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公布注册制下首例限制IPO申报罚单 晶宇环境上市遭禁三年!

导读:作为《新现场督导指引》颁布实施后首例因在现场督导中查出多项违规事由而遭严惩的IPO项目,晶宇环境这“前车之鉴”的震慑力已足够令那些“带病闯关”试图蒙混上市的拟IPO企业心生畏惧。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在以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终止上市一年多时间后,日前,随着深交所一系列自律监管处罚决定的下发,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宇环境”)闯关创业板上市的铩羽之谜也最终得以揭晓。

2024年4月30日晚间,“五一小长假”的前夜,一份名为《关于对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纪律处分的决定》(下称“《纪律处分决定》”)在深交所网站正式公布。

在这份指向晶宇环境及其两名实际控制人和两名董事的处分决定中,深交所表示,因晶宇环境在此次IPO过程中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且未配合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存在刻意隐瞒,且存在从重、加重处分的情形,故决定对晶宇环境及其相关联当事人皆予以公开谴责的处分,并在三年内不予接受晶宇环境的发型上市申请文件。

这是2024年第一家被深交所予以公开谴责的拟上市企业,也是自注册制改革后,首家被深交所明确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申报IPO的企业。

晶宇环境是在2022年6月27日正式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IPO的申报材料并获得受理的。

在此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晶宇环境曾历经了深交所对其IPO的两轮审核问询。

2023年3月4日,就在晶宇环境回复完监管层的第二轮问询反馈两个月后,其突然宣布撤回上市申请,深交所也根据相关条例终止了对晶宇环境IPO审核的继续推进。

彼时,对于晶宇环境IPO的突然受阻的原因,外界亦有不少揣测。如其在IPO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和核心技术先进性等问题,都曾备受市场质疑。

也正在晶宇环境IPO宣布失败之时,也曾有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称,监管层对晶宇环境IPO中介机构的保荐质量非常不满意,当初在深交所对晶宇环境IPO进行首轮审核后,发现晶宇环境及其保荐机构给予的回复中,不仅多处与早前提交的招股书(申报稿)的内容披露不一致,而且在多个问题的回复上不仅未按照要求解释作答,甚至还出现了简单复制粘贴规则要求的“偷工减料”的做法。

也正因为如此,在经过两轮审核问询后,深交所决定对晶宇环境IPO提起问题导向型的有针对性的现场督导。

监管层对IPO项目现场督导的震慑力早已不言而喻,这便成为了晶宇环境IPO最终失败的导火线。

“深交所是在2023年2月展开对晶宇环境IPO的现场督导的,在现场督导期间,因被查出了诸多违规事实,晶宇环境在监管层完成现场督导前后主动‘认怂’撤回上市申请。”上述知情人士告诉叩叩财讯。

在上述《纪律处分决定》中,深交所也承认,经过其现场督导,发现了晶宇环境IPO至少存在“三宗罪”:“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所签署的对赌协议,存在刻意隐瞒的情形”;“未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如实说明主要关联方相关信息”;“运营服务业务相关审核问询回复与实际情况不符”。

公开资料显示,晶宇环境为一家以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业务的水处理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的提供商,其主营聚焦废水处理领域,通过工艺方案制定、核心工艺设计、核心设备提供、建造、安装、 调试、运营服务、技术服务、配件销售等为客户提供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水资源循环回用、盐资源结晶回收。

按照其原本计划,晶宇环境曾寄希望于通过此次创业板IPO发行不超过5836万新股以募集5.2亿资金投向“研发中心及总部大楼建设”、“智慧运营平台网络建设”等两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事实上,这也并非晶宇环境首次资本之旅。

早在2015 年 5 月 22 日,晶宇环境便成功挂牌新三板并公开转让。四年后,为筹谋正式上市,其于2019 年 11 月 5日从股转系统摘牌终止交易。

曾经在新三板挂牌多年的经历,原本还可为晶宇环境在创业板IPO受阻后,转道投奔北交所上市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但显然,在撤回创业板IPO申请并随着日前一系列处分决定的下发,晶宇环境不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所需的巨额资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包括北交所在内的上市之路也被彻底“封禁”。

“虽然对晶宇环境给予三年不接受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来自于深交所,但在其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规的事实下,A股其它包括上交所和北交所在内的市场中,也将同样严格限制受理其上市申请。”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在早前的证监会颁布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曾明确规定“最近36个月内曾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申请,但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和“最近12 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企业将不满足上市条件,在最新一版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证监会也明确指出:“最近三年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贪污 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不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行为。

需要指出的还有,在2024年4月30日同一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4号——现场督导(2024年修订)》(下称《新现场督导指引》)也正式落地。

此次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的现场督导政策修订最主要便是集中在进一步明确“一督到底”的原则——为了遏制和打击“一督就撤” 现象,强化严监管警示震慑,明确拟上市企业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对现场督导项目保荐的,将不影响督导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本所依规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作为《新现场督导指引》颁布实施后首例因在现场督导中查出多项违规事由而遭严惩的IPO项目,晶宇环境这“前车之鉴”的震慑力已足够令那些“带病闯关”试图蒙混上市的拟IPO企业心生畏惧。

此外,除了晶宇环境外,为其该次IPO保驾护航的多家中介机构和相关人士也同时遭到了深交所的严惩,其中,担任晶宇环境IPO保荐人的招商证券,也再次被深交所予以通报批评。

1)首例限制IPO申报罚单背后的晶宇环境“三宗罪”

虽然晶宇环境并不是第一例被深交所予以限制上市文件申报的企业。

在其之前的2024年1月22日,深交所曾公开宣布了对思创医惠给予五年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

但和思创医惠早在2010年便已完成了创业板IPO的挂牌上市身份不同,深交所对晶宇环境上市文件不予受理的处罚,则是注册制下深交所公开限制企业IPO申报的首例。

之所以被深交所当作“重点”予以重罚并与《新现场督导指引》同日公布,这显然也与晶宇环境那典型且性质恶劣的违规事实有关。

如上述所言,深交所是在对晶宇环境IPO提起两轮审核问询后发现其仍存多处质疑和不合规问题后,对其IPO保荐人招商证券就晶宇环境上市的保荐工作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现场督导的。

由此,晶宇环境“带病闯关”上市的冰山一角才得以暴露。

“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所签署的对赌协议,存在刻意隐瞒的情形”,这是深交所定义晶宇环境所涉的“首宗罪”。

据2022年6月,晶宇环境向深交所提交的IPO申报文件显示,2017 年 11 月,鄂尔多斯市伊泰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伊泰投资”)、内蒙古弘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弘瑞能源”)、宜昌启迪瑞东生态环保产业投资中心(以下简称“启迪瑞东”)与晶宇环境签订认购协议,认购其定向增发的股份。

据深交所的现场督导发现,在上述定增认购过程中,2017 年 11 月,晶宇环境及实际控制人肖龙博、陆魁,股东、董事王丙锋,股东、监事夏俊方,还与伊泰投资、启迪瑞东、弘瑞能源签订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约 特定情形下晶宇环境主要股东应当承担现金补偿和股份回购义务, 晶宇环境及相关股东在补充协议中签字盖章,系晶宇环境及主要股东与相关投资方达成的对赌协议。相关对赌协议截至 2023 年 3 月深交所对其的现场督导完成之时,仍未解除。

但在晶宇环境此前向深交所递交的IPO上市申报材料和多轮问询反馈中,皆隐瞒了上述对赌协议的存在。

在晶宇环境IPO的申报文件中,其仅披露了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肖龙博、陆魁与一家名为广东博资的外部投资机构曾签署了涉对赌约定的协议,但该对赌条款已自晶宇环境向深交所递交IPO并受理之日起,便终止,且永不恢复效力。

据深交所还透露,中介机构在对晶宇环境IPO进行尽职调查过程中,还曾对肖龙博、陆魁、王丙锋、夏俊方四人进行了访谈,明确问及是否与晶宇环境或股东存在对赌协议,四人均隐瞒相关签署补充协议的事实,未如实向中介机构进行说明,并在访谈纪要中签字确认。

晶宇环境被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的第二宗罪则涉及“未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如实说明主要关联方相关信息”。

伊泰投资经过2017年底的增资扩股后,2018年,其以 4001.13 万元入股晶宇环境,持有其13.54%的股份,系晶宇环境第三大股东。

入股后的首年,即2018年,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集团”)相关企业即成为晶宇环境第一大客户,此后,在2019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也即是晶宇环境此次IPO的报告期内,伊泰集团相关企业皆为晶宇环境最为重要的客户之一,来自于前者的营业收入占晶宇环境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2.45%、 26.30%、17.83%、16.98%。

晶宇环境在IPO相关申报材料中披露,伊泰投资与伊泰集团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或控制关系,由于伊泰投资的股东合计持有伊泰集团 10.32%股权,且均在伊泰集团任职,故将伊泰集团及其相关企业认定为关联方。

在深交所对晶宇环境IPO的审核问询中,便重点关注到了其和伊泰投资、伊泰集团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情况。

对此,晶宇环境及其IPO保荐机构回复称,除伊泰投资入股等协议外,历史上与伊泰集团及其关联方签署的协议主要涉及日常购销业务、融资担保;伊泰投资 增资入股支付的股权认购款均为自有资金。

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后经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伊泰投资在入股晶宇环境前,晶宇环境曾于 2017 年 7 月与伊泰集团签署合作投资意向书,约定伊泰集团拟认购晶宇环境定向增发股份事宜,但晶宇环境未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如实说明其曾与伊泰集团筹划入股发行人事宜,以及后续改由伊泰投资入股发行人的原因及合理性。且肖龙博、陆魁、王丙锋、夏俊作为股东亦在上述合作投资意向书中签字,知悉该协议,也未督促晶宇环境如实回复深交所的相关审核问询。

除了隐瞒对赌协议和主要关联方信息外,晶宇环境在运营服务业务相关大的信息披露上,也与实际情况不符。

深交所曾审核问询要求晶宇环境说明运营服务主要项目的合同主要条款、实际处理水量、结算水量等。

晶宇环境回复称,杭锦旗项目2020 年至2022年按照实际水量、固定吨水单价据实结算收入; 杭锦旗项目、攀枝花卓越运营项目、攀枝花柱宇运营项目结算水量与实际处理水量相同。2019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前述三个项目按固定吨水单价方式确认收入 2,779.09 万元、7,257.75 万元、 7,291.18 万元、3,244.01 万元。

但深交所现场督导后获知,上述项目结算水量与实际处理水量并不一致,如杭锦旗项目还存在每月结算水量不同但结算金额相同的情况。在现场督导期间,交易所获得的材料显示,业主方在实际水量基础上,通过日常考核扣减等方式得到结算金额,并根据合同约定的吨水单价倒算结算水量。

基于上述核查出的“三宗罪”,深交所强调“招股说明书及对本所审核问询的回复,是发行上市审核的重要文件,市场和投资者对此高度关注”,而晶宇环境未按照《审核问答》的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披露对赌协议及影响,存在刻意隐瞒的情形;未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如实说明与主要关联方签署的投资协议、入股股东的实际出资来源,关于运营服务业务相关审核问 询回复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在深交所的现场督导过程中,晶宇环境还未按照督导组的要求及时、完整提供相关材料。

同时,深交所还认为,晶宇环境及相关责任人隐瞒对赌协议、抽屉协议多个重 要事项,违反诚实守信原则,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从重、加重处分情形。

2)近半年内招商证券四起IPO保荐项目接连遭罚

在晶宇环境及其实际控制人被深交所公开谴责,且限制晶宇环境三年内不予受理上市申请的重罚同时,作为晶宇环境此次IPO的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及其指派负责该项目的两名保荐代表人也显然难辞其咎。

2024年4月30日,在深交所公布对晶宇环境的纪律处分的同时,也对关于对招商证券及王志伟、尹涛两位保荐代表人给予了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

王志伟、尹涛即为晶宇环境IPO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深交所指出,招商证券为晶宇环境此次IPO的保荐人,王志伟、尹涛为该项目保荐代表人,其在执业过程中“对发行人关联方有关事项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对发行人运营服务业务核查不到位”、“对发行人运营服务业务核查不到位”。

据叩叩财讯获悉,晶宇环境已经是近半年时间内第四家由招商证券保荐却因“带病闯关上市”问题遭到监管处罚的IPO企业。

2023年9月4日,深交所宣布对深圳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成精密”)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起因便是通过监管层的现场检查,发现大成精密IPO“未充分披露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及整改情况,存在跨期确认营业收入的情形”和“部分会计科目核算不规范、列报不准确”。

在大成精密自律监管处罚落地的同时,招商证券及其两名保荐代表人也被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原来,大成精密IPO也正是由招商证券所保荐。

2023年11月3日,来自招商证券及其两名保荐代表人许德学和张培镇悄然被上交所施以自律处罚的决定。

虽然外界并未得知二人受罚的具体细节。

但据叩叩财讯了解,二人皆因格兰康希通信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希通信”)的IPO事项而被追责。事情的起因则是在康希通信的发行上市审核期间,其突然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予以警告处罚,但因此次正处于康希通信IPO即将上会审核的敏感期,其便选择了向上交所隐瞒相关事由的做法,也未在招股说明书等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及时进行披露。同样,作为康希通信IPO的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招商证券和许、张二人未持续康希通信的经营合规情况并及时向上交所报告,直到在上交所的督促提醒下才对上述事项进行补充核查,履职尽责不到位。

2024年1月4日,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德科技”)因在IPO申报审核过程中,同样因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被深交所采取了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负责芯德科技IPO的两名保荐代表人——陈志杰、石志华同样因执业履职不到位遭到了深交所出具的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陈志杰、石志华二人也是来自于招商证券的保荐代表人,芯德科技IPO的保荐机构也正为招商证券。

短期内,如此多的上市保荐项目因履职尽责问题频频遭处,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的执业质量不得不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为一家昔日的老牌券商,近几年来,因受内忧外患的影响,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颓势明显。

早在2022年时,当年招商证券仅有6家保荐成功上市的IPO项目,与东方证券、国元证券并列相关券商业务排名的第15位。这也是近几年来,招商证券的IPO业务首次滑出前十大券商的排名之列。

在2021年中,招商证券曾以18例保荐成功的IPO数目位列当年的第八大券商之位,在更早的2020年,招商证券也在当年收获了17例IPO成功保荐项目,也在当年的成绩单上位列第八。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招商证券这一年也仅成功保荐了5家IPO企业,在券商排名中,继续和东方证券并列第15位。

目前,在2024年1-4月中,招商证券也尚仅有1例IPO成功完成发行。

据叩叩财讯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在审的拟IPO企业中,招商证券参与保荐的项目还存18家。

(完)


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了借壳上市与IPO标准等同以及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的政策。 而在2015年1月8日对《重组办法》修订的微访谈中又重申了这一规则,当时证监会相关发言人给出的回答是:创业板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创业失败风险,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并承担投资风险。 为了有效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炒作对象,本次《重组办法》明确了不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借壳上市。 也就是说,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是为了不让创业板公司成为炒作对象。 因为创业板普遍的市盈率都比较高,而且市值相对较少,借壳上市的门槛较低,一旦被炒作,将会积聚较大的风险,这是监管层推出这一限制政策的初衷。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政策正成为扼住创业板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喉咙。 科创板的推出将会促使监管重心放归市场,并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松绑 科创板的推出应该说是承载了国家大力发展 科技 创新和资本市场开放两大任务的战略举措,同时也预示着资本市场监管态度的转变和改革。 而科创板的核心是注册制,而注册制的核心则是信息披露。 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的重点工作将由实质性审查转向合规性审查,而此前的实质性审查的职责将转交给交易所和相关的中介机构。 强化现有中介机构的中介责任,使得其真正承担起保荐人和中介的真正职责,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完整和全面的信息。 投资者则根据公开的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判断,将选择权重新交回到市场的手中。 这同时也代表着监管方向的改变。 从IPO的通过率和政策的不断松绑来看,放松监管是大势所趋。 2019年1月至5月份,A股上会企业共计42家,通过率高达90%,而2018年的IPO通过率只有60.4%,全年只有110家企业成果过会。 政策方面,易主席上台以后,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开放和松绑的政策,比较重磅的就是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九项政策措施和优化借壳指标并取消创业板借壳限制这两大政策,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也就是放开创业板此前不允许借壳的限制。 而创业板不允许借壳是有 历史 背景的。 根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10月推出,到2013年的8月的近5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达61.54倍,几乎是同期主板的两倍以上。 而中国的投资者向来就喜欢炒作小盘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几乎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标的,这使得创业板在发展的前5年的日均换手率居高不下,这使得监管层十分担忧。 真是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疯狂炒作,监管层才于2013年出台了政策封死了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口子,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抑制市场的风气。 但即使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创业板的市盈率在2013年初后就开始触底反弹,一路飙升至2015年最高的近140倍,可见市场的疯狂。 如果证监会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在当时的监管环境下,多少创业板上市公司要通过借壳上市或者拟借壳上市的资本动作进行运作?创业板的操作风气又会高涨到什么程度,都无法想象。 那时至今日,为什么监管层又会想放开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口子呢?实体经济环境又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是推动政策出台的主因 要想知道政策放开的原因,我们得把目光放回到创业板的运作上面来。 个人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经历了近4年的调整,创业板的估值已经回落到 历史 低估区间;二个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首先我们看看创业板指数的情况。 自2015年被市场疯狂的追捧后,创业板指数从 历史 最高的4037.96点一路曾下滑到1184.91点,最高跌幅达64.72%。 而在2015年6月2019年6月20日期间,创业板累计跌幅高达57.13%,跌去了2024.09点。 市场就是一个钟摆,在市场低点和高点之间来回摆动,涨的再高也有要回归的时候,创业板也不例外。 经历了长达4年的调整后,创业板指数目前的点位和估值已经相对比较合理。 目前创业板的PE在48.02倍,低于 历史 的平均值50.24。 但是估值的回落并不一定要放开政策,反而是市场消化高估值的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 就像2011-2013年一样,创业板也进行了深度的调整,3年间创业板的跌幅达到了38%,创业板指数更是创出了 历史 的低位585.44点,整个指数的估值也下滑到了25倍左右的低估区间。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不但没有放松创业板的监管政策,反而在2013年底加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的监管。 那这一次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出现了大幅下滑。 根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月31日,创业板739家上市公司已有7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披露率为95.9%;而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当时市场预测创业板2018年净利润增速为-51%到-26%。 而从实际的数据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跌幅远超市场预期。 2019年4月30日,7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18年的年度报告,其整体实现营收1.36万亿,增速为15.9%;实现净利润336亿,增速为-65.6%。 相比2017年-10%的净利润增速,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谓是一片绿油油,主要的亏损原因来自于“商誉减值”,而“商誉”众所周知就是来自于非同控的并购重组。 而创业板的商誉主要就产生在2015-2017年,这三年年均新增商誉超过2500亿,而且要知道这三年的市场估值都是不低的,也就是说这些商誉的水分比较高。 在实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都无力支撑,更何况是这些业绩承诺虚高的并购项目呢?特别是一些轻资产的行业,文娱和 游戏 类等项目就更加明显了。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贸易战又在2019年重新打响了,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如果政策再不松绑,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恐怕将难以扭转现在的局面。 根据国信证券最新的一份策略报告显示,2019年4-5月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下滑,其中5月的增加值数据已经下滑至5%,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陡增。 面对这么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要在政策上给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手脚进行松绑,让盈利能力较弱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够主动自救,积极寻求优质的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和优势,扭转公司的经营情况。 这是个人认为监管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因为政策再不支持下,创业板很多上市公司的2019年相信也会非常难过,通过配合信贷及资本市场的政策,向市场传达一种信心,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就在科创板马上要呼之欲出之时,监管部门突然发出消息,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限制,而之前只有主板市场才具备借壳上市条件。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项限制的解除,也是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地位与主板更接近了,这是一件好事。 面对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一些股民拍手叫好,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小创是天大的利好,因为中小创连跌4年,普遍跌幅高达70%以上,未来的机会是大于风险。 而只要中小创后市逐步走稳、走强,就能够给股市带来赚钱效应,A股指数未来也将重新走牛。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表示,创业板一旦取消借壳限制,使绩差股没有了退市之虞,甚至还有被“借壳”转让出去的机会。 届时创业板中的绩差股,特别是“壳资源”股反而会被市场所投机炒作。 如此增大了创业板的投机性,并不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 对此,我们认为,监管部门此时取消了创业板的借壳限制,主要有三个难言苦衷:首先,原来创业板是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的,但时间一久,创业板出现了很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其中有不少是带病上市的,有的是被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恶意掏空的公司而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如果真的要强制这些上市公司退市,就会遇到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投资者会损失惨重,就会有投资者为之前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买单,这是极不公平的。 而投资者面对自己财富的灰飞烟灭,那个人心中不恼火,不喊冤屈?所以,取消对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限制,可让投资者通过“借壳重组”,尽可能的避免损失。 再者,科创板马上要开出来了,由于科创板是国家扶持的板块,又是T+0设置,还有就是设有20%涨跌限制,这无疑会吸引走大量主板、中小创资金流向科创板,导致创业板板块严重失血。 为让不让创业板市场人气消失殆尽,监管层通过取消借壳限制,来适当剌激场内投机资金继续留下创业板内投机炒作。 这在制度上也是给创业板的一个补偿。 你科创板可以短线投机优势,我创业板也有“壳资源”题材也可以炒作。 这有利于均衡两个市场的交易热度最后,科创板主要面对高新 科技 产业,而创业板是要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从IPO制度设计上科创板更加灵活,但科创板上市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必须符合上市标准,而有些高 科技 公司并不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但又想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那就通过“借壳重组”的方式在创业板上市,这样创业板某些壳资源被激活,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改革的逻辑。 监管层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上市,主要基于几个方面考虑:创业板 历史 上沉淀下来绩差企业如果真的退市,投资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而通过“壳资源”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科创板马上出来了,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可以让创业板还保留一点对外的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以后在科创板无法上市的科创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的“壳资源”照样达到上市的目的。 这为解决小型 科技 公司融资,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盘活了创业板的壳资源。 既然原本是不允许的,那为何突然就变卦了?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公信力何在!话变就变,说改就改,如此任性,绝非市场之福。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个良好的市场,有进有出方是常态;只吞不吐的结果,就是十年原地踏步。 人人都想博一把就走,留下的烂摊子,继续甩锅,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不要说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亦或是为了平衡科创板的注册制影响;想左右逢源,两全其美,结局往往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退市,当然不能一退了之。 可奇怪的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最高的罚款仍是六十万,最严的监管只是市场禁入。 这样的惩治力度,由不得,不让人深思!我看到了“必须涨上去!!!”五个大字外加三个感叹号。 6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了。 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样的重大举措,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股市必须涨上去!大家看到,上一轮上证指数从2440点到3288点的上涨,其实是创业板领先的,但是到4月22号,为了慢牛的需要和配合科创板上市的需要,一轮如长虹贯日的上涨戛然而止,“居然自动按了暂停键”,并且回调了涨幅的一半多,甚至直接威胁年线这条生命线!这个过程中,刚刚从过去几年熊市中爬起来解套的散户投资者亏损惨重,重新陷入绝望的深渊!新入市股民也亏损累累,简直有被请君入瓮的感觉呀!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外部环境也出现了有利的变化,我们需要一轮新的牛市周期!主流媒体、券商、机构都已经开始全面唱多,资金风向标北向资金也已经开始大规模流入,股市应声上涨!央行资金也源源不断增加投放! 在一系列外部变化及操作后,股指特别确实出现了上涨的倾向,特别是上证50,涨幅很大。 但是,细心的投资者一定会发现,创业板并没有同步跟进大幅上涨,甚至有走弱的迹象。 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只涨上证50或者沪深300,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牛市。 又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顺天应人,利好创业板的政策就出来了! 果然,创业板也不负众望,今天早上大幅高开2%,最终收盘上涨1.72%股市新一轮上涨已经来了,利好会一波接一波推出,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了,还在装睡的小伙伴快起来一起捡钱吧! 我对这种更改很失望,可能也会给市场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有的人认为这是利好创业板,而我为何看到的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问题很严重?? 一、朝令夕改,制度缺乏严肃性: 创业板在成立之初,就规定了上市公司业绩连续亏损的,将会直接退市,而现在竟然又取消了借壳上市的限制,也就是说,本来要退市的创业板公司现在可能不用退市了,可以成为壳资源卖给想上市的公司,我觉得这是对过去制度的一种践踏,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让市场感到失望,也纵容了创业板公司的不务正业、不思进取!!! 二、市场资源错配,严厉的退市制度又“落空”了! 创业板取消借壳上市的限制,意味着很多废品公司原本要退市的,现在又可以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这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我看来,亏损连连、问题多多的上市公司就不应该继续留在市场,该退的就必须退,要不然,这个市场很难形成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随着科创板即将上市,原本以为严厉的退市制度即将实行,但是现在看来恐怕要落空了,从侧面也反映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问题很严重,市场规模看来很难“瘦身”了,哎...... 三、加重了市场的投机氛围: 我们平常总是说要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现在创业板取消借壳上市的限制,很显然,将助长市场炒作废品股的风气,A股的投机气氛将愈演愈烈,这与监管部门平常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是相违背的,监管部门没有对市场形成正确的引导,不得不说让人很失望!!!创业板原来设计是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的,但随着创业板存量公司的累积,创业板出现了很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其中有不少是带病上市的,有的是被大股东利用各种手段掏空公司而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如何处理这些公司就成为一个棘手的事情,全部退市,投资者损失惨重,虽然不敢有太多的怨言,但是财富的灰飞烟灭那个心中不恼火,强制退市下,就成为投资者为违规违法行为买单。 另外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大量分流主板IPO资源,尤其是一些 科技 股大量前往科创板,毕竟即报即审,又是注册制,可以以更高估值IPO,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资金,创业板IPO资源面临一些尴尬。 因此创业板的发展壮大面临一个瓶颈,深圳广东方面也有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建议和内在要求,毕竟科创板与创业板制度方面已经失去优势,但是如果创业板也跟随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恐怕会冲击主板走势,带来的是主板的大幅波动,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放宽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有关方面就创业板改革提出四个方向,就包含放宽并购重组,包括优化创业板首发条件、扩大包容度; 建立双重股权架构企业上市制度;完善创业板再融资制度; 完善市场并购重组功能, 证监会本次创业板改革就是对这一改革的回应。 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科创板主要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也是希望打造成中国纳斯达克,IPO制度没有科创板灵活,但是通过并购重组政策的放宽可以吸引部分高 科技 公司利用创业板平台做大做强自己,科创板上市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必须符合上市标准,有些公司并不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那就通过并购重组去创业板上市,这样的话创业板某些公司就会被激活,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的改革逻辑。 如何吸引并购重组,那就是可以募集配套资金,这是并购重组最大利好,有了资金就可以发展壮大,这对于某些小型 科技 公司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些公司具有一定 科技 实力,但缺少资金支持,发展面临瓶颈。 个人觉得有几个因素。 1、创业板优质企业少,不少公司没有投值价值,已经沦为壳,而且比例还不小。 如果不放开重组,那么创业板未来会逐渐边缘化,不符合各方利益。 2、深交所上交所两个市场,要有平衡,如果都跑上交所科创板了,深交所就悲剧了。 3、不少创业板公司已经深陷质押风险,但是公司主业已经无力回天,松绑重组可以化解市场金融风险,这也符合各方利益。 4、科创板推出在即,选择这个时候公布,管理层有抬高科创板估值之嫌。 无论管理层出于哪种目的,创业板松绑重组,对于投值者来说,都是好消息,毕竟还有个盼头,不至于等死…… 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是废品股最后的疯狂,也为创业板股票开辟了一条新的通到,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品股的最后疯狂 随着上市制度的常态化,科创板的开闸,IPO不再是横在各企业上市路上的障碍,以前要排三五才能上市的 历史 已经不存在;另一方面退市制度的趋严,股市的优胜劣汰规则开始发挥威力。 IPO和退市制度的逐步正规,导致废品股壳资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时间越久,壳资源的价值越低,最后的命运只能是退市。 所以说,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是废品股最后的疯狂。 2.为创业板股票开辟一条新通道,为解决大量退市股票做准备 创业板的设立本来的目标就是与现在科创板一样,企业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一家企业成长起来的背后,不知道倒下了几百家同类型的企业。 比如说腾讯称霸之路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倒下了多少,这是必然的结果。 创业板中的企业也一样,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存在大量废品企业等待退市的命运。 如果放开借壳的限制,无疑给了他们另一条路可走,为将来退市制度正规后,大量退市潮出现做准备。 3.能被借壳的只是少数,切莫去赌小概率的事 一方面审核制IPO现在上市速度并不慢,另一方科创板注册制开闸,因此,现在上市的通道已经被打通,借壳付出的代价并不比直接IPO低多少,虽然放开了借壳限制,但是,能被借壳上市的企业不会很多,所以,这是利好,但只是利好很少很少一部分创业板股票,大多数股票的命运不会改变。 总结: 股市交易重在稳定性,不要因为有利好就盲目去赌,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投资的思路是在合适的时间买入正确的股票,只做自己看懂的,有把握的机会,这样在股市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问题就等于是退市问题,等于创业板可以永不退市。 创业板的公司可以被借壳,那就是可以不退市,只要反复借壳,就是永不退市,这不能用浴火重生来形容!可以用洗牌重新开台来形容,因为借壳后的公司,熬几年,还是不行,所以,不是重生,而是洗牌重来。 所以,每一次借壳就是洗牌重新玩。 既然可以借壳就等于可以永不退市,那么,永不退市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修改成创业板公司可以被借壳?如果严禁借壳,严格退市,又会怎样? 一,严禁借壳,严格退市。 如果是这样,结果就是,很多持续亏三年的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退市的后果就是,买了这些公司的股民,有可能永远套在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辛苦钱买进去,如果有100家创业板公司退市,每个公司几万股东,那么退市将会套牢几百万人不得解套。 这个影响巨大。 二,为什么要修改为创业板公司可以被借壳?那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不让几百万人永久深套,可以借壳,可以洗牌重新玩,这样就没有怨言。 本来这是买退市股的人的初衷,他们就是要赌一把运气才买到连续亏损的公司,可以借壳,就是允许这批人自由选择,爱怎么玩自己定,也可以不玩,而不是强行清退。 二,不退市的意义是什么?考虑到公司上市经历漫长多年的排队等待,退了也等于前面努力白费。 另外,对于热爱买退市股的人来说,退了一个,他们还会买下一个,不如放在市场,由市场决定。 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你怎么看?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利好大于利空的,但是一切都是有两面性的! 从利好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取消了不能借壳的限制,是给予了许多小市值的,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一个“解脱”的机会,同时给予了那些想要跳过IPO审核,复杂的程序而上市的优质公司来说,又是一个机会。 其实造成的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循环!简单的说,就是,你不行,那么你走,把位置让给有能力的公司接替,而不要等到退市了而一无所获!! 同时,这项限制的解除,也是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的价值更与主板靠近了,这是一件好事! 那么弊端也是有了,许多游资,短线资金,又可以“壕无人性”地炒作创业板的“壳资源”了!对于以前只能对主板壳资源的炒作,现在扩充到了创业板的个股,许多个股其实已经被游资盯上了! 当然了,事物终究有两面性,这个消息对于创业板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而对于目前的A股来说,其实天时地利都具备,差的就是人和,也就是信心。 那么在这个时候释放一个利好,其实是有助于股市回暖的! 要知道的是主板的上涨,上证50以及权重股的上涨其实只是一个指数行情,而不是一个赚钱行情。 只有中小创的走强,其实才是带动散户赚钱效应激发的趋势,所以此次的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看似利好许多壳公司的创业板个股,但另一方面也是刺激了中小创的上涨,可能会激发出所谓的赚钱效应,让A股真正脱离底部区域! 总之一点,记住了,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中小创跌了4年,普遍跌幅达到70%以上,未来的机会是大于风险的! 无论是买大白马股也好,绩优股也罢,都不是无条件的去买,涨幅过大了或者进入熊市了,这些优质股照样会下跌。 因此,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只有见识而无胆量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123.html
榜首实至名归!年销量超200万套 中国最受欢迎的沙发排行榜
中原证券5宗股票质押案进行中 向浙江女首富追债已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