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澄清20条谣言!农夫山泉 去年纳税68亿元!

5月20日晚间,农夫山泉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自2月25日来针对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的谣言及其真相》。

农夫山泉表示,比流量重要的是真相,是基于事实本身的善恶是非判断。 农夫山泉已经启动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相关工作,将追究恶意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农夫山泉在声明中详细列出了20条谣言,并逐一提供了真相。 这些谣言包括但不限于,钟睒睒与娃哈哈的关系、农夫山泉的创立动机、与娃哈哈的竞争关系等;农夫山泉的税务问题、水质问题、企业标准问题;农夫山泉的公益活动、对外捐款情况;农夫山泉的产品包装、水源问题;钟睒睒个人的行为和言论。

声明中,农夫山泉对每一条谣言都进行了详细的澄清,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和解释。

针对与哇哈哈的争议,声明中,农夫山泉表示,钟睒睒从未在娃哈哈公司领薪,更不存在因窜货行为被开除之事。钟睒睒创办农夫山泉完全是临时起意的拍脑袋项目,并不针对任何人或者企业。

1996年,做保健品生意的钟睒睒去千岛湖考察收购一家百年药酒厂,中午在新安江边用午餐,被千岛湖黛色的秀水吸引,当即决定放弃收购酒厂。餐后即安排在新安江边上寻找合适地块筹办瓶装水厂。

此外,从创立至今,农夫山泉从未有过因与娃哈哈相互竞争而产生的任何一笔罚款。农夫山泉从未雇佣水军诬陷娃哈哈,从未要求商店禁售娃哈哈,从未降价打击娃哈哈。

就涉日问题,声明中农夫山泉表示,其红瓶水瓶盖使用象征民族自信的中国国旗红。所谓的隐含日本国旗完全是造谣。东方树叶绿茶标签故事根据中国径山寺历史撰写,展示了中国茶叶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标签上的佛塔图案参考自南朝古塔形象。其他包装上所谓的媚日也统统虚假。此外,东方树叶绝大部分原料均为国产,少量来自斯里兰卡等,没有使用日本茶叶。

就钟睒睒卸任法人代表等问题,声明中农夫山泉表示,浙江农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只是农夫山泉下属的一家子公司。农夫山泉于2024年2月23日向工商提交申请,更换子公司的法人代表,2月27日核准,为正常的人事调整。所谓“逃离”等说法,纯属谣言。目前钟睒睒仍然是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另外,关于水质问题,农夫山泉引用了生态环境部的公告,证明其丹江口水源地的水质为优。对于纳税问题,农夫山泉公布了2023年的全口径纳税额为68亿元人民币,反驳了偷税漏税的指控。

农夫山泉强调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承诺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对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给予支持的网友、媒体和自媒体朋友表示了感谢。农夫山泉呼吁,被误导的网友能够主动删除与谣言相关的言论和视频,以帮助净化网络环境,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

责编:陈丽湘

校对:王蔚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体,已成为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放大器”。 这些谣言对实际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危害远远超过所谓风险对人们健康的损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六翅肯德基怪鸡、康师傅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近期,这些食品谣言源源不断地成为近百家微信公众号热门推送内容,并在朋友圈中刷屏。 “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产品就遭受20亿元损失。 ”娃哈哈公开表示,微信等网络平台上滋生的谣言,不仅给品牌造成了巨大伤害,市场销量也出现了严重下滑。 面对流言的屡次侵袭,4月起,娃哈哈、康师傅、肯德基等巨头,纷纷将涉嫌传谣微信号背后的运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此次各大食品企业共起诉超过十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总体索赔金额超过6100万元,这也是近年来网络食品谣言索赔第一案。 进一步调查发现,利用微信公众号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背后则清晰呈现出一条各家微信运营公司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炮制谣言恶意竞争。 2014年10月,微信公号“蜜琪儿”发布了《农夫山泉停产,这水我再也不敢喝了!我要买水机!》的文章,图文并茂地宣称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污染严重,已停产。 一经推出,短时间内就得到十余万的转发量。 新京报记者查阅“蜜琪儿”过往的微信内容发现,与农夫山泉这篇文章相比,其普通微信内容的转发量通常在数千次左右,十余万的转发量使蜜琪儿公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农夫山泉按捺不住了,将“蜜琪儿”背后的无锡伊泰莲娜商贸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江苏无锡市工商信息显示,这家无锡伊泰莲娜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于2006年,企业法人张霞,注册资本3万元,经营项目包括首饰、工艺品、日用品、化妆品、经济贸易咨询等。 据伊泰莲娜在中国制造交易网注册的信息,这家公司早期经营女性饰品,并在淘宝商城拥有一家皇冠级信誉商铺。 “蜜琪儿”最近一次官方认证日期显示为2015年3月24日,从推送的微信内容来看,伊泰莲娜的业务已整体转向直销品牌“无限极”的运作。 由于旗下拥有化妆品、保健品、净水器等产品,美容养生类内容成了“蜜琪儿”的推送重点。 《母乳毒死宝宝,无知害死人》、《癌症8个早期危险信号》《远离奶茶,真爱生命!以后别喝了》,从这些微信标题和内容看,“蜜琪儿”的推送手法主要依靠健康警示、提醒等吸引读者阅读并转发。 新京报记者以公关公司身份联系上无锡伊泰莲娜商贸有限公司,其公众号负责人林某告诉记者,开设“蜜琪儿”公号主要是宣传“无限极”产品。 当询问是否可花钱推送特定内容时,他提供了每条每次800元的价位,如制作成头条的话价格会更高,但不保证阅读数量和转发数量。 梳理涉嫌传谣的多家微信号,新京报记者发现,微信推广已呈公司化、链条化趋势。 许多微信公号已成其背后公司的主要业务,绝大多数涉事公号背后均有母公司的身影,且同一家公司旗下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公众号来推动谣言传播。 肯德基起诉的10家微信公众号,分属3家公司,为深圳市赢陈安之成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太原零点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微路况科技有限公司。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仅深圳“赢陈安之成功”旗下就有6个公众号转载了肯德基怪鸡谣言。 山西微路况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也有近10个公众号,诸如“微路况”、“冷幽默笑话”、“微路况交通眼”、“人生感悟励志语录”等。 新京报记者尝试拨打该公司公开的手机,就连手机号码的提示信息也是“太原最大的微营销联盟”。 随着众多微信公号被密集起诉,更多微信联盟、微信营销圈浮出水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东营销公司负责人说,与当初微博上的“福建帮”一样,目前此类微信运营公司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并将触角延伸到全国范围,初具规模。 “经营模式就是传帮带,当一家营销公司在省内发展出近十个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后,还会发展近十个公众号定位全国其他城市,在当地发展代理商、运营商加盟。 ”该人士说。 娃哈哈遇到的“爽歪歪、AD钙奶含肉毒杆菌”谣言攻击中,正是微信营销公司层层推手的加工诞生。 杭州法院公开庭审资料显示,这条谣言的始作俑者为吉林女子于秋红,今年1月在腾讯微博发布了“娃哈哈AD钙奶、爽歪歪都含有肉毒杆菌”的文章。 4月10日,武汉鑫众昌商贸有限公司通过“嘟嘟童年”公号发布《幼儿园老师刚发的啊!做妈妈的都转过去,看好自己的宝宝》,称娃哈哈“含有肉毒杆菌”。 同天,广州魔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微狮岭”公众号发布《狮岭得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原因竟如此惊人》一文,声称“喝娃哈哈饮料会导致白血病。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广州魔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微狮岭、花都抵野等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超10万。 负责人林某声称,其是华南最大微信营销联盟WeMedia广东分公司,该联盟下面拥有近500家微信公众号,覆盖面达5000万粉丝。 6月3日,新京报记者联系被起诉的营口飞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无极道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广州魔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方给出一致的答复:微信刊出的涉谣文章皆是随手转发的网络新闻。 “那条康师傅使用地沟油的新闻,只是从网站转载过来的,并不是付费广告。 发出后就被投诉,我们已删掉了相关链接。 ”最早于4月27日刊发康师傅地沟油文章的“热门搜索”一位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如是说。 另一家传播“肯德基鸡翅中有活蛆”而被起诉的太原零点科技公司,也称自己是无意转发。 一位梁姓负责人说,微信公众号刊出的文章是转载广东一家电视台播出的内容,“我们也是刚从网上看到被肯德基起诉的消息,只能应诉了。 ”事实上,涉事公众号坚称的“随手转发”,已成为业内惯用的牟利手段。 借助夸张的标题和内容获取大量粉丝、传播量后,通过企业投放广告费生财,是微信营销的标准做法。 一位负责深圳多个微信号运营推手告诉新京报记者,改编拼凑网上内容,是惯用的营销手法。 “标题内容越耸人听闻越好,模糊掉事发地,或直接改成当地。 或是拿其他微信推手制造的话题,移花接木后二次传播,这种区域化的帖子阅读量非常高。 ”煞费苦心的炮制谣言,最终目的仍是攒粉后攫取广告费。 微信营销圈内,公众号一般获得几万以上的粉丝,就具有一定广告价值,企业主也自然找上门来。 因涉嫌传播康师傅谣言被起诉的“营口自媒体”负责人董某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借助企业投放广告仍是主要盈利模式,并已有手表、面膜等企业主动找上门,广告投放价格一般是150~300元/1万粉丝左右。 “营口自媒体”粉丝数达到8万多,其公众号头条植入广告报价是2000左右,“部分达到10万粉丝的公众号,广告价格是3000元左右/条。 ” 新京报记者采访中,对于一些集中爆发的网络谣言,多家食品企业首先都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竞争对手。 但这些需要警方的进一步调查。 “地沟油谣言去年就出现在网络上,但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却再次集中爆发。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李宜霖告诉记者,短短几天时间,转载量超过600余次,阅读量逾百万,爆发的时间节点和动机都值得怀疑,“这样有组织、短时间内爆发的数量巨大的谣言攻击,应有幕后黑手推动。 ”娃哈哈则称,近期攻击饮料企业产品的谣言,“是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散布,目前已整理搜集出了部分网络水军的资料,作为进一步维权的证据使用。 ”康师傅还在声明中指出,目前食品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已刺刀见红,导致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利用网络谣言攻击对手的恶性竞争局面。 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先例。 去年,康师傅就因谣言攻击,和竞争对手统一集团闹上了法庭。 根据2014年康师傅起诉统一的立案文书,去年8月,湖北孝感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周某在天涯论坛、槐荫论坛连续发布《日资产品不可信,逆天的康师傅》、《康师傅你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帖子,声称康师傅提前标注方便面生产日期,呼吁抵制日货康师傅。 在康师傅向法庭提交的材料中,周维尼因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进行了警告处罚。 同时,康师傅还起诉统一集团和周维尼,称其指示员工在网上散布诋毁康师傅的谣言,导致康师傅当季销量受严重影响,要求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而新京报记者在当事双方提交给法院的举证资料中看到,周某称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帖是公司安排。 统一公司在孝感地区有110多名员工,规定业务员要通过微信沟通,成立了专门的微信群下达工作指令。 关于康师傅的帖子,统一公司员工在群里交流了半天时间后,上至主任下至经理都纷纷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5月26日,孝感市南区法院判决,统一公司员工周某向康师傅公开赔礼道歉连续30天,并赔偿康师傅1.3万元。 而对于散播康师傅谣言的动机,统一公司员工在应诉时辩称是出于市场竞争目的,“我们是卖统一方便面的,看见康师傅方便面的负面信息就很关注,毕竟是竞争对手,康师傅的生意差了,我生意就会好点儿。 反正只要是有损康师傅的事件,对我们经营统一方便面就有好处。 ”8日,统一集团大陆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对这件事“不知道”。 超6100万元索赔能否止住谣言?从邮件、论坛、微博,再到微信,肯德基“6个翅8条腿”、康师傅“越南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其实流传已久,近期却被微信公号通过加工制作再次快速传播。 肯德基官方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肯德基共发现微信公众号有4000多条内容,其中超过130个账号的帖子阅读数超过10万。 按此数量计算,这则肯德基“负面信息”被至少转发了1300万次。 今年五一期间出现的康师傅地沟油谣言,截至5月6日,这则信息在微信号刊出699次,阅读量累计达152万次,而阅读量超过5000条以上的达到70余条。 被反复炮制的还有“娃哈哈肉毒杆菌”。 4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声明称这些谣言使娃哈哈部分产品今年第一季度损失高达20亿元。 面对传播迅猛的谣言,各大食品企业纷纷选择起诉,提出了巨额索赔。 根据新京报记者获得的法院立案文书,目前康师傅已起诉了营口飞翼网络有限公司、无锡无极道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德惠市雅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获得正式立案。 同时,还向上海公安提交了17家公众账号传谣证据,并在黑龙江、辽宁、江苏等地连环起诉3家传谣的微信公众号,赔偿超5000万元。 “共统计出800余家涉嫌传谣的微信公众账号,重点选择数十家逐一起诉,每家索赔金额达到150万”,康师傅法务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已在东北、华南等地区发起连环诉讼,通过刑事、民事起诉了近40余家传谣微信号公司。 肯德基也于近日对涉嫌传播谣言的10个公众号提起诉讼,向每个被告提起最高达150万元的赔偿。 新京报记者初步统计,目前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均向微信公众号背后的运营公司提出索赔,其中康师傅索赔金额为5000万元,娃哈哈索赔金额100万元、肯德基索赔金额450万元、农夫山泉索赔金额20万元、王老吉索赔600万元,整体金额超过6100万元,这或将成为网络谣言索赔第一案。 大多数食品企业称这并不足以弥补损失。 肯德基总裁屈翠容认为,“索赔金额远远不能弥补由此遭受的损失。 但做错事就必须付出代价。 ”康师傅也表示,谣言严重损害了康师傅的商业信誉、品牌声誉,“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算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8897.html
维罗纳2
iQOO Neo9 到底有多大区别 对比iQOO Neo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