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Q4全球代工厂市占率 台积电61% 三星14%

原标题:2023年Q4全球代工厂市占率:台积电61% 三星14%

【CNMO科技消息】近日,CNMO注意到,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市占率数据。台积电以高达61%的市占率继续稳坐头把交椅,领先全球代工厂商。

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圆代工行业收入环比增长约10%,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该行业收入却同比下降了3.5%,反映了宏观经济环境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在激烈的竞争中,台积电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客户基础,成功保持了领先地位。其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领域的广泛布局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其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

与此同时,三星代工厂也表现不俗,以1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回暖和补货需求的增加,三星代工厂的业务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外,数据还显示,中芯国际在2023年第四季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市场份额达到了5%。这标志着中国本土晶圆代工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总的来说,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2nm芯片开启追逐战

5nm刚实现量产,3nm还未投产,2nm的角逐却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去年,5nm制程终于进入量产阶段,诸如华为、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下手,赶紧用上麒麟9000、A14、骁龙888等5nm旗舰处理器。

就在日前,三星也进行了 3nm制程芯片的首秀。 但是,在3nm还未投产之际,围绕更先进制程2nm的角逐却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围绕2nm,作为当今两大芯片代工巨头, 台积电和三星 的进展又如何呢?一个 频频发声, 一个 沉默。

频频发声的是台积电,在2019年6月份,台积电正式宣布启动2nm制程研发,并成立研发团队。

依据官方说明,台积电在2nm制程上将采用以 环绕式栅极技术(GAA) 为基础的MBCFET架构,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进行风险性试产,于 2024年量产。

而从去年以来,关于先进制程的关键节点规划和相关突破的对外告知上,台积电表现的颇为“积极”。

这不,又有消息称,一份来自台湾的调研报告显示, 苹果正与台积电联合推动2nm芯片研发, 而后者目前正在准备相应的工厂场地。

该消息的真实性我们暂且不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2nm相关进展和部署的报道上,“台积电”出现的次数最多。

至于三星,众所周知,为了追赶台积电,它直接 跳过了4nm,转向3nm制程的量产。 去年11月,三星方面也披露了有关3nm制程的计划,将量产时间定在2022年,这一时间节点与台积电是保持一致的。

但在2nm制程上,目前还没有看到来自三星的权威消息。也因此,在讨论2nm制程时,对三星的形容多是 “徘徊3nm”。

然而颇为令人意外的是,在台积电与三星之外,还有一方也对2nm制程虎视眈眈,那就是 欧盟。

日前,欧盟委员会提出数字化转型新目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到2030年,欧洲先进和可持续半导体的生产总值至少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0%,生产能力冲刺2nm,能效达到今天的10倍。

回到台积电与三星身上,虽然三星目前对2nm闭口不言,但是让它放弃也是不可能的,两者之间的你追我赶局面一时半会并不会终结。此时,欧盟也跳出来横插一手,对于台积电与三星而言或许也是 始料未及 的。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2nm制程追逐战的 号角已经吹响。

依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所统计的数据,在2020年,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台积电与三星共拿下了 71% 的份额,其中台积电更是以一己之力拿下 54% 的市场份额,甩开第二名三星(17%)一大截。

依据台积电财报,在2020年,有两大客户分别贡献了全年营收的25%和12%,虽然财报中并未提及名字,但是业内猜测这两个客户分别是苹果和华为。

众所周知,在台积电的芯片代工订单中,华为过去的比重并不小,也因此当美国对华为实施技术封锁之时,业内也对台积电表示了担忧,担忧它产能过剩。

然而事实超出预料,在失去华为订单之后,台积电空出来的产能不仅没有遭到闲置,反而遭到了其他客户的哄抢,其中不乏苹果、AMD、英特尔、英伟达等大客户。

台积电的产能究竟有多抢手呢?

早在半年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生意太好,接的单比较多,台积电将扩大招聘人数至8000人。然而依据台积电新公布的财报,扩招人数规模已经增加至 9000人。

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台积电将大学毕业起薪调整至逼近5万元新台币,硕士毕业生则是5.4万新台币起,创下 历史 新高。而为了留住现有员工,台积电更是自1月起,将在台湾工作的全部5万名员工的固定薪酬提高了2成。

又是扩大招聘规模,又是提高薪酬,可见台积电应该是 订单接到手软 了。

而具体到每个芯片制程的贡献度, 5nm营收占比7.72%,7nm营收占比33.5%, 作为眼下最先进的两代芯片工艺,对台积电营收的贡献度就 超过了41%。

与此同时,与台积电一起唯二能够提供5nm芯片代工服务的三星,也凭借着芯片制程的突破,拿下了高通5nm旗舰处理器骁龙888的独家代工。

至此,就智能手机市场上, 四大旗舰处理器的代工订单被台积电与三星拿下, 被瓜分的甚至还有一些中端处理器。对比其他芯片代工厂,基于先进制程的 “头部效应” 很明显。

在这场2nm的角逐战中,先不考虑欧盟的实力,仅“2030年前冲刺2nm”一点,就可以将其摘除了,毕竟那个时候,别说是2nm,按照台积电2年一个制程跨度来计算,1nm制程想必也已经成熟并量产。

就在上个月,刘德音在一场行业会议上表示,台积电已经在EUV光源技术上取得突破,功率可达350W,不仅能支持5nm制程,甚至未来可以用于1nm制程。

另外,此前荷兰光刻巨头ASML也正式宣布, 完成了1nm光刻设计。 由此来看,摩尔定律还能继续生效。

将欧盟pass之后,再来看三星与台积电。

不可否认,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上,台积电与三星已经是领头羊般的存在,也是目前唯二能够代工5nm芯片的企业。但是依据当前的市场消息来看,三星在先进制程上已经有些 “吃力”, 不管是所代工5nm芯片在性能上的表现,亦或是在3nm、2nm制程上的 相对“寡言”, 在对比台积电的“积极”之后,似乎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难道,在2nm及以下制程之后,先进制程芯片代工市场最终会走向“寡头时代”?

美“芯片霸主”将跌落神坛?美国会收到警告

“美国不宜过度依赖台积电。否则,一旦两岸统一,美国恐将怕要失去半导体技术优势,美国在芯片技术上可能从领先中国2代,变成落后中国2代。”

美国“国家人工智慧安全委员会”3月1日公布了一项长达756页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向美国国会发出以上警告。

台积电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美国为何一边对它极力拉拢,另一方面又感到又深深忧虑?

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

市场占有率高达56%

1987年成立的台积电,全称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总部位于台湾新竹市科学园区,在台湾三大科学园区都有设厂。 它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和芯片生产企业。

晶圆指的是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通俗地讲,一块芯片需要由很多晶圆才能做出来。

芯片是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而台积电在全球芯片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集邦咨询近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商营收排名榜单,台积电以56%的市占率排名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的三星(18%)。据美媒报道,美国市场65%晶圆依赖于台湾生产,其中绝大部份来自于台积电。

台积电是台湾高 科技 企业标杆,也是台湾学生和 科技 新贵最向往的企业。

台积电目前在台湾有约5万员工,是“巨无霸”企业。其用水量占新竹科学园区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用电量居全台5%。《天下杂志》指出,台积电引入EUV制程之后,未来台积电用电量将达全台10%上。

制程技术领先全球

员工平均年收入32.3万

台积电能有今天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技术研发与投入。有媒体报道,目前芯片产业掌握14纳米制程技术的全球仅有5家公司,但台积电2020年就实现5纳米芯片量产,目前能与台积电竞争的只有三星。而且,台积电已准备启动3纳米芯片量产,2纳米技术研发上也取得突破。

台积电成立之初,以台湾工业研究院(简称台湾“工研院”)科研人员为骨干。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本人,曾担任过“工研院”院长。

随后公司规模扩大,台积电更积极招募研发技术人员。如今台积电研发人员有近6000人,且每年招收100多名尖端博士。研发经费的投入上更是大手笔,2019年台积电的研发费用为29.6亿美元;2020年研发经费超过30亿美元。从2000年到2019年,累积研发费用达240亿美元。

根据最新数据,台积电岛内员工2020年年收入(奖金与工资)平均为139.01万元新台币(约32.3万元人民币)。

忧依赖台积电带来风险

美拉拢台积电赴美投资

1990年代,美国曾是半导体芯片生产的主力,约占全球37%,但现在美国芯片自产率只占全国需求的12%。 如今,世界超过一半的芯片来自台积电,美国对其依赖尤为严重。

美国也意识到太过依赖台积电可能带来风险。3月1日美国人工智慧安全委员会警告,“一旦大陆统一台湾,美国恐将失去半导体技术优势,芯片技术可能从领先中国2代,变成落后2代。”美国一些议员也提出类似论调。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台积电已经被裹挟进了中国大陆与美国的竞争之中。

眼看台积电在上海淞江和南京设厂,特朗普时期,美国政府就积极拉拢台积电,台积电也规划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新工厂预计今年动工,2024年规模化投产。

由于目前台积电最大股东是台湾当局,一味“倚美反陆”民进党当局去年12月23日就核准这个高 科技 投资项目。

为强化 科技 优势,拜登上台之后,更提出所谓“强化关键产业供应链安全”,其中就包括半导体产业。台媒最新消息称, 台积电在美国不只盖一座工厂,而是增资盖6座新厂,将成为在美国拥有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非美系半导体厂,超越三星等对手。

史上最全的半导体产业链全景!

导 读 ( 文/ ittbank 授权发布 )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份额达83%,由于其技术复杂性,产业结构高度专业化。 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产业竞争加剧,分工模式进一步细化。 目前市场产业链为IC设计、IC制造和IC封装测试。 ○ 在核心环节中,IC设计处于产业链上游,IC制造为中游环节,IC封装为下游环节。 ○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转移,由封装测试环节转移到制造环节,产业链里的每个环节由此而分工明确。 ○ 由原来的IDM为主逐渐转变为Fabless+Foundry+OSAT。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收入构成占比图 ① 设计: 细分领域具备亮点,核心关键领域设计能力不足。 从应用类别(如:手机到 汽车 )到芯片项目(如:处理器到FPGA),国内在高端关键芯片自给率几近为0,仍高度仰赖美国企业;② 设备: 自给率低,需求缺口较大,当前在中端设备实现突破,初步产业链成套布局,但高端制程/产品仍需攻克。 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只占全球份额的1-2%,在关键领域如:沉积、刻蚀、离子注入、检测等,仍高度仰赖美国企业;③ 材料: 在靶材等领域已经比肩国际水平,但在光刻胶等高端领域仍需较长时间实现国产替代。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443 亿美金,晶圆制造材料供应中国占比10%以下,部分封装材料供应占比在30%以上。 在部分细分领域上比肩国际领先,高端领域仍未实现突破;④ 制造: 全球市场集中,台积电占据60%的份额,受贸易战影响相对较低。 大陆跻身第二集团,全球产能扩充集中在大陆地区。 代工业呈现非常明显的头部效应,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厂商中,台积电一家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此行业较不受贸易战影响;⑤ 封测: 最先能实现自主可控的领域。 封测行业国内企业整体实力不俗,在世界拥有较强竞争力,长电+华天+通富三家17 年全球整体市占率达19%,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仅为Amkor。 此行业较不受贸易战影响。 一、设计 按地域来看,当前全球IC 设计仍以美国为主导,中国大陆是重要参与者。 2017 年美国IC设计公司占据了全球约53%的最大份额,IC Insight 预计,新博通将总部全部搬到美国后这一份额将攀升至69%左右。 台湾地区IC 设计公司在2017 年的总销售额中占16%,与2010年持平。 联发科、联咏和瑞昱去年的IC 销售额都超过了10 亿美元,而且都跻身全球前二十大IC 设计公司之列。 欧洲IC 设计企业只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日韩地区Fabless 模式并不流行。 与非美国海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表现突出。 世界前50 fabless IC 设计公司中,中国公司数量明显上涨,从2009 年1 家增加至2017 年10 家,呈现迅速追赶之势。 2017 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 IC 厂商中,美国占据7 席,包括高通、英伟达、苹果、AMD、Marvell、博通、赛灵思;中国台湾地区联发科上榜,大陆地区海思和紫光上榜,分别排名第7 和第10。 2017 年全球前十大Fables s IC 设计厂商 (百万美元)然而,尽管大陆地区海思和紫光上榜,但可以看到的是,高通、博通和美满电子在中国区营收占比达50%以上,国内高端 IC 设计能力严重不足。 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美国公司在核心芯片设计领域的依赖程度较高。 自中美贸易战打响后,通过“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核心的高端通用型芯片领域,国内的设计公司可提供的产品几乎为0。 大陆高端通用芯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移动处理器的国内外差距相对较小。 紫光展锐、华为海思等在移动处理器方面已进入全球前列。 2)中央处理器(CPU) 是追赶难度最大的高端芯片。 英特尔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国内相关企业约有 3-5 家,但都没有实现商业量产,多仍然依靠申请科研项目经费和政府补贴维持运转。 龙芯等国内 CPU 设计企业虽然能够做出 CPU 产品,而且在单一或部分指标上可能超越国外 CPU,但由于缺乏产业生态支撑,还无法与占主导地位的产品竞争。 3)存储器国内外差距同样较大。 目前全球存储芯片主要有三类产品,根据销售额大小依次为:DRAM、NAND Flash 以及Nor Flash。 在内存和闪存领域中,IDM 厂韩国三星和海力士拥有绝对的优势,截止到2017年,在两大领域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75.7%和49.1%,中国厂商竞争空间极为有限,武汉长江存储试图发展 3D Nand Flash(闪存)的技术,但目前仅处于 32 层闪存样品阶段,而三星、英特尔等全球龙头企业已开始陆续量产 64 层闪存产品;在Nor flash 这个约为三四十亿美元的小市场中,兆易创新是世界主要参与厂家之一,其他主流供货厂家为台湾旺宏,美国Cypress,美国美光,台湾华邦。 4)FPGA、AD/DA 等高端通用型芯片,国内外技术悬殊。 这些领域由于都是属于通用型芯片,具有研发投入大,生命周期长,较难在短期聚集起经济效益,因此在国内公司层面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些领域是停滞的。 总的来看,芯片设计的上市公司,都是在细分领域的国内最强。 比如2017 年汇顶 科技 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超越FPC 成为全球安卓阵营最大指纹IC 提供商,成为国产设计芯片在消费电子细分领域少有的全球第一。 士兰微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务开始,逐步搭建了芯片制造平台,并已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和MEMS 传感器的封装领域。 但与国际半导体大厂相比,不管是高端芯片设计能力,还是规模、盈利水平等方面仍有非常大的追赶空间。 二、设备 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的现况是低端制程实现国产替代,高端制程有待突破,设备自给率低、需求缺口较大。 关键设备技术壁垒高,美日技术领先,CR10 份额接近80%,呈现寡头垄断局面。 半导体设备处于产业链上游,贯穿半导体生产的各个环节。 按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四大板块——晶圆制造设备、测试设备、封装设备、前端相关设备。 其中晶圆制造设备占据了中国市场70%的份额。 再具体来说,晶圆制造设备根据制程可以主要分为8 大类,其中光刻机、刻蚀机和 薄膜沉积设备这三大类设备占据大部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 同时设备市场高度集中,光刻机、CVD 设备、刻蚀机、PVD 设备的产出均集中于少数欧美日本巨头企业手上。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占率仅占全球份额的1-2%。 关键设备在先进制程上仍未实现突破。 目前世界集成电路设备研发水平处于12 英寸7nm,生产水平则已经达到12 英寸14nm;而中国设备研发水平还处于12 英寸14nm,生产水平为12 英寸65-28nm,总的来看国产设备在先进制程上与国内先进水平有2-6 年时间差;具体来看65/55/40/28nm 光刻机、40/28nm 的化学机械抛光机国产化率依然为0,28nm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快速退火设备、国产化率很低。 三、材料 半导体材料发展历程▲各代代表性材料主要应用▲第二、三代半导体材料技术成熟度 细分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核心领域仍未实现突破,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两大块。 晶圆制造材料中,硅片机硅基材料最高占比31%,其次依次为光掩模版14%、光刻胶5%及其光刻胶配套试剂7%。 封装材料中,封装基板占比最高,为40%,其次依次为引线框架16%,陶瓷基板11%,键合线15%。 日美德在全球半导体材料供应上占主导地位。 各细分领域主要玩家有:硅片——Shin-Etsu、Sumco,光刻胶——TOK、Shipley,电子气体——Air Liquid、Praxair,CMP——DOW、3M,引线架构——住友金属,键合线——田中贵金属、封装基板——松下电工,塑封料——住友电木。 (1)靶材、封装基板、CMP 等,我国技术已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现大批量供货、可以立刻实现国产化。 已经实现国产化的半导体材料典例——靶材。 (2)硅片、电子气体、掩模板等,技术比肩国际、但仍未大批量供货的产品。 (3)光刻胶,技术仍未实现突破,仍需要较长时间实现国产替代。 四、制造 晶圆制造环节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制造工艺高低直接影响半导体产业先进程度。 过去二十年内国内晶圆制造环节发展较为滞后,未来在国家政策和大基金的支持之下有望进行快速追赶,将有效提振整个半导体行业链的技术密度。 半导体制造在半导体产业链里具有卡口地位。 制造是产业链里的核心环节,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统计行业里各个环节的价值量,制造环节的价值量最大,同时毛利率也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因为Fabless+Foundry+OSAT 的模式成为趋势,Foundry 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程度也逐步提升,可以这么认为,Foundry 是一个卡口,产能的输出都由制造企业所掌控。 代工业呈现非常明显的头部效应 根据IC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厂商中,台积电一家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2017 年前八家市场份额接近90%,同时代工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美国很少有此类型的公司,这也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有关。 我们认为,中国大陆通过资本投资和人才集聚,是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实现代工超越的。 “中国制造”要从下游往上游延伸,在技术转移路线上,半导体制造是“中国制造”尚未攻克的技术堡垒。 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主要都是整机产品,在最上游的“芯片制造”领域,中国还和国际领先水平有很大差距。 在从下游的制造向“芯片制造”转移过程中,一定要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 在芯片贸易战打响之时,美国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封锁和打压首当其冲,我们在努力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台湾地区先进企业台积电、联电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后续发展产生较大的蝴蝶效应。 五、封测 当前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在封测行业影响力为最强,市场占有率十分优秀,龙头企业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晶方 科技 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对比台湾地区公司,大陆封测行业整体增长潜力已不落下风,台湾地区知名IC 设计公司联发科、联咏、瑞昱等企业已经将本地封测订单逐步转向大陆同业公司。 封测行业呈现出台湾地区、美国、大陆地区三足鼎立之态,其中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已通过资本并购运作,市场占有率跻身全球前十(长电 科技 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三),先进封装技术水平和海外龙头企业基本同步,BGA、WLP、SiP 等先进封装技术均能顺利量产。 封测行业我国大陆企业整体实力不俗,在世界拥有较强竞争力,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为Amkor 公司,在华业务营收占比约为18%,封测行业美国市场份额一般,前十大封测厂商中,仅有Amkor 公司一家,应该说贸易战对封测整体行业影响较小,从短中长期而言,Amkor 公司业务取代的可能性较高。 封测行业位于半导体产业链末端,其附加价值较低,劳动密集度高,进入技术壁垒较低,封测龙头日月光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约为4%左右,远低于半导体IC 设计、设备和制造的世界龙头公司。 随着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向下游封测行业扩张,也会对传统封测企业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2017-2018 年以后,大陆地区封测(OSAT)业者将维持快速成长,目前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已经能够提供高阶、高毛利产品,未来的3-5 年内,大陆地区的封测企CAGR增长率将持续超越全球同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2456.html
调低销量目标后 理想前四月销量仍不到年度目标两成
脑筋急转弯 答案很有趣 猜猜看! 什么东西洗好了却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