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驱动 央广时评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拉开帷幕。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这次文化“大集”共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创意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第二十届文博会于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举办

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压箱底”的精品文创、原汁原味的非遗展演、一键实现屏幕自由卷曲的“黑科技”……“古”与“新”融合、“文”与“技”携手,文博会上琳琅满目的优秀文化项目和产品连缀成一条中华文化精品走廊,集中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澎湃气象和蓬勃活力。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产业“顶流”同台竞技,设立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聚焦文化出海“新三样”……本届文博会含“新”量十足,显示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让人们能够看到文化产业的多种“打开方式”,也看到文化市场相融相通的更多可能。

绣娘们给苗绣饰品穿线

文博会人气和体量“双涨”,依托的是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背后是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更高期待。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逐年提高。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大有可为,也当大有作为。我们要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同时,还要顺应新时代文化消费新趋势,强化数字技术赋能,以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跨界融合,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创新性推动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源源不断打造文化精品,拓展文化发展新空间,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夯实文化根基,凝聚精神力量。(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莫洁)


高炽海: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驱动

对于中国文旅产业,从短期看,是应对疫情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这包括政策支持、企业自救。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当下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特别是在目前国际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中国文旅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这才是行业很长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

出于这样一个前提,中国旅游行业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旅游行业发展由资源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能够基本转向为以创新驱动为主,这是十四五期间文旅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文旅融合是实现创新驱动的第一个关键点。旅游行业一直把文化作为资源,本身就是要素融合。文旅合并之后,产业融合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但同时,就如魏小安老师刚才所提到的“现在最大的短板是审美”,这提示了除了要素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还意味着生活方式对旅游的改造、提升,只有去创造或者表达好的生活方式,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才有可能。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做出了多种创新,企业已经敏感于市场,但政府管理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的响应并不够及时。

第二个关键点,是旅游的事业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旅游行业刚开始发展时,事业性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方面,但再往后就几乎只谈产业贡献、经济贡献,很少谈论它的事业性。如果只看产业,旅游行业的产值不高,甚至可以说是诸多行业派生的,从“卫星账户”这个词就可以看得出。但是国家很多大的战略方针,旅游行业都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多年来我们国家从科技部体系、教育部体系等布置了很多科普工作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今天国际竞争显性化的时候,尤其发现我们的全民科学素质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但是旅游行业、景区、景点对全民素质教育以及自然科普的功能非常弱的,景区、景点大多数还处于象形、迷信、低俗为主角的阶段,而旅游行业原本在科普、教育、国际交流上能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行业无法比拟的,毕竟“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

2019年底,中国旅游协会成立了地学旅游分会,就是希望把从地质地理、大气,到动物、植物、化石等地球科学的事情,都纳入到跟旅游相关的体系中,让旅游大规模地促进人民科学素质,让科学、科普内容提升景区水平,实现双向赋能。让大江大河、大山大水的壮丽中国,成为我们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自然生态资源、国家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纳入到自然科普研学教育的体系,发挥好旅游的事业属性。

第三个关键点,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支持创新、鼓励创新?需要哪些抓手来推进?以星级景区、度假区评定为主要抓手,偏重于大项目的管理方式,是不是适应于鼓励创新的要求?大多数旅游行业的创新,是在一些很具体的小型项目中完成的,它是以人的创造性为主要衡量尺度,是人的精神调动为主的,而不是以投资额度的大小为衡量标准的。目前的确是旅游行业新发展阶段,原有动力已经势弱,如果不能尽快转换到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去,才是整个行业真正的危局,这将更甚于疫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科技、人才、创新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才能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非凡十年,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一位。

科技、人才、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变革,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人才则是激发生产力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源泉。科技、人才、创新三者协调统一、互为补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构成体系

1、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良性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3、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重实效、深对接,文旅发展大会掀开淄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月19-20日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淄博会议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得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协会的指导,由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新旅界承办。 作为2020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之后的首个地市级文旅发展大会,意义非凡。 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围绕淄博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文旅融合路径、全域旅游打造、区域旅游发展和目的地体验升级等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助力淄博文旅对外招商和转型升级。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淄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淄博市各区县主要领导,来自文旅集团、上市公司、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全国影响力媒体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 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9月19日上午,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首先作淄博文旅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 他说,淄博市致力把文旅这支“潜力股”变成“绩优股”,搭建起文旅融合发展的“五城三区”新载体。 淄博热切期盼与大家共享精彩的“淄博机会”,让“合伙人”舒心融入融进淄博、创新创业淄博、创造创富淄博。 我们将围绕群众所需、游客所想,加速让文旅资源“旺”起来,让文旅品牌“靓”起来,让文旅环境“优”起来,加力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淄博)、周村古商城等项目,塑造齐文化节、陶博会、中华文明·齐文化论坛、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等节会品牌,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持续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 淄博将为有志茁壮成长者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努力让任何一位投资者、创业者,在淄博都能得到最大便利和最好支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明池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明池代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向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 淄博市举办这次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是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更是淄博招商链接文旅资源的高端平台,必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支持。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力支持淄博市办好大会,并通过这一平台,将淄博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推向全国各大知名文旅企业,促进交流与洽谈,引领淄博文旅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张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建明,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刚,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国忠,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洪清华,保利旅游总经理刘智慧,乡伴文旅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朱胜萱,中惠旅集团董事长盛建华,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华侨城旅投副总裁吴彤,首清奥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吴忠林,新视野智库创始人孟宏,新旅界创始人、CEO李阳等文旅大咖出席会议,讲解行业前沿趋势,分享创新实践成果,为淄博文旅发展献计献策,淄博市委副书记马晓磊主持了此次大会。 市领导丛锡钢、尚龙江、韩国祥、毕司东、毕荣青、王培泉、王树槐、刘荣喜、王可杰、盖卫星、蒲绪章、徐培栋出席了会议。 大会重磅发布了《淄博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方案》《淄博市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了含金量高、推动力强的24条具体政策措施。 大会期间,举行了全市文旅招商项目路演及文旅项目签约仪式,马晓磊推介宣传淄博文旅资源并进行政策解读;各区县、功能区主要负责同志登台推介路演文旅项目23个;市及各区县与景域驴妈妈集团、北京太合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泽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来淄合作的文旅企业现场签约文旅项目18个,总投资过百亿元。 此外,还安排了淄博麦田音乐节、投资商运营商淄博考察、淄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 此次大会举办期间,淄博市各区县同与会投资商、运营商积极对接,气氛热烈、成效显著,多个标杆性、具有带动性的文旅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多数与会投资商和运营商与各区县建立了后续对接机制。 作为政府招商引资和资源对接的整合平台,新旅界也将持续跟进服务相关意向合作的对接和落地工作。 已投资淄博牛郎织女景区等项目的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洪清华表示,淄博市有太多唯一性资源,在没有过多历史性包袱情况下,将更容易实现直接跨越式发展。 接下来,景域集团将以“五重阶梯”打造淄博文旅:好资源+好文化,好品牌+好IP,好项目+好模式,好资本+好业态,好平台+好渠道。 已落地淄博博山“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区合作项目的乡伴文旅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朱胜萱指出乡村文旅“效率化运作成本高,高级创业人才匮乏”等行业挑战,并表示乡村文旅破局要把握以四大要点:第一,除了建设乡村之外,还要建设特色运营业态,形成网红效应;第二,要构建可长期运营的消费场景;第三,创新运营模式;第四,关注乡村人才的长线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建明表示,发展文旅不仅要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挖掘精神文化遗产,淄博的“齐文化”中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对现代中国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刚指出,“齐国故都”这一品牌应以三大系列的大载体、大活动、大会展来建构整个目的地文旅品牌框架,同时齐文化不单纯只反映齐国历史的文化,还包括黄河文化、聊斋文化、鲁商文化、工匠文化、民间传说等关联文化,进行一体化谋划,形成大格局,真正把沉睡在地下的、静卧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的齐文化唤醒。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张辉对淄博文旅未来五年发展充满期待,并提出五大建议:第一,不搞大规模旅游设施建设,而是围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业+旅游”、“康养+旅游”进行旅游化改造;第二,以旅游公共建设为核心,推进旅游便利性体系建设;第三,完善旅游治理结构,使得工商、公安、交通等与旅游相关部门形成解决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第四,适应现代旅游生活方式,推进文旅融合,挖掘齐文化元素,将“食住行游购”六要素进行独立发展;第五,适应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完善除景区以外的旅游空间形态。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指出主题公园业态能够优化区域文旅产业结构,促进酒店业、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打造淄博自有IP主题公园,可能成为旅游产品的引爆点。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国忠对淄博文旅未来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包括一个目标体系,全面推进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淄博市从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落实两创原则,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构建三链系统,强化创新链,优化供应链,做大产业链;推动文化四个“走出来”;提升文化旅游治理能力、资源转化能力、综合供给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等五大能力。 新旅界研究院院长黄志远、巅峰文旅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涵尹、华侨城旅投副总裁吴彤、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明等围绕“资本赋能文旅目的地体验升级”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对话中,吴彤指出,在文旅目的地打造过程中,还是要更多在产品创新以及IP深化应用上想更多办法。 李亚明则表示,目前大多数旅游资源离真正的旅游度假地尚有距离,还需要与“审美”、“趣味”、“当代生活方式”做妥善衔接。 肖涵尹则坦承,当下中国整个文旅行业最大的三个问题是产品结构不佳,品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够强。 随后,多彩投创始人张森华、读道文旅创始人、CEO 盛永利,青岛泽灵文化传媒创始人CEO张霖,马蜂窝旅游国内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朵拉爱萌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春晖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路径思考”展开了精彩对话。 对话中,孙云蕾表示,目的地想要让生命力变得持久,让游客有持续的体验,就必须要做好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盛永利则认为,文化融合应挖掘当地文化,将其转化成外来游客喜欢的场景。 张霖表示,旅游业未来两三年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但下半年市场仍需消解疫情所带来的阴霾。 刘春晖则认为,未来旅游投资需求仍然存在,其中短途游、周边游将成为重点,更多小而美的项目将获得投资。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淄博站投资考察活动也成功举办。 9月18日,来自全国一线文旅投资和产业服务机构的60余位企业家分为北-中-南三路对淄博各区县的文旅招商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9月19日企业家们现场听取了各区县的文旅项目招商路演。 考察和路演结束后,有多位企业家已表达出投资淄博和在淄博落地产品服务的意向。 “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系列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新旅界发起,是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2020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有关部署,办好“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淄博站投资考察活动由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和新旅界联合举办,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三站,也是目前参与企业家数量最多的一站。 此外,筹备已久的淄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家智库建设初见成果,会上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亲自为智库成员颁发了聘书,这是促进淄博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将为淄博市开展文化旅游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专项研究、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撑。 随着大会的胜利闭幕,与会嘉宾纷纷认为此次大会开启了淄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相信很快将有越来越多优质、创新、特色的文旅项目在这片“齐国故都”土地上冉冉升起。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3265.html
世界冠军教练Maokai加盟 重铸冠军战队! TES战队迎来
网友为何叫好 王红权星等炫富网红被封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