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成功长传 传球成功率97% 克罗斯皇马最后一舞半场数据

直播吧6月2日讯 欧冠决赛正在进行,皇马半场0-0多特。这也是克罗斯代表皇马的最后一场比赛,球员半场重点数据如下↓

67次触球

传球成功率61/63(97%)

6次长传成功5次

3次对抗成功2次

3次丢失球权

1次解围

2次抢断

评分7.0


深度|德容:我顶着欧洲最佳中场之名来巴萨,你们却想要皮亚尼奇?

在五大联赛停摆期间,关于巴萨和尤文之间酝酿球员互换交易的消息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双方的中场球员阿图尔和皮亚尼奇的互换,多家媒体报道已经接近敲定交易了。 对于这笔交易,很多人表示了困惑和不解,皮亚尼奇已经30岁了,而且去年巴萨才刚刚拿下时年22岁就被评为欧洲最佳中场的荷兰新星德容,即使布斯克茨年老了,后腰位置也不缺人啊。 这笔大张旗鼓的交易,除了阿图尔不愿意离开巴萨之外,德容多少也感觉有些不快。 5月12日,德容度过了23生日,他在巴萨的豪门生涯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是与30岁的皮亚尼奇一起竞争上岗还是成为轮换主力呢? 2018年的夏天,巴萨在中场引进了阿图尔和比达尔,但是西班牙媒体《马卡报》曾经报道,当时的巴萨主帅巴尔韦德还想再引进一名中场球员,巴萨拟定了一份4人名单:拉比奥特、德容、皮亚尼奇、蒂亚戈。 如今德容已经在去年夏天来到巴萨,那为什么还要再买一个皮亚尼奇呢?当然,德容以7500万欧元加盟才过去一个赛季,不可能就弃之不用,但是巴萨引进一个和他风格、位置都有些接近的球员,多少都暗含着对他当前表现不甚满意的味道。 上个赛季,德容和德里赫特堪称阿贾克斯双子星,率领球队夺得联赛冠军并且欧冠杀入四强,最终一个转会巴萨,一个转会尤文图斯,但如今都被认为没能发挥出上赛季的水平。 德里赫特抓住基耶里尼受伤的机会,没有经过适应期就强行上位担当主力,赛季初段频频出错,幸好现在越踢越好。 但德容似乎还是没能拿出上佳表现。 在4月初和球迷的一次视频互动中,德容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表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并不满意本赛季自己的表现,但也不觉得自己踢得很糟糕,只是确实有提升的空间。 上个赛季,德容代表阿贾克斯在各项赛事中出场52次,打进4球助攻4次,率领阿贾克斯夺得联赛和荷兰杯双冠,而且在欧冠中淘汰皇马和尤文杀进4强。 在整个赛季,他的传球准确率达到91%,入选欧冠最佳阵容并且当选欧足联年度最佳中场(年度最佳前锋是梅西、最佳后卫是范戴克),可以说他的表现是整个欧洲足坛最顶尖的那一档。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今的处境尴尬呢?我们先来看他本赛季在的表现:本赛季至今德容在巴萨各项赛事出场36次,进2球2次助攻,传球精准度达到91.8%一如既往保持水准,但是只有2次拿到全场最佳,综合平均评分只有6.91,显然,以他的身价和实力,这是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表现。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表现下滑呢?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巴萨之后,德容踢的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位置,他已经从后腰,踢到左中场,甚至快变成左边锋了。 他在阿贾克斯时,凭借超高的传球准确率,充当的是控制型的中场,如今在巴萨,位置太过靠前,没能体现他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 荷兰国家队主帅科曼也表示,德容在巴萨的表现不稳定,因为踢的不是自己擅长的位置,在国家队,他的位置很靠后,而且有两名持球的中场球员。 但在巴萨,一般有1到2个中前卫,有时候甚至有4个中前卫,所以德容在巴萨踢的位置与在阿贾克斯和国家队都有所不同。 我觉得科曼真是洞若观火一语中的,比如在2019年3月25日的欧洲杯预选赛荷兰VS德国的比赛中,德容居中踢后腰,荷兰全队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他和锋线上的德佩是仅有的发挥正常的两个球员。 不过在荷兰国家队,除了德容,还有德容恩作为双后腰和他互补,弥补了德容在防守上的不力,释放他进攻的天赋。 对比一下德容在巴萨的体系,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在场上的位置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德容自己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在阿贾克斯和国家队时,和两位中场搭档,还有一个10号球员。 但是在巴萨,这里更喜欢使用单后腰,他的位置不容于巴萨的现有体系之中。 比如今年3月2日国家德比巴萨0:2皇马的那场比赛,巴萨排出的是442的阵容,布斯克茨和阿图尔居中,德容居左,比达尔居右。 这场球德容踢得很烂,和左边卫阿尔巴被对方完爆,让这个赛季已经严重下滑的卡哈瓦尔在对位中发挥神勇拿下全场最佳。 这场国家德比的失利是德容在巴萨表现不佳的缩影,因为他在场上无所适从。 单后腰有布斯克茨来组织和出球,如果要靠速度来冲击对手,他没有阿图尔那样的速度优势和下底功夫,他偏技术的打法缺乏身体对抗的能力,在进入对方半场之后,他没有爆破点——既无法掌控球权,也无法消化队友传导过来的球权。 为什么说德容无法掌控球权呢?因为居中的后腰有布斯克茨,而且梅西不时还后撤回来接应向前,所以导致德容只能更靠前往边路走。 但是他多年以来习惯的都是中路的踢法,缺乏边路人员的意识和技术要领,他接到球之后的处理也很茫然,所以表现得竟然不如对面和他对位的卡瓦哈尔。 不过虽然目前德容在巴萨还没有完全展现出上赛季的风采,但是行家都看出来这与他目前在巴萨踢着不合适的位置有关。 毕竟布斯克茨是巴萨多年功勋,虽然已经年龄越来越大,还能凑合用几年,大家也都理解暂时要德容先让位,未来再让德容接班布教授,成为中场组织的核心。 因为德容的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护球,还是盘带摆脱,或者是持球推进的能力都超强,个人技术其实很符合巴萨的体系。 足球数据网络OPTA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本赛季本甲出场次数超过5场的中场球员中,德容的传球成功率接近92%,仅次于皇马中场克罗斯的94%,而德容才仅仅23岁,考虑到他主要活动在中前场,这个传球的成功率相当厉害。 他的未来是寄望于接班布斯克茨的,但如今踢后腰的皮亚尼奇要来,德容如何安身立命呢?从德容本赛季在西甲的数据来看,出场26次,2个进球2个助攻,中规中矩,但是防守不是他的特长,场均抢断、拦截、解围、封堵等数据都很一般。 从他在阿贾克斯和国家队的情况来看,踢双后腰时他发挥最佳,需要另一个队友和他在中路进行分工配合。 本赛季巴萨的常规中场主力是布斯克茨、德容、拉基蒂奇,阿图尔和比达尔作为轮换主力,这5个人中,拉基蒂奇、比达尔和阿图尔都可能要走,布斯克茨未来几年会逐渐因为年纪而淡出主力位置。 所以未来巴萨的中场,布斯克茨、德容和皮亚尼奇会是基本固定的首发人选,再加1个重在防守和拦截的中场,组成塞蒂恩喜欢的442中场组合。 中路已经人满为患,布斯克茨曾说他踢哪个位置由教练决定,自己都服从,从能力和长远规划来看,只能是他逐渐让出位置,然后由皮亚尼奇踢拖后后腰,负责出球,德容踢前腰,负责短传渗透和纵深的盘带突破创造空间。 比达尔走了之后,还必须引进同样的防守中场才能实现阵容的攻防平衡。 去年德容来到巴萨时,头上顶着欧洲最佳中场之名,主要靠的就是他在进攻中无以伦比的表现,但即使是在进攻中,他也是有短板的,就是射门的力量、精度和射门方式都不足,射门的欲望不强烈。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欧洲其他顶级中场,比如克罗斯、莫德里奇、斯内德,他们都有一脚相当不错的远射能力,再如巴萨之前的哈维和伊涅斯塔,在插上射门上也有独到的心得。 而德容,像是一个典型的4号球员,喜欢的是接球、控制球权为队友制造机会,很少寻找机会破门。 阿贾克斯的主帅腾哈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德容,认为德容不是一个进球如麻的得分高手,他在场上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助攻队友破门得分。 腾哈格还曾经因为德容太过靠前接近10号位而把他拉回来。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德容表现不佳的原因与他在巴萨的位置太过靠前有关,但是我觉得面对现实未来德容还是要努力把位置向前靠。 巴萨已经有足够多的中后场人员,德容必须去适应和调整自己。 另外,作为年仅23岁,有一流盘带突破技术的中场,他应该冒险去改变一下踢法,尝试一下菱形中场前腰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把自己进攻上的穿透力和直接破门能力进一步开发出来。 在上个赛季,通过欧冠和荷兰国家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经轻轻、仅发挥出8成功力就光芒四射的德容。 但是他在进攻上的潜力还远没有挖掘出来,这个赛季一直踢得磕磕绊绊,完全是用天赋来硬撑,还没有充分融入整体。 未来如果皮亚尼奇来巴萨担任拖后后腰,布斯克茨让出位置,德容重返中路,也许我们才能看到最好版本的德容。

在2016-2017赛季的皇马阵中,莫德里奇和托尼克罗斯分工有何不同?

开头语:齐达内自从执掌皇马之后,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在这些赛季当中最完美的赛季无疑是2016—2017赛季,那个赛季皇家马德里取得了欧冠、联赛、世俱杯以及欧洲超级杯四项冠军,尤其是取得的那个欧冠冠军,更是让皇马成为了改制以来唯一取得连冠的球队。齐达内的球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在于他对阵容上的一些改造,这其中确立了克罗斯—莫德里奇—卡塞米罗的中场铁三角组合,无疑是奠定皇马三连冠的基础,皇马的这对组合丝毫不亚于当年巅峰时期巴塞罗那的“哈白布”组合。

在这个“铁三角”当中,卡塞米罗的作用应该说是比较好区分的,他是球队当中主要负责防守的中场。但是,关于克罗斯与莫德里奇,对于皇马不熟悉的球迷可能很难区分他们两个人,本质上来说,两人都是偏重于组织的技术型中场,在功能属性上也极其相似。关于二人的比较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在那个赛季,对于皇家马德里来说究竟谁更重要一些呢?谁的表现更好一些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数据方面克罗斯完全碾压,两人各自优缺点是什么?笔者看过很多对于两人的评价的文章,很多人认为是克罗斯是搭台的那个人数据体现不明显,而莫德里奇似乎更容易打出更加出色的数据,但事实并非如此。莫德里奇加盟皇马这么久,在联赛当中助攻次数最多的就是本赛季,整个赛季有7次助攻,这是他加盟皇马之后,一唯一次在联赛当中单赛季助攻次数能够达到7次。而克罗斯则刚好相反,本赛季克罗斯的助攻次数只有5次,来到了加盟皇马以来的最低值,,而其余的所有的皇马赛季,克罗斯的助攻次数全部超过7次。也就是说,皇家马德里克罗斯传威胁球的能力起码从数据上来看,要远远好于莫德里奇。

上图就是两人在16到17赛季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个赛季,克罗斯的数据与莫德里奇相比,完全是碾压级别的,起码从数据上来看,克罗斯的表现要远远好于莫德里奇,他为皇马做出的贡献也更大。当然,很多东西并不是通过数据来体现出来的。

事实上,克罗斯能够打出比较好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战术安排,而莫德里奇确实因为战术牺牲了较多的数据。总体来看克罗斯与莫德里奇相比,他的优势在于身体更加强壮,而且他更加年轻体能储备方面也要好于莫德里奇。所以克罗斯在个人抢断以及射门方面更容易打出好的数据,他更加接近于对手的禁区,自然可以刷出更好助攻数据。

而莫德里奇与克罗斯相比,他的优势在于他的盘带和推进能力。自从克罗斯加盟球队之后,我们通过联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莫德里奇几乎每个赛季的个人突破次数都要超过克罗斯,有的时候甚至会是克罗斯的两倍。

我们简单的去比较两个人的特点的话,克罗斯会更稳一些,而且他攻击球门和在防守当中的对抗能力要更好,而莫德里奇相对充满灵性。他能够持球之后迅速的向前推进,但是在对抗和体能储备上就稍稍的弱与克罗斯。正是因为两人这种战术特点的不同,使得齐达内对于两人的安排有了一定的变化,这让两人都很好的发挥出了自己的特点,但同时也造就了数据上的巨大差距。

战术作用有何相同之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两人在战术作用上的一些相同地方。这其中在伊斯科首发的时候,皇马主打4312战术的时候,两人作用的相同点会更加多一些。

就像上图显示的那样,当伊斯科出现在首发阵容的时候,他会承担一个前腰的责任。这样的话,克罗斯的位置回撤的基本上跟莫德里奇是平行,这时候两人作用基本类似。我们从攻防两个层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两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在攻防转换的时候,齐达内更加擅长使用的是高位逼抢的方式,三个前锋去压制对手的后卫后防线,而莫德里奇和克罗斯以及卡塞米罗压制的就是对手的中前卫。其中,莫德里奇跟克罗斯基本上处于一个平行站位的位置(就像上图显示的那样),采取对对手的压制。

第二、一旦进入到本方半场,皇家马德里的防守阵型会变成442(如上图所示)。处于右侧的边锋的如贝尔,或者是首发的前腰伊斯科会补位右侧来进行防守,四个后卫退到最后面,卡塞米罗和退守的这名球员保护防线,而莫德里奇与克罗斯又是一个平行站位的方式,压制对手的持球人,本泽马和C罗很少参与到本方半场的防守,所以莫德里奇和克罗斯就是本方半场防守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在进攻当中。莫德里奇和克罗斯会回撤得非常深,与后卫一起进行后场的组织。就像上图显示的那样,两名顶尖的技术型中场的后撤,极大的保障了皇家马德里在后场组织的稳定性。

第四、面对摆大巴的球队的时候,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的长传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像上图显示的那样,莫德里奇将球长传给马塞洛,一旦形成的防守的弱侧空间,皇马就能够利用边后卫的冲击形成机会。C罗压制对手肋部,马塞洛下底利用速度冲击对手。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就是克罗斯与卡瓦哈尔对组合,这样的话就变成贝尔压制对手的肋部,卡瓦哈尔下底。

所以我们在总结两个人在齐达内战术当中的相同点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两个人的位置都很靠后,基本上很少攻到对手的禁区内,这从某种程度上延缓了对手打反击的成功率,同时,也能够极大的保障后场推进的稳定性,这就是两人在齐达内战术当中的相同点。

两人的区别在哪?说完了两人的相同点,我们再来看一下两人的不同点。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那样,由于两人不同的优缺点,齐达内为两人安排的战术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两个人数据上的一些差异。

像上图摆出的那样标准的433的首发阵型当中,克罗斯与莫德里奇的作用会区分会更加的明显,我们也更容易看到两人的差别按。照上面介绍相同点的思路,我们也从攻防两端来进行区分。

第一、在防守的时候,我们说过皇家马德里是442的防守阵型,但是显然,C罗这一侧侧很可能会成为对手进攻的主要方向,因为C罗不会像右边锋那样回来进行补位防守,所以他那边的空当会更大,这就要求克罗斯要经常的进行补位防守。相反的,莫德里奇的防守则更多的是站位“蹲坑式”的防守,因为在他的右侧,右后卫和右边锋两人保护。所以这就造成了双方数据上的差异。所以,莫德里奇的拦截数据更加出色,而克罗斯的个人抢断数据更加出色。

第二、造成这样数据的原因,不仅仅是在于半场区域防守的时候,在高位区域紧逼防守的时候。体能更加充沛,对抗能力更强的克罗斯也是积极进行上抢式防守的那一个,这就会更加加剧两个人在抢断数据上的差异,克罗斯更容易直接从对手的脚下抢到球权。

第三、在进攻当中,大部分情况下皇家马德里很少能够打出快速的反击,因为对手面对皇马的时候,基本都是采取防守反击的姿态,所以皇马更多的时候是打阵地战。在阵地战当中,触球次数更多的会是克罗斯,而无球跑动更多的会是莫德里奇。而克罗斯的位置也会相对的更加靠前,更加的接近禁区,所以克罗斯的场均关键传球次数以及助攻次数都要远远高于莫德里奇,莫德里奇更像是一个串联中场与前场的组织者。

第四、在反击当中。莫德里奇持球向前出球的任务会更加的繁重一些。因为我们上面提到过,莫德里奇过人和持球推进的能力要好于克罗斯,这使得反击的时候,球更多的会交到莫德里奇的脚下,由她来负责为锋线的“三叉戟”传球。

所以我们在总结两人战术功能作用不同的时候可以看到,体能更加充沛的克罗斯会有更多的无球跑动,而且在阵地战当中克罗斯会是向前输送传球的核心,而更加擅长盘带的莫德里奇则在反击当中处于出处于核心的地位,在防守当中,莫德里奇偏向于站位式的防守,而很少进行紧逼上抢式的防守。

结论:

1:两人在防守的时候站位基本平行,但是克罗斯承担了更多补位与逼抢的任务,而莫德里奇更多的配合防线移动,拦截对手的传球。

2:两人退的位置比较深,主要的工作都是协助后卫出球以及进行对角线的大范围转移,但是克罗斯在阵地战中是出球核心,而莫德里奇在反击战中是出球核心。3:两人从风格上来说多是那种组织技术型中场,但是克罗斯更加年轻,对抗能力更好,稳定性也更好,而莫德里奇则更加的充满灵性,持球突破与推进的能力更佳。

再议克罗斯在皇马阵中的重要性

托尼-克罗斯1990年出生,2006年出道,少年成名。 欧少金靴金球奖,世少金球奖,2007年开始打德甲,19岁租借药厂联赛9球11助连续两月被《踢球者》杂志选为德甲当月最佳,20岁入选德国国家队出征2010年南非世界杯。 2010-11赛季到2013-14赛季作为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的绝对主力每个赛季至少参加37场比赛,其中2011-12/及2013-14赛季更是参加了多达51场比赛。 在拜仁阵中,在与里贝里,罗本和穆勒三人竞争者中能坐稳主力位置,其突出的个人能力可见一斑。 在《踢球者》2011-12赛季前腰评选中力压劳尔排第一,2012-13赛季由于伤病排在格策后面列第二名,2013-14赛季前腰位置中排名第一。 2014年夏天以2500万欧转会皇马,当赛季更是创纪录地参加了55场比赛,打进2球并且送出14次助攻。 此后三个赛季作为皇马中后场的绝对主力,连续三年问鼎欧冠,并且随后在齐达内麾下与莫德里奇,卡塞米罗组成典礼中场,2019-20/2020-21赛季更是多次被誉为欧洲最佳中场组合。 在齐达内麾下,基于球队的战术需要和球队利益的原因,克罗斯逐渐由前腰改打后腰,并且在比赛中同样有着出色的发挥。 本赛季西甲联赛他送出关键传球62次排名西甲第一,比梅西多4次,被侵犯次数31次排名第3,联赛中抢断38次比魔笛多9次,传球次数及传球成功率更是名列西甲前茅。 克罗斯为人低调谦逊,球风稳重不花哨,长传调度,短传梳理,射门推杆,大部分场次超百分之90的传球成功率,都足以说明克罗斯的足球哲学就是一个字“稳”,在场上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稳定的出球点和攻防枢纽,安全,高效,不脱泥也不带水!正如其球探报告里所说。 此球员球风沉稳,喜欢弧线球,技巧性射门,中后场从一侧向另一侧的转移尤其精准,善于掌控比赛节奏。 单论个人能力,克罗斯不逊色于任何球员。 在过去年五年间,他几乎能够胜任中场的任一角色,这样的全面能力在皇马阵中也几乎难有人能够企及。 克罗斯对于皇马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被称为皇马中场的无名英雄。 莫德里奇因为盘带和传射而备受称赞,卡塞米罗的拼抢也总是引人瞩目,而克罗斯则总是被习惯性忽略,其实很多比赛中皇马的中场调度,疏导都是他,作为衔接中后场与前场的枢纽,皇马几乎所有的进攻都是由克罗斯发起的,堪称皇马的中场指挥官。 在周中与利物浦的欧冠比赛中,克罗斯的重要作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场一脚贯穿中前场的长传打对手两个中后卫身后的空挡,面对利物浦临时拼凑的中卫组合,欠缺默契转身慢的不足屡屡奏效。 克罗斯精准的一脚长传打身后,让前锋球员得球后轻松面对对方门将足见其深厚的传球功底和出色的大局观。 作为团队运动的足球讲究各司其职,克罗斯就是组织型中场来定位的,这是球队里触球接传球最多的,必须有超强的传球能力和控场能力,是连接前后场的中场枢扭,不轻易丢失球权,保证球权和传球的准确性,看似简单其实做到并不易。 克罗斯在场上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以其出色稳健的发挥赢得了皇马队友包括俱乐部高层的各方赞誉,为百年老店的长盛不衰贡献着自己看似简单实则直接关乎战绩的重要作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7820.html
星际客机 波音 首次载人试飞再次推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