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暴涨此起彼伏 重要咖啡期货创2010年以来最大盘中涨幅

周二,重要咖啡期货飙升,伦敦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期货盘中暴涨7%,创2010年以来最大盘中涨幅,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也有6%的涨幅。投资者越来越担心,干旱对主要生产国越南咖啡豆产量的影响。

尽管本月早些时候价格一度回落,今年整体来看,由于干旱影响了越南的产量,速溶咖啡中使用的罗布斯塔咖啡豆价格大幅上涨。降雨帮助改善了咖啡市场的供应情况,但可能仍需要更多降雨来进一步改善供应。

罗布斯塔咖啡豆价格大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其需求很高。通常来说,罗布斯塔价格上涨会使人们更多地使用阿拉比卡咖啡,但目前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阿拉比卡没有明显地替代罗布斯塔,这是一种相当独特的市场动态。对于某些特定的制作方式,如速溶咖啡,罗布斯塔更加重要。气候变化使得咖啡供应不那么可靠,咖啡豆的库存出现不稳定的动态和更高的基础价格。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巴西出口的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都很强劲。但越南的罗布斯塔供应具有不确定性,这吸引了对冲基金入场,并推高了价格。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周五的一份报告称,印尼的收获预计将在本月或下个月开始,这比正常情况有着重大延迟,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预计更好的天气将支持印尼下季产量的恢复。印尼是全球第四大咖啡生产国,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咖啡。印尼咖啡出口商和工业协会周一表示,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14%,达到约1000万袋。


通胀高企美欧“加息鹰”盘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

面对美欧等多国“史诗级”的通货膨胀,美欧“加息鹰”高飞,这无疑将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使其波动加剧。

事实上,进入9月,“铜博士”价格波动明显。9月第一周,LME铜价降幅逾7%,振幅逾6%。然而,9月第二周(中秋节前),有色金属板块多数品种出现大幅反弹,当周LME铜价格的周涨幅逾3%,振幅同样逾6%。而且,由于市场对经济衰退存有担忧,今年4月以来,铜价已从高点下跌了27%。

对国内而言,虽然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因素影响,但我国CPI涨幅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通胀高企

美欧“加息鹰”盘旋

本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最新通胀数据。目前,有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美国8月CPI将同比上涨8.1%,继续处于历史高位。此前,美国CPI同比涨幅在6月达9.1%,7月降至8.5%。

欧元区通胀率也是连续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欧盟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欧元区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按年率计算上涨至9.1%,不仅高于7月的8.9%,更是今年第5次打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通胀历史纪录。另外,剔除能源和食品等不稳定因素,核心通胀率也提升至4.89%的历史高点。

为此,美欧“加息鹰”盘旋不止。近日,美联储连续放“鹰”,9月加息75基点几乎已成定局。据机构观察预测,美联储到9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90%;到11月份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7%,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80%,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11.3%。

9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并表示可能继续加息,以进一步遏制通胀水平。这是自2002年实体欧元货币面世以来最大幅度加息。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

美欧“加息鹰”高飞,将严重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使其波动加剧。

进入9月,素有“铜博士”之称的铜价格波动明显。9月首周,LME铜价降幅逾7%,振幅逾6%。然而,9月第二周(中秋节前),有色金属板块多数品种出现大幅反弹,当周LME铜价格的周涨幅逾3%(沪铜价格当日上涨达3.46%),振幅同样逾6%。而且,由于市场对经济衰退存有担忧,今年4月以来,铜价已从高点下跌了27%。

事实上,今年以来,全球原油、化工、贵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不少商品期货价格在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大幅回落。如,ICE布油主力合约价格从年初的78美元/桶攀升到3月的139.13美元/桶后,跌落至当下(9月12日盘中)的92.87美元/桶。COMEX黄金主力合约价格在3月达到2078.8美元/盎司的阶段高点后,于9月12日盘中回落至1736美元/盎司。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令人意想不到“插曲”是,大宗商品市场的火爆与动荡,却让华尔街交易员大赚一笔,甚至超过金融危机期间创下的利润纪录。根据伦敦Vali%20Analytics的数据和估计,到2022年底,收入最高的100家银行将从大宗商品交易中赚取180亿美元。这将是14年来的最高水平,并超过2009年的最高利润。

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大幅波动,给国内市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其加大了国内稳增长难度。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和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

但是,“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与美国、欧元区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毫无疑问,中国也是全球物价的“稳定器”。

“乌克兰危机以来,我国食品价格平均仅仅上涨2.4%左右,远低于欧洲国家7.5%至10.6%的涨幅。”刘方向记者表示,我国持续加强粮食、煤炭等重要商品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国内保供稳价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力保障了物价基本稳定。1至8月,CPI累计同比上涨1.9%,8月当月同比上涨2.5%,涨幅不到欧元区的三分之一。

中国在能源保供稳价方面举措可圈可点。多项措施包括:以煤炭为锚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持续加大煤炭增产增供力度;组织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监管,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逐企制定成品油增产保供方案;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大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鼓励发展新型储能设施;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煤炭价格在每吨570~770元的合理区间运行,通过稳煤价来稳电价、稳定用能成本,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

“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稳物价成效来之不易、令人瞩目,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保供稳价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刘方说,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复杂局面下,我国努力保持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是稳住经济大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与消费者信心,从而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面对10月份高达4.4%的CPI数据,面对80%以上的商品涨价,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尤其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抢购风的工薪族,仿佛如临大敌,变身“海豚族”再次疯狂地囤米、囤油、囤鸡蛋;而富裕的人们则蜂拥“抢金”,逼得金店一再推迟打烊,直到捧着金砖金条回家才安心。 不过,我们并不希望人人都变得如此疯狂,本期《封面文章》告诉大家,保卫钱包要有理性!如今大多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单靠囤积来保卫财富,效果毕竟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所以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 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由于当前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因此,我们不妨改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提前消费,有的放矢地抵御通胀。 面临通胀之忧的人们,如果再不积极理财,财富就将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缩水了。 所以,赶快到11月19~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来吧!为期三天的展会上,来自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外汇、收藏等行业的百余家参展商将汇聚一堂,齐齐为你出谋划策,帮助你保卫钱包,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通胀来了提要: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鸡蛋涨价!蔬菜涨价!苹果涨价!服装涨价!……“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已成常态,更有“糖高宗”、“棉里针”紧跟其后,人人都在抱怨,“苹什么”涨价无休无止?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这不是通胀是什么?这就是通胀!这一次,通胀是第三次的“狼来了”,真的来了!涨价无处不在11月11日,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的CPI数据,4.4%的数字既让人吃了一惊,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令人吃惊的是,今年前9个月的CPI的数字还在3%一线,如今竟然跨上了4%的线上,似乎还在向5%的警戒线挺进。 意料之中的则是,人人都感受到涨价无处不在,CPI不走高怎么可能?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1种受监测产品中,近80%的价格上涨。 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数的80%。 10月份,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个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41元,比9月上涨10.1%。 在棉花价格大涨的带动下,下游产品的“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国内标准棉的现货价格就从1.8万元/吨上涨到2.8万元/吨,创11年以来的新高。 作为终端产品的棉织品、服装等价格则上涨了10%~30%,羽绒服的价格上涨最为显著,与去年相比市场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到三成。 10月,发改委上涨成品油价格,一些城市再次出现了柴油荒的局面。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不仅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成本:加油更贵了、燃油附加费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将继续传导至工业、旅游等行业,引起工业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等价格的再一轮上涨。 涨价,正成为近期生活中影响最普遍的关键词;涨价,让我们钱袋子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涨价,让我们越发感受到通胀的威力和压力。 CPI为何还是温吞水?一直以来,人么都是拿CPI指数作为衡量通胀率的指标,可是对于CPI的诟病也不绝于耳。 这边厢,物价上涨早已铺天盖地;那边厢,CPI数字往往还是温吞水,不紧不慢地慢慢升呢?CPI的涨幅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CPI数据的来源与构成。 目前,中国的CPI统计中主要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 对于8大类商品,配以不同的权重,如权重最高的为食品类,配以的权重为34%;权重最低的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权重为6%(每年统计局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对权重进行微幅调整)。 在此基础上,统计部门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因此,产生实际感受与CPI落差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房价并不属于CPI的计算范围。 在CPI的编制过程中,居住费用指的是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建房及装修材料,水电、燃料等。 房屋价格则作为投资,不计入CPI的统计中去。 因此,首先是租金而不是房价被计入CPI的统计中,其次居住这一项目中CPI统计中占的比例也很小,为13%左右。 造成的结果便是,房价的迅猛上涨在CPI数据中并未体现。 第二个原因在于CPI指数并没有对不同收入居民进行有效区分。 我国采用总体CPI、城市居民CPI和农村居民CPI三个指标,并不能体现出不同收入居民消费习惯和权重的不同。 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当中,往往会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报告多种形式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如在香港特区,就根据收入的低、中、高,分别报告CPI(A)、CPI(B)、CPI(C)。 相对来说,按照目标人群和消费习惯来统计的价格指数与人们的实际感受就会更加贴合。 近期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参加财新专家圆桌——“通胀离我们有多远”时就表示,由于统计方法带来的误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CPI数据低估了2个百分点。 考虑到真实的CPI,沈明高认为,中国的通胀容忍度为4%~6%的通货膨胀,超过6%就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如果统计局的数字CPI达到4%就已经很高了。 ”沈明高说。 谁带来了通胀大量的货币供给,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原因,“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 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 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全球的主要央行相继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 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 11月,美国再度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 由于美元的供给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元贬值。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通胀波及到生活中的多个层面。 另外一方面,由于货币泛滥,全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并不断输入到新兴经济体中,引发全球性的资产价格上升,带来资产泡沫。 在中国这个独立的经济体内,除了通胀的输入和全球资本的流入,自身飞速增长的广义货币M2也推动了通胀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保持着23%的水平,截至到今年9月底,M2的供应总量达到了69.64万亿元。 在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 目前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2倍的很少。 但到2010年9月底,中国的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GDP的2.6倍。 以此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的货币已经属于绝对超发。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身边所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可以装在一个木桶和水池里。 ”木桶里装的是衣食住行,事实上,也这就是CPI数据所涵盖的主要对象,而水池里是股市、楼市、政府投资、奢侈品等,我们可以把水池理解为资产市场。 “央行增大流动性,也就是投放货币,只有两个选择,木桶或者水池。 ”如果流入“木桶”,势必引起衣食住行等物价上涨;如果注入“水池”,就会使得股价、楼价上涨,形成泡沫。 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楼市内涌入的资金被挤出,股市等资本市场也未形成大规模的上涨,因此大量资金流入到“木桶”中,像今年以来所发生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推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带来物价的上涨,推高通胀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结构调整本身就具备通胀性质。 沈明高指出,如“十二五”规划里面,未来家庭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至少不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通胀,既有全球性因素,又与我国的货币发放量、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积极应对通胀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在通胀的背景之下开展一场成功的财富保卫战。 通胀一直是财富最大的敌人,原因很简单,通胀使得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在通胀加剧时,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如近期物价上涨如连续剧般上演,不仅对低收入居民产生了影响,中等收入的家庭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传统最简单的做法是“囤”和“省”。 “海豚(囤)族”是近期涌现的一个热门词汇,到超市抢购食用油、大米、面粉、卫生纸这些保存时间略长的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避免价格上涨的风险。 通过团购、寻低价等方式采购无法保存的产品,如蔬菜、餐饮等等,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海豚”和“省长”们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占到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尽管在通胀的背景下这些方法起到保卫财富的目的,可是效果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将现金尽可能地转换为实物资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这样我们的财富不仅不会缩水,还有可能战胜通胀的脚步,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让我们的餐桌越来越贵,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得不承担食用油、糖、蔬菜、肉类涨价给我们带来的支出增加;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从大豆、糖、玉米等大宗商品市场上获得高得多的收益回报。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投资途径的完善,无需把成吨的大宗商品“囤”起来,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可以通过QDII、商品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到大宗商品市场上。 一进一出之间,哪个利益更大?黄金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本轮通胀由货币超量发行引致,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黄金价格与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美国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时,会带来黄金价格0.9%的上涨。 当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推出,国际金价便触及了14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 当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黄金应对通胀的功能值得投资者重视。 从股市的表现看,围绕通胀主线也产生了诸多投资机会。 一方面,在资金推动的通胀中,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提升,适度的通胀水平将有助股市保持重心稳步上移的趋势;另外一方面,股票市场上一些受益于通胀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良好的表现,像“煤飞色舞”、近期走强的农业、医药板块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尽管从理论上说,房地产市场属于通胀的受益板块,投资房产可以起到抗通胀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的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投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今年以来,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接踵而至,包括限购令、较高的贷款利率成本甚至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投资者还要面对更高的税务成本等,因此短期来看,房地产投资难当抵御通胀的大任。 经济专家如何看通胀提要:目前的通胀是怎么形成的?通胀未来会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深感通胀之忧的人都关心的问题。 对此,经济学界的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作出了精辟的剖析。 经济复苏后和货币超发招致通胀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说到通货膨胀的原因,国际和国内其实基本一致,就是由于货币的大量供给。 从国际上看,西方的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直到目前为止仍在货币“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往前走,这就直接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 而中国国内亦是如此。 据统计,2009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08年的2倍,信贷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在这样全球经济刺激的背景下,一些没有受到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实现了率先复苏,这就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条件。 因此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 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 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后率先进入了政策紧缩期,但遇到的挑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还相当宽松,因此即使未来政策紧缩,国内资产泡沫化的压力和国际化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会存在,通货膨胀无法快速减弱。 其实目前的通货膨胀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2010年的通胀水平总体温和,3%左右的目标可以达成,而真正的挑战是在2011年,通胀仍有向上走的趋势。 此轮通胀可能要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左右。 对于目前国际的通胀环境,从静态看,新兴经济体正面临通胀压力,而发达经济体正面临通缩压力,但是展望未来,全球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 美国最近发行的通胀保值债券(付息水平根据上一年CPI来调整,有对抗通胀的能力)出现了负利率,这就表示这一债券在市场上受到疯狂抢购,也就意味着市场未来通胀预期非常强。 不难看出,即使美国这样静态看仍有通缩风险的国家都有着如此高的通胀预期,未来全球的通货膨胀应该可以预料。 在美国这样全球本位币国家大规模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资产泡沫化风险。 但是资产泡沫的水平往往是无法确认的,政策也就无法采取前瞻性行动,甚至会出现失误。 所幸现在出现了通胀,加息政策随即出台,这样也就减小了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大货币“注水“让货币变得不值钱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看待此轮通胀,首先要回顾到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大搞的金融创新。 当时美国的金融创新助涨了资产泡沫,人们手上的票子得以迅速增长,甚至超出了财富能力。 当危机突然来到时,原本具有相当购买力的票子变成了不良资产。 其实,这场金融危机可以把货币泛滥的问题解决,但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取“硬着陆”的方式对待危机,反倒采用注资的方式不让金融机构、大企业倒闭。 ”金融危机原本可以使不着边际创造的货币收回去,但事实却让本来应该失去的债务关系复活了,2008年前创造的大量货币并没有减少、消化。 而导致此轮通胀的导火索,就是美国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人们对钞票不再信任。 他说到,从前金本位时,钞票的价值由黄金决定,而现在,全球货币的价值由三大货币决定,即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的注水就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当人们觉得金融资产已经泛滥、不靠谱的时候,就会把原本投资金融资产的资金转而投向农产品、铁矿石、大宗商品等等,例如我们熟知的金融大亨索罗斯、巴菲特都已经开始投资硬财富寻求收益,这也就导致了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下游投资环境、消费环境一起涨价。 其中,投资环境涨价是指企业成本增加,令其不得不把成本转嫁到生产的最终产品上,形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 老百姓会因为农产品涨价,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了,而这些老百姓中,有一些还有转移成本的能力,比如他本身是一个商户的经营者,那么在他发现生活开支增大后,即便自己本身不是生产者,也会抬高出售商品的价格,以对冲物价上涨给他带去的影响。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全面的物价上涨。 不过,票子泛滥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通胀,反而是大宗商品所在国不得不提前加息。 由于资金回流增加,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不得不加息,而制造业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在升值,海外资金的涌入会造成资产泡沫,所以这些国家同样不得不率先采取加息政策,这就给世界经济未来复苏带来不透明性。 不单是欧美国家金融危机来了,现在在在前一轮危机中没有受害的国家全都卷进去了。 只要美国不放弃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那么全球通胀将没有安宁的可能性,未来通胀只会越来越严重。 只有当欧美、日本放弃低息政策,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才会减缓,世界经济才会复苏。 当生产成本稳定时,企业的利润就可能上升,就业情况亦会好转,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好。 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李伟(渣打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从数据方面看,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因素,而且这种上涨并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即便今年年末通胀有所放缓,也只会是短暂的,2011年国内的通胀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可以说,现在只是处于通胀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调整。 国内通胀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欧美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 虽然食品价格的上涨中,有一定的投机性因素,但整体而言是受到国内经济复苏、需求提升、流动性充裕的影响。 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有互相影响的,就以房价上涨为例,人们会感觉到收入在相对贬值,为了提高收入,农民可能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商人就会提高商品卖价,也就随即产生了互相涨价的情况。 抑制通胀需要全面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只控制某种单一商品的价格。 由于资产价格的泡沫会有渗透效应,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手段抑制泡沫的生成。 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种商品价格的平稳。 目前政府采取加息的手段,对抑制资产泡沫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长远来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由记者根据各位专家的观点进行整理)战通胀之利器四大利器提要: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由于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所以我们另外提出,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消费来战胜通胀1.股市――温和通胀带来投资良机“资金放出来,即使不是水也是油,最后一定要在什么地方鼓起来。 如果投资不能跑赢CPI,便是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我们需要投资。 ”北大一位教授如是说。 而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如今,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 而伴随着各种物品的轮番涨价,老百姓的通胀焦虑感日发严重:手中的钱越存越不值钱,该怎么办?投资什么才能抵御通胀?股市是抵御通胀的利器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然而,以大宗商品为标的和期货市场非普通百姓涉足之地;黄金已经连创新高,达1420美元以上,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楼市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此时买入显然时机不佳。 因此,相比较而言,股市是时下最为通行和便利的,抵御通胀的投资利器。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 在股票实际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西方各发达市场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股市有着相似的经历: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 而不同的通胀阶段,股市的表现不一,相关板块的表现也同样不一。 在经济刚开始复苏,通胀预期有所抬头的时候,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股票都值得关注。 而到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通货膨胀却处于温和期,各个行业都有较好表现,金融、地产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 而在恶性通胀期,投资机会就会减少,这时需要选择一些跟CPI关系的不大的行业,比如科技创新、医药类行业。 由于我国股市历史还较短,没有太多的规律性可以总结。 但从最近通胀与股市来看,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CPI显著上涨过程中,上证指数表现就有较好表现,股指从不到2000点攀升至6000点。 然后,全球遭遇了金融风暴,通胀一下转为通缩。 而在政府推出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危机很快过去。 2009年初,通胀又开始抬头,而股市也出现了一波像样的牛市。 因此,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谁最抗通胀?抗通胀将是四季度,更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股市投资的主基调。 而按常理,在通胀的初期和中期,股市会出现一次趋势性的上涨,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股票是最好的抗通胀品种”,并不代表所有股票均能抗通胀,只有极少数股票能抗通胀,多数夹在中间的、资本支出庞大的制造业股票不仅不能抗通胀,而且会受到通胀的严重伤害。 那么,究竟哪些行业和板块属于这“少数派”? 首先,是与大宗商品有关联的资源类板块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板块。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通胀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近期农产品又接过了涨价大旗,因此农产品相关股票也有相应走高。 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由于前期资源类股票如有色金属、煤炭等涨幅过大,虽然中期较为看好,但短期来说可能调整继续。 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合适介入时机出现,并且要根据央行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随时做出调整,以免蒙受损失。 其次,是大消费板块。 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汽车、家电、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大消费板块将成为“长期关注的焦点”。 其中,医药行业最应值得关注。 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老龄化加速、预期寿命的增加,使医药行业进入了发展“大跃进”时代。 今年1~8月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976亿元,利润总额7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1%、35.58%。 盈利水平创近10年来的最高。 对医药板块中重点关注有产品特色的公司。 可以说,特色意味着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稀缺,稀缺意味着垄断,拥有特色的产品,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竞争力。 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独一味、东阿阿胶、奇正藏药这样的传统民族特色产品;妇科千金片(千金药业)、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速效救心丸(中新药业)等一批专科强势品种;自主研发或独家、首仿、疗效具有突破的专科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如恒瑞医药的瑞格列汀、三家企业正在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像独家生产、品牌优势明显的非处方药(如三九医药的三九胃泰颗粒)。 其次是公用事业类板块。 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处在自然垄断之下,业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一般所说的公用事业板块包括电力、交通设施、供水供气等行业,这些行业在2010年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业绩收入稳定增加,未来成长性良好。 此外,在通胀中,由上游传导而来的涨价潮也波及公用事业行业,如用电将实行梯度收费等,而调价将确保该行业的利润免受原材料上涨的挤压。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合适的股票,在合适的价格才能抗通胀”,而非“所有股票、不论价格均能抗通胀”。 通胀预期不是仓促决策的理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考虑股票的质地及介入价格,而经过四个多月的上涨,很多股票已价格不菲。 而在没有合适价格、足够安全边际的可交易证券之前,一定要将钱包看得紧紧的。 2.大宗商品――多种方式参与商品基金除了股票,大宗商品是对抗通胀的又一大类投资工具。 2010年三季度以来,伴随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上涨4.81%,大宗商品迎来普涨行情,其中涨幅居前的为棉花、白糖和橡胶等软商品,如纽约棉花、原糖期货涨幅为22.92%;其次是农产品,芝加哥玉米、大豆和小麦分别上涨17.67%、10.91%和6.41%,豆油期货上涨9.34%。 可以看到的是,与通胀相关的资产价格正节节走高。

​叶檀:史上最严“限电”催生新机遇 下一个“化工茅”已启航

文/叶檀 财经 女侠 | 毒舌善心

A股,又打破了一个 历史 记录。

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沪深两市曾连续43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突破万亿。

而截至2021年9月24日,A股连续46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看起来还能继续创造 历史 。

潮流涌动,股民们期盼多年的大盘重回4000点,期盼证券成为最重要的投资品,这一幕可能已经不远了。

回顾A股这段时间来的表现,破纪录的最大功臣当属周期行业。

钢铁煤炭、有色化工,个个都是风生水起,整个A股甚至一度掀起了“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热潮。

要说原因,离不开疯狂的大宗商品。

在全球经济周期的推波助澜下,大宗商品一路飙涨。大宗的疯涨带动了原材料上游企业产品的涨价,最后传导到了股市上,推动周期行业的股价也跟着上涨。

事实上,这只是表明原因。

“能耗双控” 这些省为什么要拉闸限电?

很多朋友可能会不解,煤炭钢铁这类传统周期行业的污染普遍偏高,岂不是和碳中和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怎么会受益于碳中和呢?

这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碳中和不可能瞬间实现,能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逐渐成长的同时,还是需要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来维持能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钢铁有色等周期行业,只有达到一定环保标准的产能才能留下来,一大批落后产能将被快速淘汰。

周期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随着落后产能的出清,议价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业绩突飞猛进。

但这加剧了能源和产能矛盾。

8月17日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形势严峻。

煤炭是今年涨幅最大的周期品种,从8月中旬开始,动力煤期货价仅1个月时间涨幅高达50%,沿海八省电厂煤炭库存快速下降,可用天数降至仅余10天,库存水平非常危险。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今年我国的用电需求增长超过10%,大大超出了此前预计的6%到7%的需求增长量。

我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比超过了70%,仍为我国最核心发电类型。 用电量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煤电价格持续走高。

随后,多地出台严厉限电与停产政策,可谓是史上最严。

例如,江西、江苏等地调整用电价格机制,内蒙古、青海等地推行限电政策,陕西、新疆等地提出工业品产量上限,浙江等地安排集中检修等。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焦煤、粗钢以及水泥产量同比明显回落,铝产量同样出现环比收缩。

化工、电解铝和水泥等高能耗行业首当其冲,价格应声上涨。

“能耗双控”,是近期资本市场的一大热词。理解能耗双控,就能理解近期的一系列举措。

顾名思义, 能耗双控 指的是对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强度同时进行控制,具体的措施可体现为 限电、限产。

9月16日,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能耗双控”的全面推进,进一步限制了各类周期行业产品的产能,然而由于需求端没有被限制,相关产品的价格再度上涨似乎无可避免。

总得来说,核心逻辑就是碳中和开启全面限产,周期行业的优质产能将赢者通吃。

限电之下有危有机 普通制造业必须升级 新一代“化工茅”蓄势待发

中国制造业必须产业升级,否则就是赔本赚吆喝。

此次拉闸限电,对于一些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了解,9月22日,西大门、迎丰股份、ST澄星、晨化股份、天原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披露关于因限电限产而对公司造成的具体影响。

绍兴市一家印染厂老板说“前一天下午我们染厂还有布在染,应临时要求晚上停产后,只能把缸里的布拉出来。以往限产会提前通知,我们也有时间做准备,而这次太突然了,让人措不及防。”

另有一家印染厂老板说,这个时候生产的针织面料用于秋装,尤其是9月下半旬是订单相对较多的时候,客户会大量进货,而突然停产到月底,将损失百万元订单。

一些企业受到冲击,而另一些企业则受益于能耗双控和产业升级。

危与机并存。

新能源、电网、基础资源头部企业再次受到热捧。

整个周期行业中,钢铁、煤炭、有色等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而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相对被忽视。

石油化工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国家对于新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现有的优质产能显得愈发稀缺。

而放眼整个产业链,有那么一家公司, 拥有两种全球规模最大的产能,并且还在悄然扩产,力争成为另一个“化工茅”。

这就是和万华化学同样来自山东的 齐翔腾达。

齐翔腾达成立于2002年,于2010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是碳四全产业链龙头,其相关产品产业链是中国碳四产业链中最为全面的企业。

碳四,是石油化工产品的一种,这类产品的化学分子式中都包含四个碳原子。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79.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08.9%, 直接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在转型期,有些企业是能够掌握机会、逆势成长的,这要归功于超前的布局,消除原材料波动的能力。不抱怨,一心干。

齐翔属于布局比较早的。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为:

2021年上半年,公司甲乙酮和顺酐毛利分别为3亿元和8.22亿元,两者占到总毛利的45.6%。 其他化工类业务毛利为11.03亿元,同比增长1010.91%,占总毛利的比例为44.84%,同比增长35.32个百分点。

这个其他化工类业务大概率就是公司已经全部投产的丁腈胶乳项目和MMA项目了。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9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主要系丁腈胶乳项目、MMA项目建成投产和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所致。

净利率方面,上半年齐翔腾达也是创出近六年来新高 ,达到8.63%,同比增长3.53个百分点,体现出了公司较强的费用管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ROE经过下滑之后保持稳定改善。

2015年,公司ROE只有4%,之后ROE中枢水平持续提升,近几年ROE水平稳定保持在10%左右, 2021年上半年年化ROE提升至28.43%,创10年来的 历史 新高。

能源和产业双转型之下 哪些企业值得期待?

在能耗双控的挑战下,引领转型的头部企业,才是真正的顶梁柱。

以齐翔腾达为例,公司所处行业为石油化工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会受到下游需求的周期波动影响以及产能供给周期性增加的冲击,其阶段性盈利水平也会受到上游原材料(和原油价格高度相关)的影响。

在行业需求较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带来高成本产能的扩产和新产能的扩张,从而影响未来的供需态势。加上产品运输半径较大,不同区域甚至国外的企业都会对行业供需产生影响。

从过去数据看,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受周期波动影响,毛利率波动较大, 但这家公司毛利率水平始终保持相对的稳定,且保持稳定的改善向上。

为什么公司在同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地理位置带来的产品成本优势。

一般来说,设厂有三种原则:

2、规模经济优势。

目前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单套甲乙酮装置,设计产能1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已建成20万吨/年产能的顺酐装置,其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占国内出口份额的50%以上。

2021年6月,公司公告将新建8万吨甲乙酮产线,投产后甲乙酮产能增长超过40%。2021年3月,公告计划新建20万吨顺酐新产能,建成投产后产能增长100%,公司基础业务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公司作为甲乙酮、顺酐的全球龙头企业,在全世界的甲乙酮和顺酐市场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相较于其他规模较小的甲乙酮、顺酐厂商而言,公司具有较强的规模效益、议价能力。

另外,公司新建的20万吨/年丁腈胶乳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丁腈胶乳装置,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使得公司成为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生产商。

20万吨/年MMA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更加巩固了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3、产业链延伸较长,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较强。

公司产业链是以碳四原料为主要原材料加工方向,碳四下游产品包括甲乙酮、丁二烯、异壬醇、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顺酐、异辛烷等产品,几乎涵盖了碳四深加工领域下游主流加工方向。

产业链延伸较长,产品精细化率较普通碳四深加工企业明显提升,并且终端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存在差异,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近几年顺酐下游应用不断开发,需求总量也在逐步增长。随着国内“限塑令”的逐步实施,生产PBS,PBAT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厂商日渐增多,这将极大地带动上游原料顺酐需求的增长。

从拟在建项目产业来看,公司正在由碳四产业逐渐向碳三产业拓展,预计未来会在轻烃深加工领域出现较大力度和宽度。

从产能上看,公司现有甲乙酮、顺酐、丁腈胶乳、MMA产能合计78万吨。当拟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齐翔腾达所有产品的产能合计预计将达到206万吨,将达到原有产能260%。

考虑到行业的景气度,顺酐、甲乙酮等产品量价齐升,叠加未来一年内新产能的陆续投产,或许有望再造一个齐翔腾达。

全面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落实产能的淘汰已经不可逆,新的产能发展是大势所趋。

我们期待各种各样的茅,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压舱石将越来越多。

钢铁茅,毫无疑问是宝武集团,医药茅,让人联想到恒瑞等公司,“化工茅”时,大家往往会先想到万华化学。

而在细分领域,又有一家公司在挑战化工茅的位置,这样的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期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0645.html
吴曦 申花有新国脚 不知你们从哪听来的 希望他们为国争光
启动中小学生 阳光体育运动 必修课 北京上好体育 健康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