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怕!短短几秒 8岁男孩差点 了!这种网红玩具千万别给孩子买了 瞎

最近,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诊了一个8岁的男孩子。妈妈说,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软弹枪的时候, 不小心被“水晶弹”击中了左眼黑眼珠,当时就觉得眼睛痛,看不见了。

妈妈给我看了“水晶弹”的照片,其实就是小朋友爱玩的“水宝宝”,把珠子放进水里浸泡,吸饱水后珠子会变大变软,听说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用这种“水晶弹”玩射击游戏。这种“水晶弹”软软的,一般来说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这次孩子出现意外, 可能和射击距离太近或者玩具枪的发射力度太大有关。

▲击中男孩眼睛的“水晶弹”

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左眼前房出血,眼压超过50mmHg(正常为10-21mmHg),医生给孩子打了止血针,开了消炎药,让孩子先回家观察。三天后,孩子的眼睛从单纯的疼痛变成胀痛,还是看不见,所以赶到了我们医院。

当时,由于出血的影响,我们无法清楚观察到孩子的眼底情况,测量眼压发现还是高,42mmHg。 如果眼压持续高,压迫视神经,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因此我们给孩子静脉注射甘露醇降眼压,同时局部用上3种降眼压的眼药水。用药几天后,孩子的眼压下降到了27mmHg,还是偏高。

起先,孩子的眼内是活动性出血,后来凝成了血块。 临床中,大部分出现类似情况的孩子,只要血块最终能被完全吸收,未来还是有可能恢复到受伤前1.0的视力的。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会有外伤后瞳孔放大、出血引起虹膜等组织粘连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畏光等问题,再严重一些,甚至会因为视神经和视网膜的损伤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力损害。

我们给孩子做了B超,能确定的是他的眼睛后段没有明显的出血和视网膜脱离。不过,B超只能看到较大的病变,仅靠B超仍然无法排除细微病变存在的可能。具体还得等待前房出血吸收后,进行全面的眼底检查,再确定是否合并视网膜或者视神经的损伤。

幸运的是,前几天,孩子来复查,前房出血已经完全吸收,视力恢复至1.0。

除了射击类玩具,较多见导致眼部损伤的东西主要为激光笔、铅笔、食品干燥剂等。 购买玩具时,家长应慎重考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家中尖锐物品等一定要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央视曝光网红玩具毒素超标!这些“毒物”,你还买给孩子吗?

不知大家关注到了没?

又有一种“毒玩具”被曝光了!

近日,央视网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中含有硼砂成分。

由于玩具质地黏软,极易粘在皮肤上,小朋友玩的时候接触多了,有可能会中毒。

轻则轻微的皮肤过敏,重则致死。

这样的网红玩具,软乎乎的,又能做成各种造型,一推出来就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没想到,它竟如此可怕!

一想到孩子们的身边藏着如此“毒物”,实在担心我们的好心变成歹意,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生命风险。

是时候,好好清查一下,那些表面看上去新奇有趣,却很可怕的“毒玩具”。

第一类:软泥类玩具

说到软泥玩具,大家都能一下子列举出好几个,水晶泥、超轻黏土、彩泥、磁铁泥……网上应有尽有。

色彩鲜艳,有的还加入了亮片粉、荧光粉等炫丽的填充物增加观赏性,摸起来手感特别舒服,十分引人注目。

就算是最普通的超轻黏土,也因延展性高,塑形能力强广受欢迎。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玩具均被曝光 “硼”含量超标,不合格率超高。

为什么一谈到“硼”,一定要引起重视呢?

因为在这些软泥玩具中,有毒元素就是它。

或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听听看它的用途,就一耳了然。

硼,主要用途在工业上,加在软泥里可以增加延展性,更容易起到塑性的效果。

别看就一点点的量,它的毒性猛如虎。

对于成人来说,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儿童致死量为5克,而婴儿致死量仅为2克。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只要接触到硼,中毒的风险极高,如果不小心吞食,随时有生命危险。

某地有一对姐弟,曾经用装过水晶泥的杯子喝水,很快就出现呕吐现象,紧急送去就医,诊断出就是硼砂中毒。

不要心存侥幸,即便接触这些玩具后把手洗干净,也不敢保证不会残留在皮肤上。

看,隐患如影随形。

人体长时间接触或者食用硼元素, 轻则恶心呕吐、皮肤过敏,重则伤及人体内脏,引发积累性食物中毒。

虽然我国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 ,但是否禁止在玩具中添加硼砂,目前没有明确标准。

这也给许多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添加硼元素的“毒玩具”。

第二类:弹射类玩具

这类型的玩具 看上去体积小,杀伤力却十足。

像牙签弩、水弹枪、指尖陀螺……酷炫好玩的背后,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家长群中“臭名昭著”的牙签弩,曾被证实过能轻易穿过猪肉,别看发射出来的是牙签,那根本就是杀人的武器。

水弹枪,听上去好像没有玩具枪、弹珠枪那么可怕,但看看这个实验。

再软的子弹,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浸泡膨胀后,具有极强的爆破力,不仅是鸡蛋,还是西瓜,都被瞬间“秒杀”。

要万一不小心射中身体或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再来说说指尖陀螺,这种兴起于美国,原本用来缓解焦虑、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玩具,在流入中国后,就成为可怕的危险品。

即便轴片是用塑胶软质物体制成,在陀螺快速转动时也很容易被割伤,如果换成比较锋利的硬物,对身体的威胁会更大了。

我国有关部门早在前几年就提倡呼吁,弹射类玩具杀伤力很大,尽量不要购买。

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玩这些玩具才威风、新奇,毕竟孩子下手没个轻重,很容易误伤自己或别人,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像这类尖锐硬材质的玩具,还可能涉及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隐患多多,不得不防。

即便选择了质地相对安全的弹射类玩具,家长也要时刻陪同,及时收拾起来,不让孩子轻易接触到此类玩具。

第三类:塑胶类玩具

小物件伤人于无形,就连孩子玩的大件玩具,都难逃安全风险。

前不久,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抽检了30款“网红玩具”儿童平衡车, 竟发现其中有9款含有增塑剂,最大值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300多倍。

想想这种近几年风靡全国的新兴玩具,不管在哪个平台销售,都好评如潮,其中隐藏的风险足以让人毛骨悚然。

别看平衡车个体大,孩子的口腔不会直接接触,车体的增塑剂会渗出毒性。

当孩子骑完车之后没有及时洗手,溶出的增塑剂残留在手上,不小心摄入到体内, 对孩子的肾脏和生殖系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除了网红平衡车,像洗澡玩具小黄鸭、海洋球、玩具 汽车 、公仔玩偶等,也有增塑剂超标的可能。

之前北京消费者协会就抽检出了一批不合格的儿童玩具, 其中知名品牌销售的芭比娃娃的增塑剂含量超标140倍。

骇人听闻的数据,令人震惊。 万万没想到,孩子们最喜欢扮家家的玩具,都是“毒物”。

如果孩子舔舐增塑剂超标的玩具,会引起性早熟,尤其是女孩子会出现乳房早发育的现象。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有调查显示,长时间接触超标的含有增塑剂的玩具,会危害孩子的心、肝、肾等人体器官。

不但如此,长期接触还有可能导致癌症。

如果选购塑胶类玩具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一定要果断舍弃。

因为除了有超标的增塑剂外,还可能含有铅、铬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第四类:磁性玩具

随着对孩子智力教育的需求提高,不少家长选择了一些磁性玩具,一方面是觉得这类藏着科学原理的玩具新奇好玩,还可以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却不知,磁性玩具看上去华丽,玩起来益智,也充满了危险。

“巴克珠”听过吧?一种由多个带有磁性的金属实心圆珠组成的益智玩具,如今依旧风靡。

在强磁石的作用下,玩具可以摆弄出各种造型。 一开始是设计给成人做减压用,可慢慢地,孩子的玩具篮里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家长和玩具卖家,都不觉得给孩子“巴克球”玩有什么问题,结果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发生。

贵州一位5岁小孩,在家误食了7颗巴克球。

父母紧急送医后,孩子住院观察了两三天,再检查, 竟发现孩子胃肠道穿孔。 后来医生给小孩做开腹手术,才得以化险为夷。

为何误食磁珠,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事故呢?

原来,当强吸附性的磁珠在人体内产生吸附时,会导致不同部位的肠管吸附在一起,产生肠道穿孔。

别看它黄豆般大小,也能至孩子于死地。

除此之外,一款叫“磁力泥”的玩具也在近段时间走进无数孩子的家里。

便宜又有趣,可玩性又高,谁看到都想买。

去年上海市场监管局采集了19批次样品进行监测, 发现全部磁力泥产品都有质量安全风险。

主要问题是磁体和磁性部位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磁通量超标,为标准要求的17~35倍。

别小看这磁力泥,一般被孩子吞食或塞入鼻孔, 除了有吞食异物和窒息的风险,还有可能出现肠穿孔、肠梗塞等问题。

磁性玩具再好玩益智,只要它对孩子的 健康 会造成危害,就需要立即取缔。

除了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四类常见的“毒玩具”,像深受孩子们追捧的“网红气球”、激光笔、涂层玩具,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了解多一些挑选玩具的原则和标准,还孩子们一个 健康 的成长环境,是每个家长的义务。

给孩子挑选玩具前,父母一定要知道这些知识:

1、认准这四个合格认证图标,在正规渠道入手

看清楚玩具说明上,有没有这四个玩具认证标识:

这四个认证图标是安全门槛,如果看不到,购买前请慎重考虑。

2、不买“三无产品”

路边的小摊玩具虽然便宜,但有诸多安全隐患。

买之前一定要好好阅读玩具标签和说明书,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入手。

3、多看多摸多闻

看看玩具的材质、造型,摸摸玩具是否有硬物或尖锐的部位、会不会掉色,闻闻玩具是否有难闻刺鼻性气味。

如果清理孩子的玩具时,有发现以上所说的安全问题,请别犹豫迟疑,该丢就丢,该扔就扔,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前提一定是确保他安全。

只要我们不轻易听信网上对“网红玩具”的吹捧,多一些谨慎,多一些用心,孩子的 健康 才多一份保障。

有哪些“夺命玩具”,家长一定要小心?

家长都少不了给宝贝买玩具,但是像巴克球(磁力珠)、网红气球(氢气球)、指尖陀螺、人造雪、水晶泥、水精灵(海洋宝宝)、水弹枪、牙签弩这几种“夺命玩具”,家长一定要小心这几种玩具不仅不安全,还会分分钟危害到孩子的安全!

近年来,因为玩具造成的儿童伤亡事件屡屡发生,让众多家长们后悔不已,同时也足以让周围的人为其惋惜,当然这和玩具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对此家长表示十分的无奈,当时给孩子买玩具,其实就是为了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到最后却造成这样严重的事件呢?

其实这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针对那些因为玩具而造成意外伤害的事件来看,危险性十足的玩具,莫过于以下这几种,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选玩具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踩雷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玩具种类千千万,家长给孩子选择哪些玩具都可以,但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选择以下这几种。

1 、巴克球(磁力珠)

巴克球,是一种带有强磁性的金属实心小圆球。 在网上,商家大多标注“强磁、百变、益智”为卖点,价钱也不贵,100颗大概10多块,可谓“物美价廉”了。 但是,这种巴克球又小又滑,很容易被宝宝误吞,一旦误吞分分钟是要命的事情。

这种玩具不论孩子多喜欢都不要买给他,这种东西很容易会被儿童误食,因为珠子是带有磁力的,所以孩子的小肠会被吸合到一起。 如果钢珠不及时取出,肠壁就会因为磁力钢珠相互挤压而缺血。 一般来说,磁力钢珠难以通过排便自行排出,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移除。

2、网红气球(氢气球)

网红气球不仅深得小屁孩的喜爱,很多成年人看了,都禁不住喊:买它!买它!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种气球可是杀机四伏——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在气球里面充氢气。 而氢气遇到火星、静电或者太阳暴晒,甚至温度过高,都可能会发生爆炸。 一旦爆炸,威力还不小:融化的气球塑胶液体如果粘到皮肤上,将造成不同程度的烫伤、烧伤 !

氢气球虽然体态轻盈,但是它体内的气体却非常的危险,因为当氢气泄露遇到明火的时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爆炸现象,之前类似于这样的新闻,相信我们一定没少听过,氢气球的爆炸已经让很多孩子被严重地烧伤,同时引起身体的重创,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心软,因为孩子的一再要求而给他们买这种玩具,后果简直是太可怕了。

这种网红气球,不仅在网上卖得非常好,逢年过节街头也随处可见。 有孩子的家长,最好敬而远之,不要“惹火烧身”。

3、 指尖陀螺

和许多坑娃玩具一样,指尖陀螺的价格也很“美丽”,几块钱到10多块钱就有很多选择。 孩子常扎堆玩耍,或追赶或打闹,经常磕碰摔倒,而指尖陀螺不管是在转动时还是拿在手上不转,都容易扎伤皮肤,严重时甚至扎伤眼睛。

这种玩具尤其是深受男孩子的喜爱,现在的指尖陀螺已经适应着市场的需求被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尤其像那种周围尖尖的样子,一旦旋转起来非常危险,很容易伤到人。 这种玩具明显不适合小孩子,但是很多小卖部却再售卖,所以家长一定要管好孩子,不要购买这种类是飞镖的玩具。

4 、人造雪

在各大电商平台,这种便宜、高仿真、浪漫的“人造雪粉”,卖得十分火爆,尤其是临近圣诞节、春节,更是销售旺季。 卖家通常告诉你,材料是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小朋友也可以玩。 但实际上,这种“雪”,很有可能是纯度不太高的工业级聚丙烯酸钠,会残留部分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如果使用“人造雪”粉时——不慎进入眼睛:要立刻用清水冲洗;如果误食: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

5 、水晶泥

这是最近在孩子间十分流行的DIY玩具,但孩子有误食导致中毒的危险。 孩子在手工过程中,很容易把接触了水晶泥的手接触口鼻,导致身体不适。

“水晶泥”色彩艳丽,可塑性又强,摸起来Q弹软滑,深受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喜爱。 但是,要命的是,这种水晶泥的制作材料,含有有毒物质——硼砂。

有研究报告显示,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而婴儿的致死量仅仅为2-3克。如果玩水晶泥时,误食或接触口腔、皮肤破损处,容易被人体吸收,引起中毒!

6、 水精灵(海洋宝宝)

在网上商城,“水精灵”被称为“神奇水宝宝玩具”。 这种彩色小珠子,放在水中浸泡后,会慢慢“长大”、变软、有弹性,是很多水缸和花盆的装饰品。

其实,“水精灵”是一种吸水性树脂,含有丙烯腈或丙烯酸酯,都有一定毒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这种球状的玩具,很容易被孩子不小心误吞,导致肠梗阻;孩子长期接触,也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7、水弹枪

随着“吃鸡”射击游戏的风靡,这种新型玩具枪也在网上迅速蹿红。 仿真枪的子弹有“水弹”或塑胶弹,直径在6毫米至7毫米之间,有些甚至还配备了瞄准镜。 拿到“枪”后,你会发现,这枪在2米内可以轻松击穿鸡蛋、纸箱,连易拉罐也会被打出凹痕!

这类玩具一直都是热门,但对孩子或他人都有极高的危险系数。 水弹枪的外形逼真,孩子喜欢使用它模拟游戏,但水弹枪不管远近距离射击,都有很大的伤人威力。 曾有人做过实验,有部分水弹枪的子弹看似软绵绵,实际上威力足以击破西瓜。

8、牙签弩

这东西真不知道是哪家无良厂商生产的,牙签弩顾名思义,形如弓弩,可以把牙签发射出去。 虽然是竹制的牙签,可是威力仍然不容小觑,它们的杀伤力足以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这种玩具虽然看似个头小,威力却十足,千万不要给自己孩子买这种玩具,也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去碰。 而这主要是由于其发射的力道十足,牙签又足够锋利,所以若射到像眼睛这样较柔软的敏感部位,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给孩子买这种可怕的玩具,多喜欢都不要买。

像新闻中圆珠笔其中一端的笔帽被拔下,露出的竟是一把明晃晃的真刀!本来低年级小孩子就没轻没重,一旦发生冲突或者无意打闹发生意外,后果都不堪设想!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文具是学生需要用到的学习工具;另外一方面,在校门口售卖,容易被学生购买。 而这种锐利的刀锋,一旦是有所加持,就有可能造成大祸。 家里的刀具和剪子,家长都有意识去控制,妥善保管,不太会让孩子有所接触。 所以也可以理解,当发现这种暗藏式的笔刀,那种紧张心情,一旦对孩子造成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新玩具在市面上层出不穷,孩子们也一次次被吸引着,而以上提到的这些玩具,这几年里虽然频频出事,却依旧是现在很受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家长想让孩子玩得开心且安全,还是要认真挑选,尽量不要购买会对孩子产生危险后果的玩具,且认真遵照玩具的说明来使用。

娱乐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生命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希望家长能够为孩子把好关。 儿童安全无小事,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这些“夺命玩具”!保护孩子,从玩具做起,这些危险系数如此至高的玩具,爸妈们可一定叮嘱孩子们远离。

“网红”玩具频伤人,原因何在?

网红玩具频繁伤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玩具设计的有问题,有些玩具不标记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去玩。 而且大多数玩玩具都属于三无产品,很容易因为不小心而伤害到小孩子。

福建有一个3岁女孩在玩回弹软轴乒乓球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导致不锈钢软轴插入左眼上方,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 其实市面上不少回弹软轴乒乓球都是三无产品。 医生称该玩具很可能会刺伤孩子面部和眼睛,医院已经接诊到好几起类似的病例了。 这种玩具呢,在下面有一根铁丝固定住乒乓球,用乒乓球拍去拍这个它,球会弹回来,但是如果发生意外,乒乓球飞了之后剩下铁丝很容易到孩子的眼睛,这样就容易伤害到孩子。

还有一种最近热销假水玩具,没有标记是什么成分,某学校附近的商家在出售。 经过调查,其主要成分是史莱姆假水。 这种假水玩具看起来像小号的可乐、雪碧,做得十分逼真。 对于这种像饮料一样的玩具,孩子很容易误食。 而且专家还表示,史莱姆假水含硼砂成分,进入人体后会和胃酸结合,变成硼酸,致人中毒,还会累积在体内,对人体造成长久伤害。

有种玩具叫巴克球,其实就是磁力珠。 这种磁力珠磁力很强,圆圆的,比较适合成人玩 。 有小孩因为吞食磁力珠而造成胃穿孔,而且发生了不止一起。 小孩特别容易吞食玩具,家长在购买玩具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 巴克球产品介绍里面介绍了14岁以上使用,但位置比较隐蔽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希望一些玩具的厂家能够把一些标识做得醒目一点。

网红玩具平频繁伤人,商家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 商家应当将玩具的一些年龄要求做的醒目一点,也不应该去兜售一些三无产品。 而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考虑到有无尖锐的地方、能否吞食、是否无毒无害等问题,要保障孩子安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7446.html
雪帝人形露背裙被举报 自爆获救成霍雨浩女儿 大头萝莉是主人设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