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圈 撤档会是明智之选吗 7天无理由退货

1905电影网专稿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五一档电影票房报收15.27亿,吸引观众3777万人次,两项数据均超越去年同期。同时,借力这样的市场表现,2024全年累计票房也顺利突破200亿大关。

从春节档成绩刷新纪录,到五一档反响依旧火热,一边是电影市场的持续“红红火火”,另一边,行业中开始出现一类现象——热门档期后的新片撤档。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正式宣布于5月6日撤档,并在之后“择日再和大家相见”。

声明中,出品方表示:“上映以来,因为环境因素,导致影片没有与更多观众见面”,这里提到的“环境”,也指向了五一档的激烈竞争:回看《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公映历程,在8部新片同时开画的形势下,该片的排片占比持续徘徊在低位,并随票房走势逐日递减。

“一顿火锅撤档”登上热搜,让“撤档”这个在春节期间就曾引发关注的概念,再次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热点。有人调侃,这种方式已然成了电影圈的“7天无理由退货”,也有人好奇:从热门档期撤档择期重映,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到底能够改变什么?

在《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之前,《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已经于春节档尝试进行了相同操作。两部影片随后相继“择机”在3月15日、3月30日重映,前者最终票房为9422万,较重映前增加不到1200万;后者累计票房则达到了2.75亿,比春节上映时增加约2倍。

尽管两个“样本”反馈的数据并不突出,但《我们一起摇太阳》相较在原档期被质疑题材与节日氛围“格格不入”,清明假期前的重新入局还是帮助它成功吸引到一部分新的受众,也让有相同需求的影片看到了“撤档”带来的转圜可能。

然而从春节档到五一档,外界对“择机重映”的效果仍普遍持保留态度。影片撤档的“反反复复”,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大众对影片质量的“信任危机”。比起行业更为关注的宣传策略、发行效果,观众首先直观感受到的依然是主创对于自身作品的信心。

在《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声明中,出品方曾提到撤档是在“认真研判了目前情形后”做出的决定,但对于影片本身,接下来要需要面对的或许才是真正的“背水一战”。

不只“一顿火锅”,对于所有“撤档”影片而言,如何在下一次上映时让观众产生新鲜感、重新赢得他们对内容的“信任”,是比“撤档”本身更需要认真研判、谨慎考量的决定。

同时,“择机重映”同样绝非易事。《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在本轮上映前就曾进行过一次临时的档期调整,原定档期在元旦档后,春节档前,属于通常概念中的“冷门档期”。对于变更后的“五一档”体量大小与竞争激烈程度,主创团队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我们一起摇太阳》春节档爆改清明档的先例外,随着“周末档”愈见成为行业关注与讨论的焦点,很多非既定意义的大档期时段,或许同样有机会孕育“票房黑马”。但无论如何,“撤档”影片的回归,显然要面临更多考验,需要比首映轮次考虑得更加全面、更具有针对性。


《日不落酒店》会延续开心麻花的喜剧风格吗?

《日不落酒店》肯定会延续开心麻花的喜剧风格,但如果口碑质量延续《李茶的姑妈》的情况,开心麻花将会面临有史以来的大危机。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的《日不落酒店》原本定档大年初一,后来撤档了,再定档时间还没有定。

现在看来,《日不落酒店》撤档决定太明智了。现在《流浪地球》笑傲江湖,《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神探蒲松龄》,原本大家看好的群雄,变成了菜鸡互啄。

今年春节档,成龙和周星驰都打不过《熊出没》,《日不落酒店》又是同质化严重的喜剧,如果没有撤档,伯光预测,很可能会沦为《小猪佩奇》互相‘争雄“的程度。

据伯光查证,《日不落酒店》似乎不是改编自原有开心麻花的话剧作品,而又由于电影撤档了。除了主演是黄才伦,张慧雯,再到是开心麻花作品之外,其它能够提供分析的不多。

而到《日不落酒店》和开心麻花的关系上,这部电影再上映的市场表现,真正关系到开心麻花的未来。

众所周知,自2015年的《夏洛特烦劳》过后,开心麻花的本土喜剧电影在市场上大杀四方,从《夏洛特烦劳》的15亿,再到《羞羞的铁拳》22亿,最后到《西虹市首富》的25亿。

开心麻花电影票房节节攀升,除了商业上的表现,《驴得水》在文艺片口碑质量上表现也不错,受到文青喜欢。

但是这一切,都被上部黄才伦主演的《李茶的姑妈》,第一次拉下了神坛。

本来《西虹市首富》25亿票房过后,开心麻花再推出《李茶的姑妈》就是不理智的,因为时间隔得太近,观众容易审美疲劳。

但《李茶的姑妈》扑街主要的原因,还是开心麻花太急于求成了。

开心麻花虽然是一家公司,但内部也有人员势力的区分。不管风传沈腾等人是否离开开开麻花,但开心麻花是以话剧出身,而沈腾,闫非、彭大魔和宋阳等几人,是开心麻花的核心,绝不为过。

开心麻花的话剧当中,最经典的《乌龙山伯爵》和《索马里海盗》,哪怕已经上映票房大卖的《夏洛特烦劳》《羞羞的铁拳》等等。

导演,编剧,主演,基本都是沈腾,闫非、彭大魔和宋阳,再加个女演员玛丽,男演员艾伦,当属开心麻花灵魂人物。

即使不从创作角度分析,回到现实角度上讲。

闫非、彭大魔和宋阳这几个创作人员,除了宋阳作为演员在作品里面有过客串,观众有些脸熟不讲。

沈腾,马丽和艾伦,在前几年接连上春晚,在十几亿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现在说起郝建,都是沈腾早期的代表角色了。

可以这么说,沈腾,马丽和艾伦,他们非常的有观众的基础。用现在流量明星的说法,这几个人流量是比较大的,在能直接转换成商业的基础。

但不知是开心麻花内部真的分裂势力,还是开心麻花急于推出黄才伦,证明自己公司除了沈腾,其它演员也能挑大梁,优秀的是开心麻花,而不是沈腾的想法。

《李茶的姑妈》证明,开心麻花的算盘是真的打错了。

黄才伦在话剧上虽然有小小建树,但远不如沈腾等人的知名度,在大银幕上的表现,明显也不如沈腾铁三角。

《李茶的姑娘》的编导脱离了闫非,彭大魔和宋阳这些创作核心人员。导致整部电影无论制作,故事剧情,演员塑造和喜剧设置,都沦为三流烂片。

这部《日不落酒店》资料未来,除了演员延续为黄才伦之外。电影导演编剧的核心主创,仍然不是了闫非,彭大魔和宋阳,反而是冯一平、刘峻萌、郝心悦。

这三位并没有出现在开心麻花前面卖座电影上,电影上映过后,很有可能上演《李茶的姑妈》的路数。

最终这样演变下去,最终极有可能变成中国观众只认可沈腾,玛丽艾伦铁三角这些喜剧演员。而开心麻花的品牌进一步变得廉价而不受欢迎,大家拭目以待吧。

更多关于开心麻花和《日不落酒店》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金钱毁了张庭,精明毁了陶虹,事到如今也许反目成仇是唯一的选择

从相识,相知,共同创业。

张庭一直是陶虹的主心骨。

她们曾经多好?

某次采访中,张庭 拍着胸脯 表示:“有我一口,绝对饿不着陶虹。”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挣钱之后,在寸土寸金的外滩盖了一栋楼。盖好那天送了陶虹一层。

那可是在上海,按照市价,一层值一个多亿。

眼中的笃定,嘴角的笑意,梦幻的友谊,让多少人圈外人开始相信。

就算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 娱乐 圈,也是存在真感情的。

事实证明,当感情与利益交织时,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包括张庭和陶虹。

俩人之所以能够相识,要感谢一个人。

这人,叫徐峥。

而徐峥之所以能够和当时的“庭女王”搭上线,要感谢一部剧。

这部剧,叫《穿越时空的爱恋》。

2003年,张庭33岁,演了个穿越时空的小姑娘。

有一个人没看过笑起来有酒窝的仙仙,我都会生气得好吗?

张庭当年好看到,所有人都觉得饰演朱允文的徐峥高攀了。

这部剧火了俩人,一个胖乎乎的徐峥,一个美出新高度的张庭。

随后,徐峥和陶虹喜结连理。

结婚后逐渐淡出大荧幕的陶虹,通过徐峥,和张庭成为了好友。

也是从这个时候,徐峥夫妇和张庭夫妇将精明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徐峥一边当演员,一边在上海导演圈子混得风生水起。

而妻子陶虹,成了张庭的好友兼闺蜜,俩人好地跟一个人似的。

到了2013年,微商式经营出现,张庭想借着这股子东风在化妆品领域试试水。

说干就干,借着自己在演艺圈的名气,张庭 很快就在微商行业站稳了脚跟。

好姐妹陶虹自然当仁不让,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

张庭很聪明,一一规避了未来可能会成问题的条例。

在风险和机遇中,创造一个合法的可能性。

于是,TST站在了阳光下。

这个时期,张庭的商业帝国看起来,还是相当靠谱的。

各种合法手续与证件应有尽有,自己保养得当的脸,就是活广告。

但温吞发展,显然不是张庭的风格。

她动了起来。

先把老公,以及陶虹夫妇摆在了台前。

四个人走南闯北,为品牌站台兼宣传,并靠着四个人的知名度,为商业帝国积攒了第一波财富。

按照正常的剧本,尝到甜头的张庭应该苦心钻研,以回报忠实粉丝的热爱和支持。

很可惜,在无数正确的道路中,张庭选了一个最错的。

她开始有意识利用别人的名气,转换成为自己的资本与财富。

台湾综艺大咖吴宗宪,被他请来直播间背书。

女性粉丝基数庞大的小燕子和金锁,百忙之中卖了好几拨人情。

指名道姓,为这个迅速膨胀的集团打call。

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庭和陶虹仿佛发现了流量密码。

李小璐、明道、汪东城、钱枫、林志玲、立威廉、 蒋依依、罗志祥 等明星接连上阵。

说来也神奇,为张庭产品造势,做过公关和推荐的明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深陷丑闻。

用网友的话来说,回头看,这个广告应该是有毒, 跟它沾边容易出事,或者无戏可演或者从高处陨落。

到底是TST的魔咒力量大,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赚快钱终会被反噬?

这个咱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

在明星接连不断地背书过程中,张庭和陶虹赚了个盆满钵满。

销售模式,也从刚开始的直销,变成了 高返点的代理模式。

一大批忠实粉丝,前仆后继涌进公司的大门,要成为他们的“家人”。

当年媒体曝出,两人的TST护肤品公司,曾有118万打工人。

每个月发出的工资高达3亿,员工年终奖是10个月工资。

要知道,当年“全球最大的制造厂”富士康员工才120万人。

看似辉煌的微商帝国,背后却是千疮百孔。

关于他们护肤品的丑闻, 在网络上一直没有间断过。

很多年轻女孩哭泣着,控诉着。

皮肤状况惨不忍睹。

就连第一狗仔卓伟都看不下去,替这些姑娘们发了不少声。

很可惜,这些对抗的声音,被张庭选择性屏蔽。

她掉进了一张名曰金钱的大网中,无法自拔。

2015年,全年销售额为3.8亿,一年后,翻了超20倍,突破86亿。

2019年,张庭和林瑞阳被曝纳税高达21亿人民币。

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护肤品的情况下,靠着人脉资源和明星效应,上榜了上海市青浦区百强优秀企业名单。

这时候,张庭成了整个 娱乐 圈有名的阔姐。

她生活的奢靡程度,一般人根本想都不敢想。

先说她最经常住的地方,位于上海著名的老牌豪宅区。

毗邻徐家汇,离黄浦江直线距离50米,对面是滨江亲水公园,在不装修的情况下,市值2个亿。

再说说装修,讲述韩国财阀生活的韩剧《顶楼》大家都看过吧。

张庭的豪宅装修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栋豪宅的顶楼,张庭设计了共两层的空中花园。

一层是阳光房,一层是张庭为自己打造的菜地以及孩子们的游乐园。

是的,你没有听错。

14万一平的房子,张庭用来种地了。

最离谱的,当属张庭的浴室。

具体这个浴室长啥样,咱们无从得知,但据她自己表示:

“ 浴缸放水,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放满。 ”

相比于闷声发大财,张庭热衷于展示自己的金钱和地位。

17亿的办公楼,她说买就买。

日常出门,需要2个保姆,1个司机,1个保洁,1个厨子,10到20位的职业保镖同行。

别人出门住酒店,她出门只住和上海同等规模的豪宅。

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要求,张庭有了甜蜜的烦恼。

苏州,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南京。

几乎所有一线城市,张庭都购置了豪宅。

“每次出门走进电梯里,总不知道摁下哪层楼层号。”

“ 很容易会忘记自己“家”在哪儿。 ”

“我打电话,他们跟我说上到那一层都是我的家。”

她早就不是那个躺在路边哭泣到睡着的小姑娘了,不是吗?

如果没有TST这档子事儿,陶虹几乎算得上是一个零负面的女明星。

从小到大,这姑娘都相当精明。

永远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稳妥的选择。

出生在书香门第,外形青春靓丽。

11岁那年,陶虹选择了舞蹈专业。

落选了,但没关系,陶虹还准备了plan b。

原来考试当天,现场还有一位花样游泳的教练对这个姑娘青眼有加,于是陶虹留下了该教练的联系方式。

其目的,就是防着舞蹈落选。

1993年,陶虹 在全运会上获得花样游泳冠军、双人赛亚军。

事业正值顶峰之际,陶虹并没有被眼前的荣耀冲昏头脑。

在她看来,花样游泳只是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成为全部。

严苛的年龄、体型限制,她退役是早晚的事儿。

退役后,自己做什么呢?

说来也巧,大院子弟王朔文艺细胞泛滥,写了一部《动物凶猛》。

姜文一瞅:哥啊,这本子不错,咱们拍拍吧。

主角准备停当,就连冯小刚都有了上镜的机会,可故事里的清纯妩媚,身量纤细的游泳女孩于北蓓却一直找不到演员。

长得清纯的不一定妩媚,清纯又妩媚的不一定会游泳。

姜文找着找着就找到了花样游泳队,被眉眼弯弯的陶虹给俘虏了。

正思忖着退役后何去何从的陶虹听了姜文的建议,最后去了中戏。

上学期间,她也为自己留好了后路,演了一部《黑眼睛》,拿了 华表、金鸡双料影后。

演戏生涯最红火的时候,陶虹没闲着。

没错,她又考虑起了人生。

按照这姑娘当时的条件,拐个富商或者影帝,算是手到擒来。

在一群优质单身王老五中,陶虹选了个“最上不得台面”的徐峥。

当时引发了很多人的质疑,但在陶虹看来,虽然徐峥如今平平无奇,但他值得。

事实证明,陶虹的选择是对的。

父亲重病,自己分身乏术之际,陪伴她的是徐峥。

努力演技,不忘初心,将自己风光娶进门的人,是徐峥。

2005年,在陶虹筛选剧本时,发掘出《疯狂的石头》剧本的,也是徐峥。

于是,一部改写华语商业片的神作诞生了。

徐峥、宁浩和黄渤的三人组成型了。

自此以后,徐峥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完成了小演员向影视圈投资人的转型。

徐峥名利双收那几年,全世界的人,都在提陶虹捏一把汗。

劝她复出,劝她找回自己的事业,劝她别那么佛系,被不长眼后浪给拍在沙滩上。

只有她一个人乐乐呵呵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偶尔客串,也是为了还人情。

陶虹真的在原地踏步吗?

并没有。

这期间,她成为了张庭夫妇商业巨轮上,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2014年到2018年,出席了大大小小几千场动员会,疯狂为TST站台。

但她又是聪明地,TST最赚钱地时候,她并没有增加自己地任何股份,也没有喧宾夺主。

依旧重复着站台,喊话,当背景板的工作。

张庭自然是乐享其成的,1 1大于2。

尤其是在自己和丈夫名气走下坡路,徐峥陶虹名气走上坡路的时候。

于是就出现了张庭晋级讲究人,衣食住行样样奢靡,频繁被骂。

陶虹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徐峥投入无数金钱和心血的《囧妈》,开年在网络上免费首映之后。

这夫妻俩的好名声上升到了新高度。

23日下午1点13分,囧妈宣布撤档。

24日上午11点10分,囧妈宣布免费。

22个小时,保守估计,徐峥损失了6个亿,拿来请全国人民看电影了。

另外,阴谋论一下。

电影卖给转播的app时,如果是采用流量分账式(看的人越多,电影给的钱越多)。

徐峥也能稍微挣点儿。

死局盘活,口碑爆棚,狙击竞品,惠及民生,一箭多双雕下互利共赢,这波菀儿给满分。

所以在TST争议满天飞的时候,陶虹全身而退。

即便张庭给了她一层楼,即便她跟着员工在豪华邮轮上举行年会,即便她分走了好几亿的分红;

即便这个公司像金字塔一样无限发展下线,即便 传出TST使用手段坑普通百姓的钱的黑料。

网友对她依旧恨不起来。

错的就是错的,逃不过塌房的下场。

2021年相关部门开始严整 娱乐 圈,多数明星倒在偷税漏税上。

徐峥、陶虹作为高收入人员,加上他们拥TST不少的股份,兜来转去,成了一笔糊涂账。

陶虹一看,这可不行。

于是二话不是,以撤资的理由推出了张庭的公司。

不得不说,这也是陶虹最精明的地方。

人家从头至尾,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自居的。

这么多年,陶虹拿到了分红不假,但实际并没有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曾经形影不离的好闺蜜就此作罢,意思反目,再也没同框过。

也是因为刻意与张庭夫妇划清界限,陶虹喜提了热搜。

围绕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恶评此起彼伏,而陶虹和徐峥干脆采取了三不政策。

不承认,不否认,也不回应。

徐峥和陶虹的社交账号都有更新,避开公司问题,并配上几张自拍图,暗示自己并没有被闺蜜公司的事情所影响。

1年后的4月19日,张庭创办的品牌,以及品牌运营的主体公司——上海达尔维贸易有限公司被判定为传销。

96套房产,全部被查封。

在这里,咱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被查封的这17亿房产全是公司名下的,并不包括林瑞阳和张庭个人的房产。

单说公司价值17亿的96套房产,是个什么概念?

北京豪华四合院胡同酒店一晚上最贵13万,你去那儿住上一天。

吃饭睡觉打发时间,一天之后。

17亿 活期存款 的利息除了够支付13万房费,还能匀6000块钱小费给服务生。

可想而知,张庭的家底儿到底有多厚。

菀儿抱着好奇,去查了一查。

林瑞阳张庭两人名下公司很多, 林瑞阳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以实业为主。

房地产、投资公司、商贸公司比比皆是,且注册的时间也零零散散,不像是空壳公司。

反观张庭,名下的公司多是生物 科技 公司或信息咨询公司,且这些公司注册时间相近。

甚至有一部分都集中在同一天,看起来很像是空壳公司。

让我们做个大胆的假设,价值17个亿的房产看似很多。

但是跟TST庭秘密的营收比起来,很有可能只算是九牛一毛。

而陶虹目除了倒台的 除达尔威公司外,其投资的上海淘不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另外3家公司也均与张庭夫妇相关。

难道说1年前两人表面上撇清关系,实则仅仅是“战略性反目”。

只是为了实现损失最小化?

4月22日,张庭林瑞阳夫妻所涉及的非法传销事件已经升级。

从官方封面新闻处得到的最新消息,张庭与林瑞阳夫妻已经被正式的调查。

这把火会不会烧到陶虹身上犹未可知,但这波气氛已经到这儿了。

陶虹不站出来表表立场,已经很难收场了。

想要全身而退,“反目成仇”似乎成了她俩唯一的选择。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当野心和欲望,触及到了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范围。

就只能 眼看高楼起,眼看宴宾客,眼看楼塌了。

片方宣布提档和撤档后,院线一般是如何应对的?

跳出单部影片的维度,从整体的暑期档前瞻和观察出发,撤档事件或许可以看作是点燃今年暑期档大混战开端的那把火炬。

因为,暑期档必定是混乱的。以去年暑期档为例,大概共有23部影片有撤档、改档的现象。其中,《我不是药神》因口碑爆表,点映改提档;《阿修罗》因影片市场表现不佳而选择在上映2天后撤档;更多的片方则是为了影片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同时间段的竞争对手质素、政策等多元因素,因此不停改换档期。

档期并非决定性条件,获得高口碑、高票房的影片始终靠的是质量。商人固然渴望利益最大化,档期作为影响票房的因素之一,自然要纳入战略之中。当然这里又可以区分开来另一种情况,一部质量极佳但是经费有限的中小成本,应当利用好档期这个天时。这类影片往往在市场上无法获得较高的排片率.

撞上了大片,就算观众有心要看,也找不到合适的场次。小片选择提档、撤档自保,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战略部署。随意撤档是一件言而无信的事情,讲好了几月几号上映,又或者是已经在上映中的影片,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最糟糕的撤档策略。保存的是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但是真正折损的是千金难买的信义。希望电影片方在重视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一下诚信问题,对市场负责,对观众负责。更重要的是不要迷信于档期带来的利益,从影片质量做起,才能更有底气地主宰市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6976.html
挑战与幕后的魔法 电影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亲密场景 艺术
比特币应声下挫 FTX 币安后 美国SEC瞄准Robin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