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还会传位给他 宋徽宗仅是异母弟弟 宋哲宗明明有亲生弟弟

98版《水浒传》第一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高俅回端王府时,看到端王爷被宫里来的人接走了,后来问了管家才知道,皇帝驾崩,端王爷要继承皇位了,他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

按说皇帝驾崩,应该是太子继位,为什么一天都没有住过东宫的端王爷反而拿到了皇位?端王爷一天到晚跟高俅在王府踢球,不务正业,为什么他却能有做皇帝的机会?

《水浒传》的情节有电视剧渲染和娱乐之嫌,但查看历史就会发现宋徽宗赵佶继承皇位这件事儿,还真有不少议论说法。

宋徽宗的机会,是兄弟给的?

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实行变法政策,本来是励精图治的好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变法失败,形势恶化,宋神宗忧虑不已,三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了。

宋神宗生前都还没来得及立太子,因此皇位继承的事情,着实有过好大的麻烦。

宋神宗有十四个儿子,数量不算少,可是我们今天的人恐怕很难想象一件事情,古代皇族的孩子, 成活率很低,内里有权力斗争的原因,也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宋神宗的十四个儿子,在他生前就没了八个,存活率仅有四成多一点,活下来的皇子,年龄最大的是六皇子赵煦,十岁,而十一皇子赵佶,也就是宋徽宗才四岁。

可以想象当时北宋朝野的绝望和无奈,国家的未来,竟然要掌握在一群小学还没毕业的孩子手里。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经过一番忙碌,好不容易决定了年龄最大的赵煦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宋哲宗。

但他却也是短命皇帝,十岁即位,才十五年,风华正茂的青年皇帝宋哲宗,竟然也去世了,还没留下皇子!

于是,赵佶的机会就是这么来了!

宋徽宗继位,感谢身后的女人

话说宋哲宗去世后,还有五位兄弟在世,分别是:九皇弟申王赵佖、十一皇弟端王赵佶前面还有,十三皇弟简王赵似、十二皇弟成国公赵俣、十四皇弟祁国公赵偲。

按照北宋国例,皇帝没有留下皇子,就要在封王的兄弟里选择继承人,于是赵俣和赵偲出局,还剩下申王赵佖、端王赵佶、简王赵似。

宰相章惇在朝议中推荐简王赵似,赵似和宋哲宗赵煦同为德妃所生,两人血缘关系明显更近,而且赵似在朝野素有仁孝之名,宋哲宗生前对其也是赞誉有加,按说他来继位再合适不过。

可惜,议立皇位的事情,宰相章惇只能推荐,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向太后,她明确表示拒绝章惇的建议,她看中的人选,是赵佶

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向太后拒绝赵似,支持赵佶的原因。

首先,赵似是哲宗赵煦的同母弟弟, 他俩的母亲德妃高氏依然健在,哲宗赵煦生前已经将高氏加封钦成皇后,如果赵似继位,高氏的地位将会直接威胁到向太后。

其次,赵佶的生母已经去世,向太后扶持赵佶登位,赵佶内心必定感恩戴德,对向太后更加恭敬和顺服,向太后也可以稳固自己在皇室的地 位。

所以向太后坚决支持赵佶,并公开表示:端王有福相,先帝多次赞誉,理应继位。

宋徽宗不被看好,原因在自身

章惇坚决不同意赵佶登位,理由很直接:端王赵佶本身不是当皇帝的料,章惇甚至在朝堂上和向太后争执时,直接喊出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已经被历史证明确实昏庸的宋徽宗赵佶, 难道在端王时期就真的不靠谱,以至于宰相章惇不惜得罪太后,也不愿意支持他?

应该是真的。

宋徽宗的艺术天分,是得到历史证明的,他自创“瘦金体”书法,不少后世大家都赞誉“笔法追劲,意度天成”。

他还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少画作至今依然珍藏在国内外诸多博物馆里,在艺术领域,赵佶堪称天纵奇才,如果用现代名词形容,年轻时的赵佶就是一位文艺青年。

有人会说,这只能说明赵佶是一个书画天才,这是轻佻的表现吗?

赵佶是书画天才不假,但这样的人,如果在社会上“野蛮生长”,倒也能成为领域内的大人物,可是如果进入朝堂,当了皇帝,恐怕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宋哲宗死后为何是赵佶继位?

宋哲宗赵煦,继位很早,九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帝,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 但是,民间却有传说,宋哲宗其实是死于纵欲过度,这是真的吗?宋哲宗年纪轻轻怎么会死于纵欲过度?而在他死后,就算他只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就死了的儿子,明明还有那么多王爷,为何最后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身上呢?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他10岁时就登基,但是由高太后执政。 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才掌握了大权。 宋哲宗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恢复王安石变法,减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国家稍微有点了起色,而且出兵多次讨伐西夏。 但是他在新党和旧党之间的党争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让他们一直激化,直到为后来的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宋哲宗更像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他有很多想法,但是却很少变通去实现,也难以处理复杂的关系。 高太后掌握政权那会儿,对哲宗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因为哲宗体弱多病,但是高太后却让太医别医治,这种呵护让哲宗感到窒息。 所以到高太后死后,哲宗就急着想要改变现状,做出一番成就,他实行了神宗变法的政策,但是朝中还有高太后的后手,哲宗虽然敢作敢为,但是他的行动能力实在太差,所以他的事业心和实绩,反差很大。 1100年,哲宗驾崩,年仅25岁,在位15年,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当时哲宗的病情公开的说法是:故冬以来,数冒大寒,浸以成疾,药石弗效,遂至弥留。 就是说哲宗死于感冒。 但是从《曾公遗录》的记载可以直到,哲宗不是死于感冒,而是死于性生理疾病。 其实宋朝还有个皇帝也患性生理疾病,宋高宗,他患上了性无能,后宫皆不孕。 但是哲宗的病情比高宗严重很多,是致命性的,原因是哲宗极度性放纵。 在哲宗的后宫中,美女如云,前后宫侍女固多,皆天下奇色。 惟四人一样妆梳,衣服之类无少异。 因为哲宗10岁做皇帝,有高太后管着,极为严厉,使哲宗生不由己。 所以高太后死后,哲宗感觉自己解放了,再也不用受约束了,所以在生活上肆无忌惮,纵欲无度。 当时中书侍郎范百禄很了解哲宗的健康状况,所以专门上书,告诫哲宗要注重养生之道,但是哲宗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 当时后宫还有个刘氏与孟皇后争宠,而哲宗不顾群臣反对,把孟皇后废黜,让刘氏做皇后,之后哲宗还有刘氏如胶似漆,从而得下了性生理疾病。 最终,哲宗一病不起,死于1100年。 赵佶这个人,说好了是艺术家,是文艺青年,说坏了 就是个花花公子。 关于他,有个传说。 说是在他降生之前,他的父亲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后来,母亲又梦见李后主来访,随后就生下了他。 传说荒诞,但活画出了他的个性。 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还真是活脱脱一个李后主。 李后主不明不白地死在赵氏皇宫的后院,现在来了个赵佶,倒像是来报仇的。 为什么说北宋亡在赵佶手里有点怪?公元1100年正月,赵佶的哥哥哲宗赵煦去世后,皇室因哲宗无子,有些慌乱。 本来那时有两个人选继位,宰相章惇主张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 可是,向太后不同意,她偏偏主张让哲宗的端王赵佶来即位。 章惇针锋相对提出了反对意见,其核心观点是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意思是说,这个花花公子德不配位。 向太后想了想,突然脱口而出,她说:先帝常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她说的这个先帝是宋神宗,也就是哲宗与赵佶的父亲,也是她自己的丈夫。 这个杀手锏厉害,以章惇为代表的反对派顿时没了话。 向太后赢了,赵佶命好,虽轻佻却上了位。 太后涉嫌造假,故意放水立能力低下的赵佶为帝这里的问题就来了。 向太后为什么要这样做?神宗的那番话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在他临终时为什么不立赵佶?况且,赵仁在父亲神宗去世那年(1085)不过虚岁才4岁,神宗如何可以看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且那时,赵佶的端王是哥哥赵煦继位后封的,神宗又如何先知先觉地这样称呼。 看起来,向太后这个杀手锏,涉嫌造假。 奇怪的是,这个赵佶并不是向太后所生,向太后一生无子。 可是她为什么放着两个相对贤明的皇子不用,非要挺这个轻佻的赵佶呢?估摸有两个原因:一是赵佶即位后,因为轻佻无大志,可以轻易掌控,就如同在哲宗朝时垂帘听政;二是哲宗短寿,可能吓到她了,为大宋考虑,她想找一个看来健康状况好一点的人。 向太后这人,史上评价不错,她宽徭息兵、爱护百姓,崇尚节俭,应该不会有太多坏的想法,我甚至还怀疑我的第一条分析。 烂泥糊不上墙的宋徽宗赵佶遗憾的是,这个赵佶真是烂泥糊不上墙。 继位不久,迅速投向保守派一边,大肆打压改革派。 更有甚者,臭味相投,刚一即位,很快就起用蔡京等著名的政治骗子、官场恶魔。 蔡京仗着他的宠爱,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索意与贯同),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 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略小于宫城的延福宫,还乘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别墅。 同时,为了阻挡其他官员的议论,对于诏书,蔡京也不依照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走,而是请徽宗亲书后即颁行,称之为御笔手诏,甚至还请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 从此以后,等于他完全掌撑了皇权,向太后在赵佶继位后一年即死去。 而赵佶对此毫不在乎,只是在一心一意练的瘦金体。 因此,北宋的灭亡就成了必然。 我们所知道的靖康耻,其实不是岳飞等人的耻,而是赵佶的耻,因为被俘九年里,赵佶优哉游哉地在大金战俘营里生了14个孩子,的确是没怎么闲着……

宋徽宗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 最后为什么能成为北宋皇帝

1100年正月,端王赵佶进入开封城的皇宫,黄袍加身,接受百官的朝拜,成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 宋徽宗是宋神宗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他的生母陈氏出身不高,也非皇后,按理说宋徽宗排行既不居长,也不是嫡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北宋皇帝的呢?在宋神宗死后,继承皇位的确实不是宋徽宗,而是宋哲宗!宋哲宗名叫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也不是嫡子,由于他前面的五个兄长全部夭折,所以他才能继承皇位。 可是到了1100年,宋哲宗病死,年仅25岁。 如果宋哲宗有儿子,那么皇位也轮不到宋徽宗,然而宋哲宗只有一个儿子,且早已夭折。 宋哲宗死后,皇太后向氏(宋神宗的妻子)便召集宰相等人入宫,商议皇位继承人选问题。 按照封建王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制,新皇帝要从宋神宗的儿子中选择,也就是宋哲宗的弟弟们。 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当时在世的有第九子申王赵佖、第十一子端王赵佶、第十二子燕王赵俣、第十三子简王赵似、第十四子睦王赵偲。 这些皇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庶出,所以只能按照排行来确定。 如果这样的话,皇位根本不是赵佶的,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申王赵佖。 结果,在这场决定北宋王朝命运的会议上,向皇太后与宰相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向太后在微哭了几声后,向宰相们发问,“皇帝已弃天下,未有皇子,当如何?”众人都没有回答之际,宰相章惇厉声说道:“依礼典、律令,简王乃母弟之亲,当立。 ”也就是说,章惇认为应该立宋哲宗的同母弟、排行第十三的简王赵似。 不过,向太后却不同意,在她看来,宋哲宗的母亲朱氏虽然也被封为皇太后,但根本没做过皇后,不能再让她的儿子做皇帝了。 向太后心里这么想,却不能这么说,她解释道:“申王以下,俱神宗之子,莫难更分别。 申王病眼,次当立端王。 兼先皇帝曾言,端王生得有福寿。 ”意思是说,申王以下的这些皇子都是宋神宗儿子,没有什么分别,言外之意都是庶子。 不过申王有眼疾,所以该立端王,另外先帝还称赞过端王有福寿之相。 章惇仍然不同意,“以年则申王居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 就在皇太后与章惇争论之时,知枢密院曾布发表了意见,他厉声斥责道:“章惇听皇太后处分”。 之后,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表示遵奉皇太后的旨意。 章惇默然不语,他了解端王虽然素有才名,但为人轻佻,并非皇位的最佳人选。 会议结束后,端王被召入宫中,向太后表示,“皇帝已弃天下,端王当立”。 赵佶还推辞了一阵,“申王居长,不敢当”。 向太后说道:“申王病眼,次当立,不须辞”。 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之下,过了一会,赵佶头戴顶帽,身披黄袍,登上御座,开启了他长达26年的统治,北宋王朝陷入深渊之中。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哲宗有弟兄十四,宋徽宗仅位居十一,为何还会传位赵佶呢?

1100年,最后一个能够拯救北宋命运的皇帝赵煦,留下无数遗憾撒手西去,享年25岁。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赵煦唯一儿子早夭,自身又一直没有养子,这时北宋帝国最直接的问题是立谁为帝。按照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的“兄终弟及”传统,为赵煦过继一子基本可以否定,于是就只能在赵煦兄弟中挑选一人继承大宝。

赵煦一共有十四个弟兄,其中多数早夭去世,但赵煦去世时,赵佖比赵佶(宋徽宗)年龄大,赵似与赵煦是同母兄弟,比赵佶与赵煦血缘更亲。按照正常的兄终弟及,皇位几乎不可能轮到赵佶,为何最终却是赵佶登基为帝?

1085年,宋神宗去世之后,十岁宋哲宗上台,太皇太后高氏(宋哲宗祖母)垂帘听政。但高太后非常反对变法,因此垂帘听政后立即重要保守派势力,于是司马光、范纯仁等反攻倒算恢复旧法,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凡是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一律被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高太后垂帘听政时,不仅一直不愿还政,还对宋哲宗母亲朱氏过于严苛。朱氏出身寒微,幼时遭遇极坎坷,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来生了赵煦、蔡王赵似,直到1084年才被封为德妃。宋哲宗成为皇帝后,按理说朱氏应该得到尊崇,待遇应该是等同于皇后,由此也显示皇帝的孝道。但高太皇太后却一直压制朱氏,过了几年之后才仅仅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

因此,宋哲宗与高太后矛盾重重,八年后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后立即诏令母亲朱氏待遇完全与向太后(宋神宗正牌皇后)相同,之后重用改革派,贬斥保守派势力,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可惜,赵煦英年早逝,如果再给他二十年,或许北宋不会发生靖康之耻。

宋哲宗究竟如何死的,史书记载不详,根据之后朝廷商议皇位继承来看,宋哲宗应该是猝死,没有留下传承遗嘱。因此,朝廷与后宫商量的继承人选,无非是从宗室中为赵煦过继一人,或者是直接选择赵煦兄弟继位,由于宋朝有兄终弟及传统,所以过继的办法被否定。问题在于,宋哲宗一共有十四个兄弟,为何偏偏选择了昏庸的赵佶?

宋朝虽然经济、文化、医术等极为发达,但婴儿早夭却时有发生,即便皇家也不例外。宋神宗一共有十四子,但其中八个早夭,前五个皇子全部早夭,因此宋神宗才会传位六皇子赵煦。至宋哲宗去世时,还健在的有五位,即九弟赵佖、十一弟赵佶、十二弟赵俣、十三弟赵似、十四弟赵偲。其中,十三弟赵似与赵煦是同母兄弟,赵佶母亲是陈夫人,宋神宗正牌皇后向氏无子。尤为重要的是,宋神宗在位时,对赵似亲口评价是“简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可见,无论根据宗法制度,还是宋神宗评语加持,都应该由赵似接任皇位。即便不是赵似,也应该是赵煦九弟赵佖接任。因此,宋哲宗去世后,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而赵佶属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夹在中间,基本上与皇位无缘。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6393.html
独行侠官方 球队以多年合同续约主帅基德!
网友吐槽不如小时候好看 董洁带儿子拍杂志封面 培养其出道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