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如何定价的 专家解读 票价调整出于哪些考虑

原标题:高铁是如何定价的?票价调整出于哪些考虑?专家解读

近日,几条热门高铁线路票价调整的消息,比较引人关注。很多人发现,部分线路票价将有不同程度上涨,部分涨幅达到20%左右。

5月2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公告显示,自今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也就是无折扣的全价票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从公布的票价表来看,有些调整后的公布票价比当前票价有所上涨。以京广高铁武广段为例,长沙至广州南二等座2024年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377元,较目前的公布票价314元上涨20.06%。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再如沪昆高铁沪杭段方面,上海虹桥至杭州东二等座公布票价提升至87元,较现行的公布票价73元上涨19.18%。

在公告中,铁路公司也表示,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高铁是如何定价的?

高铁是如何定价的呢?2016年以前,它是由国家集中管理的,主要是以建设和运营成本为基础进行测算和制定。

2007年,原铁道部发布通知,明确规定动车组列车软座票价基准价为每公里一等座0.3366元、二等座0.2805元,可以上下浮动10%。高铁的定价参考了动车组的定价,同时也考虑到建设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高铁的票价一般高于普通动车组的票价。此外,高铁定价遵循递远递减原则,也就是里程越长,平均运价率越低。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铁路运输企业从此可以对高铁动车客票进行自主定价。

那么高铁票价调整,主要出于哪些考虑?这一次为什么选择这几条线路进行调整?来听专家的解读。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红昌: 高铁票价的调整要考虑高铁市场需求、高铁运输供给能力、铁路系统的财务平衡、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从高铁市场需求来看,凡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商务旅客占比较高、旅客支付能力较强的线路来讲,可以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票制票价。

从高铁运输供给能力方面来看,对于高铁供给能力比较紧张的线路,特别是京沪、京广、京哈等繁忙干线来讲,为了更好地配置好铁路稀缺的运输能力,也需要通过票制票价的方式来进行运输能力的分配。运输能力的分配,不仅是面对旅客来进行分配的过程,也是针对铁路内部的不同的铁路运输企业的能力的分配过程。

铁路系统的财务平衡能力。铁路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巨大的压力。通过票制票价的方式,可以不断地增加铁路的总体的收入。这样可以对铁路的财务平衡形成一种平衡制约机制。

需要考虑铁路的市场竞争因素,特别是铁路面临着民航公路等运输方式的竞争,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也需要通过票制票价的方式来进行调整。

基于以上的原因,这也是选择这几条线路的重要原因。长大干线市场需求旺盛,高铁供给能力相对比较紧张。对于铁路运输系统的财务补偿能力较强,市场竞争相对来讲的话也比较激烈,可以采取这样的灵活票制票价。

客运量高速增长

去年铁路收入利润双增

铁路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不同,国家投资相当大,盈利线路的分布也受区域经济影响而非常不平衡。而近期客运量的高速增长,也给铁路带来了收入和利润上的利好。

近一段时期以来,铁路客运量屡破历史纪录。2023年,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同比增长一倍多。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连续保持在1600万人次以上,其中5月1日当天,发送量达到2069.1万人次,创出了单日旅客发送量的历史新高。

就在4月30日,国铁集团发布2023年度财务决算,2023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454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33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

那么目前我国不同区域高铁运营以及国家补贴情况怎么样?就长期而言,高铁票价还会有什么变化?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红昌: 因为铁路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国家的财政补贴是一个常态性的问题,这在国内外都是普遍的趋势。就高速铁路而言,如果考虑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国家的补贴数额肯定是在确定性的退坡、减少。如果考虑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的话,由于高铁项目的公益性水平不断提高,那么在负债发展模式下,国家补贴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铁路货运物运输以及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营利性,可以进行铁路内部的交叉补贴,从而从总体上降低了国家的补贴额度和水平。

一般而言连接我国主要城市群的高铁,会由于实际的客流或者是潜在的客流需求比较旺盛,故更有可能实现盈利。目前的中国的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广高铁来讲,都是有盈利的实际能力的。对于其他连接我国主要城市群及区域性城市群这样的高铁线路,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以及客流的不断培育,未来也具有盈利的能力。

高铁票制票价的不断的市场化是基本趋势。会出现高铁的票价上浮和下浮幅度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高铁收益管理的内在需要。由于成本的不断提升,原材料、动力等等不断地增加,在成本推动型的条件下,高铁的票价的调整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当然我国现实中,铁路发展过程中,大量靠债务融资方式来进行发展的这样的一种内在的背景,也使得成本当中具有还本付息的内在压力。


京沪高铁票价“灵活”的背后,都反应出了哪些问题?

京沪高铁将从12月23日起实行实施灵活定价机制, 改变目前固定票价的做法,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区段等,建立灵活定价机制。京沪间二等座初期最低票价498元、降幅10%,最高票价598元、涨幅8%,具体以售票时网站公布结果为准,同时还将推出“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服务新举措。“灵活”票价背后,都反映出哪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吧。

一、反映了京沪高铁这条线路营收很可观。

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一度被称为“我国最赚钱铁路”。纵贯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全线共设24个车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运输和运量增长较为迅猛的交通走廊。随着京沪高铁的旅客运输量提升,这条线路营收非常可观,而“灵活”票价的新举措,正是顺应了实际情况。

二、反映了京沪高铁拥有定价权。

京沪高铁是一条线路,也是一家上市公司。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定价权,而且公司从上市开始就在研究建立灵活票价机制。调整原则遵循有升有降,按照旅客对图定旅行时间、席别服务的不同需求合理安排票价。让广大旅客有更多的出行选择。其实本次实行浮动票,只是一次试水,说不定在未来发展上,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还会有涨价的方案。

三、反映了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结果。

京沪高铁实施灵活票价机制,其实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结果。乘客属于买方,京沪高铁属于卖方,特别是在五一黄金周、十一小长假、端午、春节等假期时间内,出行人数增多,客座率高,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根据供求定理的影响,京沪高铁可执行最高价,满足市场需求;而平日淡季需求量降低,执行浮动政策,实行最低价,保持了业绩的稳定。

京沪高铁将灵活制定票价,其依据是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可以选择的工具变得多样化,其中高铁因为方便快捷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网上有一则消息,京沪高铁发布了公告,在公告里面谈到要实行京沪高铁浮动票价,改变之前的固定票价,京沪高铁这么做和飞机票价定价策略很一致,都是浮动票价。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这项规定,会增加节假日购票成本,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会调节部分人出行规划,浮动票价可以增加人们出行意愿。

一、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会增加节假日购票成本。

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基本上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出行人很多,那个时候票价会有浮动,人们对增加比之前多的钱才能购票。因此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会影响节假日出行人员的成本,使他们购票成本增加。

二、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可以调节部分人出行规划,使旅客流量更加合理。

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可以调节部分人出行规划,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节假日出行,他们有可能会增加刚需人群的购票难度。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后,这些人会因为购票成本增加,避开这段时间和热门线路出行,这样会使旅客流量更加合理。

三、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可以增加人们平时出行意愿,使铁路增加收入。

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平时的时候票价会非常便宜,很多人想出门旅行,会因为旅行价格昂贵选择不去,当票价便宜之后,会增加这些人出行意愿,铁路在平时也会吸引到人们乘坐,这样铁路收入就会有所增加。

大家对京沪高铁放弃固定票价,选择实行浮动票价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11月3日消息 京沪高铁于10月23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对京沪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实行浮动票价机制。

国家已经将高铁里程超过200公里以上的列车定价权交还给高铁运输公司。

这项政策使得高铁票价的定价更有灵活性,可以迎合市场来调整乘客的分流。

因为票价统一定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价格一样但是时间短的列车车票,因为这种选择是最为划算的。

但是一旦实行浮动票价原则,人们针对价格的趋向性会区分出人员流向。

商务人士不会因为票价的略微上涨改变自己的吹选哪个计划,因为他们对于价格的要求不是首位。

但是像学生、年轻人等群体,经济实力不强的状态之下能够按照稍低票价合理计划出行时间,节省开支。

京沪高铁灵活制定票价的依据在于市场,根据市场上的乘客流动性俩划分票价。

像白天上班高潮时段就实行略涨,夜晚客流量少的时段略降。

广大旅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出行时间。

京沪高铁弥补了交通方式的缺陷,从前要缩短出行时间只能选择相对而言耗时短的飞机,但是飞机场一般都在偏远的郊区地带。

人们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从家里赶往飞机场,实际上加上检票、托运行李等各种手续的时间,飞机的整体耗时和高铁耗时差不多。

高铁的便利成为更多人出行的首选。

京沪高铁的浮动票价会将一部分乘客划流,不在乎出行时间的乘客可以继续等到低票价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季节和时间,还有列车席别和区段,高铁票的价格都将产生不同的价格。

另外,京沪高铁的定价涨幅是有限度的,上升和下降都在一个区间内,平均票价算下来实际上并没有和以前产生很大的差距。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选择,实际上把整个市场的活力重新激发。

部分动车高等座为什么调价?

高铁调价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从短期看,价格调节有利于客流与运力的再平衡,提升铁路企业的运输效率。

以深圳北至潮汕的车票为例,票价涨幅最高的D3108次,是深圳始发、终点到上海的热门长途车。就客运大数据看,从深圳赴沪的旅客多,从潮汕去上海的旅客少,但以往因为不少旅客抢占了深圳到潮汕的短途票,导致深圳赴沪的旅客买不到这趟车的票,而高铁驶出潮汕后空座又明显增多

造成了运力短缺与运量不足并存的尴尬。调价后,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自由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黄金时段,选择D7406短途直达车,尽管早发车一小时,却能节省出一盒高铁盒饭钱。通过提价将短途客流从长途客车中剥离,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显然有其合理性。

2、从长期看,运价灵活可以提高铁路对市场的敏感度,加快铁路总公司融入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价格改革可以使铁路行业的收入预期与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提高铁路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从而让高铁的运营开发模式更多元,让行业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与活力,最终造福百姓出行。

扩展资料:

2018年5月5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建立多种交通方式合理比价、灵活适应市场、满足不同旅客出行需求、有升有降的高铁动车组列车票价体系和票价浮动机制。

铁路部门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铁路建设运营成本及旅客消费取向等因素,2018年7月5日起,仅对早期开通的合肥至武汉、武汉至宜昌、贵阳至广州、柳州至南宁、上海至南京、南京至杭州6段线路上运行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明确执行票价以公布票价为最高限价,铁路相关企业可根据客流情况,分季节、分时段、分席别、分区段在限价内实行票价下浮,最大折扣幅度6.5折。调整后的执行票价与目前相比,总体有升有降。

京沪高铁回应灵活票价,灵活票价根据什么调整?

是根据车次不同的时间段,还有这些乘客对车座舒服的程度要求不同定价的。

一、根据时间不同,票价不同。

现在我国已经把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定价权放给了高铁运输企业,企业有权利自行调整票价,京沪高铁从上市开始就实施了灵活调价,折扣放价的原则。好的时间段价位就会高一些。比如早上8:00、 9:00这些好的时间段,票价会比晚上10:00以后的高一些。据了解高铁运输企业还会一定程度上调节速度,让旅客更方便更快捷到达目的地。也可以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不同化,以前的价格都是固定不变的,没有时间差异。也可以让旅客有更多的选择。

二、席别服务差异化

一等座和二等座的价位永远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二等座已经很舒适了,但是一等座会更加舒服,会有专业的服务人员为其服务,满足旅客的各种需求。一等座宽敞舒适,对舒适度有追求的可以对其进行选择。商务座也是大家所喜欢的选择。也会根据旅客时间需求来进行调整给予相当的折扣。座位的价格和服务态度形成正比,也体现了高铁的差异化优质化服务。商务座会提供免费的一次性拖鞋、真皮座椅、毛毯、免费的饮品等服务。这些都是二等座没有的特色服务。

京沪高铁灵活调整票价为旅客提供了方便的选择,而不是之前的一成不变。以前我们买票都是一个价位,多少会有一些心理不平衡的想法。现在灵活调价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对时间和服务有了选择性,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为我们节省一些钱。平心而论,高铁运输企业人性化,了解旅客的心理想法。更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7188.html
造车全靠蒙 怎么会说出 精明如雷军
油价已触底 欧佩克 沙特连续三个月上调原油售价! 附全球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