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带猫观展 全球最大规模埃及文物出境展登陆上博

7月18日,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在上博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展览。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昨日举行的推介会上,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整体情况,其中汇集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这些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也将提供几十件馆藏埃及相关文物参与此次展览,与古埃及文物形成跨文化对话。这批上博馆藏文物也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由于展品数量众多、尺寸较大,“金字塔之巅”展品运输采用了特批航线专机,文物由专机从开罗直接运输到上海。本次展览亦是上海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展,为配合展览举办,上海博物馆改造了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展陈空间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

褚晓波以“一部通史,两个专题”形容本次展览的结构。展览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和“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板块展开独立叙事,带领观众回顾3000年古埃及文明。“法老的国度”将是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该板块将展出300余件文物,聚焦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墓葬习俗等,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重点展出文物:石灰岩彩绘碑(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萨卡拉的秘密”将通过展示400余件文物解读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萨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的墓葬区,有3-13王朝的13座金字塔,也是贵族墓葬、动物木乃伊埋葬极其密集之处。2018年以来,埃及国家考古队在萨卡拉北区陆续发掘出一批重要墓葬,包括一座罕见的猫神巴斯特神庙。该板块将全球首次系统公布埃及国家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展开自主考古以来取得的重大发现,展示古埃及文化中的神圣动物崇拜、猫女神巴斯特的供奉和猫神祭司丧葬习俗等。

据褚晓波介绍,彩绘人性木棺是萨卡拉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发掘出了罕见的绿脸木棺。此前,埃及彩棺大多出土于埃及南部城市底比斯,在萨卡拉出土的这批彩绘木棺将改变埃及彩棺的类型学。这一展厅将“青少年友好”纳入设计原则,降低展柜和陈列带的高度,设计可触摸的文物模型,动态演绎猫神的一体两面,并营造一处蒙太奇的猫神圣殿,以期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引发观众遐想。

重点展出文物:青铜猫首人身巴斯特像(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重点展出文物:猫木乃伊(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9岁登基、18岁去世的法老图坦卡蒙因在历史上长期默默无闻,但因1922年其墓葬首次被发现而声名远扬,一举成为埃及最有名的法老之一。“图坦卡蒙的时代”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上溯阿蒙神信仰的发展和18王朝国王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这是多神信仰与一神信仰的一次分野,下推少年图坦卡蒙治下的传统宗教回归及后世影响。展览叙事与富有节奏的展厅空间相融合。观众将通过狭长走道进入环绕式的影像空间,目睹年轻法老的生命祭典、共情公元前14世纪的生死别离;而大型雕像附近的留白,则试图还原从建筑内部眺望外部沙漠所见的宏伟场景,并为两位法老的雕像对望留出足够空间。

重点展出文物:纳芙蒂蒂浮雕(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在本次展览中,上博将运用数字技术,给予观众沉浸式观展体验。在二楼第二展厅,观众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开一段45分钟的VR“时空旅行”。“博物馆奇‘喵’夜”也将定期举办,欢迎观众携带宠物猫观展——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创。

“金字塔之巅”将从2024年7月19日展出至2025年8月17日,展期长达13个月。


埃及猫有什么传说

埃及猫有什么传说?埃及猫似乎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起源,更是由于它的传说,关于这个埃及猫的传说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呢!在埃及神话中,猫最初是和爱西斯(Isis)有关,爱西斯是埃及最著名的女神,是冥神Osiris之、妹,同时亦是他的妻子,地位相当于大地之母 ,是诸神之后及生命与健康之神,法老王亦被认为是她的儿子。 古埃及祭祀中爱西斯是最高的祭司,也是全能的魔法师,常以头戴太阳帽的形 象出现,手持的叉铃(一种打击乐器,类似拨浪鼓)被雕刻为猫的形状,代表月亮。 古埃及有一名为贝斯特(Bast,Bastet或是Pasht,Oubasted,The Tea)的女神,是太阳神拉神(Ra)的女儿,同时也是拉神的妻子,是 太阳女神,也是火神及保护家及孕妇的女神。 约在第二王朝左右(大概在公元前2890-2686年),贝斯特以野猫或狮子的形态出现。 大概到了公 元前1000年,第十一王朝开始,贝斯特以家猫的形态出现.脸上有着如埃及猫般的点状花纹,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由于埃及盛产谷类作物 ,所以设有许多谷仓。 为了防止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吃掉存粮,埃及人都喜欢养猫护粮,也很崇敬猫的贡献,于是在祭神时.也不忘感谢猫,并 为猫做了神像,将之神化。 二是由于拉神的敌人--黑暗恶魔Apep的圣兽是蛇,所以能与蛇对抗的猫就被当作为拉神的圣兽。 黎明时贝斯特会 化身为猫,将化身为蛇的Apep杀死。 也有的版本说是拉神化身为猫将蛇杀死的。 最初贝斯特是太阳女神,后来受到希腊人(经由战争和贸易)的影响,由于猫咪随光变化的瞳孑L,有如月亮的圆缺,使贝斯特演变成类似希 腊神话的Artemis般的月亮女神。 在古埃及时期,猫的名字叫做mall,即中文音喵,或许就是来自猫的声音;另一方面mau在埃及也有看的意思。 所以贝斯特也 会以神圣的眼形象出现在护身符上,代表拥有心智和身体上的健康,叫做utchat,是谓荷鲁司(Horus,g[10siris及Isis的儿子)之眼,是人类的 健康与陕乐之源。 此外,utehat也叫太阳神之眼或英雄之眼。 埃及人制作很多猫护身符,用于家中装饰,或作神殿供奉,或作配饰,而很多猫护身符都雕刻了荷鲁司之眼,有时荷鲁司之眼会被刻成一 只大眼睛,而眼白的部分就刻有很多小猫。 很多青铜或其他金属制成的猫像的颈项都挂上刻有荷鲁司之眼的吊饰,因为猫和荷鲁司之眼都被认 为拥有特殊的能力,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对抗疾病和邪恶。 在古埃及,新婚夫妇还流行拥有一种母猫及小猫的护身符,护身符上小猫的数量刚好是他们心中所希望拥有的子女数量,这种猫家庭的护 身符通常被制成颈项吊饰,以蓝色或绿色的釉陶做成,也有大型的青铜制猫家庭护身符,摆放在架子上,或挂在家中或庙宇的墙上。 。 死去的埃及人常常会戴一个细小的象牙做的猫头雕饰同葬,因为传说猫会在他们的灵魂到达冥界时保护他们。 埃及人认为不贬眼的猫,不 但具有洞悉事实真相的能力,而且可以看到来世。 所以贝斯特也是真相之女神灵,在人死后,进行木乃伊仪式时,贞斯特也会出现,以保 证逝者的来生。 从老皇朝(约公元前2613-2160年)开始,贝斯特的主要崇拜中心集中在Bubastis的三角洲城一带,对她的崇拜在公元前950年达到最顶峰。 公元前4世纪一个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Herodotus,曾在他的游记中写到埃及有一个节日(4月及5月,此时也是埃及最富饶的月份)是用来祭 祀贝斯特的。 而在Tell-Basta(即古代的Buba。 tis)的发掘中亦有重大发现,包括一个存放有很多猫木乃伊的坟墓。 传说贝斯特能化身成猫, 古埃及人做了很多猫像来对贝斯特表示尊敬,而在公元前661--332年,将猫木乃伊埋葬在几个特定的墓地是对贝斯特虔诚的一种奉献。 埃及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猫,如果家里养的猫因病或年老去世,家人会放声痛哭、捶打胸部,家主会尽可能为猫做最好的处理,首先猫身会 被擦上珍贵的香油,然后以多层亚麻布包裹,猫耳的部分会被仔细地包扎为自然朝上的姿势。 就算是穷苦人家的猫也会受到如富贵人家的猫一 般尊重的待遇。 包裹好猫体后,再裹外层,最简单的就是用窄长的布当成绷带,精巧一些的还会用染成两种不同颜色的布,以纵横交错的方法 来包裹。 另外,也有人用有颜色的稻草来包裹。 富有人家会花钱制作美丽的镶嵌有黄金及珠宝的棺木,伴以一盘牛奶及老鼠木乃伊,盖子通常会雕有大猫和小猫作为装饰。 有些猫棺木是小盒子形,有些则是猫形,有些会以纸浆模型重塑出猫的身体,并仔细地做 出猫的头部和双耳,眼部极其小心地用亚麻布细致地画上圆形。 防腐和密封的过程完成后,家人一边痛哭哀悼,一边将猫送去尼罗罗河岸的猫 木乃伊坟场,或送去贝斯特女神的神庙,家人会剃掉眉毛以示对爱猫的悼念,并有葬礼的仪式举行。 贝斯特大多数的雕像,都是笔直站着,眼神机灵,似乎在环顾四方。 手中拿着三件象征物,一件是音叉,一件是aegis的盾(希腊神话中 zeus授给女神Athena之盾),另一件是挂在她左肘的篮子,脚边通常都会有一至数只小猫。 爱猫作家心岱曾颂赞贝斯特雕像是最经典的猫相,完 全发挥了猫的本色: 猫是天生的模特儿,随便一个姿态,都可以成为镜头美学,甚至是艺术家创作的元素。 最经典的猫相,就是公元前3000 年埃及人信奉的贝斯特女神,她有着猫首和女人的身体,她代表着丰收、喜悦与美丽,她同时也象征太阳、月亮,光明与幸福。 这是猫第一次 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文献,猫以守护神的角色进入人类生活后,贝斯特女神塑像的人身也转为完完全全的猫身,猫成为受人顶礼膜拜的神祗。 这 尊猫神至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仍然受到人们的赞叹与欣赏。 这尊猫神是以身材苗条高挑的埃及猫为蓝本,模样神似今天我们熟悉的暹罗猫 ,她的坐姿发挥了猫的本色--唯我独尊、冷眼旁观、不动如山。 猫既在埃及神话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民间故事中也明显获得偏爱。 有一则故事说母猫和母鹫是近邻,都需要外出觅食,却也都怕孩子 被对方吃掉。 于是一起到拉神那里立誓,从此互不侵犯。 但有一回母猫看到小鹫外出,嘴里衔着食物,加以抢夺,小鹫不敌,负伤而死。 母鹫 一气之下,进攻猫窝,母猫向拉神告状,拉神就放火烧了鹫巢作为惩罚。 拉神这么做其实并不公平,因为是母猫先违背诺言,可能是它不知道 小鹫被杀的事,也可能是母鹫没6-先向拉神请示就自作主张、以牙还牙,使拉神发怒了。 总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埃及的猫咪和神的关系显 然比其他动物都要好。 尽管埃及有法律规定,禁止将猫运出国外,但腓尼基水手仍偷偷地把猫走私出境。 根据古画的描绘,猫被当作珍宝,由中东一直带到地中 海区。 20世纪50年代,埃及猫传到意大利。 l956年,当时的王妃楚伯斯克娃(Troubetakoy)相当宠爱一只从开罗引进的埃及猫,除了将它和一只 意大利猫交配之外,1957年还将它带到美国注册并参展,自此这种猫的血统正式被确认,并且有了埃及猫(Egyptian Mau)的正式称呼。 埃及猫 登陆美国后很受欢迎,一度被当作热门礼物来赠送。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猫的数目剩得很少,幸好在欧洲几位育种者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下 来。 传说是贝斯特女神化身、具有神奇力量的埃及猫,曾恰如其分地以神秘超然的形象出现在2004年华纳兄弟出品的电影《猫女》(Catwoman) 中。 猫女这个角色出自美国知名漫画公司嘲COMICS的蝙蝠侠系列,电影以漫画中佩宣丝菲利普斯(PatiencePhillips)的故事为题材,由 奥斯卡黑人影后哈莉贝瑞饰演,她本是个软弱胆怯的乖乖牌,在意外发现老板的秘密邪恶计划后遭到杀害,被一只具有魔法的埃及猫救活, 复活之后化身为勇敢且具有超能力的猫女,开始调查凶手的真面目并展开复仇行动,运用猫所独具的技巧、感官能力和敏感特质来克敌制 胜。 自古便被认为是护卫妇女、打倒邪恶势力的贝斯特女神,埃及猫在本片担负起拯救并赋予女性新生命的神圣任务,的确当仁不让呢!

据说拉美西斯二世之子的木乃伊即将要来深圳展出吗?是真的不?

是真的。 2013年3月15日至6月16日,“穿越时空――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在深圳欢乐海岸创展中心举行。 展出近300多件古埃及文物,包括4具木乃伊(不仅有人体,还有猫、鳄鱼、蛇、鹰等多个动物木乃伊)、黄金面具、人形棺、象形文字等。 古埃及木乃伊“群落”,3月份将集体登陆深圳,给世界最年轻的城市带来最古老的神秘。 1月30日下午,记者从“穿越时空——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3月15日至6月16日,古埃及文物在中国内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将在深圳欢乐海岸创展中心举行。 届时,在电视电影上才能看到的古埃及文明珍宝,将出现在我们眼前,把我们带入古埃及的神秘氛围中。 本次展出包括近300多件古埃及文物,包括4具木乃伊、多个黄金面具、人形棺、镌刻在象牙上的象形文字、以家庭为背景的群雕、书写用的芦苇笔、色彩鲜艳的浮雕、令人猜测不已的神像、化妆品容器组合等等。 亮相深圳的古埃及木乃伊,不仅有人体,还有猫、鳄鱼、蛇、鹰等多个动物木乃伊。 这些文物都将从英国博尔顿博物馆搬到深圳。 博尔顿博物馆(Bolton Museum)位于伦敦,1887年起正式开放,拥有英国最完整的古埃及文物收藏,藏品数量高达1万件,时间跨度约1.2万年。 其他文物及档案3万件。 2002年,博尔顿博物馆首次开展“文物出国游”项目,深受世界各地青睐。 据了解,这次古埃及文明展是“世界在深圳聚会”国际文化交流系列之一,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深圳市普兰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承办。 这项展览,已被确定为下一届文博会的分会场。 主办方将对深圳市义工和志愿者赠送部分参观券,在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举办晚间免费专场,70岁以上老人和身高1米以下的儿童也将获得免费入场参观的优待。 看点 《来世之书》讲“永生” 人体木乃伊是本次受关注度最高的展品,其中有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美的木乃伊之一——古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之子。 这具木乃伊过去一直被放置在女性棺木内,因而被认定是一位女性圣殿祭司,直至2008年运用科学技术鉴定后,发现其真实身份是拉美西斯二世之子。 展览的另一重点是图特摩斯三世的陵墓,壁画上所描述的《来世之书》,这是全埃及最古老、最完整的记录,讲述人在永生之前的12小时所经历的种种险阻和考验。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定义金字塔(Pyramids)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 因为它的外型像中国的汉字“金”, 所以就叫它金字塔。 其实与“金”并没有关系。 金字塔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 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 埃及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 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 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 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 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 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 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 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 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萨卡拉金字塔萨卡拉金字塔位于开罗南郊30公里,尼罗河西河谷绿洲边缘外的沙漠上,由多个金字塔组成。 其中最著名的是阶梯金字塔,为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尔的陵墓,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 该金字塔是埃及现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修建的陵墓。 该金字塔呈6层阶梯塔状,高约60米。 在该金字塔附近还分布着许多贵族和大臣陵墓,其中大量的精美浮雕壁画,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古代埃及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另外,附近的神牛墓也非常有名。 阶梯金字塔阶梯金字塔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以前,坟墓一般是用泥砖砌成的巨大的长方形的坟堆。 到第三王朝时,有一个名叫伊姆霍泰普的医生,想以特殊的方式为国王左塞建造坟墓。 于是,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石块建造了巨大的坟墓。 他先用石块砌成高约8米,边长63米的坟堆。 以后他又不断改变计划,将坟堆设计成重叠式的,即一层接一层地往上加建,逐层缩小,一直加至第六层。 之后,他又把这个庞然大物用精致的白色石灰包起来。 竣工时坟堆全高达62米,底部东西长约121米,南北约109米,它是埃及最早的六级梯形金字塔。 左塞死后就葬在这座金字塔下面。 阶梯金字塔周围有许多走廊和通道,陈列着雪花石膏和岩石器皿。 在有些走廊的墙上,还雕刻有很多饰物,上面镶嵌着青蓝色的类似陶瓷的饰品。 在金字塔的周围,伊姆霍泰普还修建了“北家”“南家”祭殿等其他一些建筑物。 整个建筑面积南北长544米,东西宽277米,四周的石灰岩围墙高10米。 红色金字塔(图)红色金字塔红色金字塔是法老萨夫罗在弯曲金字塔附近修建的另一座金字塔。 它是埃及最古老的,“真正”的金字塔,底部为边长约220米的正方形,高约104米。 因其主题建筑材料采用红色石灰而得名(表面包裹的装饰性白色石灰石已所剩无几)。 弯曲金字塔弯曲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位于距离开罗西南27公里处的杀卡拉地区,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萨夫罗在位时期修建的。 底部为边长约189米的正方形,高约105米。 其特别之处在于,塔身在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角度发生变化,倾角由于下半部的52度向内弯折成43.5度,这样金字塔四面看起来是弯曲的。 兴起和演变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 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 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 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 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 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 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 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 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 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 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古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 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啦”的标志是太阳光芒。 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 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 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 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 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 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 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 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 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 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狮身人面像。 除狮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 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 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成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第四王朝以后,其他法老虽然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规模和质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 第六王朝以后,随着古王国的分裂和法老权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盗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从金字塔里拖出来,所以埃及的法老们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里开凿秘密陵墓了。 [编辑本段]金字塔建造史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 如果说关于金字塔大胆而奇妙的设计的传说还能为现代人所接受,那么它的规模如此巨大的建造过程就难以令人想象了。 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每块石头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吨重。 这些巨石是从尼罗河东岸开采出来,即无吊车装卸,也无轮车运送。 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石头多半是本地开采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 在那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 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 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是很了不起的技术。 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 古代埃及人是将石头装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 为此需要宽阔而平坦的道路。 修建运输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时间。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 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 对于希罗多德的说法,后人提出了许多的疑问。 但是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人能做出完满答案的难题。 人们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智慧!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 他们经过推算还发现,通过开罗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经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它们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 这种“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用意。 然而,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筑的。 他从一位考古学家那里,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 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尽管考古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但这些贝壳石灰石浇筑得如此坚如磐石,以至很难将它们与花岗岩区别开来,实在使人难以相信。 戴维杜维斯由此推测,当时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劳动的人仅有1500人,而不是象希罗多德所说的那样每批都有10万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 这缕头发可能就是他们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但上述这些说法都还是一些推测。 但无论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它需要解决的难题肯定是很多的。 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金字塔修起来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 所以,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有的人不相信依靠简单的协作也可以创造出奇迹,不相信地球上的人类自身会创造出金字塔这样的奇迹,把它说成是天外来客的创造。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无助于人们探索自己的历史,认识自己的能力。 [编辑本段]再现金字塔工程4500年以来,埃及的金字塔被认为是七大奇迹中年代最久远,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但古埃及人究竟如何以人力将巨型石块采伐、运输、建造成数百米高的金字塔,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未解谜题之一。 现在,我们将以最尖端的视觉科技,重现法老胡夫金字塔的浩大工程。 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是胡夫王的统治初期。 与每个法老一样,上任伊始他就准备建造百年后的坟墓。 于是,在每个夏天,皇室成员走遍尼罗河流域,从每个村落中选择身强体健的男子,作为建造大金字塔的劳力,为君王服务。 当听到“以国王的名义……”时,被选中的男子就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 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必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 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譬如建造金字塔。 满载劳力的大船将沿着尼罗河水蜿蜒而上,沿途经过两岸的悬崖和田野,目的地就是现在开罗西南方10公里处的吉萨。 埃及神话记载,万物之初都是浑沌液体,在浑沌中最先出现的干土呈金字塔形状,象征着生命。 但古埃及人却在某种冲动的驱使下,选择这象征生命的形状修建死者的安息之所。 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在相同的冲动下来到沙漠,来此见证他的统治时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仪式。 在公元1889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大金字塔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 但庞然大物必要源起于平地,因此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巨型建筑物来说,稳固是关键。 建筑师计划使用巨型大理石块,以递减的方式层层向上排列,这是最稳定的结构。 建造地点选定后将首先被清理铲平,随后由技艺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将成为金字塔的核心。 经过粗略估算,修建大金字塔需要500万吨石头,需求量虽然庞大,但吉萨附近就可以供应大部分。 采石场在金字塔建筑地点南面,约有1500名采石工人在那里工作。 由于铜是古埃及人当时掌握的最硬的金属,因此每名采石工人会配有一把铜制凿刀。 他们用铜凿刀将巨石凿开小孔,打入木楔,并在上面浇水,木楔浸水膨胀的力量就可以将石块胀裂。 但铜凿刀敲击数十下后就会变钝,因此需要另一组人用火将钝凿软化,磨利后过水降温,以便石匠们再次使用。 每块开采下来的石头的重量都超过了1吨,有的甚至重达两吨半,如何运输是大问题。 吉萨当地产一种很特别的黏土,在黏土铺就的路面上洒水,沉重的石块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够反而更加费力。 在不适宜洒水的地方,工将匠们就在路面上铺圆木,让巨石在圆木上滚动前进。 巨型石块集中到金字塔现场后,就由专门的石匠切削加工,并根据每块石头上标注的记号嵌入应该放置的地方。 他们仅使用简单的三角板和铅锤,就可以把每块石头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块之间衔接紧密,如同用水泥粘合一样,甚至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后仍然屹立不倒,直到现在,人们也很难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胡夫金字塔一共建造了20年,雏形逐渐显现的时候,已经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 这时候就需要建造长长的坡道,以便工人把石块继续运到高处。 劳工们使用吉萨天然的沙土,用矿石膏和灰泥黏合,堆成长长的斜面,将巨石拉上金字塔。 考古学家估计,斜坡的长高比例大约在10:1,这是保证运输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筑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 但当金字塔逐渐变高,这种长长的斜坡就不能适用,因为如此计算,通往塔顶的斜坡长度将达到惊人的4800英尺,所需的建筑材料也将是大金字塔的三倍之多。 因此在最后的加高工程中,建筑师们会选择建造较省材料的螺旋型坡道。 尽管吉萨当地就出产大理石,但以大金字塔的体积来说,仅凭手工制作200多万块的巨型石块,仍然是项巨大的挑战。 古埃及人究竟如何在建造期限内找到数量如此之巨的石材,一直是未解之谜。 后人在金字塔南面找到的线索,为这个疑问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距离地面30英尺处有个开口,是19世纪的探险家使用炸药炸开的,这里是唯一能看到金字塔内部的地方。 可以看到,里层的石头比外表看到的粗糙许多,而且都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组成,有些甚至小如瓦砾。 也就是说,在金字塔整齐的外层石块和内层墓室之间,填充进了不合规格的石料。 这也许就是古埃及人加快建造速度的方法。 随着金字塔不断长高,建筑师必须考虑金字塔内部墓室的安排,并预留出通往墓室的廊道。 胡夫金字塔内部有三个墓室,第一个在修建地基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因为它深入地下600英尺。 第二个在金字塔内部约100英尺高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王后墓室”,自发掘以来便空无一物。 公元前2474年,第三个——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开始动工,这将是胡夫王最后的安息之所。 通向墓室的大廊道也同时开始搭建。 大廊道全长达153英尺,内壁使用巨型的磨光石灰岩板紧密接合。 大金字塔开始建造后的十几年,一艘驳船载来了一些来自250公里外亚斯文采石场的特别货物:9块巨型花冈岩。 每一块的重量超过50吨,需要200人才能挪动。 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数百万石块中,它们是最重要的。 神圣的墓室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须加强保护。 在法老的墓室完工之际,这9块花冈岩将用以建造墓室上方的屋顶。 建筑师会在每块花冈岩上用红赫石画上中线,以便将巨石置中对齐。 但如此巨大的重量如何平均分配?巨石的体积和重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如果直接摞放,花岗岩就会破裂。 最后,为了分散层叠巨石之间的巨大压力,建筑师在每层花岗岩之间都垫上了三角形的楔子,使重量往外分散而非向下压。 九块岩石最终使用了五块,并留出了之间的四个空隙。 这些空隙高3.5英尺,可以让人爬行通过。 因此当时参与建造金字塔的劳工们得以在空隙间的墙壁上留下了一些涂鸦,随手拼出的一些人名,有的地方还能看到红赫石描出的参考线。 当大金字塔建造至约100米高时,最后三分之一高度的材料已经无法从主斜坡运送,因此建筑师们倚大金字塔,修建了一条螺旋而上的“盘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的额外庞大工程。 四棱锥体形状的顶石的处理和搬运比其它石块都谨慎,因为它的侧边非常光滑,于是石匠专门在下方做了个向外突出的石栓,工人们旋转石块,就可以让石栓与下方石块的沟槽契合,将顶石固定。 顶石放好后,金字塔实际已经搭建完成,但外部塔身仍然需要最后的修整。 外围的螺旋坡道需要撤除,并加上斜面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表光滑平整。 当大金字塔最终完成时,四面已经磨平打光,在阳光的照射下看来非常炫目,与我们今日所见的金字塔非常不同。 而现在看到的金字塔已经没有了外围的斜面石块——因为中世纪建造开罗城的时候,这些石块被取走,作了建筑材料。 公元前2460年,不朽的坟墓建成。 大金字塔东边的一条大石子路通往位于尼罗河边的一座庙宇。 那里将作为胡夫法老遗体的暂放之处。 法老的木乃伊转移到金字塔内部后,根据古埃及的礼俗,会先放在地下墓室,随后移至第二层墓室,最后才将棺木移到第三个墓室,放进石棺。 星相是古埃及人测量一切的依据。 在他们眼中,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在星空中可以找到参照,他们的日历也根据夜空中星星的移动而定,因此大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也不能缺少。 古埃及人把星空中的一个特定位置称为“万物不侵者”(我们称之为拱极星),并认为这就是永恒之物,他们对此充满敬意。 在国王墓室的北墙,有一条小通道,它穿越层层石壁,直通到金字塔的外墙。 这洞孔的位置彷佛望远镜一般,就对准夜空中的那处“万物不侵者”。 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死后,会经历一个“升天”的旅途。 关于这段旅程,象形文字有多种描述:法老将变成鹰隼,或者借助风暴、冰雹、闪电等自然力量上升。 无论过程怎样,这段旅程总会以同样的神秘方式结束:法老将与“万物不侵者”汇合,并一同起始另一段旅程。 古埃及建筑师们相信自己完成了一具复活机器,这机器能制造不朽。 “以国王的名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以国王的名义,借助我们的手,使他获得永生。 ”一个法老死去了,但仿佛仍然与那些建造者常相左右。 如同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命运之轮不断运转,众生万物都不会真正消失。 4500年来,胡夫金字塔的外围石块遭掠夺搬离,但大金字塔依旧挺立,这多少证明了建造者的信心:它是地球上最接近永恒的事物之一,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的智慧。 [编辑本段]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玛雅文明大约发端于公元前1800年,奇琴伊察则始建于公元5世纪,7世纪时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 玛雅人在这里用石头建造了数百座建筑物,这是玛雅文明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 这些建筑不仅高大雄伟,而且雕有精美的装饰纹,显示出古玛雅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奇琴伊察的中心建筑是一座耸立于热带丛林空地中的巨大金字塔,名为库库尔坎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的设计数据都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它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 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些定位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东面有一座宏伟的四层金字塔上,被称为勇士庙,庙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圆形的石柱,名为“千柱群”,这些石柱过去曾支撑着巨大的宫殿。 它的入口处是一个用巨大石头雕成的仰卧人形像,古玛雅人称它“恰克莫尔”神像,它的后面是两个张着大嘴的羽蛇神。 环绕着这片中心区方圆几公里内还有很多奇琴伊察旧城的石砌建筑,都是同一时代的遗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9694.html
伊朗总统和外长坠机遇难 意外还是谋杀 美国已第一时间表态
牡丹 花开香沈城 牢记嘱托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