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镜头中的颐和园

夏日的颐和园风光旖旎。西堤垂柳、湖波荷丛,在红外摄影独特的表现力下,如水墨画般被记录下来。在这种特殊视觉效果中,绿色植物通体透白,如同火树银花,展现出颐和园别样的夏日风采。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内一景(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内荷叶初展(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游船行进在荷丛中(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柳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玉带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佛香阁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内荷叶初展(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玉带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绣漪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佛香阁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练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佛香阁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佛香阁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是红外摄影记录的颐和园绣漪桥景色(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颐和园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在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中,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现存各式各样的亭子就有四十余座。 亭的造型、大小、都富于变化,无一雷同。 从平面形状上看,有四方、六角、八角、长方、圆形、套方和半亭;从立体造型上看,有单层、双层。

屋顶形式有单檐、重檐和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从用材上看,有木构、有铜铸的;屋面用材有清水瓦、琉璃瓦。 它们或伫立于山冈之上,或依附在建筑之旁,或坐落于水池之畔,或掩映在花木之间,以其美丽玲珑、丰富多彩的形象与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山水、植物等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扩展资料:

一、建筑格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 长廊之前是昆明湖。 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 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二、文物收藏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年)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 咸丰十年(1860年),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 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 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颐和园的建筑工艺

颐和园的建筑工艺,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瑰宝,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和别具一格的美学理念。 颐和园的建筑工艺首先表现在其巧妙的空间布局上。 园内各个建筑群落,如万寿山、昆明湖、长廊等,均经过精心规划,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种布局不仅考虑到建筑间的功能联系,更在视觉上构成一种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例如,长廊的设计就巧妙地将万寿山与昆明湖相连,使游客在行走间能够不断变换视角,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在建筑的细部雕刻上,颐和园也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 无论是屋顶的飞檐翘角,还是门窗的镂空花纹,都显得精致细腻,寓意深远。 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在无形中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如佛香阁的檐角上,雕刻着龙凤图案,象征着皇家的尊严与权威;而长廊的梁柱间,则雕刻着山水花鸟,透露出一种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 颐和园的建筑材料选用也极为考究,体现了对自然与环境的尊重。 园内大量使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使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这些材料在经过特殊处理后,既保持了其原有的质朴美感,又增强了建筑的耐久性。 例如,园中的石拱桥,选用的是质地坚硬、耐磨损的花岗岩,经过精心打磨后,桥面光滑如镜,历经百年仍坚固如初。 综上所述,颐和园的建筑工艺集空间布局、细部雕刻、材料选用等多方面成就于一身,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颐和园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颐和园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如下: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主体框架。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乱慎世界谈拍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哗侍敬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知识拓展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把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 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31156.html
新看点 前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30% 新数据
漳州一学子 同时进入清华 北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