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存量房产 专家解读 优化增量住房 释放了哪些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及“消化存量房产”“优化增量住房”释放了哪些信号?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消化存量房产、优化增量住房

释放了哪些信号?专家解读

红星新闻注意到,会议对存量房产和增量住房的表述为近年来首次提及。此次提及“消化存量房产”释放了哪些信号?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过去对于房地产政策的立足点,主要是从新型城镇化和供求关系的角度进行的。此次提及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这个表述对于我们理解后续住房的供给和需求政策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消化存量房产”,严跃进表示,这里的存量房产,一般认为是二手房房源,而不是房企的新房库存。但广义理解,两者也都是存量房产的概念。最近两年房地产最重大的供求关系变化或热点事件就是“二手房挂牌激增”,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就是“不好卖”的问题。而此类问题涉及到成千上万的居民家庭换房的内容。所以从消化存量房产的角度看,其实通俗理解就是接下来要深入研究“如何消化挂牌的二手房房源”的工作。

▲2024年1月12日,太原,市民在一家房地产售楼部看房 图据视觉中国

▲2024年1月12日,太原,市民在一家房地产售楼部看房 图据视觉中国

严跃进表示,至于“优化增量住房”,其实是要求各地对于新房的供应要有新的思路。比如说目前一些地方的库存压力比较大,那么后续新房的供应方面就需要有新的思路。一些高库存的区域,后续土地供应就需要有所控制。而对于其他一些高库存的区域,也可以通过收购新房或土地项目,来充当保障房房源,这对于我们理解后续土地和新房去库存工作等都有积极的启发。这里“统筹”的含义就是存量房的消化和增量住房的政策要结合起来考虑。此前的“以旧换新”的策略,就是既消化存量二手房,又为新房库存去化提供新的需求点。从这个角度看,“统筹”其实是具有积极的创新的,即把二手房和一手房做了整体考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多地已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既包括通过中介“优先售”的模式,也包括地方通过国资平台收购群众手中二手房作为保租房,售房款用于购买新房的模式。这些政策都有利于畅通一二手置换链条,提升楼市活跃度。此外,部分城市也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将自有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等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也是盘活、消化存量房产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加快构建“市场+保障”住房体系。

谈到“优化增量住房”,温彬表示,当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住房条件和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居民的改善需求仍有待释放,近期一线城市已经取消“90/70”限制,未来改善增量住房供应模式,提供更宜居的增量住房预计也将成为政策关注重点。

▲2024年1月5日,北京,购房者在一售楼处了解楼盘信息。图据视觉中国

▲2024年1月5日,北京,购房者在一售楼处了解楼盘信息。图据视觉中国

近期多地相继优化政策

专家: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4月30日,天津放开了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明确本市户籍居民在市内六区购买单套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不再核验购房资格。北京市、河北省户籍居民和在北京市、河北省就业人员在津购买住房,享受本市户籍居民购房政策。

4月30日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住建委”)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允许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在京拥有2套住房的;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已在京拥有1套住房的;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或成年单身人士,已在京拥有1套住房的,在五环外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

对此,严跃进表示,除了北京,此前的成都、天津等都陆续优化政策,有非常强的导向性。这也说明各地基于一城一策的导向,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此类政策也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继续落实一城一策的导向非常吻合,对各地5月份的市场交易等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预计看房量在“五一”假期间也会增加,市场情绪也会提振。其他城市的购房积极性也会随之带动起来。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编辑 郭庄 责编 官莉


央行表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中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从中释放出的信号主要有:房地产市场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比较平稳的发展,而且也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我们的确能够实施更多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政策,而且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泡沫经济的风险,因为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虽然我们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减缓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但是房地产市场仍然需要获得发展,而且也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力量。央行表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中释放出了哪些信号?我认为释放了三个信号:

一、房地产市场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的确需要进一步维护该市场的平稳和健康发展,而这从中释放出的信号之一就是:我们不仅应该更加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且也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维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我们一定要减少房地产市场乱象,并且应该净化市场环境。

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应该逐渐减慢。

这从中释放的另一个信号就是,房地产市场应该进一步降低发展的速度,而且也应该在发展中谋平稳。房地产市场的确能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却应该有更加规范的发展,因为只有发展速度减慢,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房地产市场的相关风险应该逐步降低。

既然我们需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降低相关的风险,而且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不仅需要提前防范,而且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警惕,需要防范泡沫经济带来的不利后果。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毫无目的地发展房地产市场。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三个信号。

住建部确定2022年中国房地产走势,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们国家在2022年将会投入更多的房地产,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已经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了,并且已经出现了泡沫,住建部投放更多的住房就能够缓解供求双方的关系。

我相信市场当中的很多人对于住建部的消息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国家在未来一年的经济走势,如果我们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放在房地产市场的话,那么实体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国家的决策层对于整个市场的了解程度是非常高的,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了实体产业,从而能够解决我们国家的就业问题。

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泡沫。

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泡沫,我们国家之所以连续几年都强调房住不炒,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回报了我们国家的经济,房地产市场融入的资金越多,实体产业所能够获得的资金是更少的。

未来一年将会加大住房投放。

在未来一年的时间之内我们国家将会加大住房的投放,经济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价格围绕着供求关系的变动,如果能够加大供求的话,那么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之下,就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市场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所做的贡献,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以及其他的服务行业才能够获得如此好的发展的,但是在当今世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必须要进行调整。

住建部以及中央已经关注到了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泡沫,相信在未来政策方面的调整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肯定会变得更加稳定,而且实体产业将会获得更多的资金,这其实也是一个前沿的规划。

住建部详解明年楼市调控重点,释放四大信号

住建部详解明年楼市调控重点,释放四大信号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近日提出四点:第一,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第二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第三,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第四,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当前,楼市仍处于下行周期,面对楼市分化加剧、房企债务违约频发,明年楼市政策如何做到“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关切。 近日,王蒙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稳妥实施长效机制为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王蒙徽称,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强化省级政府监督指导责任,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努力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长效机制”——这一表述被再度提及。 第一财经注意到,在今年7月下旬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长效机制”的前置动词为“全面落实”,而此次住建部在详解明年楼市政策的重点时,将“长效机制”的前置动词变为“稳妥实施”。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执行院长陈晟对第一财经称,长效机制涉及到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立法等多个环节,如在财税方面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这些工作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落实一项、执行一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 “由于当前在土地、金融等环节已经落地了一些长效机制,所以在部署明年楼市工作时,才会将长效机制的相关表述变为‘稳妥实施’。 ”陈晟说。 落实城市的主体责任为了让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兼顾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精准性”,王蒙徽还明确,要落实城市的主体责任,尤其是省级政府的监督指导责任,并提出“加强对城市调控工作‘一对一’的指导监督”。 陈晟认为,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城镇化水平不同,城市发展的产业底板和房地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叠加在楼市下行期,热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分化加剧,需要运用不同工具箱对不同地区楼市进行精准施策。 “基于此,‘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对调控政策的监管也要采用‘一对一’的定向模式。 ”陈晟称。 近月来,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经济发展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楼市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甚至出现房价持续下跌情况。 对此,8月底以来,已有至少21城发布“限跌令”,以稳定楼市。 当前,这一逆向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1月份,较早出台“限跌令”的岳阳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唐山、昆明等地新房价格也均出现了下跌放缓或止跌迹象。 11月以来,为进一步从需求端提振楼市,超过17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购房补贴新措施,其中,在安徽芜湖、吉林等地,该类新措施将延续至明年,乃至更久。 针对一二线和热点城市楼市的结构性供给不足,王蒙徽称,将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坚决有力处置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王蒙徽称,要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按照省市统筹的工作要求,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今年4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就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 9月份以来,针对部分房企出现的债务违约风险,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部门多次重申,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陈晟看来,之所以强调“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而非通过行政手段去兜底,除了要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外,也是因为当前市场化并购已有较好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去借鉴。 为了进一步以市场化手段化解部分房企的流动性危机,鼓励稳健性房企对同行施以援手,央行和银保监会20日联合发文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王蒙徽称,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个月前,住建部就已明确了未来三年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工作内容,并对落地方案给出了具体指导。 根据住建部、发改委等8部门于7月23日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同时明确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已有天津、浙江、江西、山西、辽宁、云南、江苏、安徽、山东、海南、广东、河北、福建、黑龙江、新疆等地的至少20个城市,发布了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3年行动方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432.html
优势多 多领域鼓足干劲开局良好 韧性强 中国经济基础稳 潜能
又是春好时 元首外交·心相近 百年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