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阿里云在韩国 墨西哥等 5 个国家投资新建数据中心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阿里云今日宣布,将在全球五个国家投资新建数据中心,分别位于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墨西哥。值得一提的是, 这也是阿里云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

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 30 个地域运营 89 个可用区。新一轮投入之后,阿里云的全球布局将增加至全球 31 个地域和 95 个可用区。

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总裁袁千表示,阿里云将加码投资全球能力建设,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更多的数据中心、更强的服务能力、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阿里云已经覆盖 东南亚、日本、美国、英国、欧洲、中东等 主要海外市场。

另据IT之家此前报道,LV 高奢品牌母公司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近期宣布将和阿里巴巴进一步深化合作, 在延长五年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阿里云及通义模型来优化高端零售体验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目前,菜鸟驿站联合天猫、淘宝推出的送货上门已覆盖200多个城市,最快可实现当日选、当日送。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1

8月4日晚,阿里巴巴公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按自然年为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司当季实现收入2055.55亿元,同比保持稳定。经营利润为249.43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菜鸟当季总营收172.92亿元,外部收入占比达70%。

外部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财报显示,菜鸟该季度进一步提升了面向商家和消费者的履约及增值服务,自营的菜鸟直送、加盟式的菜鸟驿站以送货上门的方式提升消费者体验,以行业特色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服务,以国际端到端物流提升国货出海服务。

该季度,菜鸟外部收入占比达70%。长期专注于自主运营数字物流基础设施的“重投入”是菜鸟物流产业的重要布局之一,这确保了菜鸟在各种不确定环境下对物流供应链环节的控制力。

阿里巴巴正加速推进全球化能力建设,在国际物流方面,菜鸟持续加强国际物流建设,包括eHubs、干线、分拣中心及最后一公里派送网络,加强端到端的物流能力。

根据财报,该季度菜鸟在以色列新建自动化分拨中心,并在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使得菜鸟自营的海外分拨中心总数增至10个。同时,菜鸟继续推进海外本地化物流配送能力建设,在欧洲投入的智能快递柜已超7700组。

为更好助力国货出海,菜鸟计划在一年内深耕20个核心跨境电商产业带,聚合海运、空运、陆运等物流资源和海外物流仓储网络建设,点对点服务上百家跨境电商企业。

推动“送货上门”全面铺开

在此前的2022菜鸟开放周上,菜鸟CEO万霖表示,今年菜鸟将重点做好送货上门、特色行业供应链、国货出海、科技下乡出海等工作。“以多种方式送货上门”是菜鸟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据悉,菜鸟正在力推“送货上门”全面铺开。此前,自营的菜鸟直送上门一直服务于天猫超市订单。该季度,菜鸟直送开始为天猫国际提供上门服务,目前已接入80%的菜鸟保税仓,实现送货上门。

在末端最后100米,通过加盟式的菜鸟驿站送货上门。目前,菜鸟驿站联合天猫、淘宝推出的送货上门已覆盖200多个城市,最快可实现当日选、当日送。该季度,约70%的菜鸟驿站能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此外,菜鸟在该季度还推出了新的送货上门方式:通过申通快递()、菜鸟驿站、菜鸟直送等,让消费者在淘宝下单时,就可提前选择送货上门,且不产生额外费用。目前,该服务已在杭州、西安、嘉兴等城市进行试点,重点城市试点以来的送货上门率已是业内领先。

菜鸟供应链还在帮助品牌商家送货到线下商超、商圈专柜、经销商仓库,形成to B和to C一体化的供应链。

在特色行业供应链方面,菜鸟将围绕家装、重货、冷链、大家电、快消、美妆等行业升级服务。万霖表示,为帮助品牌商家提升应对复杂环境的供应链能力,菜鸟将加大投入,根据不同品牌所处行业的特点,打造针对性特色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空海铁陆全方位搭建全球干线网络,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搭建本地配送网络也是菜鸟重点布局方向。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2

8月4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财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2055.6亿元,同比保持稳定;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302.52亿元,同比下降30%,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表现均高于市场预期。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过去一个季度,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种种变化,通过持续加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始终聚焦长期战略。虽然我们的业务在四、五月份增速相对放缓,但进入六月份已经看到向好迹象。基于我们拥有的高质量消费群体,以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多元化业务所呈现出的韧性,我们对未来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 记者表示,“阿里的财报表现略微超出了市场预期,并且其货币化率开始降低,我的理解是为了多支持平台上的商家,增加平台的整体竞争力,这也凸显了电商之间竞争的激烈。”

6月份加快复苏

从财报可以发现,复苏成了阿里巴巴各项业务的关键词。

比如,阿里巴巴在财报中首次披露了天猫618的情况,6月份,淘宝天猫线上实物商品GMV增长逐步恢复,天猫618支付GMV实现同比正增长。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超1.23亿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超元,跨年活跃率约98%。

本地生活服务板块表现也在持续改善,到6月份,整个板块GMV已恢复正增长。其中,高德在6月份日均活跃用户创下了超1.2亿的新高。阿里云方面,该季度,抵消跨分部交易后阿里云的收入同比增加10%,经调整EBITA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反映了非互联网行业客户的增长复苏。

“虽然云计算板块增长不如预期,但主要是由于‘高质量增长’的战略,需要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并且业务上向生态让利,‘伙伴优先’。”陈达分析称。

阿里巴巴也在财报中表示,阿里云虽然短期收入增速减缓,但各行各业走向全面数字化是长期趋势,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云钉一体”持续推进,钉钉上生态伙伴总数超过4000家,覆盖20多个国民经济行业。

在国际商业板块,6月份,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实现10%的同比增长,Trendyol订单同比增长46%。国际批发商业继续帮助中小商家出海,季度完成的交易额同比增长16%。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为了更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本季度,通过持续改善运营效率与优化成本结构,淘特、Lazada亏损同比及环比均有所收窄,淘菜菜亏损环比大幅收窄,淘宝和淘特上的M2C(源头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长超过40%,淘菜菜GMV也增长迅速,同比超200%。此外,优酷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亏损同比收窄,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以生态建设为重

7月26日,阿里巴巴申请在香港和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并发布了2022财年年报。彼时,张勇表示,面对不确定性,阿里巴巴的应对之道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和做好自己”。

从2023财年一季报也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探索消费领域和云计算领域的全球化方向非常明确。本季度,聚焦消费领域全球化的国际商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阿里云已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85个可用区。菜鸟海外分拨中心达到10个,进一步构建端到端的国际物流能力。

6月份,阿里云发布一款自主研发、专为新型云数据中心设计的专用处理器CIPU,连同飞天云操作系统一起,有望成为下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阿里云在技术路径和市场规模层面的竞争力与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遍需求有机融合,将云端赋能能力从技术端、产品端、数据端拓展至生态端,带动众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时代的业务创新与产业集群化升级,这方面的业务链条延伸和市场盘子扩张仍有较大潜力空间,长期看,这也是支撑阿里未来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星表示,近几年,阿里平台的年度活跃用户一直在高位运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自去年三季度开始逆势提速增长,这两个数据表明作为一个进入成熟期的平台,其网络效应已从原有的快速增量向着高质量增长转型。

陈达也表示,总体而言,阿里还是以生态建设为重,策略上并不激进,以这个财报静态来看,其估值对于投资者而言仍然很有吸引力。

阿里巴巴菜鸟外部收入占比上升,达70%3

8月4日,阿里巴巴发布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2年第二季度)报告。该财季,阿里巴巴实现营收2055.55亿元,上年同期为2057.4亿元,同比微降;经调整EBITA为344.19亿元,同比下降1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7.39亿元,同比下降50%;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02.52亿元,同比下降30%。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虽然我们的业务在4、5月增速相对放缓,但进入6月已经看到向好迹象。基于我们拥有的高质量消费群体,以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多元化业务所呈现出的韧性,我们对未来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看到复苏信号

财报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中国商业业务收入达1419.35亿元,同比下滑1%。其中,来自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为1369.77亿元,同比下滑2%。

中国零售商业业务项下的直营及其他收入为647.14亿元,同比增长8%,该增长主要由盒马及阿里健康的直营业务的收入增长所贡献;中国批发商业收入为49.58亿元,同比增长26%,增长主要来自新免税批发业务和提供予付费会员的增值服务收入上升。

阿里巴巴的中国商业分部业务主要包括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及阿里健康等中国零售商业业务,以及1688等中国批发商业业务。

阿里巴巴表示,4、5月份,疫情导致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链和物流中断。5月下旬起,随着物流运力正常化,平台与商家共同看到复苏信号,淘宝天猫线上实物商品GMV增长逐步恢复,天猫618支付GMV实现同比正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超1.23亿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超1万元,跨年活跃率约为98%。截至2022年6月30日,平台拥有2500万名88VIP会员,每名会员的年平均消费额超过5.7万元。

此外,该季度淘特和淘菜菜作为新兴业务也在持续取得进展。财报披露,该季度,淘宝和淘特上的M2C(源头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长超过40%,淘特通过优化用户获取的投入,以及提高活跃消费者的平均消费,促使亏损同比及环比均大幅收窄。淘菜菜GMV也增长迅速,同比超过200%,亏损相较去年同一季度适度增加,环比则大幅收窄。

阿里巴巴介绍,随着疫情影响缓解,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每月表现持续改善,到6月整个板块GMV实现正增长。该季度,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取得收入106.32亿元,同比增长5%。

坚定聚焦三大战略

2022年初,阿里巴巴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阿里巴巴表示,面对短期挑战,将继续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战略,为健康、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在消费方面,阿里巴巴表示,已提前2年完成了服务国内10亿消费者的目标,未来将用矩阵式多元化增长服务消费者多元需求,聚焦低渗透率行业机会,继续增加超10亿消费者的总钱包份额。在云计算方面,阿里巴巴表示,各行各业走向全面数字化是长期趋势,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今年6月,阿里云发布一款专为新型云数据中心设计的专用处理器CIPU,连同飞天云操作系统一起,打造下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部件。全球化方面,阿里巴巴主要探索消费领域和云计算领域的全球化。财报介绍,阿里云已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85个可用区;菜鸟海外分拨中心达到10个,进一步构建端到端的国际物流能力。

财报数据显示,在云计算业务上,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后,该季度阿里巴巴云计算板块实现收入达176.85亿元,同比增长10%,经调整EBITA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阿里巴巴表示,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反映了非互联网行业客户的增长复苏。财报显示,该季度,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占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总收入的53%,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阿里巴巴的国际商业板块也见证着全球商业的温和复苏。该季度,阿里巴巴国际商业业务收入达154.51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国际零售商业方面,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实现10%的同比增长,Trendyol订单同比增长46%;国际批发商业方面,季度完成交易额同比增长16%。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

导读:此前媒体提到的5G、特高压等“新基建”七大领域仅是列举,并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 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智库获得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白皮书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领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详细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与投资空间。

将出台顶层设计,需注重四大问题

伍浩指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白皮书强调,未来“新基建”建设需着重关注四大问题。

一是在投资主体上,要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和补空缺作用,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最大化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二是在实施进度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三是在区域和行业布局上,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面向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率先推进新基建试点示范应用,确保新基建投资效益的发挥。

四是在网络安全保障上,要按照《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规章制度要求,同步规划和制定数字新基建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数字新基建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审计、保密审查、日常监测等制度。

《白皮书》建议,尽快制定“新基建”的顶层设计,明确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行动计划,同时,根据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统筹规划新基建区域和行业布局。

《白皮书》认为,为防范“新基建”项目“蜂拥而上”和重复建设,“新基建”在顶层设计等规划中必须明确其区域布局。而这需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

一是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区域新基建布局应处理好地方建设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目标间的关系,立足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二是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现状,从人口流动看,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必将对区域新基建提出更高要求。5G基建、高铁轨交、新能源设施等应重点将人口流动关系和城镇化潜力纳入空间布局考虑范围。

三是地区产业和互联网发展情况,良好的制造业集聚、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是新基建项目建设的底座,区域布局可重点考虑产业和互联网基础稳固的地区,如工业互联网以推动产业集聚区的行业整体上云为抓手开展建设。

四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数据基础设施方面,随着5G商用推进,“西数东送”的愿景有望实现,届时大量数据中心可考虑建在气候优势明显、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特高压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消纳条件,向受端负荷中心进行点对点区域布局。

全国首个“新基建”产业政策已出炉

3月29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下称“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下称“新基建10条”),旨在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样板。

同日,广州开发区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试产暨全面加快推进新基建活动。以新基建、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24个重点项目,通过5G云端直播同时投试产,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1172亿元。

单个项目奖励总额最高5亿元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李耀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基建10条”是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产业政策。

作为广州市“工业一哥”,广州开发区将着力结合自身特色,通过重奖制造业数字化,推动自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样板,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新基建10条”有四大亮点:

一是重奖“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新基建10条”紧盯全球顶尖数字经济技术,对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高端项目到该区落户给予最周到的服务和最大力的扶持,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重奖数字经济人才。

比如,对新引进的全球顶尖数字技术企业,最高按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分阶段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总额最高5亿元。

二是强化“新基建”底层技术支撑。“新基建10条”提出,3年投入1亿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CPU芯片、AI芯片、流版签软件、网络安全软硬件领军企业,构建完备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争创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

三是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新基建10条”提出,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进程,焕发制造新活力。鼓励发展电子竞技、数字医疗、空中互联网、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

比如遴选正式上线运营且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电竞游戏软件项目,按其软件开发投资额最高给予1200万元资助。

四是探索“新基建”制度创新。除了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新基建”给予“硬”支撑外,广州开发区也注重通过制度创新给予“软”保障,明晰数据产权,鼓励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安全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逐步开放,加强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同时,鼓励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对主导(含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企业单位,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奖励。

谋划“新基建四大区域”

广州开发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区域定位和资源优势,谋划布局“新基建四大区域”,即:鱼珠片区规划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科学城创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知识城构建通信网络国际数字枢纽;生物岛建设生物安全智慧岛。

鱼珠片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新基建,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统筹规划25平方公里,以中国软件CBD为区域核心,重点打造“一区”(以区块链为特色的软件名区)和“一镇”(以泛浙大产业创新园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小镇(横沙))。加快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中国车联网运营中心、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布局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智能装备产业园、新松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国机智能园区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图片来自广州开发区

科学城聚集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打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依托科学城145平方公里的广阔腹地和雄厚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全面推动制造业装备智能化、生产数字化,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标杆。重点打造了航天云网、阿里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船“船海智云”等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电路板、新材料、医疗医药等重点优势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明珞“虚拟制造工厂”入围国家工业互联网重点示范项目。

图片来自广州开发区

知识城强化“新基建”国际基因,构建新一代通信网络国际数字枢纽。推进国家级区块链顶级节点等一批国际“新基建”,率先建设国际数字枢纽运营中心。知识城“新基建”重点项目集中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四大领域。

图片来自广州开发区

生物岛打造全域覆盖“新基建”,建设生物安全智慧岛。利用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生物科技、交通设施等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数字技术与城市安全融合应用的引领示范。生物岛“新基建”重点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两大领域。

图片来自广州开发区

阿里云加码新基建:3年再投2000亿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近期,谷歌、美团等相继关闭或收缩云计算业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阿里云是否会缩减投入?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对未来有信心,对数字经济有信心。云智能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战略之一,我们已经坚持投了11年,不会因为疫情而减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未来三年,阿里云再投2000亿,用来搞新技术、新基建。”

据悉,达摩院XG实验室、平头哥等最新研究成果将率先应用在阿里云下一代数据中心。飞天云操作系统、含光800芯片、神龙服务器、自研云交换机、高性能低延时网络、大计算系统集群等核心自研技术,将在云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

公开信息显示,阿里云在全球21个区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并广泛采用液冷、水冷、风能等节能技术降低能耗。目前,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管理的服务器规模在百万台,3年再投2000亿,意味着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规模再翻3倍,冲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48万亿投资版图来袭!新基建成亮点

为什么阿里巴巴会斥资百亿在乌兰察布市建立大数据平台?

为了推进华为、苹果北方数据、阿里巴巴、优刻得、中联利信、同舟汇通等大数据项目建设运营,集宁区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在察哈尔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 6.5 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大数据项目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

阿里云已经走在了亚洲云计算的前列,如今它已经正式对外宣布,会在中国的乌兰察布市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消息一出,引得无数人摸不着头脑,都不知道啊,阿里云为什么要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做这么重要的战略布局。

首先,这得益于乌兰察布市的发展战略,乌兰察布市的地级政府对大数据产业具有强烈的扶持意愿,并希望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将乌兰察布市打造成具有极高信息产业价值的“草原云谷”。

为了推进华为、苹果北方数据、阿里巴巴、优刻得、中联利信、同舟汇通等大数据项目建设运营,集宁区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在察哈尔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 6.5 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大数据项目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

第三,乌兰察布市幅员辽阔,地处空旷,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以及交通地位很有利于发展大数据核心产业。而且乌兰察布市距北京只有353公里,在调集人才与研讨战略方面,对阿里来说也是有相当大的优势。

没有人会去做亏本的买卖,肯定是看到发展前景好才会去关注。阿里巴巴会斥资百亿在乌兰察布市建立大数据平台不无道理。

为了推进华为、苹果北方数据、阿里巴巴、优刻得、中联利信、同舟汇通等大数据项目建设运营,集宁区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在察哈尔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 6.5 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大数据项目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

加大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同时也在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之步伐,2019年,共续建、新建及拟建数据中心项目 8 项,计划总投资 171.8亿元,总占地面积 1220 亩,承载 100 万台服务器。不难看出乌兰察布市现在正在以数据存储、产品研发、数据交易为核心的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铸就高新科技产业载体,夯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层,进一步拓展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实现产业体系全覆盖的准备进行中。

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斥资百亿在乌兰察布市建立大数据平台。不仅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传统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数字化素养,也符合乌兰察布市政府以及国家对此的重视,让其共同来努力推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倾力打造成为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大数据与云计算中心,打响“草原云谷”的品牌,擎画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蓝图,深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各领域应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3404.html
俄称击落一架无人机 乌称袭击俄国防工业企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