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 破壁清障激活力

公平竞争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汪子旭 王文博)《经济参考报》5月7日刊发文章《破壁清障激活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文章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实施两年来,一系列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记者获悉,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还在加快,《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社会信用建设法》等政策文件将酝酿出台,同时,相关部门将开展重点领域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紧破除障碍。

近日,在江苏太仓港,1万个保温壶搭乘货船通过水路运输抵达上海洋山港后运往阿联酋,相比以往陆路运输,不仅整体通关时长节省一半,而且每个出口集装箱能节省400元。记者获悉,这得益于由上海海关、南京海关创新推出的“联动接卸”模式,将江苏太仓港作为上海洋山港的延伸,将传统的转关申报、二次运抵模式,转换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两地海关通关一体化的实践,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等重点任务。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监管角度看,要建章立制做‘加法’,统一市场监管制度规则和执法尺度;简政放权做‘减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区域协作做‘乘法’,推进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和跨区域监管执法协作;破除壁垒做‘除法’,着力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

异地办事路程远、成本高曾是不少纳税人办事的痛点、堵点。为此,石家庄市创新推出“跨区域协同服务”,实现税费事项线上、线下全市通办,充分满足了纳税人缴费人异地办理需求。目前,石家庄市已完成546次税费事项“跨区域协同服务”,平均让每户享受该服务的纳税人少跑30公里路程,有效降低了办税缴费成本。

破除壁垒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集中清理,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有力破除了一批行政性垄断堵点,有效制止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其中,涉及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占45.44%;涉及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占13.47%。

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则制度也加快“立”起来。其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行业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着力从源头上减少排斥、限制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将尽快出台。

“实施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李小林说。

尽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不过,专家也表示,国内大循环还存在堵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现象仍有发生。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看来,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应坚决破除所有制身份歧视,解决该放的领域没有完全放开,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设置门槛、隐形障碍等问题,全面排查和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近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持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一方面,抓紧完善制度。制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指引,报请出台实施《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社会信用建设法》。另一方面,抓紧破除障碍。构建问题举报核查及整改通报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完)

市场主体

破壁机哪个牌子好?求推荐一下

招标

强烈推荐金正破壁机923,我自己入手了一个礼拜,现在觉得作用杠杠的,破壁机因为功耗大,一定要买质量好的,金正的破壁机智能芯片和刀片的特色非常牛,那绞碎功能很惊人,而且使用也安全,用来打豆浆,打果汁非常好用,还可以煲汤呢!苏泊尔的破壁料理机就不错啊,我们家就有,用到现在还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它有6叶碎骨刀加上转/min的转速,拿来做豆浆基本无渣,也不用过滤,营养保留的更多,还自带“清洗”功能,方便很多啊。 a

如今我国碳市场交易发展情况怎么样?并谈一下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展望,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全球碳排放主要交易所:欧盟碳市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韩国、新西兰、中国碳市场

本文核心数据: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全国碳排放交易成交价格、欧盟碳市场交易成交价格、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交易成交价格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首日成交价上涨6.73%

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入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2013年6月,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2016年,四川、福建开启碳排放交易体系试点;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21年《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相继出台,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速。

大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市场上线交易,地方试点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存。在全国碳排放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位于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企业在湖北注册登记账户,在上海进行交易,两者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2021年7月15日,上海环交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沪环境交[2021] 34 号)》,全国碳交易的交易方式采用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截至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吨(折合超410万吨),成交额.25元(折合超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较开盘价上涨6.73%。

全国碳市场价格具备上升空间

2020年,疫情冲击对碳市场具有负向作用,但由于各碳市场逐步收紧了碳配额发放,并且各国制定了更高的自愿减排贡献目标,“碳减排”、“碳中和”处于较高战略地位,碳价逐步攀升。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

2019-2020年,由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规则的收紧预期以及碳免费配额的减少,ETS碳价格从平均每吨25欧元翻倍至2021年5月初的每吨50欧元左右。

2020-2021年,美国RGGI碳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RGGI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发放以拍卖为主,每个季度举行一次拍卖。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RGGI拍卖成交均价为7.97美元,较上一季度涨幅为4.9%,总成交量为2299万吨。

理论上来说,当碳配额价格高于减排边际成本的碳价,才能有效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职能。

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相对总量控制机制:以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发电总量为基准值,计算出每家企业的配额量。考虑到在全国碳排放交易的初始阶段不会为企业添加太多成本负担,目前碳排放配额取决于发电总量。

从最新的各地碳交易试点市场的交易价格来看,交易价格处于9-51元/吨的区间内,结合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51.23元/吨的收盘价,随着配额的逐步收紧,全国碳市场价格具备上升空间。

根据中国碳论坛、ICF国际咨询以及北京中创碳投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初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约为49元/吨,2030年有望达到93元/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元/吨。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林业碳汇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破壁清障激活力

全方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高地

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和世纪之交大变局所带来的种种冲击,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我国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数字化变革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型、产业结构重构、治理方式变革的 历史 趋势,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高地。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迅猛

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美国是最早布局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1998年美国商务部就发布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系列报告,以后又相继发布了《美国数字经济议程》《美国全球数字经济大战略》等,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欧盟2014年提出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推动围绕大数据的创新,培育数据生态系统,其后又推出欧洲工业数字化战略、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等规划。2021年3月欧盟发布了《2030数字化指南:实现数字十年的欧洲路径》纲要文件,涵盖了欧盟到2030年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愿景、目标和途径。日本自2013年开始,每年制定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从“智能化、系统化、全球化”视角推动 科技 创新和发展数字经济。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61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4.4%。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74.7%。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4.3%,远超发展中国家27.6%的水平,是发展中国家的约3倍。从增速看,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3.1%,略高于发达国家数字经济3.0%的增速。从规模看,美国数字经济继续蝉联世界第一,2020年规模接近13.6万亿美元。从占比看,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中国规模世界第二,增速全球第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经济正以自身独有的特点展现出无限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由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 社会 ,已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相关部门扎实有力推动各项规划实施落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换挡,为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大动力。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稳居世界第二;从增速看,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9.6%,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2022年5月底,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2亿户。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创下近10年新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保持了17.7%和16.9%的高增速,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千行百业转型应用涌现,产业数字化动能释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2021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同比增长22.73%。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保障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 社会 发展实践中去。一是加强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二是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将加快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举措列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中,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 探索 数据资产定价机制,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三是加强创新,建立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推进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依法、有序、规范加工利用,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迈向数字时代的重要标识,对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厚植经济竞争新优势,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极其重要且意义深远。“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中国共生(智库)国际研究院 执行院长 陈新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8000.html
这档没节操的直播 半夜闹出人命了
塔布 独家V观丨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