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粽子融入东南亚国家的大生活

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远播世界各地。吃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临近端午节,东南亚各国超市货架上的粽子日渐增多,小吃店的柜台上也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

在东南亚,华人带来了过端午节的习俗,并一直延续下来。走进泰国唐人街的一个深巷,一家商铺里,员工们正忙着包粽子。“我们家在这里开店有100多年了,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商铺主人麦燕一边介绍,一边手上快速捆绑着粽子。“每天能销售上千个,除了散客外,大部分都是订单销售。端午节期间的需求会更大,每年都是这样。”

麦燕介绍她们家的粽子有100多年历史,很好吃。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麦燕是泰籍华人,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麦燕拨通了她祖母的电话。麦燕的祖母叫郑敏良,出生在泰国,已经84岁了。当年郑敏良的父亲从广东东莞来到泰国讨生活,从此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刚开始时,父亲每天沿街挑担卖粽子,后来才有了这一间铺子。”郑敏良的中文讲得很清晰。“从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孙子,几代人已经照看这个铺子100多年了,一直售卖粽子、烧腊等中国美食。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最重要的是祭奠我们的祖先,这是父辈从中国带过来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遵循着。”郑敏良老人在电话里的声音略显激动。

郑敏良向顾客展示自家的粽子。副康乐摄

在泰国,端午节也被叫做“芭掌节”。泰语发音的“芭掌”就是潮汕方言中“肉粽”的译音,也是当时华侨带过来的叫法。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一大桌美食来祭拜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芭掌”和“吉掌”。甜粽在泰国叫“吉掌”,肉粽叫做“芭掌”。

商家向顾客介绍“吉掌”(粽子的一种,一串一串,个头较小)。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郑敏良老人说他家的粽子和别人家不一样,选用上等的糯米、广式腊肠、肉、枸杞、银杏、莲子、虾干等食材相互搭配,制作成不同口味,不仅吸引了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也受到泰国本地人的喜爱。

和泰国一样,马来西亚人在端午节这天也会吃粽子。“马来西亚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包粽子大赛,参加大赛的有老有少。”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表示,当端午来临之时,在马来西亚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到许多卖粽子的摊位。

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虾肉馅、鱼肉馅,菲律宾粽子的形状是长条形的。虽然做法各异,但粽子在东南亚各国都深受喜爱。

泰国街头小吃店售卖粽子。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粽子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外形,长的、圆的、三角形、五角形……因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又形成各种各样的口味。粽子已渐渐融入东南亚各国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与世界融会贯通的一个最佳体现。但万变不离其‘粽’,粽子代表了海外华人对家国最深的眷恋,也是最恒久的乡愁。”泰国侨商智库理事长陈金敦说。

像粽子一样,端午民俗文化也已经融入了东南亚各国的生活。今年是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也是马六甲旅游年,2024年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已被列为马六甲州政府重点项目。活动组委会主席周志明表示,东南亚国家端午节会举办龙舟竞赛、燃放鞭炮和舞狮舞龙等活动。每年组织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更饱含着海外华侨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到这里,场面高潮迭起。新加坡人们认为端午节还有一种含义,即端午节是一个驱邪辟毒、保健平安的节日。在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菖蒲、艾草、榕枝等,将其捆绑成两小束,圈上红纸条,然后分别悬插在两边门柱子的上方,祈求安康。

在越南,人们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并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东南亚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丰富了端午节的多样性,也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越南河内大学阮成功教授说。

唐人街店铺售卖的粽子。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中国端午民俗文化经历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魅力,也传递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相信一颗小粽子也能“粽”情万里、“粽”贯五洲,让端午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纽带。


与汉人最接近(指DNA)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是的,有这个说法。 芬兰人的基因是世界上和我们华夏民族DNA最接近的民族,被称作华夏-芬兰人种,所以从人类民族学的角度来说,芬兰人是我们华夏族的表兄弟,也是唯一的表兄弟!他们和我们只是肤色、发色不同,头骨、面部轮廓几乎是一样的。 中国人的祖先出非洲后,也曾在伊朗阿富汗一带的中纬度的高原上进化了很长的时间,为了方便在高原地区狩猎自然进化出高大的体格,为了适应高原气候甚至进化出高鼻深目的脸部特征。 亚洲黄种人和北欧白人大概在4万年前在伊朗高原分离,而传统认为东亚的黄种人和欧亚大陆北部的黄种人大约在3.5万年在阿富汗高原分离,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这两者的实际分离时间可能比原来的认识大大缩短,并且分离地点很可能在云南一带。 后才通过印度缅甸进入云南的中低纬度的高原,又进化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才扩散到中国各地,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古亚洲男人。 由于中国人的父系祖先也是在高原上进化出的人种,因此先天的身材并不矮小干瘦,只是纬度没有北欧人高,气候条件也比北欧人暖和一些,所以先天基础没有北欧人高大强壮。 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对人种的形成也非常重要。 不过因为和身材矮小瘦弱的古亚洲女人混合,导致了后代的中国人身材,体格被大大拉低。 但影响身材高大强壮与否的除了人种的先天基础外,还与人种大致形成后的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和营养条件息息相关。 古代北方中国人长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人种之一,不亚于欧洲人。 倒是欧洲人历史上有一些时期由于营养不佳,身材比今天矮小很多。 在东半球另一头的日本阿伊努人,由于也经历了同样寒冷的那次冰川期,出现了和地中海人接近的高鼻深目的五官特征,以至于长期被外界误以为他们属于高加索人种。 东亚的黄种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温暖的云南,广西,广东,一直到冰川期结束后才向北扩张,所以没有受到这次冰川期的作用影响而形成类似于欧洲和中东的地中海-高加索人的那种种族特征。 而且由于中国人的黄种父系祖先和东亚的古亚洲女人的大量融合,导致了混血而成的后世中国人的欧亚人特征大大弱化,使原本父系祖先的和北欧人的祖先类似的外貌特征最终在感官上消失。 更不幸的是,相比于父系血统,母系血统对于一个人的体质影响更大。 因为一个男人从母亲那里得到的遗传比从父亲那里得到的遗传多出了一条常染色体的信息量(Y染色体携带的信息量和X性染色体携带的信息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记。 X性染色体通常没什么特殊作用,并且会和常染色体发生混合,所以一般可当常染色体看待),形成了23:22的遗传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实际血统更偏向欧洲人,但是长相却偏向古亚洲人血统占绝对优势的的蒙古人,满洲人,日本人的重要原因。 在芬兰北部,还有一个叫萨米人的民族。 萨米人和芬兰人一样,都是几百年前从乌拉尔地区迁入北欧的。 萨米人原本是黄种人,后来融入不少白种人的血统,萨米人和芬兰人一样都具有亚洲人的特征。 但和芬兰人一样,萨米人也是金发和黄发比例相当高。 芬兰—乌拉尔人和中国—东南亚人拥有同一个祖父,其中约10%的中国人则是芬兰—乌拉尔人的亲兄弟,只是属于远东分支(N1),其余中国人(O)则和芬兰—乌拉尔人是堂兄弟(也是唯一的堂兄弟),拥有一个共同的祖父NO。 中国人的父系血统中,NO和他的子孙占有绝对优势,加上其余一些少量的暗白人种,早期白种人(包括显白人种,印第安—北亚人),达到95%左右。 既然N能获得金发(黄发),那么O,以及R的堂兄弟Q一定也有金发(黄发)的基因突变的潜力。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人母系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南方人中占相当比例的B,很可能来自中亚部落,属于早期白种人(父系Q或P的女人)。 看看芬兰妹子照片,和我们只是肤色、发色不同(芬兰的金发比例是北欧各国中最高的),头骨、面部轮廓几乎是一样的。 芬兰人是中国人血统最近的表亲,中国人和芬兰人基因的差异,甚至小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基因的差异。

一带一路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有什么影响

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某劳务公司在招聘时,报名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比例最大,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吗?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有与中国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文化、习俗,容易融入其中。 【如果何老师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采纳或者好评——点击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请另外开帖子提问。 谢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24840.html
高考期间 孩子出现各种胃肠道症状该怎么办
续写八千年西辽河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