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新王 比亚迪

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大部分是比亚迪产的你敢信?

据中新经纬等媒体报道,2023年比亚迪的代工业务营收高达1500亿元,华为和小米的手机大部分都是由比亚迪代工,比亚迪几乎成为新一代“代工之王”。

国内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有很多,王传福算是最特别的一个,他是众多新能源车企创始人中为数不多的电池领域科班出身,尽管他一度登顶中国首富,但现实中却是一个异常低调的人。

相比那些超级富豪,王传福算是一个地道的草根出身,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的一个农民家庭,王传福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是一名技术出众的木匠,尽管很努力,却只能解决温饱,王父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竭尽全力供养孩子们读书,在他的严格要求下,王传福从小就努力学习,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在王传福13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失去顶梁柱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在王传福中考那一年,母亲也因病去世,王传福成了“孤儿”。

好在哥哥王传方并未放弃王传福的学业,王传方说“再苦再累,卖房也要读书,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供王传福读书。在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关怀下,王传福的学业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在看到嫂子王秀娟为了自己的10元生活费挨家挨户去借时,更让他有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哥嫂的感恩,高中三年来王传福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

但贫困的家庭再无力负担,为了王传福的梦想,嫂嫂又一次倾囊相助,变卖掉了所有的嫁妆,哥哥也变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为了更好地照顾王传福,王传方拖家带口到王传福读书的城市谋生,这让王传福对哥嫂一直心怀感激。

在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之后,王传方一直是默默支持弟弟王传福的人,在王传福功成名就后,并未忘记哥嫂,王传方不仅担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后勤处总经理、第二十二事业部总经理,蚌埠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务,两家还相邻而居。正是哥嫂对王传福学业和事业的无私支持才让王传福问鼎首富宝座,并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最佳CEO。

在去年遭遇巴菲特减持后,比亚迪的股价一度大幅下跌,进入2024年,比亚迪的股价回升明显。截至4月29日收盘,比亚迪股价221.38元/股,年内涨幅达15%,6445亿元的总市值依然是国内车企之最,股东人均持股金额126.9万元,同样为A股前列。

代工业务,比亚迪的发家之本

代工业务是比亚迪的早期业务之一,尽管比亚迪的起家是依靠电池,并以电池业务在2002年7月登陆港交所, 创下了当时H股中最高发行价记录,募资16.5亿元。有了资本的加持,王传福不再只局限于电池领域,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 此时的王传福已经意识到电池制造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市面上已经有100多家公司参与竞争,其电池业务将遭遇天花板,于是王传福把募集来的资金用于造车和手机零部件代工两个业务的开展。

作为手机电池供应商,王传福在为手机厂商提供手机电池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电池和手机塑胶壳搭配存在色差和喷漆等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一非技术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一体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1年比亚迪就成立了注塑厂,在募资后又立即投产了两条生产彩色STN-LCD(LCD的一种变体)生产线,利用手机电池的客户资源积累,王传福在2023年初进入代工领域顺理成章,当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老牌手机厂商都是比亚迪的大客户。

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加剧,质量和交付时间成为手机厂商制胜的关键要素,一站式代工备受青睐, 而比亚迪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供应链可以为客户提供手机设计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就此,比亚迪终于脱颖而出,手机代工业务也成为比亚迪重要的营收构成。 2006年,比亚迪总营收129亿元,净利润14.28亿元,手机代工业务贡献了51亿元营收和9亿元净利润,占比分别为40%和63%,代工业务竟然是比亚迪最赚钱的业务。

2006年到2009年,手机代工业务在比亚迪的营收占比始终保持在40%左右,且每年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同比增长30%,营收达119亿元,2009年增至144亿元,同比增长21%。 电池此前一直是比亚迪最成熟的业务,在此期间却惨遭下滑,2008年下滑了13%,营收仅为62亿元,几乎是手机代工业务的一半,2009年该业务再次下滑34%,营收仅为41亿元,不足手机代工业务的三分之一。

据《环球网资讯》披露,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皓宇27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透露, 比亚迪不仅仅是车企,还为华为、小米提供代工,90%的华为手机是比亚迪代工生产,包括苹果的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很多电子元器件都是比亚迪生产,比亚迪已经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子代工厂, 该板块一年创造营收1500亿元左右,该项业务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爆火在总营收中的比例日益下滑,但依然占25%(以1500亿元计算),可见代工业务对比亚迪的重要性。

代工之王将易主

提及手机代工,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富士康和最近接连从富士康口中抢食的立讯精密,富士康曾经是国内第一大手机代工厂,但因为富士康和苹果“背刺”华为,以至于网传华为中断和富士康的业务合作。

华为方面一直辟谣称消息不实,但富士康因此事件确实市场份额开始走低,尽管在2019年的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上,富士康还获得了华为金牌供应商称号,《证券时报》也曾在2023年9月报道称“实地探访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招募培训中心,发现富士康给华为手机代工的FIH部门招聘情况火热,临时工时薪一度高达26元/小时。”也只能证明华为Mate60系列并不是跟富士康毫无关系,并未断绝合作关系,而王传福也多次公开表示华为手机大部分由比亚迪制造,说明比亚迪在代工业务上逐渐蚕食富士康的优势。

一直靠吃苹果红利的富士康,却遭遇苹果的“抛弃”,苹果如今正将代工订单分散到多个篮子里,比如iPhone14代工厂商变成了富士康+立讯精密,立讯精密虎口夺食,抢下富士康30%的份额。iPhone15的生产中,苹果继续使用该策略,代工厂变为富士康+立讯精密+和硕三家,其中立讯精密和和硕两家占比达42%,富士康的份额缩减至58%。 更让富士康第一代工厂受损的是苹果将果链外移到印度,印度塔塔集团成为果链新宠,富士康能分到的份额越来越低,未来可能会更低。

财报显示2023年,富士康营收4763亿元,同比下滑6.94%,净利润210.4亿元,同比增长4.82%,自2020年后首次营收下滑,但需要注意的是,富士康的毛利率一直偏低,目前只有6%左右。截至4月29日收盘,富士康总市值为4871亿元。

立讯精密作为国内代工后起之秀,2023年增速也明显放缓,2023年立讯精密总营收2319亿元,同比增长8.35%,而此前三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7.96%、66.43%和39.03%,8.35%的营收增速创下立讯精密2010年上市以来最低增速。2023年立讯精密净利润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19.53%,相比2022年29.60%的增幅,同样放缓,创下除2021年-2.14%、2016年7.23%以及2012年的2.30%的增幅之外历史第四低。

立讯精密的毛利率持续下滑,或也是导致其股价一直下跌的原因之一。2014年至2023年,立讯精密毛利率分别为23.29%、22.88%、21.5%、20%、21.05%、19.91%、18.09%、12.28%、12.19%和11.58%,2023年的毛利率不足2014年的一半。毛利率持续下滑,让立讯精密的股价较为萎靡,截至4月29日收盘,立讯精密总市值为2141亿元。

立讯精密尽管现在已经开始布局多元化,比如2022年2月,立讯精密注资100.54亿元获得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从2022年开始,立讯精密就频频爆出进入新造车的序列,尤其是和奇瑞汽车的频繁接触合作,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几乎已成定局,但现阶段手机代工业务依然是立讯精密最主要的营收构成, 2022年立讯精密对苹果的销售额高达1140.56亿,占2022年总营收比例的74.09%,财报没有披露代工业务占公司的营收比例,以苹果一家代工计算就已经接近三分之二。

通过和两大代工厂营收和总市值的对比,比亚迪的毛利率遥遥领先,目前,比亚迪在单一代工业务上目前尚无碾压优势,但总市值上远超富士康和立讯精密,在华为手机业务恢复和赶超的情况下,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或将迅猛发展,新的代工之王有望产生。

代工业务仍有进步空间

比亚迪的手机代工业务的营收真的有1500亿元?BT财经查阅比亚迪的财报发现,如果按业务分类,汽车业务依然是重要组成。2023年,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4834.53亿元,同比增长48.9%,占总营收的80.27%,2022年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为76.6%,提升了3.7个百分点。手机代工业务营收1185.3亿元,占总营收的19.68%,其他业务营收占比为0.05%。

据《中新经纬》报道比亚迪方面透露的手机代工业务营收约1500亿元,财报披露的相关业务为1185.3亿元,两者差距约315亿元。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明显比亚迪在手机代工业务营收上仍有进步空间。

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越来越高,也带动了比亚迪整体毛利率的提升。2023年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高达23.02%,同比提升了2.63个百分点,为国内车企最高,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为17.05%,下滑了9.1个百分点,蔚来、小鹏,理想毛利率分别为9.5%、-1.6%、21.5%。汽车业务超高的毛利率让比亚迪在2023年整体毛利率提升3.17个百分点,20.21%的毛利率也创下比亚迪历史第二新高,仅次于2016年的20.36%。

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增长较大,2023年研发费用达395.7亿元,同比增长112.15%,超出特斯拉的研发费用百亿元。2023年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4.3亿元、52.8亿元和105.9亿元,三家造车新势力研发费用之和为293亿元,和比亚迪的研发费用相比还有102.7亿元的差距。

在2023年汽车销量达302万辆,首次进入全球十大车企的比亚迪,在2024年定下汽车销量增长20%的目标任务,也就是说比亚迪今年的销售目标为362万辆。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62.63万辆,仅完成目标的17.3%,后面三个季度的销售压力不小。不过3月比亚迪的销售开始回暖,累计销量达到了302459辆,同比增长46%。

进入2024年,比亚迪的股价回升明显,这和2023年的出色业绩表现有直接关系,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1%。在汽车业务稳步提升,手机代工业务大有抢占代工“新王”趋势的情况下,王传福的野心逐渐显露,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王传福重回首富的希望大增。未来王传福是否能如愿再登首富宝座,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 者 |梦萧


抢先试驾一汽丰田bZ3,比亚迪“代工”的丰田到底怎么样?

一、bZ3怎么来的?这几个字符什么意思?

2021的时候,丰田一次性的发布过15款概念车,其中有一台叫做bZ SDN。大家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个缩写代表什么,其实这是beyond ZERO Sedan的缩写。咱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汽丰田bZ3轿车就是脱胎于bZ SDN概念车,也就是其量产版。如果说严格按照丰田bZ品牌的命名规则,这台车按说应该被命名为bZ3S,不过出于简约的考虑,S就省略掉了。

这里还是为大家科普一下丰田被人亲切的称呼为验证码的车型命名规则。现在bZ系列共有两款车型,分别是bZ4X和bZ3,这几位字符分别是这个意思:

bZ:指的是beyond ZERO越过零点丰田旗下全新子品牌

3:指的是尺寸,4代表中型,3代表紧凑型

第四位:代表车身形式,X指的是Cross,也指SUV

所以这次一汽丰田bZ3所代表的意思就是bZ子品牌旗下的紧凑级轿车。和奔驰EQ、宝马i系列一样,其实也很规范很整齐,能够代表一个家族、是一种品牌进化的表达。

二、静态:外观惊艳很丰田,操作略有小改但仍然很好上手

前面我们说过,bZ3来自于bZ SDN概念车,所以在外观设计上,保留了大量概念车的优雅造型。前脸部分仍然是采用了bZ子品牌家族化的设计语言,即垂头鲨造型,视觉感受就是非常精神、非常立体。新车上还搭载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灯带,将左右大灯连接在一起,晚间开启大灯组后显得非常科幻。

车身侧面则仍然是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主打一个修长优雅干练,并且这次也是丰田首次在车型上运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bZ3长宽高分别为4725/1835/1475mm,轴距为2880mm,得益于e-TNGA平台的独特结构,实现了非常惊人的轴长比。大的轴长比意味着在较小的车身尺寸的情况下,车内乘员空间能够最大化。这一点上我们一会儿到了内饰部分再深入讲解。

在这里我想说说隐藏式门把手,丰田的隐藏式门把手充分考虑到了积雪状况下的使用,bZ3上的门把手是内翻式的,不同于小鹏、奔驰EQ等旋转弹出或者平行弹出式,门把手在解锁时会电动内折,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被冻住导致打不开门。

来到车内,bZ3的内饰与之前的bZ4X有着不小的区别,但传承意味仍然明显。首先高位仪表盘和旋钮式换挡机构得到保留,更自然的操作方式让bZ3更好的表达丰田上手0难度的特点。这里主要说说与之前车型的区别:

(1)车机屏幕:在bZ3上,车机屏幕尺寸明显更大,而且分辨率和亮度也非常可观,内嵌的系统则为Android,与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区别不大,上手很是容易。虽然功能多数都在车机屏幕当中,不过层级都很浅,一下子就能找到。这里还是给丰田UI设计人员点个赞,不像某些厂家一样,把很多常用控件藏到四五级菜单往后,简单点、操作的方式简单点对谁都好。

(2)车窗控制:上车之后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功能,就是主驾驶对其他车窗的控制。以往主驾驶那里会有四个车窗控制键,但是bZ3上却只有一个——那另外三个哪里去了?在门把手上有个小滚轮,操作这个小滚轮就能在仪表盘上选中其他窗户来进行控制。虽然第一时间看到这个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但仔细想想,需要主驾驶控制其他玻璃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而且也可以通过语音系统来控制一个或几个窗户的升降,倒也是合情合理。

(拨动滚轮后可在仪表上操作开启哪一个窗户)

(3)主驾驶部分功能的控制:主驾驶的一些功能操作逻辑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首先转向灯的操作从原先的拨杆操作变成了在方向盘上按键操作,轻按闪三下,重按连续闪烁。然后看向方向盘后面,这两个换挡拨片……不是,这两个拨片分别是远近光灯切换和雨刷控制,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却很是简洁明了,用起来也没有任何奇怪的感受。我在这儿有个大胆的推测,说不定某次OTA以后,bZ3也能像同样用方向盘控制转向灯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一样,打方向就能自动触发转向灯。这个功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空间方面,因为拥有着超长的轴长比,所以就算是只有4米7出头的车身长度,仍然能够获得可以用奢侈来形容的后排空间,这空间至少是B级燃油轿车的水准。另外,车内虽然设计非常简约,但是能给你包上皮革的地方都包上了,前排车内的金色饰条也带来不错的豪华体验。

三、动态小试

作为e-TNGA架构下的首款紧凑级纯电动轿车,一汽丰田bZ3是一款单电机前置车,搭载了来自弗迪动力代号TZ200的永磁同步电机以及电池、电控。我们这台试驾车电池容量为65.28kWh,电机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03Nm,综合CLTC续航里程为616km。

将车开起来,踩下油门的第一感受就是稳,起步工况扭矩过度非常丝滑,力道是一点一点的给到你,比那些一点就弹射出去的蹦弓子加速要强得多。电动车时代加速快不算本事,加速又快又稳才是能耐,丰田再次以自己独到的调教和对动力的理解给我们带来了又稳又快的加速体验。

制动表现上,一汽丰田bZ3拥有CRBS机电协同制动功能,即制动时先用满电制动再用机械制动,机电制动的衔接相对比较自然,电机制动负扭矩拉满之后,机械制动的介入几乎是无感的,同时两者的扭矩释放都很及时,给人建立了不错的制动信心。

行驶品质方面,bZ3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结构,同时由于电动车质量重、重心低的固有特点,这台车在弯道、颠簸路段等考验操控和减震水平的地方表现都非常令人满意,过坎舒适转弯敏捷,对于乘客而言坐着舒服,司机驾驶同样很舒服。

总结:

自从去年10月第一次见到bZ3这款车开始,我就觉得丰田没少下功夫。虽然说有些小的细节让人觉得有些颠覆以往的认知,但是实际用下来却非常顺手。我想作为丰田这样一个车企,在新能源时代能尽量有所变革的前提之下,让这样的变革来的更自然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因为纵使消费群体年轻化,丰田在多数人印象中还是以稳重和靠谱的形象示人。一汽丰田bZ3就是这样一个产品,有变革、但仍然产品力出色,好开、好用、让人感到幸福是它最亮眼的Tag。

“代工厂”江淮自立门户,新车杠上比亚迪,开局即败局!

在经历了前些年由政府牵头的汽车新能源化,在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进行推广之后,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来到了30%左右。

在犹如“淘金热”一般的新能源起步浪潮退去之后,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也已相对稳固,以比亚迪为首的技术型“元老”以及以理想、蔚来等品牌为首的新势力“元老”成功靠着更为扎实的前期铺垫和更快的决策反应能力,成为第一批吃到“虫子”的“鸟儿”,印证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古话。

但实际上,在这些成功案例背后,仍旧有许多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早鸟”们,如今依旧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江淮汽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早在2002年,江淮汽车就已经开始布局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先后研发出了铅酸版电动中巴、弱混BSG以及中混ISG等产品,并于2009年明确提出了以纯电动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后续在2010年便推出了iEV系列车型。然而时至今日,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的巨头,江淮汽车为数不多的知名度竟然还是靠给蔚来代工,跟大众合资得来的。

既为车界大拿,江淮集团自然无法接受代工人生,2023年4月,江淮汽车集团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钇为,后续江淮汽车集团的总经理李明在接受采访时对外表示:在未来的3-5年内,江淮汽车集团将会为江淮钇为成立的新公司实现IPO。

结合高层人员的高调发言,再参考江淮钇为目光直指的纯电A级市场,不难看出江淮汽车集团这次是真的打算动真格,靠江淮钇为这个品牌打一场翻身仗了。那么承载了集团复兴重任的江淮钇为,真的能帮助江汽集团夺回应有的目光吗?

起大早赶晚集,钇为3再难破局

在钇为品牌正式发布的一个月之后,2023年5月20日,江淮钇为旗下首款车型,钇为3的全球预售发布会正式于杭州举行,根据会上信息显示,钇为3定位为小型纯电汽车,提供有405km以及505km两种续航版本车型,并且配备了集成度极高的九合一电驱系统,并搭载了与科大讯飞、华为联手打造的钇为OS系统,预售价定在了9.79-12.99万元区间。

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配置,再结合上钇为3小巧呆萌的设计,不得不说钇为3这款车型确实会让人在第一眼时有购买的冲动,然而在理性分析之后,笔者认为钇为3成功的概率是十分渺茫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江淮汽车这张名片如今在中国乘用车界并没有太大的分量,因此品牌给江淮钇为所带来的提升,个人认为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而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固的阶段,在市场上有所成就的品牌如今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号召力都是经历了多年时间积累的,江淮钇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局,完全可以说是“起大早赶晚集”,想要平地起高楼,相信大部分人是不会为之买账的。

除去上述几点,我们再来聊聊产品定位。结合钇为3这款车型的定价以及尺寸来看,这台车未来进入市场以后大概率会与比亚迪海豚、海鸥以及欧拉好猫等小型纯电车形成竞争关系,而上述的这几款车型在10万元上下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基本都是“大哥”级别的存在,海豚月销破2万基本是家常便饭,海鸥在正式交付之后潜力同样巨大,欧拉好猫上个月7000+的销量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简而言之,A0级纯电车这一细分市场虽然蛋糕巨大,但已经被现有的车型死死咬住,市场上也不缺乏有特点有个性的车型,而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的钇为3,大家觉得有可能跟上面提到的这几款车型掰掰腕子么?

至于产品本身,根据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来看,钇为3的车身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025/1770/1560mm,轴距则为2620mm,提供有95马力+405km续航的版本以及136马力+505km续航的版本。对照之下,钇为3比起比亚迪海鸥、海豚等车型,也仅仅是在续航层面略有一些优势,比尺寸,钇为3大过了比它便宜的海鸥,但比它贵点的海豚却比它大了不少,充电效率三款车型之间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亚迪的车型还会更具优势。

综合来看,作为品牌首款车型的钇为3如今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无论是价格、尺寸、三电,它的表现都只能算是达标,没有特别大的惊喜,在这样的情况下,钇为3又属于是一款起大早赶晚集的车型,来得太迟、品牌影响力弱、性价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终将导致这款车型难以破局,想要达到品牌方预计的月销1万,更是难上加难。

弃思皓立钇为,新品牌亦无优势

相信对江淮汽车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一定都听说过思皓这个品牌。2017年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并在之后推出了思皓这个品牌,思晧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当时既承载了大众集团在华电动化的美好蓝图,同时也肩负起了复兴江汽集团的责任。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伴随着几次股权变更,伴随着合资双方的运营不利,思皓已经渐渐成为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品牌,彻底成了江汽集团的弃子。

回望品牌短短的几年时光,营销不力、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换壳成常态、渠道布局效率低下贯穿始终,根据车质网的数据显示,思皓旗下的花仙子、E50A以及爱跑等车型皆是投诉的重灾区,并且投诉原因大量涉及三电领域,可以说思皓品牌的整个运营团队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然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负责思皓的团队如今已经加入了江淮钇为,基于这一情况,钇为未来在运营、技术以及渠道层面的表现着实也是令人感到忧虑。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较为成功的品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就是比亚迪这类以技术为基础,同时拥有非常完整的汽车全产业链,规模效应强的企业;其二就是长安、吉利之类,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盈利能力强,在国人心中有着较高认可度的企业;其三就是以蔚小理为主的新势力品牌,虽说自身技术和规模都不算太强,但是以互联网为主,懂得造势营销,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然而透过思皓来看钇为,很明显钇为这个品牌当下的情况完全达不到上述三种类型企业中的任何一种。

论技术,江淮钇为发布的DI平台、MUSE架构以及MIS架构似乎颇具吸引力,但是放眼整个中国车市,自研新能源技术强的比比皆是,2023年又是大厂新技术大批量落地的一年,在此背景下江淮的技术不具任何优势。况且结合之前思皓产品的表现,非要说钇为技术强大可靠,也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而在资金层面,根据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8-2021年间的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1.06亿元、1.43亿元以及2亿元,而对应时间内江淮汽车所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2.78亿元、11.17亿元、13.03亿元以及20.05亿元。如此看来江淮汽车的资金链亦是非常薄弱的,完全是靠补助在撑着。

至于营销层面,江淮钇为未来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到忧虑。此前思皓的营销表现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成立多年却毫无知名度的品牌何来的营销可言?而如今负责钇为营销的,大概率也是思皓的原班人马。除此之外,江淮钇为这个品牌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连完成了品牌发布、产品首发,可知晓相关信息并了解江淮钇为的人确实寥寥无几,这样近乎不作为的营销,似乎也已经提前宣判了江淮钇为的“死刑”。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江淮如今推出的钇为,无论是品牌影响力、品牌认可度、受众面、集团资金储备、营销表现以及技术积淀,都未能展现出太大的优势,而这个姗姗来迟的品牌却选择一头扎进竞争最为凶狠的小型纯电车领域,它的未来可想而知,大概率会如思皓一般,石沉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

国产“跨界王”比亚迪,既造电池又卖车,还与富士康抢生意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跨界并不算什么,比亚迪才是国产“跨界王”。对于比亚迪,或许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都是一家中国车企,但事实上,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

在成立之初,比亚迪便展开了对电池的研发和攻关,得益于创始人王传福的坚持和高瞻远瞩,公司在锂电池大火之际迅速走红,一度成为全国第一的电池供应商。

在做电池的同时,比亚迪又看中了中国 汽车 产业的发展前景,并借助电池业务打下的坚实基础,成为了新能源 汽车 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不仅造电池、卖车,而且还与富士康抢生意。

4月底,比亚迪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根据报告中数据显示,比亚迪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09.92亿元,同比大涨108.31%;

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增幅同样超过100%,达到110.73%。

受行业销量下滑、补贴退坡的影响,比亚迪的 汽车 业务经营状况不佳,甚至出现了亏损。反观比亚迪一直默默发展的电子代工业务,撑起了比亚迪的一片天。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电子的营收为198.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几乎达到50%。

如此看来,比亚迪的电子代工业务比想象中发展得还要好。

笔者第一次得知比亚迪也做代工,是在2019年小米9供不应求之际,雷军宣布将部分订单交付给比亚迪。

也正因如此,比亚迪才代工业务才正式为人熟知。随后,华为与伟创力之间的纠纷,再一次让比亚迪代工业务深入人心。

先后获得两位手机巨头大单一事,让比亚迪同期的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增长。如今,背靠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又一威胁。

不同于立讯精密等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代工厂,比亚迪有着稳定且庞大的客户群,这得益于该公司其他业务多年来积累的渠道优势。

此外,作为中国制造业巨头,比亚迪做代工原本就有技术优势。 当把富士康的经验搬过来后,比亚迪代工业务很快就形成体系。

综合来看,比亚迪之所以敢当“跨界王”,依靠的还是核心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渠道以及客户基础。

在你看来,比亚迪能否超越富士康呢?

文/谛林 审/球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037.html
成本上涨 库存高企 打回原形 葵花药业一季度业绩双降
终于 轻松一刻 这世界癫成我想要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