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 87岁仍坚守科研一线 最帅院士

(原标题:他被称为“最帅院士”,87岁仍坚守科研一线)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推出《王德民:择一事,终一生》。

人物名片

王德民,87岁,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多项科研成果为大庆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他是我国石油开采专业首位工程院院士,院士登记表里这样评价他的工作:“这些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意义重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2016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2016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21023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德民星”

石油界的璀璨星辰

科研之路始终如初

△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王德民

能够让王德民院士感到兴奋的瞬间,不是他曾斩获多个奖项、不是夜空中闪烁着他的名字,更不是因为被称为“最帅院士”爆红网络,而是他看到大庆油田汩汩喷涌出“黑金”的刹那。 对他而言,人生的“高光时刻”, 全然不在于万众瞩目的荣耀,更多的是内心的满足。

△王德民年轻时的一寸照

王德民: 一个搞技术的、搞石油的,没有必要从长相来比。荣誉于我而言不会特别激动,我得到这些荣誉的时候,还正在研究别的,没时间再考虑荣誉,所以就兴奋不起来。

王德民的人生剧本,本与黑漆漆的石油相去甚远。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外科圣手,父亲自小留美学医,母亲则是一位精通四国语言的瑞士姑娘。但时代所致,中瑞混血的身份,让他高考时接近满分,却被清华、北大拒之门外。好在北京石油学院给了这个年轻人“一线生机”。

王德民入学正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高潮期,当时我国石油完全依赖进口,一度被扣上了“贫油”的帽子。外国专家曾扬言:“中国不会有大油田,微弱的石油产量,还不够用来点灯照明。”辛苦从国外进口的石油,还经常检测出携带马粪,实在是故意刁难中国。

王德民: 当时的条件确实比较差,我们公共汽车上背着一个大气包,就是煤气包,很缺油,公共汽车没有、小汽车也没有、飞机进口的也卡得很厉害。所以大家心里头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中国能够甩掉贫油的帽子。

恰巧临近毕业时,东北传来喜讯:松辽发现特大油田!消息传到学校,同学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王德民回忆,当时大家敲着洗脸盆儿,到处喊“出油了!”“有大油田了!”“大家很兴奋,多年来觉得中国就需要油,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油 。”

26万平方公里的松辽盆地广袤无垠,中国石油产业的希望就在那里。王德民铁了心要赶赴一线,即便是听到妈妈委婉地问询要不要留在北京,也没有回头。

他在志愿书第一栏郑重写到:党的需要、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第二栏则直接填报了松辽油田,也就是后来的大庆油田。

△网上下载的王德民的学生证(AI复原)

油田牛棚中的智慧之光

以“松辽法”勇创辉煌

王德民刚到油田时,被分到了测压组,晚上住的是牛棚,照明靠在屋里烧“原油”,常常熏得人满脸漆黑,夜色中只能看到一口白牙。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徒手十几次拉动上百斤的绞车,可他乐在其中,“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

苦和累不算什么,真正困扰王德民的是“试井”效果并不理想,误差大导致油田开采率很低。 王德民大胆猜测,国外盛行的试井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国油田,中国人必须靠自己推导测油方式。

旁人看来这就是痴人说梦,但王德民拧劲儿上来了,就是要让梦成真。 白天高强度体力劳动后、晚上再苦学俄语研究苏联文献,连图书馆都专为他半夜开门。 “我就变成一个不管是几点到那去都能借到书的人。”

时间是争分夺秒抢出来的。1961年春节,单位克服粮食短缺困难给大家发了面粉和肉馅。众人喜气洋洋,唯独王德民不乐意,包饺子,岂不得把大半天“包”进去?他干脆把半斤面的面团擀成脸盆大小的面皮,包了两个特大号饺子,吃完转身就回了办公室。“到煮饺子的时候可是费劲了,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我方法验证行不行,这比改善生活重要。”

苦熬了100多天之后,王德民终于推导出符合本地油田专属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比起国际通用的赫诺法精确度高出两倍,大庆油田首次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王德民被破格提拔为工程师,这时他仅仅24岁。

△1965年王德民(右1)在采油工艺研究所3号试验井人拉钢丝做投捞试验

两年后,周恩来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我国石油产品基本自给了!”震耳欲聋的掌声经久不息。王德民心中澎湃的情绪,也犹如大海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王德民: 所有搞石油的都激动,我当然是其中的一个,觉得我们努力地实现了诺言,要尽我们的力量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1972年,王德民在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发明偏心配注采油工艺

破解油田困局

矢志不渝的科研先锋

1980年王德民又发展了“限流压裂法”,大庆油田的石油储量猛增7亿吨, 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型油田,给国家带来上千亿元增收 ,这年他43岁。

在实验室披星戴月,同事们总是发现他嘴角上有白色和黑色的粉末,后来才知道原来王德民是在干吃母亲寄来的奶粉和咖啡,连烧壶开水的时间他都觉得是浪费。

△1996年王德民(中)与从事三次采油的科研人员观察模拟岩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遭遇了新的危机。传统的注水驱油法出现严重问题,采出100吨油中,竟然95吨都是水。而且,每一座注水油井,都要耗费一个县的用电量。摆在王德民面前的,总是最难破解的困局。

王德民: 我们洗衣服时有油下不来,加了肥皂把油变成泡沫,把泡沫弄掉,那油就走了,就等于油采出来了。

肥皂泡的比喻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是世界性难题。王德民扛住压力,带领团队研制出可以代替流水注入地下、把深藏在石头孔道中的原油给“逼”出来的聚合物。

三次采油的奇迹,中国首创,举世无双。 哪怕是今天,世界平均采油率也只有30%,大庆油田却接近60%。

王德民的卓越成就让众多国外公司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但他却没有分毫动摇,一生扎根大庆。

△1997年,王德民研究大庆油田外围难采储量有效益开发

△1997年王德民在现场与同事们讨论问题

在王德民心中,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速跑。2020年,四次采油同井注采顺利通过验收,推广应用后将“引发一场全球老油田复采的大变革”。为此他把儿子、也是他学生的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总工程师王研拉来一起钻研。

上阵父子兵,谈到父亲,王研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严。

王研感觉,几乎所有工作项目的细节,父亲都能够很严密地一步步推导出来。而且一项工作改变,之后联动其他的方面会怎么变化,他都会提前考虑得非常细致,说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

耄耋之年坚守油田

勤俭生活秉持初心

每天下午四点,是王德民雷打不动的工作电话时间,了解各个油田的项目进展、核对每个数据、布置下一步工作……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这位87岁的老人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犹豫。

王德民认为,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7天,这样能多给国家工作30年。如此不亚于年轻人的高强度工作。王德民日复一日地干,而他的个人生活却非常简单,包括一日三餐更是如此。早上一个窝头,中午一个燕麦粥,他觉得已经是挺好的饭了。

王德民坦言,自己这么自律的唯一原因,就是大庆油田还需要他,老油田再现青春的愿望,他想亲眼见证它实现。

王德民: 看准了国家的需要,你就干一辈子,中间有多少困难,有多少问题,你都要干下去。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张棉棉,采访王德民院士时,我夸赞他谦和儒雅,没想到他却反驳我说,“我一点都不儒雅,我很暴躁!”不过我发现,这位自嘲“暴躁”的老人,对工作却很有耐心,学生们说,油田上的事情他考虑得细致又全面,甚至连小数点后的数值都记得一清二楚;对身边的同事他也很关心,每天早上7点50到单位打卡,晚上一到6点半准时回家,到家再工作,怕影响司机师傅正常下班。

直到听到他说,现在四次采油正在应用推广阶段,自己年纪大了,生怕时间不够影响进度,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他的“暴躁”是“假”,着急才是“真”!着急开采、着急油田、着急祖国的能源安全,连吃饭都觉得是耽误时间。这就是王德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


衣着朴素的袁隆平院士,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宝级人物的?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与钟南山院士一样的国士无双,让我们整个中国“医食无忧”。袁隆平院士解决了我们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证了我们的粮食产量,虽衣着朴素,却功勋斐然,是我们真正的国宝。

我们中国虽地大物博,人口同样众多。十数亿的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粮食问题奋斗几十载,亲自下土地去调研土地情况、稻种情况以及产量,每一年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殚精竭虑。袁隆平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粮食、土地和中华儿女,为我国的稳定和温饱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很多网友笑称这是唯一一个真正可以让粉丝吃饱饭的男神,我认为这句话非常妥当了。当年我们曾经只能靠夸口喊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空口号,过着拿粮票才能换取少量米面粮油的艰苦日子。而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富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早已忘了祖辈曾经的艰苦和困难,而这解决了十几亿人温饱的问题是袁隆平院士的贡献。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他养活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让每个人都实现了粮食自由,都吃得起米饭。

袁隆平院士本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他出生在物资贫瘠又食不果腹的时代。他一生节俭质朴,奋斗数十年仍然以高龄奋斗在粮食第一线。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更是人民的安心石。他从不像年轻偶像一样购置豪宅豪车,甚至将国家奖励的别墅都用来研究稻田,一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我们国家的宝藏。如今我们人人得以吃饱,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而袁隆平院士已经年迈。愿院士身体健康,福泽百年。

林俊德院士简介(林俊德院士简介事迹盘点为你讲述一位传奇)人物介绍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林俊德院士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林俊德院士简介事迹盘点为你讲述一位传奇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几小时仍坚持工作,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林俊德院士是我国的核爆专家,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小时仍然坚持工作,让我们心疼感动的同时,也都为之动容。 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到了无限的科学事业当中去,把生死早已看淡,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忘他所热爱的事业,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震撼,深深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中国精神,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铸就了如今强大的中国。 林俊德院士林俊德院士是福建永春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是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 从我国的第1颗原子弹爆炸开始,见证了我国的全部核试验。 他犹如一位冲锋在前沿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舍得撤下阵来。 以特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几小时仍坚持工作林俊德院士被确认胆管癌晚期以后,他毅然放弃了手术,因为他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想尽快把自己的思想和技术全部传授出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求把办公桌搬到病房里,争分夺秒地整理资料,直到昏迷才被抬到床上。 医生说让他休息一会儿,他说: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一直工作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看到这一幕,由于自己的笨拙,除了感动,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林俊德院士去世前的一段视频被爆出来以后,所有的国人都为之动容。 为了科学事业,他鞠躬尽瘁。 在他闭上眼的那一刻,老伴轻轻对他说:你终于属于我了。 听到这样的话,我泣不成声,是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们只属于国家和民族,直到躺下了,才属于爱人,才属于家庭。 这种忘我的中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两弹一星”开拓者林俊德,生前有何壮举?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核试验事业,2001年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被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的全军挂像英模。 在林俊德的一生中,始终都不曾离开“核试验”工作。 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中国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一共参与了全部的45次核试验。 作为主要研发小组组长,在没有任何先进技术的参考下,林俊德带领团队用了半年时间就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并在一年后成功用于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这天,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精准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预示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中国核试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进步。 1967年林俊德带领团队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1969年,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的进行,也让林俊德的工作从大气层转入了地下,为了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爆炸测量,他和团队先后建立了10多种测量系统,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数据。 林俊德院士年过七旬仍奋斗在科研实验的一线,在临终前都始终牵挂着某重大科研课题,“感动中国”的称号不足以形容他给国家、给中国的科研事业、给中国的科研人才带来的财富和留下的宝藏,而在他传奇的一生中,有数不清的声音在告诉他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所要传承的时代使命,这也将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 中国科学家林俊德的一生,有多传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句话本来是形容战斗中的人们。 但是,现如今,却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以为已经故去的伟人。 那就是我们的林俊德院士。 非常惭愧,这样一位伟人。 最开始认识他还是在院士去世的时候。 那时候网上疯传一段视频。 那就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还在为国效力。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之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故事。 这也说明了我们对国事的关注太少。 横渠先生张载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用在林俊德院士身上非常的合适。 林俊德老人,他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将军,他活了70多年都一直默默无闻,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我国45次全部核试验。 而就这这样一位伟人。 却因为离世前的几个小时,因为一段视频,才被我们熟知。 感动了整个中国。 假如人生只剩下了10个小时,你会怎么办?是虚度光阴,还是面见自己心爱的人,还是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我们的林俊德院士在确诊癌症晚期后的27天里,坐在病床上,强撑着自己的身体,对着笔记本电脑,一点一点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因为在林院士的电脑里,满满的都是国家机密。 哪怕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在为我们的祖国奋斗。 林俊德院士生于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 毕业于浙江大学。 他的一生有多传奇呢?从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我国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都有参与。 他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圆满完成了各个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接连攻克了无数难关。 可以说他对我国的很多关键核试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雄不朽,万古长存! 林俊德院士逝世十周年,他生前是个怎样的人?林俊德院士逝世十周年,他生前是个对待工作认真,一心一意为国家奉献的人。 林俊德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将军,也是一位令人值得感动的院士,他生前默默无闻坚守45年,在罗布泊为我国的核试验奋斗着。 十年前的5月31号,他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自己的工作奔赴着,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整理,留下遗言才安心逝去。 他的付出是伟大的,他的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 林俊德院士逝世十周年。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院士因病去世,享年75岁。 时间如梭,一晃林俊德院士已经走了10年,但是他那伟大的身影依然在我们脑海挥之不去,并且对他由衷感到敬佩。 2022年5月31日,林俊德院士的妻子和儿子到了他生前叮嘱要把自己葬在马兰去吊唁他。 妻子跪在墓前,诉说这害怕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来看他。 这一刻同样也感动着我们,他的妻子同样是如此伟大。 临终前争分夺秒工作视频感动无数人。 林俊德院士在被确诊癌症后,争分夺秒再工作,在他去世前的27天里,他不敢让自己休息,他害怕自己一躺下就再也起不了。 所以他带着氧气罩不停在整理自己工作,把核试验核心技术都复盘了,给后学的核试验工作者提供了巨大帮助,为我国核试验事业付出了巨大贡献。 他生前这一段视频播放出来,大家纷纷像他竖起大拇指。 生前他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一心一意为国家奉献的人。 林俊德院士生前是一个对待工作比对待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人,他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都奉献给了核试验事业。 他不怕困难,也不怕自己肩负如此重任,用坚定的信念去完成了自己一生的梦想。

中国最帅院士:中欧混血帅的不行,高考近乎满分为什么被清华北大拒收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在今天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毫无疑问是高考。每年的高考,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事情。而清华和北大作为中国的两个最高学府,自然也备受关注。

清华和北大,是无数学子心中的白月光。但是,要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几十年前,有一位考生,他的高考成绩几乎满分,却遭清华、北大拒收。这个人是谁?如今他的现状如何?

混血学霸,却被北大清华拒之门外

在前段时间,有一个话题非常流行:“历史书上的名人年轻时候的样子。”通过这个话题,多个历史名人年轻时候的照片被AI复原,随后被一众网友夸赞:“帅爆了”。而在这些人的中间,还有一位极其帅气的人,这个人王德民,网友们看到他照片后,纷纷称赞他为“中国最帅院士”,我们可以看看照片。

王德民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一个混血儿。王德民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学医的。当年,他的父亲前往外国留学。就在留学期间,王德民的父亲认识了一位瑞士的女子。这位瑞士的美女的中文名叫安文清。很快,安文清和王德民的父亲便相爱了,后来,安文清更是和王德民的父亲一起来到了中国。

王德民是安文清和父亲王世贵的最小的孩子。但是王世贵是一位医生,每天都非常地忙碌,顾不上对孩子的教导,因此王德民是在安文清的教导下长大的。也正因为如此,王德民一直到4岁也不会说中国话。后来即使苦练了中文,王德民的发音也不是很清楚。

由于王德民是混血儿,因此在王德民的身上,既有着中国人的样子,也可以看出欧洲人的影子,因此王德民从外表看起来便和周围的孩子不一样,兼之王德民的汉语说的不好,因此王德民小时候不仅没有什么朋友,还常常被嫌弃。

然而,王德民因为混血儿的身份而遭受的不公平的对待远不止如此。从小到大,王德民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不错,甚至常常位列第一。后来,在高考时,王德民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甚至几乎是都是满分。

在当时,王德民在填志愿的时候,将清华、北大作为了自己的第一、二志愿。然而,令王德民失望的是,即使在自己高考近乎满分的情况下,清华、北大还是都拒绝了他。而清华北大拒绝王德民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他是混血儿。

看到这里,或许有不少人会非常疑惑:“为什么混血儿如此不受待见?”这个疑惑要放在王德民那个特殊的时代来看。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虽然大体的局势是趋向稳定的,但是间谍等的活动非常猖獗,因此在当时,凡是外国人都会受到监控,甚至限制。因此,王德民身为中瑞混血儿,虽然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也只能被清华、北大拒之门外。

意外进入石油大学,成为中国石油奠基者

在接连被清华、北大拒绝之后,王德民有点灰心,因为在他看来,或许他填的其他三个学校也会因为他的特殊的身份而拒收他。就在王德民陷入悲伤之时,他收到了北京石油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份通知书,对于王德民而言,是一个意外之喜。

在当年,中国的工业刚刚起步。而对于工业的发展而言,石油是必需品。因此,中国一直在寻找着油田。不过,寻找油田的工作并不顺利。当时,甚至还有外国的专家称“中国根本没有石油”。王德民亲眼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因为缺少石油而举步维艰处境,在那一刻,王德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开采出石油。

在王德民毕业那年,国家在大庆发现了油田。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王德民果断地放弃了在北京的优厚的工作,直接奔赴大庆,参与石油的开采活动。

在最初,王德民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参与基层的工作,而这些基层的工作,往往是最繁重、最艰苦的。另外,组织给王德民安排的住宿也并不好,就在牛棚的边上。然而,王德民并没有将这些艰苦的环境放在心上,在他的眼里心里,只有石油。

当时,尚在基层工作的王德民看到石油队采用的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深深地觉得这种方法并不好,因此,王德民便在工作之余苦苦思考着开采石油的更好的方法。后来,王德民经过长达一百多天的演算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松辽法。

松辽法是一个完全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石油的开采率大幅度上升,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美国。

此后,王德民便一直投身于石油开采的研究中,后来,他又和他的队友一起创造出了更好的方法,比如偏心注水工艺、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等等。这些方法,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德民也成为了人人赞颂的中国石油的奠基者。

耀眼的星星

如今的王德民,已经是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了。今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王德民,已经没有在开采石油的一线工作了,他现在东北石油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导师。

对于王德民院士而言,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后半程,而他在这个时间里选择将自己重心放在对下一辈的培养上。

在四年前,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申请:将国家编号为号小行星命名为“王德民星”。不久之后,这个申请便得到了同意。

从此,无垠的星海中有了一个名叫“王德民”的星星。而对于中国石油而言,王德民也是星星一般的存在。如果没有王德民研究出了一系列开采石油的方法、组织一次又一次的科研,中国的石油开采不会如今天这般顺利。中国石油的开采技术更不会位列于世界前列。

结语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王德民将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石油。现在的人们常常将王德民院士和明星相比,事实上,即使明星有无数的粉丝,也是无法与王德民院士比肩的,因为王德民院士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135.html
中原证券5宗股票质押案进行中 向浙江女首富追债已5年
守住3100点!沪指 可期吗 红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