢把硬币放在里面。 家庭制作石膏像投资小、利润大,成本与利润比为1∶20,无任何风险。 生产方式灵活,工艺简单,可专业生产,也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搞;在农村利用农闲时节生产更好;同时也是下岗职工创业的好项目。 投资分析:原材料各地都有:主要是石膏粉(10多元一袋,一袋约制200件),模具一套不足1000元,油漆现买现用,总投资1500元即可生产。 如果有条件也可生产仿木、仿玉、仿石刻、骨胶像等中高档工艺品,原材料成本会高一些。 效益分析:每千克石膏粉能制2~4个,每个售价1~3元,就是说2角钱1千克的材料经加工后卖2至6元多的成品,回报高。 每人每天能做80个,快手做100个以上。 1千克油漆能喷200~500个,每人每天能喷300个。 如果精心彩绘一下,售价会更高,收益也就更好.经营建议:1事实求是,讲究质量,原料用好的,好的材料才能生产好的产品,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质保量。 2.根据市场与顾客需求开发研制新产品,引进新工艺,不断地走访市场,也可搞加工订做,进行适当包装或送货到家等。 对那些销售快的类型要加大生产量以满足市场。 3.销售方面可采用批零兼营的方式。 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可随加工随出售,也可给文体商店或个体商贩等,如果在乡下,可到附近的城镇集贸市场、厂矿、学校等人口密集地出售,若有条件也可外地销售。 4.关键的一条就是备足成品迎接旺季。 笔者发现,每年的春节前后半个月及庙会、城乡物资交流会期间,都是销售的黄金时节,什么观音佛像、香炉、小狗、小猫,卡通的都十分抢手。 总之,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好销,除在质量上下功夫外,在新产品开发、包装、价格、销售渠道上都要多动脑筋,灵活运用。

为什么孙正义愿意花234亿英镑购买arm

他被称为日本的巴菲特。 虽然他的投资逻辑和巴大相径庭:后者一直偏爱稳健经营的传统产业,而孙正义则坚信互联网是最安全的地方,大肆收购信息产业。 孙正义把握住的20年,也刚好是互联网产业迅速膨胀的20年,在泡沫最鼎盛的时期,孙正义的身家最高达到了700亿美元,直逼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地位。 2012年,软银斥资22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电信公司。 但这笔收购却让孙正义遭遇了迄今最大的困境。 ARM并不生产芯片,但其设计的芯片主导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拥有强大的专利池,并在未来的物联网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先发优势。 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华为还是小米,都在使用ARM设计的芯片。 去年ARM芯片出货量达到了1500万片,增长了300万片。 ARM的营收主要来自于芯片专利授权,去年营收为10亿英镑。 软银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ARM去年净利润的70倍,较当前股价溢价40%,而且还是全现金方式。 鉴于软银已经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外界也很难想象孙正义会将此前套现的资金全部用于收购ARM。 孙正义从未掩饰自己对物联网,尤其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他在解释这笔收购的时候表示,随着软银积极寻找物联网的机遇,ARM会成为软银绝佳的战略资产补充和未来增长战略的核心,这是软银所进行最为重要的投资之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7112.html
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 茅台回应了! 刚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