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代青铜鼓 竟然藏着这么多 ! 秘密

原标题:一件商代青铜鼓,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

“目前全国只发现两件商代的青铜鼓,重要的是,这一件青铜鼓上,记录着帝尧、帝喾、契等将近10个重要的历史神话人物;涉及唐、商、周三个大的王朝以及5个古代重要氏族……”5月5日,知名考古专家、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来到“鼉鼓逢逢——商代铜鼓体验展”现场,为观众讲解这件青铜鼓,其通俗易懂、内容新颖的讲解令现场观众连称“信息量巨大”。

据了解,存世的商代铜鼓仅两件,一为泉屋博古馆所藏铜鼓,一为湖北崇阳铜鼓,两件商代铜鼓引起考古和历史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商代的青铜重器。泉屋博古馆所藏铜鼓高为82厘米、横宽65.3厘米、重71.1公斤,铸造精致、工艺复杂,是目前发现的夏商周三代最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铜鼓。

此次展出的铜鼓复刻自泉屋博古馆所藏铜鼓,中日学者都曾研究过该铜鼓,林巳奈夫称之为“夔神鼓”;国内饶宗颐、康殷、李学勤等诸多学者也撰文论及此鼓。

讲解中,顾万发带领观众一一认识鸮、蝉、饕餮、鳄鱼纹等纹饰,从鼓身外形蕴含的“天圆地方”“阴阳相谐”入手,抽丝剥茧般带观众一步步了解这件鼓对研究中国上古史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帝喾是中国人的老祖先,这件鼓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上面图案显示了帝喾和他的一家人。”顾万发的讲解,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兴趣,纷纷惊讶地竖起耳朵认真聆听。

顾万发介绍,根据古书记载,帝喾是唐、商、周三个王朝始祖的父亲,这种记载是否真实?“在成千上万件青铜器中,我们找到了这件‘宝贝’,它能告诉大家,关于帝喾,唐朝、商朝、周朝这几个大家族的传承故事,在商代就有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那么究竟什么是“玄鸟”?顾万发娓娓道来:玄鸟是什么?战国时代的说法是燕子,其实玄鸟指的是猫头鹰。世人之所以对猫头鹰有“不祥”的误解,很可能是周人灭商之后,对商人图腾的贬低。古代没有捕鼠器,农业的保护神就是猫头鹰。商人崇拜的神人“后稷”面部就是猫头鹰。“而且猫头鹰在晚上也能视物,所以商人眼中猫头鹰是很神圣、很厉害的。”在顾万发幽默的讲解中,观众忍不住笑了:“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冷知识’。”

帝喾旁边为什么有两条鱼、为什么鼓皮是鳄鱼皮制成、伏羲为什么出生在雷泽……随着顾万发讲解的深入,多项“谜题”一一得到解答,观众围挤在顾万发身边,不时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

“这面铜鼓与古书记载相印证,彰显出古代文献中关于中国老祖先的记载有相当科学和真实的成分。这不仅有利于大众认识我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还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谈及此次展厅讲解的初衷,顾万发表示,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社会公众可以看到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看到祖先的真实生活面貌,“希望大家从这件商代铜鼓出发,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一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大河网)


大克鼎:央视带火的稀世国宝,禁止出国展览,它的3千年不简单

3000年前的贵族,死在了泥土里,3000年后的贵族,却活在了 历史 中。

华夏 历史 两个时代的连接,是一件国之重宝:

它藏身于乱世,又现身于乱世,带着290个字的 历史 信息,从时空深处缓缓走来。

3000年前,一个叫“克”的西周贵族男子,在香烟袅绕的祭台之前,为它赋予了生命,用它祭奠失去生命的祖先。

克用严密工整的金文铭刻下誓文:

也就是说:“我的祖父端正善良,心胸谦让,淡泊宁静,清醒智慧……”

辞藻浓酽华丽,深深刻在青铜鼎身,仿佛只有创造了青铜上的永垂不朽,才能纪念祖先的光辉。

宛如时光的速度,西周王朝灰飞烟灭。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一位妇人站在杂乱破旧的宅院里,对着这件国宝,心里只回想着:怎么把这件宝贝看好呢?

两句誓约,让这件国之重宝跨越时光,3000年的传奇熠熠生辉:

它就是在央视首季《国家宝藏》里走红的西周大克鼎,现藏上海博物馆,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名录。

大克鼎的珍贵之处在于,除了文物本身的非凡价值,它背后坎坷的前世今生,完美再现了华夏正礼的流传,盛满令人戳心感动的故事。

究竟有何特别呢?

让阿伦带你回到这首诗的现场,只见尘土飞扬之间,西周先祖正带领部族精锐筑田建家:

时间流转,当西周王朝跨越诗里的季节,来到创立两百多年后。

我们看见,上面这幅辛苦创业的 历史 ,仍在周人的口中代代传颂。

这种对祖先的崇敬深入文化骨血,不光流传在诗经里,还栖身西周的青铜器之上,成为了祭天祭地祭祀社稷时必定要刻下的颂词。

说到这里,你一定好奇,贵族家里那么多青铜器,这个时候最常用哪一件呢?

答案是:青铜鼎。

事实上,青铜鼎的 历史 远比西周王朝久远。

最初的时候,作为炊具的一种,鼎用来烹饪。

当然,要吃上炒肉丝之类的炒菜还得等上几千年,当时人们用鼎来把食物煮熟,约等于现在的锅。

这点从鼎的器型就能看出来,后人总结“鼎”这种器具的特点就是:

常见的鼎包括三足圆鼎,以及四足方鼎,纠纠站立在华夏文明微露的曙光里。

除了器型逐步固定下来,随着古代 科技 的发展,鼎的材质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最早期的鼎常见为黏土烧制。

青铜冶炼技术兴起后,中国的先民开始用青铜铸造,让鼎披上了光华灿烂的外衣。

与此同时,鼎的功用也渐渐走下灶台,披上宗教礼仪的神秘光芒。

从《史记》来看,青铜鼎与祭祀礼仪相联系,最早可起源于中华始祖黄帝。

铸成宝鼎后,黄帝成仙。

而根据一些传说记载,大禹创建夏朝后,收集天下金属铸造了“九鼎”,刻下了各地山水、珍禽异兽。

鼎从此成为“天命”象征,走上至高王权的宝座。

不过,虽然传说里的九鼎至今难觅踪影,但从考古发现来看,青铜鼎在华夏晨光微熹之时就已被统治者采用。

在被认为是夏都阳城遗存的二里头遗址,就曾出土过珍贵的青铜鼎。

这件如今看来走“极简风”的网格纹青铜鼎,虽然造型迷你,和此前的陶鼎非常类似,通高只有20厘米,但意义重大, 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里年代最早的青铜鼎。

从此,青铜鼎飞进上古时代的贵族礼仪,象征着刚刚萌生的权威。

而中国的青铜书页,从此徐徐打开。

当 历史 的车轮碾入商朝,伴随着青铜文明的繁荣,象征国命的青铜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段时期,王族祭祀必备青铜鼎。

在商朝,因为商人迷信鬼神,甚至采取血腥的人祭,因此威严、庄重、神秘成了青铜鼎的主要特征。

比如从商代中期开始流行的四足方鼎。

虽然论实用性,方鼎不如圆鼎,但方鼎往往更容易铸造复杂诡秘的图案。

因此那些兽面纹、云雷纹和夔纹之类的纹饰,从商代中晚期开始爬上鼎身,让人一眼望去繁复而瑰丽。

像是著名的后母戊鼎(又称作司母戊鼎),巍然森严,仿佛一头远古的青铜巨兽。

这种装饰,承载着商朝贵族希冀通过青铜鼎与神灵沟通的心愿,将青铜鼎的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高峰。

等到武王克商,西周取代商朝,一切又变了。

西周时代,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发展,周朝 社会 不再像商代那样崇敬鬼神,而是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在家族血缘纽带的基础上,建立起礼乐高度发达的文明。

那么,所谓的礼乐都靠什么来传达呢?

其中的礼就包括青铜器的身影。

这时期的青铜鼎,作为珍贵的家业,被贵族们用来祭祀天上神灵与祖先。

于是鼎成了不可或缺的“礼器”。

如此一来,青铜鼎上铸造的花纹也进化出了新的模样,走出了商朝的袅绕迷雾,走进了西周的华夏正礼。

整体来看,西周的青铜鼎风格更为素净与简约。

圆鼎一般腹部向外倾斜,变得更浅,方鼎也不例外,鼎足比商朝纤细了不少,像是瘦身成功。

可见为了区别于殷商酒池肉林的奢靡,周人崇尚朴素简单的审美观念。

到了西周中期,这股简约风在青铜鼎上刮得更甚。

纹饰简化为朴素的重环纹或窃曲纹,最多在青铜鼎的柱足上装饰一些兽面纹。

除了风格和器型的变化,关于怎么使用“鼎”?西周的礼制还明确按贵族的身份分成了好几个等级。

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列鼎制度”:

后世所谓的“一言九鼎”,指的就是说话像天子一样有分量。

如此一来,青铜鼎赫然成了贵族家庭的“身份证”,用多少鼎、怎么用,完全取决于所处的 社会 阶级。

在西周王朝念诵祥和的贵族礼乐里,到了距今近3000年前的周孝王时期。

这天,一个叫“克”的贵族男人喜提周王赏赐,被封为“膳夫”,执掌宫廷饮食。

神厨从天而降!喜大普奔之下,他的家族铸造了神器“大克鼎”,用来感谢祖先的功德。

一件流传3000年的国之重器从此诞生。

这件神奇的大克鼎长的什么样呢?

首先器型上,大克鼎可以说是一件庞然大物。

高达约93厘米,重达200千克左右,拥有400多斤令人咋舌的重量。

与此同时,这样一幅厚实的身躯,被3只蹄足稳稳支撑着,再配上一对挺拔的大耳朵,显得格外敦厚可爱。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作为西周中期的青铜鼎代表作,大克鼎在纹饰上表达着时代变化下的风格转型。

比如在腹部,大克鼎铸刻了连绵宽广的波曲纹,与环状的纹饰紧密结合,大方简洁,与商代铜鼎遍布的华丽花纹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鼎耳和鼎足也没有留白。

大克鼎在鼎耳的地方精心雕刻了龙形纹,还在鼎足的部位装饰了突出的饕餮纹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大克鼎上无论龙形纹还是兽面纹,渐渐走下了商朝神秘的祭坛。

这些图纹建立在动物变形的基础之上,将商代的兽面纹简化为抽象的形态,一眼望去不再狰狞可怕,反倒多了几分萌萌哒的意味。

比如青铜鼎上的猛兽只剩下大大的双眼可以辨别。

除了风格和纹饰上的变化,大克鼎诞生的时代,正是列鼎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

作为贵族标志身份的宝物,在青铜鼎上刻下铭文也开始渐渐风行。

而大克鼎上留下的290字铭文,则向今天的人们传递着千年之前的华夏之礼。

周人循规蹈矩,铭文的上半部残留着方块格,每个方格里规规整整地填着一个字。

这些文字被刻在大克鼎的腹部内壁,分为28行,笔迹苍劲有力,圆润工整,是现存至今的金文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地位超然。

这290个3000年前的文字,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分为两段。

第一段描写喜提“膳夫”岗位的克,饮水思源,穷尽自己能想到的美辞,热切赞扬祖父师华父对周朝辅佐的功绩。

这段记载印证了西周贵族代代相传的制度,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膳夫克继承的正是祖父的贵族身份,因为祖父曾担任“师”的官职,他才得以获得周王封赏。

而获得周王的任命后有何赏赐?都写在了第2段里。

既然是贵族,一定要有封地。周王赏给了他大片土地,包括“康地的田”、“寒山的田”等等。

除此之外,有了这样一块地盘,怎么能没有人呢?

于是伴随土地,周王还赏赐了克大批男女奴隶和基层官吏,当时贵族的生活里离不开音乐,还送了他一支乐队。

在大克鼎这本青铜之书上,这些铭文成了研究西周 社会 宝贵的一手资料。

对于西周时期的贵族制度、礼仪甚至土地制度等等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可以想象,钟鼓齐鸣的雅乐,养尊处优的生活,克的贵族人生,享受着钟鸣鼎食的特权,无需在意现实生活的风雨。

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贵族的形态,注定让一些人活在了云上,另一些人活在了泥里。

殊不知,当克悠然享用着唾手可得的一切,有没有抬起过眼帘,看一眼窗外忙碌终年却仍旧一无所获的奴隶呢?

如果看不见,不知他是否曾听见奴隶内心的呐喊:

无论如何,后来的 历史 验证了,西周建立的礼乐并不能实现想象中的永恒。

在大克鼎铸成之后不久,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入西周都城镐京,第2年周平王在秦国等诸侯国保护下东迁洛阳。

当曾经的周天子换了新家,天下也彻底换了主人。

诸侯并起之间,礼崩乐坏、瓦釜雷鸣的春秋时代正式来临。

争霸的烽烟里,信奉的是强者为王。

以列鼎制度为代表的贵族礼乐被一次次破坏,最终渐渐退出了 历史 舞台。

大克鼎当然不能幸免。

应该是在西周末日来临前的某一天,战火烧到了克的封地。

一片慌乱之下,克的族人将大克鼎等家族珍宝埋入地下,随即背井离乡,踏上了漫漫的逃难之路。

在当时,像克这样埋下珍宝流落他乡的,一定还有很多其他贵族家族。

因为时至今日,出土西周青铜器最多的地方,除了墓葬,就是窖藏。

当这些贵族走向逃难时,也许曾想过有一天他们还能重返故乡。

但很显然他们没有,消失在了 历史 的深处。

就这样,大克鼎沉入黄土下的黑夜,直到将近3000年后,与另一位“真正的贵族”重逢在人间。

“慢点抬,当心啊!”

1937年的中秋节,苏州城里一点灯光也没有。

远方炮火隐约,毗邻的上海淞沪战事正激烈,日本人的飞机却先行一步,这天把苏州城的电厂都炸了。

十五的月亮,照在苏州潘家的这片小院。

能看见几个悉悉索索忙碌的人影,奋力往一个土坑里搬着重物,原来是潘家的当家人潘达于,还有几个家里的亲戚和木工。

而他们奋力藏匿的庞然大物,正是消失了3000年的大克鼎!

这消失千年的稀世珍宝,为何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姑苏?

事情缘起于几十年前的光绪年间,这一年在陕西扶风的法门镇,一处遗忘近3000年的青铜窖藏破土而出。

据说发现时,这处窖藏十分丰富。

出土了包括大克鼎、7件小克鼎、还有一套克钟在内的1000多件青铜器。

可令人揪心的是,当时正值清朝末年的混乱岁月,这批珍宝重见天日后,很快流落四方。

有的被卖给了洋人,有的彻底销声匿迹,无处可寻。

比如同期出土的7件小克鼎,国内目前收藏4件,其他3件都在出土后辗转流入了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日本书道博物馆等等,再也无法重聚。

小克鼎尚且如此,更加珍贵显眼的大克鼎,自然让更多人惦记着它的归宿与命运。

消息不胫而走,不久后北京城里流传出了一条新闻,工部尚书、大收藏家潘祖荫集齐了“海内三宝”!

一时之间,无数人艳羡不已。

所谓的“海内三宝”,指的正是清朝末年出土的3件极品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都是历经3000年风霜、重放光芒的国之重器!

那么,这赫赫有名的潘祖荫是何来头呢?

潘祖荫,出自苏州潘氏家族,祖上是徽商。

清朝前期的徽州曾有“周漆吴茶潘酱园”的说法,也就是说潘家以经营酱料起家。

而潘家在搬到苏州之后,除了传统的酱料业务,还积极从事海外贸易。

比如当时的清政府常购买东洋铜料铸造铜钱,潘家与对日贸易就曾联系紧密。

如此几世积累下来,潘家成为苏州巨商,积累财富无数。

而难得可贵的是,虽然常言道商人重利,但潘家“贾而好儒、富而好礼”,是江南一带著名的文化世家。

这个“礼”字,也道尽了潘家几代人的追寻与坚守。

首先,潘家历来重视子女教育。

潘氏家族虽然商贾起家,但走出了好几位政坛精英。

比如除了潘祖荫做到了工部尚书的高位,他的爷爷潘世恩当年也曾高中状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个时代半个多世纪,被称为四朝元老,显赫一时。

其次修身齐家,酷爱古典文化,潘氏家族在晚清的动荡岁月里耗尽家财,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

因此,当潘祖荫偶然之间发现了大克鼎的踪迹,立刻耗费巨资买下了它。

但可惜的是,仅仅一年后他就离开了人世,将所有收藏归属弟弟潘祖年保管。

得到宝贝的潘祖年,没有辜负哥哥的信任,他坚持着家门的教诲,这些珍贵的青铜器没有丢失一件。

并且,眼见当时的北京城风雨飘摇,形势越发吃紧,潘祖年历经挣扎,带着大克鼎和大盂鼎等珍宝辗转回到苏州。

乱世之下人心惶惶,也许因为心力交瘁,不久后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可即便如此,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家里的这些文物。

他对妻子潘达于说:“你一定要好好看着这些宝贝啊!”

正是这句话,让年轻的潘达于记了一辈子。

可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在接踵而至的战火里,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一个女子,不但要抚养子女、撑起一个家,还要时时刻刻守着国宝,简直难于上青天。

可潘达于无论遭遇怎样的危险,遇到怎样的困难,不离不弃守护着这些国宝,从不曾想过抛弃或变卖。

事实上,当时各路势力都打过国宝的主意,形形色色的政客、掮客和骗子,络绎不绝登门造访,但都被潘达于巧妙地应对过去。

30年代中期,国民党派人带话给她,说在苏州盖了楼,想要“借”宝贝展览。

潘达于听出里面有诈,于是直接婉拒,后来面对威胁利诱,她也始终不为所动。

也许在她的心里,始终回响着丈夫临走前的嘱托:我要守好这些宝贝啊!

但更大的危险很快降临了。

1937年刚入秋,日军侵略踏过上海,眼见即将吞噬苏州。

十万火急之际,这年的中秋节,柔弱的潘达于带着家里亲戚和木工,赶紧在后厢房挖了大坑,把大克鼎小心装在木箱里埋了下去。

怕藏得不够隐蔽,埋下大克鼎后,她小心地把方砖铺在了上面,还用碎渣土撒了一遍。

所幸的是,这样过了7年安然无恙。

直到突然有天,家里人赫然发现地面猛然沉陷了一块,她心里一惊,赶紧让人悄悄挖出宝鼎。

上天保佑!大克鼎完好无损,只是木箱子腐烂。

虽然长舒了一口气,但眼见地下没法再藏,怎么办呢?

潘达于想来想去,又心生一计:事已至此,最危险的地方也许最为安全。

于是她把大克鼎挪到了厢房的一角,让孩子找来一大堆破衣烂衫,把鼎身遮盖得严严实实。

这样无论怎么看都只是一个杂物堆,和家里的陈旧正好融为一体,根本看不出来。

就这样,虽然每天提心吊胆,但外面兵荒马乱,这也算目下所及唯一的办法了。

大克鼎暂时安全了,可事实上更难的是,历经多年战乱,此时的潘家,昔日财富如流云飘散,早已不是从前贵族一般的生活。

这些年来,除了避难,她带着一双年幼的子女,借住在苏州城南石子街的旧宅里,艰苦维系着一家子的生活。

但是即便失了曾经富贵,生活于重压之下,只要看到墙角里静静卧着的大克鼎,尽管听不见鼎身上3000年前的贵族颂词,潘达于的心里还是暖暖的有一束光:

这件宝贝,还是保住了啊!

对着潘达于的“命根子”,渐渐也有人心生好奇:如此守着这座鼎,是要留给谁呢?

面对这些疑问,潘达于虽没有回答,但很快他们等来了答案。

1951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道:

这封言辞恳切的信件,正是来自潘达于。

原来,潘达于决定,将毕生所藏、包括大克鼎和大盂鼎在内的国宝级青铜器,统统捐献给筹建中的上海博物馆。

随后大盂鼎1959年转入中国 历史 博物馆,也就是如今的国家博物馆。

面对潘达于的慷慨捐赠,收到稀世珍宝的文物部门备受感动,很快给她送来了两件东西:

2000万元(当时流通的旧币)奖励和一张奖状。

出人意料的是,潘达于退回了奖金,后来捐献为抗美援朝所用,她留下了那张奖状,在床头挂了50年。

在退钱的信里,潘达于还写道:“赐予奖状举行典礼已深感荣幸。”

对于她的义举,也有人表示不理解。

一天陪着亲戚去上海博物馆看鼎时,有人好奇地问她:

苦苦守了一辈子,为什么不继续留着这些宝贝呢?

对此,潘达于只淡然地说:

“放在这里好,首先安全,另外大家都可以看,多值!”

除此之外,无怨无悔的她,一直教导着自己的子女:

可以说,跨越3000年的时光长河,被潘达于守护一生的大克鼎是幸运的。

它找到了冥冥中最懂它的人。

作为现存至今的中国青铜器转型期间的代表礼器:

大克鼎无论是器物本身的非凡价值,还是承载 历史 信息的珍贵铭文,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礼仪之邦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弥足珍贵的国之重宝。

与此同时,与大克鼎相守相伴的潘达于,则让我们看见:

3000年前的西周贵族,把华夏之礼刻在青铜,而3000年后的精神贵族,把华夏之礼刻在了心里。

如果说潘达于的前半生,守住了家族的“礼”,拼尽全力保住了家族的宝物。

那么她的后半生,则守住了家国的“礼”,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无私捐出了毕生所藏。

浩瀚星河,川流不息,刻在青铜上的礼,也许会被 历史 遗忘,但刻在中国人心里的礼,在 历史 上永远闪耀生辉。

凡是过往,皆能打开序章!

近期分享连载中,查看往期可点击:

别羡慕日本茶道,这座中国古塔的倒塌,复活了美到逆天的茶道祖宗

神秘邱承墩:土堆深埋2000年前越国宝藏,诡异随葬迷雾重重

天啊!有盗洞!

黝黑的洞口,赫然现身在主墓室上方,让潜心发掘的考古队员心头一紧。

这是2004年的一天,他们所在的位置是江苏无锡郊外的鸿山地区。

从这里前往无锡和苏州市区都不远,太湖的浩渺烟波静静躺在西南边,注视着这一片此起彼伏的土丘。

从2000年起,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现多座墓葬,在当地人称作老虎墩、 秆稞墩、邹家墩之类的土堆里,出土了包括玉璧、玉龙、玉龟在内的一批珍贵器物,列入2004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

在整理这些随葬品的过程中,这批墓葬的 历史 关键词也逐渐清晰: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贵族墓。

此外更重要的是,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属于:越国。

奇怪!鸿山一带向来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统治腹心,距离吴国都城姑苏仅咫尺之遥。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数百年,越国的贵族墓为何会出现在吴国地盘上?

带着解开谜底的期待,发掘从小型墓、中型墓终于进展到大型墓,邱承墩就此进入视野。

在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土丘里,邱承墩规模巨大,令人难以置信,长度达到了将近80米,高度接近6米,差不多有2层楼。

如此高大的封土,必然象征着高规格的墓葬,因此邱承墩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座大墓能一举解开所有谜底。

但后来的发掘成果证明,邱承墩像一团不见分明的浓雾,弥漫在 历史 深处,让人更生好奇:

盗洞现身的大墓,看似空空如也,一批珍贵的随葬品,如何历经曲折重现人间?

这些文物的出土,又如何颠覆了此前 历史 学界的一些认识?

与此同时,1件奇怪的随葬品,更让所有人对一件事困惑重重:

墓主人,究竟是谁?

今天,阿伦带您走进神秘邱承墩。

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十年之久的越王勾践,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到姑苏城外,越国霸业如一颗耀眼流星,划过春秋最后的夜空。

夜空千年未改,曾经的吴国故地上,邱承墩越国大墓,正如同那个写满了最多神秘的 星座 ,等待今人的解密。

让阿伦带您先来了解这座邱承墩。

首先地理位置上,邱承墩位于鸿山墓群最西面,东西走向,为长方覆斗形。

在鸿山连绵起伏的土丘里,邱承墩的体量最大。考古发掘更令人惊呼神奇:

邱成墩的 历史 构成非常丰富,埋藏着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说凝聚了半部江南地区的上古史。

比如在邱成墩地层的最下方,静静躺着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等远古时期的文化层,清理出了碎陶片等遗物,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台。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就巧妙利用了此前堆积的土墩,在此之上进行营造。

当时墓葬工匠的造法是,先在土墩的西部和北部堆土,形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土墩,然后在土墩中部开挖墓坑。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这里不像北方地区的墓葬一样往地下挖掘,而是要地上先堆土再挖呢?

那是因为作为水乡泽国,江南地区河湖遍布,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因此先民们别出一格,发明了先堆土再造墓的传统。

而整个墓坑平面为中字型,经过勘探,长度接近57米,宽约6米,深约3米。

长达近57米的墓坑!这意味着什么?

从江南地区出土的其他吴越墓葬来看,高等级贵族一般为15-16米左右,而中型墓基本在8米,小型墓常见为4米左右,甚至更小。

而即便放眼全国,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墓葬,也只有一座在规模上超过了57米。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越王等级的墓葬,拥有约100米长度的惊人规模。

如此一来,从墓葬规格上来看,邱承墩凌驾于所有越国贵族,仅次于越王。

其次,作为一座土坑墓,虽然不同于印山越王陵凿山岩为墓,也不如差不多同期的曾侯乙墓深埋地下达13米,邱成墩墓的形制却自成特色。

整体上,墓坑分为墓道、墓室和后室等部分。其中墓室里还用木板仔细隔出了主室和南北两个侧室。

另外,并没有发现这一时期贵族墓里常见的椁室。

而那个让考古学家心惊胆战的盗洞,令人悚然地贯穿到了墓底。

仿佛时光扫过,片甲不留。在邱承墩初期的发掘清理里,这座大墓不见棺椁、不见随葬,只见墓道之上空空如也。

难道真的被盗掘一空了吗?

正当人们为邱成墩的厄运遗憾,转机突然之间出现。

这天,在西墓道的末端,大量随葬忽然重出地面。密密麻麻的青瓷礼器和生活用品如一堆失落千年的宝藏,层叠在不起眼的角落。

经过整理,这批器物近1000件,让人兴奋不已!

原来,正因为邱承墩大墓没有椁室,与其他大墓不同,所以尽管盗洞深入墓穴,但盗墓贼很显然没有摸到方向。

与此同时,西墓道的后端竟然隐藏了一个后室,也就是一般存放随葬品的地方,藏身于此的宝藏因此躲过浩劫,幸存至今。

在这批宝藏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这些仿青铜器型的青瓷礼器和酒器。

相信你一定想问:青瓷?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墓里哪儿来瓷器?

事实上,中国瓷器的发展远比我们印象中久远。

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土器物外施釉,烧成温度在1210摄氏度以上,釉色常见泛青或泛黄,有着硬度和密度高、渗水率低等特点。

虽然在国内的一些西周墓葬里发现了青瓷豆,距今已有3000多年,但学界曾普遍认为,到东汉时期中国瓷器技术才开始走向成熟,东汉之前算作原始瓷器,商周时期的很多更是达不到瓷器标准。

因此,邱承墩大墓出土的青瓷器里,令学者惊讶的是,有多达200多件的器物已达到了瓷器的理化标准!

因此某种程度上,它们改写了中国瓷器的 历史 ,提前了600多年!

比如这件青瓷甗yǎn形鼎,瓷胎呈现出灰白色,釉色微微泛青。

器型十分别致,束腰鼓腹,圜底近平,口沿外侧有对称的半环耳,通高17厘米。

甗形鼎,顾名思义就是形状是甗的鼎。

鼎是周代传统的礼器,而甗yǎn则是厨房用品,功能近似于如今的蒸锅。

除了青瓷礼器,一些青瓷的生活用具同样令人惊喜。

比如这件青瓷温酒器。

口径近26厘米,通高约8厘米,同样是灰白的胎色和泛青的釉色,腹部微微倾斜,贴着4只装饰用的铺首,底部衬托着三只矮足。

粗看平平无奇,细看才发现,温酒器上方大有乾坤。

只见一片平坦的顶盖之上,密布着13个玲珑圆孔,同期还出土多个青瓷小酒杯。

遥想2000多年前,窗外细雪飘舞,高大的厅堂里暖意融融。

贪饮美酒的越国贵族生怕酒凉伤胃,便将温酒器的小孔里加注热水,盛满酒水的杯子放在里面。

温酒器下面可能还会衬上炉盘,点上炭火保温,就这样一口一杯热腾腾的小酒,饮完再斟,边温边饮。

驻足在这套温酒器之前,即便隔着千年的距离,今天的我们仍能闻到阵阵暖熏熏的酒香。

不知杯里温的可是绍兴黄酒呢?

除了这批现身的青瓷礼器,邱承墩还隐藏了更大的惊喜。

在清理墓道和礼器的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零星的青瓷悬铃和青瓷磬。

看来,墓里还随葬了乐器!

按照此前的发掘经验,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里,随葬乐器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往往成套下葬,维护诸侯贵族的身份等级和地位。

比如著名的曾侯乙墓,曾出土成套的青铜编钟,轰动了世界。

因此,如果出现了磬,墓里一定曾随葬与之配套的乐器,比如钟之类,甚至包括一些越国特色的乐器。

但是左右寻找都不见踪影,它们去了哪里?

埋葬时没准备?或是只随葬了一部分?从当时的礼制文化看,不大可能。

那么是被盗吗?

也不合情理,为什么盗墓贼放着精美的青瓷礼器和玉器不拿,专门盗取乐器呢?

正在徘徊之际,差不多10天之后,专家发现了端倪——秘密藏在墓道的南边墙壁里。

原来在这面普通的墓室墙壁上,竟暗藏着一个竖向挖进去的洞,赫然是一个壁龛。

而当打开这个壁龛,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90件青瓷乐器,保存之完好,仿佛昨天刚放进去的一般。

谜底真相大白。

经过清理,这90件乐器涵盖了10大类,基本都是打击乐器。

其中仿制中原系统的包括甬钟、镈bó和磬。

这些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的编钟音乐,即是在不同的身份等级之下,匹配对应数量的甬钟、编镈和编磬。

当钟声庄严典雅,磬音清脆悦耳,华夏雅音流淌在贵族的宴席,流传在 历史 的长河。

除此之外,其他的乐器大多属于本地文化,包括青瓷鼓座、錞于、缶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与仿制中原的乐器不同,绝大多数属于军乐器。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象征优雅的乐器如何与战场厮杀联系在一起?

所幸的是, 历史 留下了现场转播。

《国语·吴语》里,就忠实记载了一段越国死对头——吴王夫差的争霸场面:

当时面对晋国部队的穷追猛打,夫差杀红了眼,他亲自敲起战鼓,鸣起錞于。

于是高亢雄壮的战歌之下,吴国军士群情高昂,喊杀声震天动地。

夫差奏响的鼓与錞于,虽然失落于 历史 ,但邱承墩里保存下了同款的青瓷乐器。

首先是这件青瓷鼓座。

胎色灰白,釉色泛黄,座身为覆钵状,中部是粗矮的插孔,用来安装战鼓。

整件鼓座不是白板一片,而是装饰着斜刻划人字纹和戳印的S形纹,座的边缘还点缀着4个铺首耳管,别出心裁。

我们今天常说的一鼓作气,这件文物就是其中鼓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这件青瓷錞(音同“纯”)于。

釉色泛黄,浅盘虎钮,除了钮的设计十分精巧,还装饰了戳印的S形纹。

如果说战鼓激励的是战队的前进,錞于则指挥战队的撤退。

事实上,成语里所谓的鸣金收兵,其中的金就包括錞于这样的打击乐器,只不过成语里的錞于应当是青铜质地。

邱承墩里的青瓷錞于,则保留了錞于作为越国随葬品的珍贵形态。

试想2000多年前,当勾践率领的越军杀向吴国都城,军士高呼死战,另有鼓声高昂,錞于刺耳,战阵进退之间,压迫着所有人向着最后胜利发起总攻。

除此之外,另一件青瓷乐器的发现,则颠覆了人们对一段 历史 的理解:

那就是青瓷缶(fǒu,与否字同音)。

相信很多人认识这个字,是因为《史记》里赵国蔺相如的故事。

战国中晚期,在秦兵刀锋之下,东方六国挣扎着生死存亡,尤以赵国为甚。

公元前281年,秦国攻占赵国石城,随后杀尽2万赵国兵士,血腥弥漫之下,几年之后的渑池大会上,秦赵两国君王相逢了。

志得意满的秦昭王见到赵惠文王,故意请他鼓瑟,赵王听到只得演奏一曲,一旁秦国史官立刻写下: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弹瑟。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电光火石之间,赵国臣子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秦王朗声道:还请秦王击缶!

秦王尴尬拒绝,但蔺相如以死相挟,誓要保存赵国颜面。

眼见他耿硬至此,秦王只能为了赵王敲了一下缶。

这段故事被收入了中学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人。

只是,虽然故事情节激动人心,但缶是什么乐器?长久以来并没有人确切了解。

在考古发掘里,此前也没发现过实物的乐器缶,所以很多人将缶简单理解成大瓦盆,或认为是一种容器。

但矛盾的是,从流传的文献记载来看,缶无疑是一种乐器。

比如《说文》里就有对乐器缶的解释:鼓之以节歌。也就是缶用来敲打出节奏,然后伴着唱歌。

听上去像是嘻哈音乐的老祖宗。

邱承墩大墓中出土的青瓷缶,揭开了乐器缶的千古之谜。

这件青瓷缶,口径接近43厘米,通高28厘米。在内外施釉,腹部深广,边沿外卷,器身上装饰着对称的宽兽面耳,缶之下还装饰着外撇的矮蹄足。

仿佛准备随时出列,等待主人叩击起声。

而且从这件珍贵实物能看出,与寻常的瓦盆相比,缶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缶在当时被视作乐器,出土的位置是存放编钟的乐器壁龛。

此外,缶的器型是为敲打发声而设计,腹部比一般的瓦盆深广,还有三个底足将器身悬空,制造足够的共鸣空间。

如此一来,即便轻轻敲打,也能发出响亮的回声。

与此同时,缶的花纹装饰更比一般的瓦盆要繁复考究。

消失千年的吴越清音,就这样重现人间。

至此,宝藏出土,越音重现,可笼罩在邱承墩之上的迷雾并没有散去,反而越发氤氲。

既没有发现任何棺椁,也没有出土任何文字信息,这座规格仅次于越王,拥有豪华陪葬的大墓,主人究竟是谁?又为何葬在吴国地盘?

正当考古学家苦苦思索之际,一件长相奇特,从未见过的稀世文物从墓室东部浮出水面。

这就是盘蛇玲珑球: 为中国考古史中第一次发现,一眼看去的斑斓色彩,隐隐透出远古的诡异气息,隐藏着千年前的墓主秘密。

玲珑球足径6.6、高6.4厘米,由8条首尾咬合在一起的蛇组成。

蛇身和蛇头上扬,圆目微张,盘成圆圈形状,形成了一个玲珑的球体。

仔细观察,只见玲珑球的蛇头和蛇身点缀着蓝色的琉璃釉,红蓝相间,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神秘感觉。

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作为一件低温琉璃釉陶器,琉璃球的白胎、红彩和蓝色琉璃釉,虽历经千年沧桑,但毫不褪色。

这种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此前普遍认为到了隋唐时期才发展成熟,但玲珑球的出现颠覆了这种看法,提前了一千多年。

也许你会问,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能生产琉璃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虽然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生产瓷器,但从 历史 上看,中国的琉璃器发展同样传承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

最初,本土的琉璃生产,很多是从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中获得原材料,然后提炼加工形成,大多数以微型的珠、管状装饰品存世。

在春秋时代,因琉璃非常罕见,不管外来输入还是本地生产,琉璃往往被作为珍贵器物用于陪葬,比如鸿山墓群和曾侯乙墓里出土的琉璃珠。

因此像盘蛇玲珑球如此体积和工艺的琉璃器,可以说是举世无匹,世所罕见。

而这件盘蛇玲珑球究竟用来做什么?

根据玲珑球奇特的器型和邱承墩大墓的高规格,尽管它不见于任何 历史 记载,具体功用难以复原,但一定 与越国王族的蛇图腾崇拜与祭祀有关,象征着越国的王权或神权 。

事实上,2000多年前的越国,作为南方诸侯,地处江南远离中原,很长时间以来被中原国家视作蛮夷之邦,讽刺越国淫祠盛行,讥笑越国人走歪门邪道。

也正因为这种国族间的文化差异,越国崇拜的神灵很难被中原接受,祭祀和仪式在中原国家看来,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玲珑球的出现,无疑印证了中原诸国眼里神秘莫测的越人神灵和祭祀。

与此同时,除了器物本身的非凡价值,玲珑球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

让判断墓主身份有了一条直接的线索,那就是越王之下,万民之上,兼有祭祀大权的国之重臣!

顺着这条线索,按当时越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五大夫或八大夫制度,越王之下便是大夫。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研究深入,另一条更为直接的线索浮出水面:

根据对出土器物的碳14检测,以邱承墩、老虎墩等为代表的鸿山贵族墓群,推定下葬时间为公元前470年左右。

至此, 历史 与考古惊人地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事件: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吞灭吴国!

墓主身份似乎正在步步清晰:

这个人,既是勾践重臣,又可能为越国大夫,曾亲历灭吴大战,葬于吴国灭亡之时。

会是谁呢?

公元前473年,距今2400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实现了自己的复仇梦想。

在他的指挥下,越军攻入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感走投无路,自杀谢世。

灭亡吴国后,越兵横行于江淮之间,各路诸侯纷纷道贺。

勾践俨然已成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国霸业冉冉升起于战国前夜。

也许是经受过太多苦难,太想保护拥入怀里的霸权。功业既成,勾践环顾四周,让那些曾追随他的大夫重臣们,纷纷用非正常的死亡方式,踏上了人生最后一程。

根据《左传》、《史记》、《越绝书》等文献记载,勾践时期的越国大夫包括:文种、范蠡、计然、石买、苦成等等。

除了石买死于灭吴之前,其余基本都在灭吴后无疾而终。

比如文种不听范蠡之劝,留恋权位犹豫不决,被勾践赐以属庐之剑,伏剑而亡。

范蠡的结局更有传奇性,《史记》记载他泛舟而去,不知所终,后世的戏曲里还加上了西施同行。

虽然听上去美好,但西汉初年贾谊却记录了另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范蠡并没有携得美人归隐江湖,而是最后被勾践沉湖处死。

无论真相如何,他留下的一句千古警示,至今仍闪烁在中国的 历史 :

这句话道尽功臣心境: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做人要看清何时进取何时退让,何时兴起又何时灭亡啊!

死于非命的文种,看破真相的范蠡……

邱承墩的墓主真的是他们中的一位吗?还是另有其人?

邱承墩的 历史 天空,注定将迷雾重重。

但与此同时,以邱承墩大墓为代表的鸿山越国墓群,又何尝不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呢?

邱承墩大墓丰富的青瓷宝藏,改变了学界对青瓷和乐器发展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说改写了 历史 ,印证了华夏瓷器的源远流长。

邱承墩大墓独特的盘蛇玲珑球,是我国首次发现色彩亮丽、与陶器完美结合的低温琉璃陶器,既是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更展示了中国在先秦时代非凡的陶瓷工艺。

最后,吴越争霸,烽火峥嵘,邱承墩大墓和鸿山墓群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藏,还留下了尚待 探索 的谜题:

比如墓主人究竟是谁?是否真的是越王勾践大夫中的一位?

以及:为什么在吴国灭亡前后,大批越国贵族墓葬会集中下葬于吴都附近呢?

相信后续的解密,将为这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华夏 历史 ,增添更多动人的宝藏发现。

凡是过往,皆能打开序章!

近期连载分享进行中,点击可查看往期:

这座王陵不简单:深埋神秘古酒2300年,2件奇怪文物入选国宝

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

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是楚屈子赤目簠。

楚屈子赤目簠出土于湖北随州,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簠是盛粱、稻的容器,器盖和器身形制相同,故而可以倒置。

特别珍贵的是,这件器物盖内有铭文6行31字,记录了这件青铜器的主人是楚国一位“屈”氏,名为“赤目”的贵族。这件器物是为他第二个女儿“芈璜”出嫁而特意铸造的一件媵器,也就是陪嫁品。

“屈原”称呼的缘由

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便以“屈”为氏。在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借助这件器物和铭文,也证实着“屈”氏源流。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既有姓和氏,又有名和字。后世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就逐渐盛行以氏为姓,由此,“氏”和“字”组合起来,便是“屈原”称呼的缘由。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5935.html
明年HBM价格最高再涨一成!客户看好AI后市需求
当天娘家上门教大姑做人 就被大姑辱骂殴打至昏迷 儿媳刚剖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