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乡村博物馆

(原标题:乡村博物馆: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

□新华社发5月17日,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

□ 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鲍福玉

宫小昀

一座乡村,几多乡愁。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往只有城市中才有的博物馆,如今也开始扎根乡村,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在乡村地区不断涌现,成为传承乡村文脉、促进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山东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

上周末,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社区村史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社区小学生,他们手拿蒲扇、盘腿上炕,兴奋地在村史展区体验祖辈们生活的场景。

“村史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一个宝贵的精神家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博物馆复原了老民居的生活场景,馆里的很多文物、老物件也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人们从这里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记住了这方土地的乡愁。”

城阳村社区团委书记袁勋说,打造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为了以物寻根,不忘来处,守护好城阳村的历史文化根脉。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既让面临消失的乡村文化留存下来,也让居民们得以再次触摸历史,在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激发出创造新生活的动力。

于2018年8月份投入使用的三涧溪博物馆,由三涧溪村乡村振兴展馆和村史馆组成。展馆内不仅有重要文物,还有承载乡村记忆的生产、生活物件。如今,这些被保护起来的乡村根脉和乡土记忆,成为人们来此旅游、研学必看的一站。

三涧溪村党委委员王立丽表示,自建馆开始,已经有超40万人前来打卡。在村民大多搬进楼房的今天,三涧溪博物馆成为村民尤其是青少年回望历史、了解过去老一辈奋斗生活的重要窗口,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游客的增多也让村民不断提高主人翁意识,自觉充当三涧溪村“形象代言人”,村庄的文明程度整体提高。

乡村博物馆建起来容易,如何活态发展实现“长红”,却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也是聂鹏一直思考的事。今年34岁的聂鹏是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西村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项目的第22代传承人、泥塑艺术馆的负责人。

“艺术馆就是一张对外的名片,既要好看还要中用。”聂鹏说,乡村博物馆要想有旺盛的生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示乡土文化,还要大胆创新积极融入时代发展,融入村民生活和乡村发展,让村民共享博物馆带来的红利。在传承和发展非遗技艺的同时,聂鹏积极将艺术馆打造成集研学体验、地域文创开发、线上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目前,聂家村“研学+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上个月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教研室副主任、民俗学博士毛晓帅说,在城市中,大多数展览都是宏大叙事的“大历史”,而村里的博物馆显然对当地人意义重大,乡村博物馆的存在,可以让村民回归对自身文化“宝藏”的发掘,重新审视本地文化脉络,自觉地参与文化保护和传承。

毛晓帅认为,民俗文化是有地方性的,打造乡村博物馆,应该去主动发掘乡村赓续的标志性文化,避免同质化。同时,加强与专业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为乡村博物馆注入新思路、新力量,创新展陈设计呈现,发掘非遗、民俗、艺术等文化IP的更多可能性。


乡村博物馆,一种新形态的乡村文旅公共空间建设

放眼世界,有很多知名博物馆均位于乡村。在我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建立乡村博物馆已时不我待。虽然并不是所有乡村都适宜建立博物馆,但对于乡土资源丰富的村落来说,建立博物馆是可行的。我国很多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资源——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民族资源、文化资源等,它们各具特色、各有表现,又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支撑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条件。

乡村博物馆—用策展的方式讲述乡土记忆

作为文化机构,博物馆不仅是专门的收藏、纪念和展陈空间,更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和文化交流平台。因此,在乡村建设博物馆,将为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乡村博物馆源于乡村,生长于乡村,是一种带着泥土气息的,脱离了“高大上”、“距离感和精英化”的固有印象,无论是对于来自城镇的我们,还是对于生长在乡村的我们,无疑都是拥有巨大吸引力的。另一方面,围绕乡村文化设计运营的乡村博物馆,是对其域内各项文化遗产进行保管和研究的权威机构,游客可以在乡村博物馆系统全面地接触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成果。

乡村博物馆—已有相当的行业经验可作借鉴

20世纪60年代,法国乡村地区发展失衡,出现持续颓势。为了扭转这种失衡局面,法国首创了“生态博物馆”概念,并率先在乡村地区展开实践。法国的“生态博物馆”覆盖了自然、文化和产业等多种生态,强调居民参与,传达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与法国的情况类似,70年代日本出现“乡村过疏化”,“地域社会”于是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乡土博物馆得以在日本迅速发展。

从挖掘地域特性到参与学校与社会辅助教育,从着重展开知识普及到呼唤域内居民亲身参与,日本乡土博物馆发展出了多种类型。

那么到了今天,更理想的乡村博物馆又是什么样呢?大地乡居已完成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

乡村博物馆—“1-2-3”模型的成功探索

在广西柳州,有这样一个苗族分支:他们以稻作为生活之本,在层层稻田上耕种、收获、发展,拥有着一套完整的文化与信仰体系。辗转迁徙,他们最终选择在融水安居,因而自称“融水苗”。“九山半水半分田”,小桑村苗寨是这里最典型的村落之一,极具文化古韵,又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得以保存了完好的苗族原生态文化。

大地乡居根植于域内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了“1-2-3”模型对这座乡村博物馆进行改造升级,希望将单一孤立的展陈空间,转化为动态、多元的文化枢纽,从而为激活域内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个文化脉络

经过5年时间的筹备,通过挖掘、调研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梳理、挖掘了域内文化特色,在域内文物保护与文化系统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2个建设要点

将博物馆的空间改造和各类文化活动的引入相结合,才能实现域内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持续性传播。

3个空间层次

打通了三个立体层次:博物馆+域内典型文化景观+乡土生活体验。

第一,以博物馆为中心枢纽,将苗寨乡村空间与之形成互动,融为一体。

第二,对重要节点进行复合型开发,如文创空间,可将文创产品展售、手工体验、风物特产供应、课程会议等功能融于一体。通过景观改造和功能区提升,使乡村风味、民族特色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

第三,注重乡土文化体验建设,与博物馆展陈和在地文化形成优质联动。

这是对创新乡村振兴模式的又一次有益尝试,通过重构乡村博物馆,建立开放的动态文化展示平台与对外交流窗口,助力于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传承文明,记住乡愁的作文

时下,“记得住乡愁”成为一句流行语。 在大规模推行城镇化的同时,如何留住乡村肌理,如何传承民间的记忆,对于规划者和普通人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联想到最近另一句流行语“时间去哪儿了”,我们更可以真切感受到整个社会的一种焦虑,一种在巨大时代变革和急速生活节奏中难以寻找稳定心灵的焦虑。 无论是“记得住乡愁”还是“时间去哪儿了”,都在表达一种心理,即对变化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只不过,前者指向空间的转换,后者则指向时间的流逝。 或者说,前者的目的是回到家乡,后者的目的是回到过去。 乡愁和怀旧诉说的是同一件事,在英文表达中可以明确体现出来。 英文单词Nostalgia是乡愁、怀旧的意思,这个单词由两个希腊语词根构成,nostos对应“家乡”,而algia对应“怀念”。 但希腊语的词根并不意味源自希腊。 实际上,这个词是瑞士的医生侯佛(Hofer)在其1688年的一篇医学论文中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是医学论文?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乡愁、怀旧是一种疾病,必须通过医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种认识并非毫无缘由,当时欧洲大陆大小战争很多,许多士兵由于思念家乡,无法集中精力在前线对抗敌人,大大影响战斗力。 因此,这种乡愁病,成为医生们研究的对象。 300多年过去,乡愁早已不是一种病,甚至成为诗人和哲学家们表达自己浪漫情怀的一种方式。 乡愁也不仅停留在空间维度,更扩展到了时间维度上。 撰写《怀旧的未来》一书的俄裔美籍学者博伊姆(Boym)说: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导致人们越发怀念过往的慢节奏生活,以及越发怀念并需要社会的内聚力和传统。 社会学家戴维斯(Davis)也认为,在充满不确定的变动和断裂的过程中追寻一种稳定与持续的力量,是人们怀旧的主要动力。 因此,我们已经更清晰地认识到事情的本源所在:乡愁、怀旧行为本身不是疾病,导致人们乡愁、怀旧的大环境,才是需要思索的对象。 我们是否太强调发展的价值,而忽略了无序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心理认同的紧张?我们是否太过描述都市水泥森林的繁华,而忽视了正在迅速消失的原乡传统?也正是在这种反思和质疑声中,“记得住乡愁”能够迅速占领舆论高地,“时间去哪儿了”能够迅速引发社会的共鸣。 虽然这种乡愁、怀旧的力量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我认为,如果对这种力量使用过度,也会导致负面结果。 一个人的nostalgia虽然不是病症,但一个社会过于沉迷于nostalgia,是一种社会的病态。 对乡愁、怀旧处理不当会导致两种极端的行为。 按照博伊姆的分类,怀旧分为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 修复型的怀旧者认为旧的时代好于当下,所以要回到过去。 这种类型的人走到极端,便是要对已经因种种原因废弃或消失的古迹进行复原。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以崇古为名大肆修建仿古建筑的例证,但是,“乡愁”不是这样记住的。 反思型的怀旧听起来理性一些,这类人更强调对旧的“怀”,不追求回到过去,而是追求一种怀念过去的徘徊感:“在废墟上徘徊,在时间和历史的斑斑锈迹上、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的时间的梦境中徘徊。 ”但反思型怀旧走到极致,便是对历史的滥用,使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失落和挫败感。 这类人会走向进步的对立面,将任何合理的变化和发展都视为敌人。 他们不需要回到过去,他们索要的是将时间停止,将时间凝固。 “记得住乡愁”,犹如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变迁大潮中,未来具有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但是,只有当故乡成为回不去的过往,人们才会为乡所愁。 从这个角度而言,“记得住乡愁”存在着语病。 因为乡愁是一种怀念故乡的情感,我们要留住的不是这种情感。 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城市面对故乡的寥落捶胸顿足,而是积极留住故乡文化脉络中的美好。 所谓“时间去哪儿了”更是如此,时间既无法回溯,也无法停驻。 浪漫主义的怀旧情结可以存在于诗歌和哲学之中。 但是,当怀旧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那种浪漫的忧伤便不再美丽。 适应变化是人应具备的素质,否则就如博伊姆所说:“对于家乡的思念收缩成为对于个人自己童年的思念。 与其说是对于进步缺乏适应,不如说是‘对于成年人生活的某种不适应’。 ”

镇史馆里觅乡愁传承文明聚力量日记大全

镇史馆里觅乡愁 传承文明聚力量曾佐然“1917年的重阳节,朱德应当时泸县凤仪乡团总熊仿文之邀,首次登上云锦山,并组建了振华诗社,现如今,振华诗社仍然活跃,这是振华诗社出版的刊物。 ”讲解员魏生梅热情地给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 回望历史,勤劳睿智的云锦人,躬耕笃学,创造了无数的骄人业绩和灿烂的农耕文明。 四大世家、薄刀桥四座国宝龙桥、二十四项市、县级非遗、三大集场、两处胜境、三十五位英雄烈士被收录历史文献,名扬梓里,闪耀川南。 数风流人物,龙川坝的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闻名遐迩,余家沟的北大娇子陈炜谟享誉文坛,金鸡桥的抗日名将袁治热血报国,干沟山的教育名家何白李树蕙滋兰。 开国元帅朱德驻泸州期间,三上云锦山,缔建振华诗社,薪火相传,诗风蔚然,崇文重教之风日盛。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今日云锦引领“泸州东翼”,成为“都市副中心”之格局。 “每一次讲解都让自己感慨万千,特别是发生在我们云锦镇人身边的人和事,倍感自豪!”魏生梅说。 每次讲解都能从群众的眼神中体会到云锦镇群众在这片热土上艰苦奋斗、不断向前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云锦镇的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努力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摆放的一些老物件更是让年纪大的参观者回到了从前。 “这些东西是一种记忆,也对下一代是很好的教育实物,让他们知道先一辈艰苦的生活是怎么过来的。 ”看到以前耕地用的犁,村民们发出感慨,这些老物件如今已经很少见了,但云锦镇的每寸土地上,都有它的翻耕过的印记。 镇史馆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了解历史的渠道。 “以前从来就没有仔细了解过自己家乡的历史,今天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同时,作为一个云锦人,我也深感自豪。 ”唐加芳是地道的云锦人,亲戚朋友来访,她就带着他们来参观镇史博物馆,交谈话语中透露出对家乡的文化自信,令人十分钦羡。 “镇史馆是记录云锦镇镇史沿革、城镇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城镇记忆、居民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是全镇人民的精神家园。 ”魏生梅说。 一座镇史馆,一头牵手既往,一头牵手未来。 为了全面系统地将云锦镇历史变革、沧桑巨变以及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展示出来,云锦镇投入58万元建设了镇史馆。 镇史博物馆位于云锦镇稻子村隆庆寨生态农业园内,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从筹划到开馆,耗时1年。 该馆以时间为线索,集中展示了镇史沿革、镇情风貌、经济发展、民间习俗等多方面内容,全面展示了云锦镇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特色文化。 “云锦镇史馆为泸州市首家乡镇级博物馆。 自去年建成运行以来,馆内设施在不断完善升级。 ”魏生梅介绍说。 云锦镇史博物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中体现人文荟萃的云锦镇镇史,以文字介绍、影像资料、书籍刊物等为主,着重介绍了云锦镇的人文历史,这里面有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抗日名将袁治等生平,以及开国元勋朱德与云锦的缘分。 另一类以实物为主,主要是反映农耕文明为主的农耕农具、瓷器、木器、像章、货币、连环画、地方民间工艺、近代历史文献等藏品展示。 展品完善、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700余件,最早的藏品可以追溯到明末时期。 魏生梅说,镇史馆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唤起回忆、留住乡愁,更有利于人民团结、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云锦人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家乡做出贡献。 镇史馆自开馆以来,已成为云锦镇干部群众追忆历史、留住乡愁、憧憬美好未来生活的新去处,更是成为全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爱党爱国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汲取力量砥砺前行的主基地。 百年风云变迁,如今的云锦镇成为了泸州东翼重镇,村民富了,村庄美了,跟党走的信念更坚定了。 展厅内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向我们诉说着云锦镇的发展变迁,生动展示了党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云锦镇镇史馆的建立,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更让党员群众在前行中更有底气。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8494.html
广东将建立11个保护优先区域
辽宁纸扎车鬼加油事件 结局一再反转 凌晨12点一辆纸扎车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