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 让非遗融入生活 上海举办系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6月8日是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上海以“城市记忆·雅韵荟萃”为主题,在5月18日至6月期间开展2024年“上海文化遗产季”系列活动,展示非遗保护的上海经验和做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影像展播、综合活动、国际论坛、成果展览4大主题活动,贯穿整个6月,以多种形式的非遗体验走近市民。

6月2日-6月12日,非遗传统戏剧电影展映活动带领市民游客共享视听盛宴。其中的“非遗传统戏曲电影展映周”在上海国泰电影院等10家电影院展映。以京剧、昆剧、沪剧为代表的戏曲电影《邯郸记》《敦煌女儿》《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影片,让未能走进剧场的观众以电影方式领略戏曲的魅力。

非遗传统戏剧电影展映活动

看完电影,是否也想了解电影人和戏曲工作者是如何共同合作将戏曲的魅力展现给大众的?“非遗传统戏曲电影纪录片公益展播活动”展播了与上述四部戏曲电影有关的纪录片,介绍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细节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观众可以感受到戏曲电影拍摄的艰辛历程,体会到电影工作者的创作初心和匠心情怀。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文化馆、非遗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111个播放点位,播放场次138场。

6月5日,有着500年历史的嘉定古猗园里举行了一场江南丝竹音乐会。园林与丝竹相得益彰,将观众带入江南的古韵之中。刚从国外回来的沈先生游园的时候偶遇“丝竹戏韵 猗园雅集”活动,“这次回来,能在中国传统园林里听到‘乡音’丝竹,慰藉了我的思乡之情。”

古猗园“丝竹戏韵 猗园雅集”活动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南丝竹”的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会推出相应的江南丝竹展示活动。今年选址古猗园,通过创新设计,在江南园林向市民公众呈现江南丝竹的美妙音韵,既是为了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也是对江南丝竹这个项目如何服务百姓的文化生活,如何创新发展所作的尝试。

活动当天,不少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漫步古典园林中,欣赏灯谜、顾绣、古琴斫制技艺、茶艺等新入选的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与越剧身段妆造打卡、南翔灯谜答题等互动环节。江南丝竹伴奏越剧、沪剧、昆曲经典戏曲唱段回荡在耳边,传统文化扎根在心间。

紧随其后的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6月6日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器惟求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表现及社会参与”为主题,从全球性及地方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社会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色和经验。论坛分为“文博机构的非遗保护担当”“非遗保护的多元视角”“非遗保护的地域特色”及专题小组讨论四大板块,共邀请了8个国家的24位专家学者,分享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做法、管理机制、保护策略、实施情况以及案例分析,为全球各国间开展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艺术改变人生——上海“非遗进大墙”教育成果展于6月7日-6月30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一楼展厅举行。展览以作品实物展示为主要展陈手段,辅以视频和图文材料,向社会广大群众展示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文化矫治项目成果,体现传统文化净化人心,工匠精神重启人生路的重要教育作用。

艺术改变人生——上海“非遗进大墙”教育成果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专业机构,积极发挥“非遗+群文”融合优势,探索“非遗+旅游”创新路径。近5年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设47项市民艺术夜校非遗课程,1000名学员遍布全市11个区的教学点;寒暑假“非遗学苑”惠及青少年学员2000余名,1516个非遗项目纳入文化配送名录供社区市民点选,非遗各类项目配送服务2554场,受众近30万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范围有哪些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1、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3、在我中境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扩展资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放弃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些代表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质渐渐湮灭在了历史的边缘,下面就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或是创立较晚的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则是在创世神话中表述,在民间传说中记载,在群众口头上流传。 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因为这些文化消失后就不可再生了传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湖南滩头年画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发现的。 我国又有多少历史档案及国宝外流,历史上有,当代仍不断发生。 对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长期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历史条件、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时代与阶级的烙印。 其中既有金砾玉石,亦有残渣败絮;既是精神动力,亦是沉重的包袱。 我们在对其研究时,首要的是要分清这两种界限。 对其金砾玉石及精神力量,要使之发扬光大,给予继承并创新;对其残渣败絮、沉重包袱,必须弃之不惜,坚决甩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要采取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比如将考古发现的青海大通县上孙专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有舞蹈造型的彩陶,与仍在陕北安塞地区流传的民间剪纸“抓髻娃娃”相比较,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证明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所创造传统文化艺术,历经几千年到当代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给现代艺术以深远的影响。 再如湖南侗族学者林河老先生,他将文学典籍中记载的屈原的《九歌》与沅汀地区的民俗,加以比较考证,写出论著《九歌与沅汀民俗》。 书中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风情资料,证实了流传在沅湘间的巫歌巫舞,是屈原《九歌》的活化石,提出了《九歌》即《神歌》的论断,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共鸣。 有学者称之“是打开楚辞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三、创造保护、传承、发展良好氛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行动的启动,全球性的保护、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逐渐掀起热潮。 包括中国“昆曲”、“古琴”这两种凝聚中华文化特质的古老艺术在内,已经有46种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登上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 然而,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和会议有什么意义

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和会议能提高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发扬我国的光荣传统。 有利于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 有利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增加人民的收入。 有利于我国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后继有人。

哪些文化遗产最急需保护?

第4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在难以计数的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到底有哪些是面临最大“消失危险”,最急需保护的呢? 濒危文化遗产之一 胡同 胡同曾是北京四九城的标志,北京文化的体现。 而今飞速消逝在高楼大厦之间,只剩星星点点的孑遗。 今人难道只能用手中的铅笔与推土机赛跑,才能为后人留下昔日胡同的身影么? 烟袋斜街的前世今生 东北园胡同 花园北巷 西四北三条 以上图片摘自《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一书。 濒危文化遗产之二 四合院 说不尽的四合院!不同人心里的四合院,感觉是不一样的。 有说:四合院是一种景观、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要评选最具人情味的建筑,它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这肯定是书生之言。 也有人说:四合院与21世纪格格不入,该从北京的标志转变为标本了。 估计这是商贾之言。 一位七旬高龄的老人,用他手中的钢笔记录下京城的岁月变迁,让那些已经消失、将要拆除、以及保留下来的民居宅院存留下来。 一幅幅白描画作,仿佛唤醒了京城尘封的记忆,让一幢幢见证过历史风云变幻的恢弘建筑再现人们眼前,仿佛唤醒了京城民居文化的魂。 休闲听戏自家乐(东城区本司胡同17号) 夏雨秋霜美景寒(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2号) 李万春武圣故居(宣武区菜市口北大吉巷22号、21号) 东四四条绵宜宅(东城区东四四条1号、3号、5号) 文化大家冯公度(西城区羊肉胡同73号) 冬雪春风度闲日·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2号 夏雨秋霜美景寒·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2号 以上图篇摘自《京城民居宅院——郑希成钢笔白描画集》一书。 濒危文化遗产之三 古塔 来北京,几乎都要看看北海的白塔,其实北京古塔名塔奇多,垮塌了的不算,现存的还有300多座。 为何说奇多?在世界宗教地理的版图上,北京可不是个宗教热地。 建这么多个塔,还是沾了首都的光。 每座古塔的肚子里,都沉积着历史的尘灰。 当然,有的塔里还藏着宝物……。 可现在,就连每座塔上的雕刻、绘画、书法艺术和宗教内涵都正在快速消失着...... 以上图文摘自《北京的古塔》一书。 濒危文化遗产之四 土家织锦 织锦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工艺技术难度极高,被视为中国纺织品中价值最高且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品。 土家织锦以其鲜明的个性,给人超出想像力的震撼,现今却乏人继承。 以上图片摘自《土家织锦》。 濒危文化遗产之五 戏曲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戏曲哪儿濒危啦!?你没看见现在各地票友比赛层出不穷,演出市场也很红火么!”。 确实,现在光北京就每天至少有大小几十个场子在上演着各种戏曲,但绝大部分都是单纯为了迎合“旅游市场”而设置的剧目。 当戏台上跟头虫的表演掌声超过大段西皮流水的时候,当一场戏曲的卖点集中在“声光电”的时候,这热闹非凡的表象下其实潜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 追本溯源,可能才是当今戏曲界人士最急需做的事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7395.html
古镇 明珠 风华再现 活化利用串起文化 蝶变
一个离谱但有效的锻炼方法 比运动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