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刷了20个大火箭 朝鲜也不惯着 美韩近百架战机集结

最近,美国拉着韩国,又在朝鲜半岛搞事。据韩国军方发布的消息,美韩空军日前在黄海空域举行了联合演习,将会持续4天,并且进行实弹打靶,双方大约有90架战机参与演习。除此之外,韩军最近还在朝韩边境空域,单独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出动了大约20架战斗机。

美韩方面的动作,引来了朝鲜方面的强硬回应。朝中社披露,朝鲜人民军日前进行了一次超大型火箭炮的示威射击。据朝鲜官方发布的照片显示,朝军这次一口气投入了至少20门火箭炮,一字排开,进行了一轮齐射,场面还是挺壮观的。

这次朝鲜方面使用的是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此前在阅兵仪式上多次亮相,不久前还进行过一轮齐射展示。目前已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6个发射管联装的履带式发射车,另一种是4个发射管联装的车载式发射系统;这次20发齐射的,用的就是车载式。

那么,这款武器的性能如何?按照朝鲜方面的官方口径,600毫米超大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能够达到400公里,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种“简配版弹道导弹”,2023年的首次公开试射时,甚至被韩国方面直接当成了弹道导弹。

火箭炮一直是各国陆军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经常出现在全球各地的局部冲突中;2022年开始的俄乌冲突,也经常看到各种火箭炮的身影,不管是经典的苏式BM-21“冰雹”火箭炮,俄式BM-30“龙卷风”火箭炮,还是美式M-142“海马斯”火箭炮,都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评价这些火箭炮的性能时,我们就会发现,射程并不是唯一指标,诸如再装填速度、机动性、火箭弹的弹着点散布、毁伤能力,都能影响火箭炮系统的综合作战表现,而在这些方面,朝鲜的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似乎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

在日前进行的火箭炮齐射中,从照片可以看出,这20枚火箭弹发射后不久,至少有两枚火箭弹的飞行轨迹出现了偏差,证明了这款火箭炮系统,在可靠性和精确性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但我们也要考虑这么一个问题:这款武器的主要作用是战略威慑和恐吓,只要能够将火箭弹射向韩国、射向首尔,至于准不准,反而没那么重要。

眼下美国,为了加强美韩同盟、进一步控制韩国,增强在韩国的战略存在,正拉着韩国不断挑衅朝鲜;朝鲜也是不惯着的态度,刷完气球刷火箭,但相比之下要理性得多,只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回应,美国想要挑起地缘冲突的野心,注定无法成功。


朝鲜半岛上的哪一方的兵力多?综合作战能力强?都有什么建制/

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福布斯最具权威排名)第八: 朝鲜 陆军 约95万人。 编有20个军(其中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2个炮兵军、1个首都防御军、27个机械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14个机械化步兵旅、21个炮兵旅、9个火箭发射旅;1个特种作战军(8.8万人),10个狙击旅(包括2个旅、1个空降旅)、12个步兵旅(包括3个空降旅)、17个侦察团、1个炮兵空降营、8个特种任务营;6个直属炮兵旅、1个“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旅、1个“蛙”式地对地导弹旅:14个特种炮弹火箭炮旅。 主战坦克:约3500辆,主要型号有T-34型、T-54/55型、T-62型、Type-59型。 轻型坦克:560辆,主要有FT-76型、M-1985型。 装甲输送车:2500辆,主要型号有BTR-40/50/60/152型、Type-531型、M-1973型、BTR-80A型。 牵引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3500门。 自行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70毫米4400门。 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240毫米2500门。 追击炮: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7500门。 地对地导弹:蛙式-3/-5/-7型24枚,“飞毛腿”C型大约30枚。 地对空导弹:SA-7/-16型1万余枚。 反坦克导弹:AT-1型AT-3型、AT-4型、AT-5型若干枚。 无坐力炮:82毫米B-10型1700门。 防空高炮:14.5毫米、23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总共1.1万门。 空军 8.6万人。 编为6个航空师,作战飞机621架。 号称有700架第一线战机,若仔细的评估老旧的中国制J-5 就有240架,J-6、强5、MiG-21也有380架,空有多的数量在质的方面确很差,都是第二代老旧战机。 近期和俄罗斯合作组装MiG-29约数 120架左右,但对战力的提升有限。 战斗机:米格-17型107架,米格-19型159架,米格-21型130架,米格-23型46架,米格-29型16架,苏-7型18架,苏-25型35架,米格-29/AS型25架、米格-29/US型5架。 轰炸机:H-5型82架。 运输机:安-2/雅-5型300架、安-24型6架、伊尔-18型2架、伊尔-62M型4架、图-134型2架、图-154型4架。 直升机:米-24型24架、“休斯”500D型80架、米-2型139架、米-8/-17型15架、佐-5型48架。 教练机:米格-21型6架、米格-19型机7架、米格-17型机10架、雅克-18型170架、FT-2型35架。 空对空导弹:AA-2型、AA-7型若干枚。 地对空导弹:SA-2型45枚、SA-3型7枚、SA-5型2枚,SA-7/14/16型数千枚。 海军 4.6万人。 编有2个舰队司令部 潜艇:苏制R级潜艇22艘、W级潜艇4艘、小型潜艇45艘、海岸潜艇21艘。 护卫舰:“罗津”级2艘、“苏湖”级1艘。 轻型护卫舰:“沙里院”级4艘。 导弹快艇:“西州”级15艘、“奥萨”级8艘、“黄蜂”级4艘、“蚊子”级10艘、“瑞兴”级6艘。 鱼雷艇:共103艘,其中“新兴”级3艘、“沪松”级大约60艘、“新浦”级40艘。 巡逻艇:总共158艘,其中“海南”级大型巡逻艇4艘、“大青”级大型巡逻艇13艘、“索曼”级大型巡逻艇6艘、“索1”级近海巡逻艇18艘、“上海”级高速攻击艇12艘、“椒岛”级高速攻击炮艇3艘、渔船改装巡逻艇大约100多艘。 扫雷艇:“陆岛”系列23艘。 水陆两栖登陆艇10艘。 水面支援船:共7艘,其中海上拖船2艘、侦察船1艘、气象测量船1艘、潜艇救护船3艘。 岸防部队 地对舰导弹团2个,“蚕”式导弹基地6处,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岸炮若干门。 第九: 以色列 陆军 13万人 (动员后可达53万人) 。 编有3个地区司令部,1个后方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3个装甲师、2个师部,3个地区师部、4个机械化步兵旅(包括1个伞兵训练旅),3个火箭炮营。 主战坦克:3900辆,其中“百人队长”式800辆、M-48A5型300辆、M-60A1型300辆、M-60A3型600辆、“马加奇”7型400辆、TI-67型200辆、T-62型100辆、“梅卡瓦”1/2/3型1100辆。 装甲侦察车:约400辆。 装甲输送车:M-113A1/A2型550辆,“纳格马肖特”式约200辆,“阿奇扎里特”“美洲豹”、BTR-50P式约200辆,M-2/-3半履带式约4000辆(大部分为库存)。 牵引炮:105毫米70门,122毫米100门,130毫米100门,155毫米250门。 自行炮:155毫米680门,175毫米140门,203毫米35门。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60毫米、227毫米、240毫米、290毫米共198门。 迫击炮:60毫米约5000门,81毫米700门,120毫米530门,160毫米240门。 地地导弹:“长矛”式20枚(库存),“杰里科”1/2型若干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300部,“龙”、AT-3“耐火箱”式共1000部,“马帕茨”式25部。 无坐力炮:82毫米若干门,106毫米250门。 高炮:20毫米850门,23毫米210门,37毫米和40毫米若干门。 地空导弹:“毒刺”式250部,“红眼”式1000部,“小懈树”式48部。 监视雷达:EUM-2140型飞行器监视雷达若干部,AN/TPQ-37型、AN-PPS-15型火炮监视雷达若干部。 海军 约6500人(动员后可达1.15万人)。 潜艇:“海豚”级2艘。 小型护卫舰:“埃拉特”级3艘。 导弹攻击快艇:“阿利亚”级2艘,“海兹”级6艘,“雷谢夫”级4艘。 巡逻艇:“超级德沃拉”级等32艘。 登陆艇:2艘。 陆战队:海军突击队300人。 空军:一线战机至少有600架,包括110架F-4 、200架F-16、60架F-15和150架自制的幼狮式战机及120架美制A-4天鹰式攻击机,以色列面对环绕四周的有3000架战机的阿拉伯各国,其空军表现可圈可点,数量虽少于临近的阿拉伯敌国,但飞行员的素质与战机出勤,远非阿拉伯敌国所能比拟。 目前以色列的主力战机为F-15,将来会继续采用美制的F-22或法制的飙风型战机或「欧洲联合战机」EFA,则有待观察。 第十: 韩国 武装兵力 现役部队68.3万人。 陆军 56万人。 编有3个集团军、11个军、50个师、21个旅。 主战坦克:总共2130辆,其中T88型1000辆、T-80U型80辆、M-47型400辆、M-48型850辆。 装甲步兵战车:BMP-3型40辆。 装甲输送车:总共3500辆,其中KIFV型1700辆、M-113型420辆、M-577型140辆、FIAT6614/KM-900-901型200辆、BTR-80型20辆。 牵引火炮: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共3500门。 自行炮:155毫米、175毫米、203毫米共有1040辆。 无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90毫米、106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81毫米、107毫米6000门。 反坦克火炮:76毫米、90毫米总58门。 地对地导弹:奈克1/2型12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导弹若干枚。 高射炮:20毫米、30毫米、35毫米、40毫米共600门。 地对空导弹:共1020枚,其中,“轻标枪”350枚、“红眼睛”60枚、“毒刺”130枚、“西北风”170枚、“霍克”110枚、“奈基”200枚。 陆军航空兵 装备有O-lA型飞机5架,攻击直升机AH-1F/-J型60架、休斯500MD型45架、130-105型12架,运输直升机CH-47D型18架,直升机休斯500型130架、UH-tH型130架、UH-60P型116架、AS-332L型3架。 空军 6.3万人。 编有飞行团10个、战术飞行团1个、防空管制团1个、侦察飞行团1个、训练飞行团1个、防空司令部1个、作战飞机555架。 战斗机:F-16C/D型机160架,F-5E/F型机195架,F-4D/E型机130架。 轰炸机:A-37B型22架。 空中预警机:O-IA型20架、O-2A型10架。 侦察机:RF-4C型18架、RF-5A型5架。 救难搜索机:UH-1H型5架、贝尔-212型4架。 运输机:BAE748型(要员专机)2架、波音737-300型(要员专机)1架,C-118型1架,C-130型10架。 直升机:CN-235M型15架,CH-47型6架,AS-332型3架,VH-60型3架。 改装训练机:F-5B型25架,T-37型50架,T-38型30架,T-4lB型25架,“隼”式MK-67型18架。 空对地导弹:“小牛”式、“哈姆”式,AGM-130、“恰夫纳普”等若干枚。 空对空导弹:“麻雀”、“阿姆拉姆”等若干枚。 地对空导弹:奈基、霍克等若干部。 海军 6万人(含陆战队2.5万人,雇佣兵1.9万人)。 编有3个舰队司令部。 潜艇:“张保皋”级8艘、小型潜艇11艘。 驱逐舰:“广开土大王”级3艘、“基林”级3艘。 护卫舰:“蔚山”级9艘、“浦项”级24艘。 轻型护卫舰:“东海”级4艘。 导弹护卫舰:5艘。 导弹快艇:“白鸥”51型8艘、“白鸥”52型1艘、“野猫”型2艘。 近海巡逻艇:“海豚”型75艘。 扫雷舰:“海鹰”型1艘。 扫雷艇:14艘,其中“江津”级猎雷艇6艘,“金山”级扫雷艇8艘。 登陆舰艇:14艘,其中“短吻鳄”级大型坦克登陆舰4艘、美制LST-511型坦克登陆舰7艘、美制LSM-1型中型登陆舰3艘。 海上支援舰船:13艘。 海军航空兵 编有3个反潜中队,装备有23架作战飞机、47架直升机。 其中,S-2E型反潜侦察机15架,P-3C型反潜巡逻机8架,休斯500MD反潜直升机25架,SA-316型直升机8架,“大山猫”反潜直升机15架。 海军陆战队 2.5万人,编有2个师、1个旅。 主战坦克:M-47型60辆。 装甲突击车:LVTP-7型60辆、AAV-7型3辆。 牵引火炮:105毫米、155毫米若干门。 地对舰导弹:“鱼叉”式若干枚。

抗美援朝中北朝鲜军对打哪些战役啊

首先是对南朝鲜的作战,主要有四次战役:高浪浦战役,春川战役,弥阿里战役,汉城战役,都以南朝鲜的惨败告终,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北朝鲜人民军在铁原——议政府一线由苏制T-34坦克开道,在重炮、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的支持下,两个师加一个团,共两万八千人,迅速突破南朝鲜军仅一个不满员师的战线,然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沿着西海岸的公路向南,北朝鲜人民军和南朝鲜军的兵力对比和铁原——议政府一线一样。 这两个方向一东一西,像一只张开的铁钳,将要在南朝鲜的心脏汉城合口。 北朝鲜人民军在苏联武器装备的援助下,当时已编有七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一个边界保安旅和一个摩托化团,不仅兵力多于南朝鲜军一倍,而且军官素质和士气也是南朝鲜军队不能匹敌的。 其士兵的来源大部分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也有参加过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朝鲜族士兵,即使是新兵也大都是刚刚翻身解放的工人和农民,政治优势使北朝鲜军队在战争初期显示出惊人的力量。 高浪浦方向,南朝鲜第十三团在第一波次的交战中死伤就达百分之九十,人民军的坦克很快突破了南朝鲜军的阵地。 临津江方向,南朝鲜第一师在美军顾问罗德维尔中校和白善烨师长的指挥下,在临津江南岸部署阵地,等待溃败下来的第十二团,然后重新组织抵抗。 结果,第十二团溃败的士兵蜂拥而至,后面紧跟着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师的追兵。 南朝鲜工兵飞快地按下电钮,想炸掉临津江大桥,但电缆已经被切断,人民军潮水般地涌上来,占领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桥。 议政府方向是军事上极为重要的地理走廊,坦克可以在此展开,这个方向是汉城最后的屏障。 驻守在这里的南朝鲜第七师面对的是北朝鲜人民军最精锐的第三、第四师。 人民军的两个师同时展开攻击,工兵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掩护下破坏了公路两边的碉堡,步兵登上公路边陡峭的山崖向敌后渗透,公路上正面进攻的坦克部队坚决地推进,南朝鲜军队的前沿阵地很快瓦解了。 只有春川方向的南朝鲜军队在北朝鲜人民军第二军的进攻面前进行了局部的反击,但由于议政府方向南朝鲜军队的溃败,春川已经成为孤立的突出部,如果不逃命就来不及了,于是唯一的抵抗也被放弃了。 被美军顾问团团长威廉·罗伯特准将称为“亚洲之雄”的南朝鲜陆军在战争爆发时的表现,与其说是让顾问团失望,不如说是让美国人震惊。 滂沱的大雨中,到处可见已经不成建制的南朝鲜军队向南溃逃。 就在这个时候,美军顾问团又接到了令他们更为震惊的报告:人民军数架苏制雅克螺旋桨飞机飞临汉城和金浦机场上空,金浦机场的控制塔台和一架美制C-54运输机被击中,一个油罐起火;汉城附近的另一个小型机场也遭到攻击,机场上的十架教练机被击中七架。 最为严重的是,这些机场上的飞机已开始沿着公路北飞,在惊恐万状的南朝鲜军的上空低空射击,使本来的溃败变成了绵延几十公里的恐怖。 美军顾问团在发给麦克阿瑟的电报中说:“无论从军事形势上还是从心理上看,韩国陆军已经完全垮了。 ”六月二十五日晚上,麦克阿瑟在东京看电影的时候,溃败中的南朝鲜军队真的在汉城北部的弥阿里一带建立起一条阻击阵地,史称“弥阿里防线”。 南朝鲜军队企图利用这一带环抱京元公路的丘陵地形,为守住汉城做最后的抵抗。 这的确是最后的抵抗,战斗一直进行到二十七日中午,北朝鲜人民军终于突破了弥阿里防线前面的仓洞防线。 天一黑,人民军士兵便大规模地渗透到整个防线的后方,弥阿里防线彻底垮了。 麦克阿瑟得到的形势预测是:汉城很快就会失守。 果然随后就是汉城惨败,败军一泻千里,难民伴着军队,混乱不堪。 该美国出手了。 北朝鲜跟美国主要打了以下几场战役:乌山战役,是北朝鲜与美国的第一次对抗,以北朝鲜的胜利告终,过程是这样的:七月五日八时十六分,美军第二十四师二十一团一营的一发榴弹炮弹出膛了,这是美国地面部队在朝鲜战争中发射的第一发炮弹。 炮弹在坦克群中爆炸,一辆坦克被击中。 但是,北朝鲜军队的坦克没有丝毫的犹豫,它既没有拐下公路,更没有迟缓下来的意思,仍在轰隆隆地向前推进。 接近四百米的时候,美军的反坦克火箭开始射击了。 T-34苏制坦克依旧若无其事地前进,沿着坡度很陡的公路爬上来。 美军的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火箭对T-34坦克似乎不起什么作用。 在发射了二十多枚火箭弹后,一辆T-34坦克终于停止了,堵塞了公路。 坦克中跳出三个北朝鲜士兵,跳出来的时候是举着手的,但是一落地,手中的枪立即开了火。 由于距离很近,美军阵地上的一个机枪手中弹死亡。 这个没能在史料中留下姓名的美国青年,是美国地面部队在朝鲜战争中第一个阵亡的士兵。 T-34坦克的火力十分猛烈。 戴中尉手中的七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被击毁,巨大的炸裂声震坏了他的耳膜,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 一个小时之内,史密斯的部队已伤亡二十多人。 北朝鲜的坦克开始冲下山口,有的坦克已经开到炮兵阵地的后面去了。 一些年轻的士兵开始逃跑。 炮兵军官亲自装填弹药,但仍然阻止不了人民军坦克的进攻。 上午十一时,北朝鲜的坦克纵队冲过了美军的炮兵阵地。 接着,北朝鲜的步兵蜂拥而至。 美国兵没想到北朝鲜士兵会在瞬间成片成片地向他们冲来。 坦克的炮弹开始落在美军阵地上,有人在伤痛中###着从阵地上滚下去。 史密斯大声地命令:“向那个纵队射击!”但在胡乱的一阵射击后,他突然发现阵地左右两翼的山包上已经飘起北朝鲜的旗帜。 C连和B连开始压缩,到十二时,史密斯原有的一千二百米的阵地已经被迫压缩到不足七百米了。 史密斯呼喊自己的炮兵,但被报告说车载电台已被打坏。 通讯的中断使炮兵无法射击了——美国式的炮兵指挥方式在朝鲜战争的第一场战斗中就受到了嘲弄。 下午十三时,北朝鲜军队开始压缩包围圈。 史密斯本能地意识到,如果再固守阵地,等待他的特遣队的只能是死亡。 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已经毫无希望,伤亡惨重,联络中断,缺乏交通工具,弹药耗尽,北朝鲜人的坦克就在背后。 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的抉择是:与阵地共存亡?还是设法带领士兵突围?我们至多还能坚持一个小时,然后就会全军覆没。 我选择了突围……”史密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并宣布了撤退的顺序。 但是,一营的撤退根本没按顺序进行,完全是一场只管自己的逃命。 北朝鲜的马克沁重机枪横扫溃散的美军,美军士兵成片地倒下。 史密斯最后撤出阵地,他在路过炮兵阵地时,发现那些炮完好无损地排列在阵地上,像是在展览美军的装备,只是阵地上连炮兵的影子都没有了。 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的第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在后来的各种战史中一次次地被记载。 二十五年后,一九七五年在日本出版的《时代》周刊曾对史密斯的乌山之役给予了这样的描述:“美军在撤退时,只带走了伤员,给战死者盖上星条旗就不管了。 有不少伤残士兵,恐怖之余,扔掉钢盔和上衣,甚至脱掉了鞋子。 关于史密斯支队的全军覆没,美军总部没有如实公布,仅说在近六百名士兵中有一百五十名战死、七十二名被俘,轻重伤员没有计算在内。 ”第三战役,北朝鲜与美国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以北朝鲜大胜告终,包括大田战役等,以下是具体过程:北朝鲜人民军第三战役的方针是:不许敌人有占据新防线的时间,以迅速的行动猛烈打击敌人,突破锦江和小白山脉一线,在大田地区和小白山脉一线围歼敌人的基本主力,解放全州、论山、闻庆地区和蔚珍以南地区。 北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把自己的指挥部前移至汉城,以直接指挥第三战役的进行。 第三战役的目标很明确:打到釜山去,把联合国军队赶下海,把南朝鲜军队彻底歼灭,实现全朝鲜的统一。 就当时战争形势的进展而言,朝鲜统一目标的实现只剩下了时间问题。 但是,就在这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在苏联代表和中国合法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由英国和法国提出、由美国政府拟定的“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联合国各国参战部队”的提案:“建议所有按照前述决议提供军事部队和其他援助的国家将该项部队和其他援助交由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部使用”。 同时“请求美国派该项部队的司令官”。 第二天,杜鲁门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至此,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支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部队诞生了。 面对有十几个国家声明参战的联合国军,金日成表示出的是极大的蔑视。 金日成的法宝是时间。 因为他知道,北朝鲜人民军不可能持续保持强大的攻势,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战斗到全朝鲜迅速统一,很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 尤其是目前联合国军队还没有在朝鲜站住脚,这是人民军击敌制胜的最好时机。 在第三战役发动前,金日成坚决地撤换了一些指挥部队前进不迅速的高级将领。 并决心在一个叫大田的地方,给予美军一次毁灭的歼灭。 美国在朝鲜前线使用了大批的空军,美国海军也直接游弋在朝鲜近海参战,但南朝鲜军队的节节溃败趋势却没有丝毫减缓。 南朝鲜前线司令官甚至下达了“只要看见南朝鲜的散兵游勇,如果不立即上前线,就格杀勿论”的命令,但是美军和南朝鲜军建立的防线还是接二连三地垮了。 为拯救败局,美军开始增兵。 七月十三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在大丘正式成立美军司令部。 第二十四师在二十一团一营遭受失败后,师主力在迪安师长的率领下已经前进到大田。 第二十五师于十日到达釜山,美军精锐的骑兵第一师也于十八日在浦项登陆。 在麦克阿瑟的命令下,南朝鲜军队全部归美军指挥。 从朝鲜战场双方的态势上看,一场大战已经在所难免。 对于美军一线指挥官第二十四师师长迪安来讲,在决心以锦江为天然屏障阻击北朝鲜人民军的时候,他的心情肯定是不安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史密斯特遣队已经遭受重创,连续的阻击失利也使部队减员严重。 更重要的是,美军士兵自从踏上朝鲜的领土起,就没有看到过一丝“胜利的希望”,伤亡和失踪人数同时增加就说明了这一可怕的现实。 在把锦江上所有的桥梁都炸掉、所有可以渡江的船只都烧毁之后,迪安师长对部下的暗示是:保持与友邻部队的联系,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撤退,并尽可能争取时间等待骑兵第一师的增援——尽管沃克将军的书面命令是:第二十四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准从锦江一线撤退。 七月十四日拂晓,北朝鲜人民军前锋部队前进至锦江北岸。 在南岸防御的美军第二十四师三十四团的L连和一个炮兵营看见只有两只驳船在渡江,就没把人民军士兵的进攻当回事。 但是,当大批的人民军渡江行动出奇的迅速起来时,他们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后路顷刻间就被切断了。 惊慌的L连连长没打几枪就擅自命令撤退,把炮兵营和侧翼的连队完全###给了人民军。 结果,一个小时内,六十三野战炮兵营营长和他的一百多名士兵,连同十门火炮、八十六台车辆全部被人民军歼灭或缴获。 由于三十四团的防线被突破,它与十九团之间的联系被撕开了缝隙。 迪安师长急忙命令十九团坚决阻击。 十九团组建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迪安在当上尉的时候曾在这个团任职。 十九团的团长是后来成为驻韩美军上将司令的梅尔上校。 十五日夜,人民军士兵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渡江手段,冒着美军空中和地面的炮火强行渡过锦江,顽强地向十九团的阵地冲上来。 战斗一直打到十六日早上,十九团的阵地多处被突破。 美军发起了几次反冲击,但效果不大。 到上午十时,人民军终于把十九团唯一的退路封锁了。 白热化的交战持续了整整一天。 黄昏的时候,在十九团大部分部队被歼灭、打散的情况下,一名参谋开着最后一辆坦克载着受了重伤的梅尔团长突围。 在坦克中,梅尔得知,他负伤后任命的代理团长温斯泰德已经战死,副团长乘吉普车自行突围去了,部队现在已经没有了指挥官。 透过坦克的观察窗口,梅尔团长看见公路上至少有一百多辆美军的车辆在燃烧,成群的美军士兵争相逃命。 他命令作战参谋休斯塔马哈上尉把逃兵组织起来,谁知这个上尉没过一会儿就死在了乱枪中,美国兵开始大面积地四处逃散。 十九团在这次战斗中的损失是:C连的一百七十一人中一百二十二人没有归队。 团部、一营、迫击炮连的装备全部丢失。 而团长梅尔在总结报告中说:错误是自己过早地使用了预备队。 至此,美军第二十四师的三个主力团均受到严重损失。 师长迪安意识到,阻止北朝鲜军队的进攻犹如“企图防止水从渔网中漏出来”。 他被迫命令他的部队全线撤退后。 然而,就在这时,沃克将军却对他下达了一个几乎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在大田坚守到二十日,等待美军骑兵第一师的接防。 “大田,扼守在通往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咽喉要道上。 “当然,如果您认为您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在二十日前放弃大田。 ”沃克最后这么说。 可是,迪安是职业军人,他知道这只是客气而已,他和他的第二十四师必须坚持到二十日那一天。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日,对迪安来讲,这是一个终生不堪回首的日子。 人民军从十九日夜晚开始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人民军采取的还是正面进攻和两翼渗透的战术,第二十四师的各个阵地一次次出现告急。 下级军官们多次请求撤退,迪安没有答应。 凌晨三时,人民军突破大田防御的前沿阵地,T-34坦克甚至从美军一个营的营部帐篷上碾压过去。 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大田的美第二十四师部队装备了一种专门对付北朝鲜坦克的口径为八十九毫米的反坦克火箭筒,它们是在麦克阿瑟的命令下于七月八日在美国本土的加利福尼亚装上飞机的,十日新式武器到达大田,十二日下发到第二十四师。 锦江战斗开始前,美军士兵把这种火箭筒部署在公路边,然而当北朝鲜的坦克出现时,经过训练的八十九毫米火箭筒手却人影全无了。 结果不但北朝鲜的坦克没被阻止,前沿美军的一个营瞬间就被打散了。 二十日天亮的时候,北朝鲜人民军突进大田市区。 人民军与美军“在这座燃烧的城市里展开了一场艰难而又血腥的巷战”。 师长迪安仍然相信八十九毫米火箭筒的效果,他亲自带领一个火箭筒小分队去打人民军的坦克。 效果是有,但绝不像说明书上说的那么神奇,火箭弹打在T-34坦克的正面当当作响,只要射中的角度稍微偏一点儿就根本不起作用。 不过,还是有一辆北朝鲜坦克被迪安带领的反坦克小分队击毁了。 如今在南朝鲜的大田市,这辆坦克被当作展览品陈列着,说明牌上写道:一九五○年七月二十日,在W·F·迪安将军的监督下将其击毁。 然而,在一九五○年七月的这一天,迪安的悲剧很快就来临了。 人民军已经把大田严密地包围,迪安指望的外围部队始终没有来解救。 他甚至说不清大田周围的阵地是否还在美军手中。 到下午十七时,迪安得到的报告是:“三十四团团长不知去向。 ”迪安疲惫到了极点,于是离开指挥所,躺在一间充满腐土和粪便味道的破屋里倒下就睡着了。 天再亮的时候,迪安醒来,看见美国兵仍在到处乱窜。 迪安在发出要求增援的密码电报后开始突围。 他在大田的街头拉着一门七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向北朝鲜的坦克射击,但是炮弹打光了也毫无所获,极端的冲动之下他甚至拔出他的手枪向坦克射击。 到第二天早晨六时,掩护撤退的三十四团代理团长在市区内走错了路,进入一个死胡同。 后续部队好容易到达由二十一团坚守的一个隧道,结果那个隧道早已被人民军占领,突围的美军落入了人民军布置好的圈套中。 迪安一行人在弹雨中上了向南的公路,但他立即意识到他们把方向弄错了,因为前边出现了人民军的部队,密集的射击瞬间就把他们打散了。 迪安逃离公路上了山。 从这时直到朝鲜战争停战,美军始终没能得到有关这位美国将军的任何消息。 第四战役,北朝鲜趁胜追击,扩大优势,包括洛东江战役等,具体过程:第四战役的主攻方向是金泉和大丘。 其战役方针将金日成的最终理想阐述得十分明白,就是要彻底地消灭敌人并且创造总攻的条件:“击溃永同、咸昌、安东地区的敌军防御部队,解放洛东江以北和以西的广大地区,并且迅速抢渡洛东江,为最后消灭敌人创造有利的条件。 ”金日成的指挥部再次前移,他亲自到达位于忠州南部的前线司令部坐镇指挥。 他特别强调除加强主力部队沿公路前进以外的迂回和渗透战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必须进一步地加快速度,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金日成知道,北朝鲜人民军的时间已经极为宝贵了。 因为“时间每过去一天,就会有更多的美国士兵、枪支、坦克和飞机”到达朝鲜战场。 二十九日,人民军突破秋风岭,摧毁了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的一道道防线,相继占领金泉、晋州、安东等重镇,长驱直入到达洛东江北岸。 洛东江防线,是指南北约一百六十公里、东西约八十公里的一条外围线,它的背后就是釜山,釜山是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队在朝鲜海岸边的最后一个立脚点。 所以,洛东江防线在美军的眼里是“最后一道防线”,再后退就要退到大海里了。 二十九日,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亲自赶到撤退中的美第二十五师师部,向全师官兵发表了“誓死坚守阵地”的讲话。 他说:“我们现在是为了争取时间而战斗,不允许以战场准备和其他任何理由再后退。 我们的后方再也没有可退的防线了……向釜山撤退,将意味着历史上最大的杀戮。 因此,我们必须战斗到底。 ”沃克所说的 “为了争取时间而战斗”,是指争取联合国进一步增兵的时间。 而北朝鲜人民军在完成第四战役的预定目标后,为把敌人彻底消灭在釜山前面的狭长地域内,于八月八日强渡洛东江,美军骑兵第一师、第二十五师和新参战的第二师再次溃败后退,人民军逼近了釜山的门户马山。 北朝鲜人民军的第四战役于八月二十日结束。 这时,人民军已经把敌人压缩在了一个极有限的空间内。 虽然由于美军和南朝鲜军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人民军第四战役的预定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在第四战役中,北朝鲜人军共歼敌三万多名,占领了南朝鲜百分之九十的土地。 第五战役,也称釜山战役,是北朝鲜对美国的最后一战,以美国仁川登陆,北朝鲜先胜后败,功亏一篑告终,这一战也体现了麦克阿瑟的才能,具体过程:仁川是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距离汉城仅四十公里,位于朝鲜国土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 美军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北朝鲜人民军的后方把朝鲜国土拦腰截断,从而使在南朝鲜土地上的北朝鲜军队陷入包围之中,北朝鲜军队将会在由釜山展开的扇形战场上两面受敌。 那么,连最不具备军事常识的人都将知道后果是怎样的。 但是,如果美军从仁川登陆,在理论上又恰恰违反了基本的军事常识,因为仁川港有着由巨大的海潮落差而形成的宽达二十四公里的淤泥,是“世界上最不宜进行登陆作战的港口之一”。 也许正是这一点,使金日成忽视了使他的军队不久以后遭到重创的仁川港。 凌晨二时,仁川登陆作战命令下达。 麦克阿瑟登上旗舰的舰桥。 这时,整个舰队已经进入仁川港狭窄的水道,所有舰船的舰炮都对准了黑暗中的仁川港。 随着一团火光和一声巨响,登陆的火力准备开始了,其空前猛烈的规模让记者们目瞪口呆。 四艘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方,在不足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就把两千八百四十五发炮弹倾泻在月尾岛上,舰炮火力之巨大令空中的海军飞行员根本无法看清地面的任何目标。 结果,“整个岛子好像从头到尾被犁了一遍”,“月尾岛上所有的生物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空军开始向整个仁川倾泻炸弹,其数量“恰恰等于诺曼底登陆前倾泻在奥马哈海滩上的炮弹数量”。 但令美国人惊讶的是,当美军登陆作战部队开始在仁川泥泞的海岸上爬行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北朝鲜军队的顽强阻击。 有关战史资料记载:“李大勋上尉指挥的人民军海防炮兵连的指战员们,直到炮身烧热弯曲或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为止,坚持进行火力战斗,击沉和击毁敌人四艘舰艇。 炮打坏之后,炮兵指战员们和步兵一起,同开始登陆的敌人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九月十五日上午十时,月尾岛上响起英雄的月尾岛守卫者们最后一次冲锋的万岁声……”美军顺利占领月尾岛后,工兵开始作业。 此时海水退潮了,舰队因此退到外海。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因为登陆的行动已经公开,如果北朝鲜军队这个时候大举反击,局面如何就很难说了。 为此,美军所有的舰载飞机倾巢出动,对以仁川为半径的四十公里以内的目标,尤其是公路,进行了不间断的封锁轰炸。 事后得知,北朝鲜人民军确实向仁川方向增援了部队,但是在公路上遭到美军空军的猛烈阻滞,整整一个白天都无法前进。 仁川港已经成为一片火海,尤其是港内的储油罐被击中,冲天的大火仿佛整座城市都在燃烧。 美国海军陆战队乘登陆艇开始向海滩冲击,“他们使用木制或铝制的梯子,从登陆舰艇上爬下来,再攀上围绕着仁川城的由混凝土构筑的海堤”。 一名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跟随着陆战队员前进,他后来描述道:“一千英尺长的红海滩的海堤看上去像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大楼一样高。 ”下午十七时三十分,第一名美军陆战队员登上仁川的土地。 海军陆战队上尉B·洛佩斯登陆后突入仁川市区,在向北朝鲜人民军的一个阻击阵地发起进攻时,他的手臂中弹,“握在他手里的手榴弹掉到了地上”。 为了身边同一个排的战友,洛佩斯上尉“扑倒在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上”。 美军很快占领了仁川城。 紧接着,整整一夜的时间,一万八千多名美军陆战队员和大量的补给、几十辆坦克,全部在仁川上岸。 在随后的四天里,又有五万多名联合国军的士兵从仁川登陆。 仁川登陆成功后,美军立即向汉城方向突进。 一九五○年九月十六日,仁川登陆作战的第二天,麦克阿瑟登上仁川海岸。 这位将军在记者们的照相机前得意洋洋。 在布满烧毁的坦克和士兵尸体的阵地上,他自己又导演了一出小小的戏剧。 麦克阿瑟的第一句台词是:我想寻找一个叫刘易斯·普勒的上校,他是陆战队的一名团长,我想亲自为这位团长授一枚勋章。 正在进攻一个山头的刘易斯接到通知后,这位麦克阿瑟的崇拜者对前来请他去接受勋章的军官说:“我们正在战斗!如果他打算授勋,就让他来这里好了!”麦克阿瑟不但没有因为这个团长的傲慢发怒,相反对他如此配合自己的表演十分欣赏。 麦克阿瑟立即乘吉普车向枪声不断的方向前进,不管部下如何劝阻他都不听。 直到在一个四周炮声呼啸的草棚子里,麦克阿瑟见到了满身硝烟的刘易斯,“他们愉快地互相敬礼”。 记者们高兴得发疯了,因为世上没有比这更能激起读者兴趣的英雄故事了。 麦克阿瑟的赌博和表演都成功了。 整个仁川登陆,美军伤亡两百零三人,北朝鲜人民军伤亡或被俘一千五百九十四人。 接下来,更大的重创还在等着已经突进到朝鲜半岛南端的北朝鲜人民军。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腹背受敌的人民军立即调整部署:一方面,在洛东江防线上顽强地阻击向北突破的美第八集团军的进攻;另一方面,调动兵力向汉城增援,试图“把敌人消灭在京仁地区”。 但是,除了在后勤补给上北朝鲜人民军已与联合国军相差悬殊外,在兵力上人民军也处于绝对的劣势。 九月中旬,联合国军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五万一千人,坦克五百辆,各种火炮一千门以上,还有美国空军第五航空队的一千二百架飞机的支援。 而人民军这时只有七万左右的兵力,其中约一半还是为补充战争损耗而征来的新兵,其装备也在战斗中损失严重,装备率仅仅是编制的一半。 人民军在北朝鲜前线指挥官金策大将的指挥下,在洛东江对峙线上顽强地坚持了整整六天。 随着在洛东江各条防线阻击的不断受挫,人民军全线崩溃的征兆已经显露。 十八日晚,人民军第一军右翼开始按秩序后退。 二十二日,在釜山狭窄的防御圈内苦苦坚守两个月之久、差点被赶下大海的美军第八集团军终于突破人民军的防线,大举渡过了洛东江。 在重新构成防线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形势下,二十三日,金日成下达了全线向三八线附近撤退的命令。 金日成下达这个命令时的痛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仅仅在一个月前,全朝鲜统一的前景似乎已经很明朗了。 当时没有人相信丧失斗志的南朝鲜军队会死里逃生,即使有美军连续不断的支持。 而那个狭窄的釜山防御圈在一个月前还犹如汪洋大海中一个仅供苟延残喘的小小的救生圈。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八月,麦克阿瑟确实曾经制定过一份从朝鲜半岛撤退的详尽计划,为此美国海军已经做了大规模的准备。 可是现在,北朝鲜人民军的撤退还是晚了。 二十七日,沿着京釜公路向北突进的美军与从仁川登陆的海军陆战队会师。 人民军的退路被全线封锁。 被包围的人民军部队顽强突围,很多部队被打散,士兵们进入山区成为游击队员。 到了二十八日,美联社以《北朝鲜军队行踪之谜,南部战线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为题报道说:“北朝鲜军队如何摆脱了联合国军的追击,是战局中的一个谜。 ”当时的日本报纸也报道说:“北朝鲜军队烟消云散,一兵一卒也没抓到。 ”实际上,人民军遭受的损失是巨大而致命的。 根据战后资料的统计,七万多人民军撤退回三八线以北的不到三万人。 在损失的兵员中,一万人伤亡,一万两千多人被俘,成为游击队员的有近两万人。 而且,人民军的重装备几乎全部丢失。 北朝鲜的胜果就这样因为金日成的考虑不周而全部丧失,同时统一全国的机会也就此溜走,随后就是中国志愿军援朝作战了!

朝鲜导弹发射训练是对美韩军演的武力示威吗?

30日报道,29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场指导了朝鲜人民军战略军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发射训练,并表示训练是对美韩军演的武力示威,同时是对日本的历史上的侵略行为的报复。金正恩还表示,今后要以太平洋为目标,多进行弹道火箭发射训练。

报道称,负责有事时打击太平洋美军基地任务的朝鲜人民军战略军火星炮兵部队参加训练,弹道导弹型号为新装备的“火星12”型。

报道称,“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不顾朝鲜警告强行举行。朝鲜人民军战略军的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发射训练是对应武力示威的一部分。

报道称,本次训练为了检验朝鲜半岛有事时朝鲜战略力量的快速反应、验证新装备的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的实战能力,是突击进行的,同时也是火星炮兵首次在朝鲜首都进行发射训练。

报道称,金正恩了解了发射计划、飞行轨迹和目标水域后,下达发射命令。弹道导弹沿着既定的飞行轨迹,经过日本北海道大岛半岛和襟裳岬,命中打击了北太平洋海上设定的目标水域。“此次训练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报道称,训练中,战略军火星炮兵部队的弹道火箭实战能力和新装备的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战斗性能被评为完美无缺。金正恩表示极大满意。

金正恩说,通过这次训练会累积弹道导弹实战运作方面的经验。近似实战的此次发射训练是朝鲜军队进行的太平洋上军事行动的第一步,是牵制关岛的“意味深长的前奏”。今后要把太平洋作为目标,多进行弹道火箭发射训练。

金正恩表示,美国以军演回应朝鲜“将注视其姿态而行动”的警告。而本次训练是对应“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的坚定措施的序幕。

金正恩强调,像已阐明的那样,朝鲜将继续注视美国的言行,据此决定下一步行动。

金正恩要求朝鲜战略军进一步加强战斗准备,做好万全的决战准备态势,以便在任意时间发射弹道导弹,遏制美国及其追随势力的军事行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8680.html
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钱 不是小事情
马斯克到底想干啥 整车电线短到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