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有哪些创新技术

伶仃洋上壮观的深中通道。 苏振飞摄(人民视觉)

通车第三天的深中通道,车流不息,热度未减。

隧道中,一个个小小的装置正在闪光,将一条条信息实时传到智能指挥中心后台……

“这些是雷视(雷达视觉)拟合设备,全线车辆轨迹追踪全靠它们。”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程师李伟聪介绍,雷视拟合设备的应用是不停钻研的结果,“这么大的车流量,怎么能做到实时监管,及时掌握车辆实时动态信息?大家经过多次探讨和试验,最终决定使用该装置。”

车辆监测雷达虽小,深中通道上线车辆却全在其感知中。7年筹备,7年多建设,深中通道应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形成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创新海底沉管隧道设计方法

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所在的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往珠江口外50公里,便是孤悬在大海中央的牛头岛,这里是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两项“超级工程”的隧道沉管预制厂。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负责人张文森介绍,有了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项目实现了沉管隧道建设的创新。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部分长约6.8公里,双向八车道,沉管段由32节钢壳沉管和1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钢壳混凝土海底沉管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方法,实现了“从0到1”的创新突破。

早在2015年,为直观获取混凝土在钢模中的流动状态,广东省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和中交四航局组成技术专家攻关小组,历时4年多终于研究出了能满足钢壳质量标准的混凝土材料,突破了封闭式隔仓混凝土填充密实度等难题。

“为了找到最好的混凝土原材料,我们多次跑到数千公里以外考察,晚上做梦都是混凝土。”时任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试验室主管孙帅回忆,“解决了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单个敏感因素后,还要继续研究温度、时间、浇筑泵管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确保性能万无一失。”

在试验了300多立方米混凝土之后,试验团队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配比,研发出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首个管节浇筑完成后,通过脱空检测一看,每个仓格的混凝土脱空率都稳定在2—3毫米之间。“成了!”大家兴奋得齐齐鼓起了掌。

经过5年多的努力,项目团队圆满完成西侧23个沉管管节及最终接头的预制,共51286个仓格的浇筑。除了混凝土以外,国内首套智能浇筑设备、世界最大智能台车编队、“四航固基”号深层水泥搅拌船……小小的牛头岛沉管预制厂,成为新科技、新装备的创新孵化基地,攻克了沉管隧道建设的多项关键技术。

深中大桥大幅提升抗风性能

通过无人机从高空俯瞰,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深中大桥犹如卧龙高高耸起的脊背,蔚为壮观。

“建成之后越壮观,意味着建设过程面临越多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对外贸易最繁忙的区域之一,深中通道建成后,如何确保船只在珠江口驶得出、开得进?

为满足通航需求,深中大桥采用了主跨1666米的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方案,桥面高达91米,通航净高76.5米,为世界桥梁之最;又处在珠江口开阔水域、强台风频发区,抗风问题突出。

面对技术挑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组织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3年多的研究,研发出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大幅提升了大跨径整体钢箱梁悬索桥抗风性能,临界颤振风速提升到88米/秒。

作为悬索桥,深中大桥的桥面由一东一西两座主塔“射出”股股强劲的钢缆稳稳拉住。以大桥西主塔为例,其270米的高度相当于90层楼。“它能成为一座‘定桥神针’,离不开身后的关键性受力构件锚碇,其作用就像个巨型‘秤砣’,将主塔之间的主缆紧紧锚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深中通道S05标项目经理吴聪说。

锚碇锚体长83米、宽83.85米、高51.5米,单个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重量约100万吨。为将这个巨无霸“坐”定在茫茫大海中,保利长大施工团队采用围堰筑岛的工艺,将水上施工环境转换为陆域施工环境,在海上造出了3.15万平方米的椭圆形施工陆域;并在国内首次采用“8字形”海中地连续墙施工,将锚碇基础深深嵌入中风化花岗岩层。

建设团队里,还有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开展技术攻关。“我们在锚体浇筑过程中,在锚体中间预留‘十字形’地带,待其余4个区域浇筑完成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补齐,从而有效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因自身收缩不匀或沉降不匀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吴聪介绍。

深中通道另一座关键性工程中山大桥,桥梁全宽达到46米,钢箱梁标准节段长18米,重量相当于300辆小轿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整幅跨海斜拉桥钢箱梁。

为此,中铁大桥院设计团队协调各参建单位,创新采用“超宽钢箱梁设计”“超宽钢箱梁架设”“斜拉索预张和主梁分阶段焊接”等技术,成功解决了主梁架设大变形、斜拉索张拉小空间的技术难题,保障中山大桥顺利合龙,为今后其他类似的超宽钢箱梁架设施工提供理论和工程参考经验。

智慧管理保障出行安全顺畅

深中通道开通即迎来高峰,至7月1日15时,通车24小时车流量已超12.5万辆次。

“我们一定会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这座超级工程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小华说。

行驶在深中通道,无论是置身开阔的海面上,还是在四面包围的超长隧道中,都有很强的5G信号覆盖;隧道顶部精心设计的蓝天白云天幕,由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灯具按不同角度排列组合而成,不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也兼具安全诱导、变色辅助的功能……

在西人工岛,55米的风塔是岛上单体最高的建筑。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交通工程部工程师朱丁涛介绍,风塔是整个隧道的呼吸系统,它设置的位置邻近隧道出入口,主要配合轴流风机将废气排出到隧道外,万一隧道发生火灾,也可以快速将沉管内的烟气排出隧道。

除了风塔,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双向车道中间,还建有一条中管廊,集合了供电、给排水、消防、通信和智能控制等设施,是整个隧道的“神经中枢”。中管廊还是应急避险的重要通道,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它到达对向的车道进行逃生。

在深中通道指挥大厅里,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与工程项目同步建设完成的数字孪生平台。平台通过精准的三维仿真建模技术,以1∶1的比例高度还原了深中通道桥、岛、隧、水下互通等真实物理环境,24小时实时呈现车辆运行情况,并具备车辆智能追踪与驾驶行为分析、危险品运输车辆管控等智慧管控功能。

深中通道还采用了多种高科技设备保障隧道安全:全线固定摄像机视频事件检测,做到超温车辆进入隧道前检测与诱导,进入隧道后实时跟踪,出现情况可第一时间响应;气象检测器、气象雷达实时监测,配合气象数据预测气象灾害,提前发现桥梁段及岛面影响行车气象问题,及时告知预警;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采集隧道内环境和设备设施的状态信息……这些设施,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周边消防救援、公安交警、医疗、应急等单位共同完成应急处置,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我们将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继续推动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建设,做好京港澳、广深、广澳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升级,为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新担当、新作为。”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晓华说。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3日 10 版)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暗埋段建设任务过半 又一世界级技术难题被攻克

岛隧工程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岛隧工程能否按期完工,将决定深中通道是否能够按时通车。那与首节沉管对接的西人工岛工程进展如何?对接沉管的暗埋段又遇到什么世界级的难题呢?

深中通道人工岛面积为13.7万平方米,是目前面积最大的钢圆筒结构的人工岛,比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大37%。 而且深中通道是双向八车道,宽度46米,比港珠澳大桥多出两个车道,需在沉管对接的西人工岛暗埋段隧道底部设置二次止水墙,高压旋喷桩需穿透风化岩层到达中风化岩层顶面,这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控裂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施工方在混凝土里埋设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在手机看到升温升到什么程度,温升速率是多少,什么时候开始降温。

随着室外温度越来越热,要控制大体量混凝土的温度低于30度,又是一个技术难题。

对此,施工方进行多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讨,采取分层分段的浇筑方式,不断优化施工配合比,同时引进智能的温控系统,给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一套像毛细血管的循环水管,形成系统化全方位温控体系。

经过技术攻关,施工单位在控裂方面突破了世界级难题,使后续大体量混凝土的浇注得以快速开展。 目前,总体完成了暗埋段主体方量的一半以上,预计8月底之前可以全部完成暗埋段施工。

深中通道项目被称风中穿针海底绣花的超级工程,它有何特别?

深中通道项目被称风中穿针海底绣花的超级工程,它有何特别?

深中通道被编为G2518国家高速公路。 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 计划采用东隧西桥的线位方案,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与深圳侧连接线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终于横门互通。 该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公示,预计2015年12月底已开工,工期5年,建成后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 正式国家发改委批复工可报告,包括深圳,中山,南沙连接线,不再是仅仅深圳,中山两地桥梁,所以此桥名称有可能变更.目前伶仃洋大桥是可能选项。

深中通道确实可以加持中山的发展,深中通道直接连接的是深圳的黄金区域宝安西乡,这个地方5公里范围可以到达前海自贸区、宝安中心、深圳宝安机场。 前海不仅是现在深圳的中心,更是深圳的未来,因为以前海为代表的南山是深圳高新科技扎堆区。 而深圳通道的开通,作为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山,地价房价劳动成本更低中山,将会给深圳产业转移又提供了一块宝地。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岸的核心通道,中山、尤其是火炬开发区的地理优势将被彻底激活,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担当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角色,珠江口门户城市和交通桥头堡的地位得以确立。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从中山快速直达深圳,通勤时间由以往2小时缩减为30分钟。

深中通道全线拟设置机场、横门及万顷沙三处互通式立交,其中万顷沙立交将实施下穿主线的匝道桥。 上述文件还显示,深中通道拟采用双向八车道的技术标准,路基宽度41米,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 另外,深中通道工可估算建安费为309亿元人民币。

目前,前期办向全球征集深中通道项目工可推荐的A 3东隧西桥方案设计,而本次竞赛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长达半年。 另外,在竞赛时间截止前,主办方前期办已于今年11月中旬组织参赛人进行现场踏勘。

深中大桥全长多少公里

1.深中大桥简介深中大桥,正式名称为深圳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深中通道,是一条连接深圳、东莞、惠州与珠海的高速铁路。 全长约380公里,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部分,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深中大桥的建设历程深中大桥的建设始于2011年,是根据2010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的“一区三城”战略规划而启动的。 该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广东省政府共同投资,预计将在2022年完工,总投资预计达到1100亿元。 3.深中大桥的技术创新在建设过程中,深中大桥采用了包括超前钻孔桩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桩技术以及大口径地下钢管螺旋桩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技术。 此外,大桥还实施了工业化装配式施工,确保了工程的高效、安全和精确性。 4.深中大桥的意义深中大桥的建成将显著缩短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四市之间的旅行时间,促进区域一体化,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同时,它也将缩短深圳至珠海的铁路旅行时间,便利民众出行,推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5.深中大桥的环保措施在深中大桥的建设中,施工方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了减少噪音和粉尘排放的技术,并对拆除工程进行了严格管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进行了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6.深中大桥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项目的发展,深中大桥将成为中国高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展望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7.深中大桥总结深中大桥不仅是一项关键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中国高铁建设快速发展的标志。 它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动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9448.html
折叠屏手机外观公布 八边形模组设计 MagicV3 后置三摄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