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铁公司推迟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至年底

财务报表 日本制铁公司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5月3日报道,日本制铁公司当天发布的消息称,该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将推迟至今年12月之前完成。

报道员

日本制铁公司原计划于今年9月之前完成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但对得到美国相关部门的收购批准所需时间进行考量后,决定推迟完成收购的时间。(总台报道员 柏春洋)


美国钢铁公司的并购概况

2003年上半年,北美碳钢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合并和重组成为主流。 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北美地区的钢铁工业能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同时,由于钢价低迷、法律成本高,整个行业的财务状况仍然不佳。 又有一家钢铁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状况,还有几家在破产边缘徘徊。 钢铁工人工会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因为工会与陷入困境和合并的钢铁公司订立新的劳动合同,从而使工人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得到了改进。 年初,国际钢集团(ISG)宣布,计划以15亿美元的价格,购并有99年历史的伯利恒钢铁公司。 一周以后,美国钢铁公司也宣布了购买国家钢铁公司的计划。 这两个计划被认为是北美钢铁公司实现合并的重大步骤。 同时,纽柯公司在短流程领域也进行了多项购并活动。 美国的钢铁业形成了3大巨头:美国钢铁公司、纽柯和ISG,每家公司的年钢产能均达到1600万吨以上。 但来自钢铁行业的并不全是好消息。 受布什总统对进口钢材实施进口关税的影响,钢材价格从去年4月以后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到夏天开始下滑。 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上半年。 钢材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北美地区经济低迷、而且钢材产能重新增加。 如ISG公司启动了原LTV钢公司的部分生产设备、纽柯公司启动了Trico。 公司的板材生产设备等。 钢价下滑的影响是深远的。 韦尔顿钢公司于5月中旬提出进入破产保护,原因是钢价低迷、大量进口以及法律成本高。 该公司努力了3年避免进入破产保护,但最终还是未能幸免。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中,韦尔顿公司还是学到了不少。 如 ISG在购买破产的伯利恒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在购买国家钢铁公司的过程中,均减少了大量法律的成本负担。 韦尔顿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表示,该公司是被其它摆脱破产状态的公司拖入破产保护状态的。 因为通过法庭进行重组,可以使该公司着手解决法律成本、负担沉重的合同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法庭外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 对美国钢铁行业而言,今年余下的时间还有许多事值得观察。 美国钢铁公司正在进行国际扩张、先后购买了斯洛伐克的一家钢厂和塞尔维亚的一家钢厂,并正在投标购买波兰的一家钢铁公司。 而ISG公司的总裁则对韩国一家破产的钢铁公司感兴趣。 许多(包括美国钢铁公司总裁T.在内)业内人士都认为美国钢铁行业还有发生合并的可能性。 美国还有4家较大的传统流程的钢铁企业没有进行过购并,即韦尔顿钢公司、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鲁日工业公司、AK钢铁公司,他们的前景仍不清楚。 韦尔顿钢铁公司的总裁意识到,这家有94年历史的公司正处于十字路口,且美国钢铁行业的变革远未结束。 “韦尔顿钢铁公司面临的挑战和整个行业相同。 在过去的5年中,有36家国内的钢铁公司已申请破产保护。 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那些大型的、资产状态良好的公司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获得资产、合并产能、削减成本和就业岗位”。 美国钢铁公司原计划以9.5亿美元购买国家钢公司,结果实际花费却高得多。 因为AK钢铁公司加入了竞争,提出以11亿美元购买国家钢铁公司,在业内引起了震动,许多人认为AK钢铁公司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完成这项交易。 最后,美国钢铁公司不得不将报价提高到10亿多美元,并增加了购买国家钢公司球团公司,而这不在其原先的报价范围中。 在国家钢铁公司出售给美国钢铁公司的过程中,美国钢铁工人联合工会(USW)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由于AK钢铁公司未能与钢铁工人联合工会通过谈判达成劳动合同,使其购买国家钢铁公司的打算失败。 美国钢铁公司则与工会达成了新的劳动合同,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国家钢铁公司的雇员,也包括美国钢铁公司在美国国内的雇员。 该协议参照了ISG与工会达成协议的模式,其中包括减少工种分类、允许工人更多地参与工厂内的管理工作。 2002年早些时候,ISG收购LTV的设备,并与工会达成这种类型的协议之后,在年中收购阿克梅钢厂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协议。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负责人认为,美国钢铁公司和工会之间的协议是历史性的,因为它促成了两家钢铁联合企业的合并。 该协议也规定要削减管理人员,同时要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给工人更多的发言权和激励。 工会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让步,通过提前退休削减了不少职位;在钢铁公司破产的过程中,许多会员的医保和退休福利被大幅度削减。 美国钢铁公司表示,和国家钢铁公司达成交易标志着美国钢铁公司新时代的开始,美国钢铁工业将掀开新的一章。

跪求美国钢铁业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美国钢铁工业历程美国钢铁上业自1868年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868—1880年产业革命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而使美国钢铁工业具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并日产品品种齐全,产品质量好,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1881—1920年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比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要快。 1899年美国粗钢年产量达到了1081万吨。 1920—1955年上业化中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 1953年,突破了年产钢亿吨大关,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1956—1975年工业化完成和以后的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0.5%的速度微幅增长。 1973年其年产钢达到万吨,是目前为止美国钢铁工业历史上最高的产钢纪录。 自此以后,美国粗钢产量开始滑落,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一水平。 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工业一直足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钢铁工业已演变为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 因此,钢铁工业有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之称。 二、工业化进程中美国钢铁工业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发展优势可以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仅仅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的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生产环节生产奉的比较。 1.美国钢铁工业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具有以下几方面比较优势①美国发展钢铁工业有着较为有利的资源条什,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品位也非常高,矿山工业发达,原料和燃料有充足的供应。 如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炼焦煤,苏比利尔湖西部有丰富的铁矿(目前富铁矿已趋枯竭,但含铁22%—35%的贫矿储量巨大,以五大湖沿岸的梅萨比铁矿最为著名)。 ②发达的铁路和水运,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什。 1910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即达到近40万公里,是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铁路的大量修建与钢铁上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铁路建没需要消耗大量钢材,刺激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铁路交通网为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同时,美国的五大湖地区的水运和海运也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美国钢铁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①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钢铁工业发展。 工业化过程中,各个产业都处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作为基础性行业的钢铁工业在产业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既要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又要为装备工业、机械工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提供各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钢材产品,以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因此,为了促进:正业进步,各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钢铁工业的经济规模,生产高质量、高技术钢铁产品,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这种基础原材料的需要。 如果不能实现钢铁自给,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钢铁产品,这对本已经资本稀缺的工业化进程来说,会加剧其他行业的资本紧张状况,提高钢铁产品需求行业的投入成本,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这是一种不经济的选择。 美国政府在“二战”前后一直把钢铁作为战略性资源来对待,对钢铁工业给予的必要的政策支持。 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实现钢铁上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产品档次,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质量。 ②保持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 在早期比较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 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尽管比英国和法国晚得多,但是在其工业化初期,就充分利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如炼焦、热风炉、平炉、型钢轧机、镀锡薄板等技术都是从英国引进的。 引进以后,又加以改进,创造出许多新工艺和新设备。 ③规模化生产。 在生产体制上,实现企业联合化和专业化并举的发展模式,发挥了不同产品种类的规模经济优势。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第一个在钢铁加工中充分利用新技术的规模经济优势的企业家。 1867年,他在匹兹堡建立了一座庞大的一体化的贝斯麦钢轨用炼钢厂即埃德加·汤姆森炼钢厂,该厂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是最大的炼钢厂。 到20世纪初,匹兹堡轧钢厂每年用人只有1800人。 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及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也给钢铁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因此,美国开始组建起巨型的公司,把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集中在一起,联合企业的形式成为钢铁生产中的基本形式,其中美国钢铁公司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 与此同时,在产品的生产上,这些联合企业却趋向于专业化,从而减少了机械设备的种类,便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提高了规模经济的效率。 在1935年,至少有44个美国钢铁厂的生产能力超过40万吨,是当时英国最大钢铁企业斯图尔特——劳埃德公司的2倍,其中美国有18家企业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了100万吨。 ④运用资本的手段实现规模经济。 钢铁工业是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行业,需要筹集大量资本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因此,发展钢铁工业最需要建立现代股份公司制度以满足上述要求。 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政府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经常发生,只要是生产上需要,有实力的大公司就会义无返顾地去收购所需的公司。 这种体制环境,客观上有助于钢铁企业利用钢铁工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发展一体化的钢铁企业。 三、美国钢铁工业布局上的演变1.资源型布局美国钢铁工业发端于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最初是利用当地木炭和小铁矿发展起来的分散小厂。 随着木炭被无烟煤代替,冶金中心向西迁移到靠近无烟煤产地的贝斯力赫姆(伯利恒)和斯克兰顿一带。 焦煤炼铁技术推广以后,其中心继续西移,转移到生产焦煤的匹兹堡地区。 匹兹堡在近代产业史上曾被称为美国的“钢都”。 20世纪初,苏比利尔湖区的铁矿开发以后,在沿湖地带又兴起了许多新的钢铁工业中心,比如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等,在全国最大的钢铁消费区—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也建成了大规模的钢铁厂。 2.消费型布局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美国钢铁工业呈现出向沿湖、沿海消费区域集中的趋势,新建钢铁厂大部分分布在芝加哥区和大西洋沿岸,匹兹堡地区的地位则相对大大削弱,有些钢厂甚至倒闭。 其主要原因是:①钢铁生产所需要的煤和铁矿石等原料可以通过廉价水运的方式异地获取,由于是大规模运送,钢铁企业还可享受低运价的优惠,而通过铁路运送钢材的运价却很高;②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必利尔湖区富铁石产量在不断减少,从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的优质廉价铁矿石数量却在日益增加。 为了便于铁矿石进口,美国在沿海地区新建了伯恩斯港钢铁厂和费尔利斯钢铁厂,扩建了巴尔的摩附近的斯伯罗斯伯特钢铁厂;③电炉炼钢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电炉炼钢需要消耗大量废钢铁(在美国约占2/5),而废钢主要来自钢材消费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在消费区兴建了几十家小型钢铁厂,它们以废钢为原料,在消费区炼钢,并轧制当地需要的钢材,目前小型钢厂生产了美国全国20%左右的钢材,这对平衡钢铁工业的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美国钢铁工业“衰而不退”美国的钢铁工业在经过了20世纪初期、中期的高速发展之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陷入了衰退的境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钢铁工业已经退出美国国内主导产业的地位。 衰退的表现形式:一是钢铁工业的增加值在美国28个制造行业中一直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二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虽然保持了10年的增长,但是钢铁工业依然缺乏增长的动力,钢铁企业所承担的生产成本、环境成本都比较高,无法与进口钢材进行有效的价格竞争。 衰退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因素:1.美国国内钢材需求总量发生了变化一国的钢铁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影响着该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即国内需求是提高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动力,国内需求状况的不同会导致各国竞争优势的差异。 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实现,美国经济对大型钢铁产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如1900年,机器制造业在西进运动中飞速发展,铁路就业人口跃居美国首位;到1940年,汽车业已追至第二位;到1980年,信息业上升至第三位,到1990年信息业终于取代汽车业成为美国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 上世纪末,美国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相当于其传统产业的3—5倍。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钢铁的需求总量、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美国钢铁的生产量趋于平稳,而不会达到之前的高产出。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明显下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突出体现为以下几点:①设备投资周期没有与技术进步同步,导致生产设备老化。 美国钢铁工业投资的第一次高峰是在“二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 LD转炉、连铸、大型高炉、计算机控制轧机等钢铁工业现代化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由此导致美国钢铁工业的设备投资和国际上钢铁工业技术革新不同步。 与这相反,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则是同步将这些钢铁工业新技术进行应用与创新。 ②设备结构落后,特别是轧制加工工序当中有相当多的设备无法满足用户的“小批量、多元化”需求。 ③为了防止罢工,提高了工人工资,导致成本中工资比例提高。 ④美国钢铁企业在出现困境时,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导致投资资金等多种资源的分散。 ⑤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由于反托拉斯法严格执行,美国没有出现同日本一样强有力的钢铁联盟、产业研究会等业界团体,加之早期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也没能通过议会审核,导致美国工业在产业调整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及灵活性,自接影响了美国钢铁企业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及新产能的形成。 3.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加速了美国钢铁工业的衰退美国钢铁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其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钢铁厂和单个生产设备的规模大、经济规模合理而著称,并在这方面长期保持了领先地位。 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他国家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日本开始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主要是在工资和基建成本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钢铁工业燃料的消耗在大大降低,美国五大湖和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在50年代后逐步消失:另一方面,大规模海运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沿海地区兴建大型钢铁企业成为更具有优势的一种产业布局选择,这也使沿海建厂的日本钢铁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再者,日本钢铁工业是“外向型”产业,即钢材产量的30%左右用于出口,美国是其重要的出口国,这也使美国钢铁工业直接面对日本钢铁工业的竞争,而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要远远高于日本钢铁产品的成本,从而使美国钢铁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可以说,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设备投资、生产规模等方面开始落后于日本钢铁工业。 4.借助贸易保护措施给美国钢铁工业提供发展的空间美国长期以来认为自己的经济体制是世界上最白由的,其他国家的工业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政府的保护。 伯利恒钢铁公司董事长早在1968年就对股东们说过:“在世界上,我国的钢铁:工业是唯一完全私营的钢铁工业。 不论在哪个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钢铁工业看作是政府政策的左膀右臂,并接受政府的资助,或者这些企业部分或全部地归国家所有。 这样,这些外国政府一直采取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措施,限制进口并鼓励钢铁出口。 近年来的趋势如果任其继续自流的话,那么国内钢铁工业将遭受严重销弱,从而威胁到国家的安全”。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钢铁企业在形势迅速恶化时,美国钢铁工业通常会把许多困难及问题的症结归为不同国家的工业体制,并将其上升为政治问题,借助政府的保护性政策措施,躲避外国钢铁企业的竞争。 美国政府迫于钢铁企业的强大压力,会对美国的钢铁贸易进行干预。 1969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钢铁企业与欧洲、日本的钢铁企业就自愿限制进口钢材达成了一致协、议。 2002年迫于国内钢铁企业的压力,美国布什政府启动201条款对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钢铁用户征收高额的关税来制裁企业从国外进口钢铁,以求救助长期不景气的国内钢铁产业。 从长期来看,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5.美国钢铁工业“衰而不退”美国政府对钢铁工业一直给予必要的扶持。 如政府为保证国防用钢和在尖端金属材料研究及应用的领先性,将一些重点钢铁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纳入到国防预算当中加以保护,并以此支持美国钢铁工业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逐步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竞争力的核心。 但同时应看到,伴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钢铁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管理及技术改革,通过高技术的扩散和渗透,促进钢铁工业有效地实行技术革新、结构重组,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生存与发展。 近几年,美国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有所改善,粗钢年产量一直保持在9000万吨左右。 可以说,美国的钢铁企业重新成为世界钢铁技术革命中心与工艺改革的领先者,美国钢铁工业伴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到了“衰而不退”。 当前美国及世界许多钢公司普遍面临经营和财务危机,及时找到正确的战略解决方案是摆脱因境的关键,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解决的基础。 美国钢工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钢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经常出现资金使用的不明智举措,而且市场产能始终处于过剩状态。 对于钢工业产能过剩的不利监督和管理是造成世界许多钢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最重要原因。 大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究其根本是错误的战略决策和资金借贷。 许多项目的上马缺乏对市场的正确预测,其结果是钢公司财务陷入困境,市场价格反复无常,价格对开工率和市场汇率的变动反应极其敏感,国内及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贸易磨擦和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升级。 明智运用资金的能力对于一个公司的成败至关重要。 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在几乎相似的两个投资项目中,资金成本差异甚至超过了100%。 在新项目中克服单位资本费用的超标及项目筹备时间拖延问题十分困难。 非常多的钢厂和它们新项目的贷款机构都缺乏对以下核心市场定位问题的充分认识:1、公司应当明确,在它们即将打入的国内或国际市场中所需建立的生产能力及开工率的准确数字,并且究竟要取得多大市场份额。 2、准确判断哪些市场以及为什么产品在这些市场能够赚钱或赔钱。 3、准确分的公司所服务顾客群的规模和结构组成。 4、明确哪些是钢材的过渡性市场,进口钢材的最终使用地在何处。 5、准确分析公司的原有增长率及新进入市场的预期成长率。 二、虽然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钢工业需要合并,但说来容易做时难。 美国钢铁业合并所面临的障碍非常大。 自从1998年,钢材价格降低、钢公司利润下降,使美国的钢公司及钢铁业相关的公司根本没有资金20世纪进行大规模收购。 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一些错误扩张、合并和收购计划,钢铁业已成为投资界极力回避的产业。 同时,钢铁业的合并还需要先解决历史遗留的成本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合并。 美国钢工业的合并还受到历史失败教训的影响,如已两次破产的美国LTV钢公司就曾是Jones& Laughlin钢公司和Repubic钢公司在1984年合并成立的。 在1988-1992年,加拿大的多法斯科钢公司和阿尔戈马钢公司的合并也以失败告终。 三、钢工业曾经地宇强调生产和掠夺性扩张,忽视了应当认真研究市场战略。 许多钢公司为了加强对市场的占领和掠夺,拼命扩大生产。 注重生产对于任何一个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各产业都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掠夺性扩张,但如果过度强调生产,势必会忽视对市场及市场战略的分析。 一些过度扩张项目、合并及收购已严重损害了钢工业在投资界的信誉。 而且,过去那个通过建联合钢铁企业或联合小型钢厂面轻易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许多市场反映的是一种在相对平等基础上的竞争。 四、钢公司在对代贷水平的控制和平衡系统上出现了故障,尤其是在一些急需建设的新项目上。 高层管理者会初步批准建设新项目,但这此项目经常会失败。 从项目的筹备开始,公司对来自于非决策层的不同意见部是极力排斥。 通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总是过于强调工程、设备、厂址选择、地域销售反馈以及领导层的意见,忽视了对市场、战略和竞争的细微分析。 而借贷机构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评估钢工业市场的微小差异。 而且一旦资金到位,公司内部根本听不进对项目持谨慎态度的不同意见。 五、现今钢材产品、终端用户市场和钢工业动态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过去用于人析市场的经济和工业数据的质量却在下降。 统计数据需要经常不断的整理和增加,但是美国钢工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向工业统计机构报告,并且许多公司的报告也仅仅是简单合计,从这些数据中根本无法分析钢材终端用户的消费情况。 数据信息整理仅仅是市场评估过程的第一步。 钢工业和钢材消费产业的市场大小、结构及其它一些因素正在快速变化,基于这一原因,对市场的评估和对以往市场的研究通常显得过于滞后,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准确,这直接导致了错误的战略决策。 六、应当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亚洲的发展。 许多美国钢公司总是忽视或弱化这些因素。 钢材是一种全球性商品。 美国市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亚洲钢材市场占世界钢消费的一半,预计新的消费增长2/3在亚洲,亚洲将会对定价、贸易和产能利用率产生极在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能会给钢材定价及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带来灾难。 不适宜的汇率变动,如升值20%-30%或更高,将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美国钢工业近期的成本结构恶化就是不适宜汇率变动的直接结果。 曾经被称为明星企业的柯罗斯集团在英国的生产厂,在短短几年中,由于不适宜的汇率变动,使企业严重亏损。

日本广播协会 财务会计

美国对日本有哪些制约和限制

美国钢铁公司

外国政治经济制度比较一、企业治理模式:1、 分析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讲义P36)答:一、概念:美国和英国是股东利益至上,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存在着委托代理的问题,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保证资本供给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但首先是股东)的利益。 所以,需要尽可能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分析: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企业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专业化的生产,即为了交换的生产。 企业活动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A: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①、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的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 企业的剩余索取者也就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因为剩余是不确定的、没有保证的,在固定合同索取被支付之前,剩余索取者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②、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抉择权。 ③、剩余索取权的由来: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这不仅意味着“企业所有权”问题的存在,而且意味着谁拥有所有权是重要的。 B: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如果拥有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权,就无法真正承担风险,就不可能有积极性做出好的决策。 ①、由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人力资本的抵押功能远远低于非人力资本。 因为,当企业亏损时,机器、设备、厂房、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可以作为抵押品来还债,但劳动力却不能。 企业的风险又更多的体现在债务危机上,资本家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风险承受者,并获得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因此为“资本雇佣劳动”提供了解释:第一,非人力资本具有抵押功能,可能被其他成员作为“人质”;而人力资本不具有抵押功能,不能被其他成员作为“人质”。 这意味着:ⅰ、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成员提供保险的能力,而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具有。 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比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更值得信赖。 ⅲ、非人力资本一旦进入企业,将成为“天生的”风险承担者,其所有者有更好的积极性做出最优的的风险决策。 对比之下,人力资本所有者更可能成为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 第二,人力资本所有者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可以通过“虐待”非人力资本使自己受益。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负责经营决策的企业家是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者(风险承担者),而经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 因此,保证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对应的最理想状态是:企业家自己又是一个资本家。 现代股份公司是能力与财力的合作,股份公司中最优所有权的安排实际上就是如何使代理成本最小化的问题。 最优的安排一定是一个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 因此,经理总是要尽力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②、由非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决定,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一旦形成,如果再改作他用,其价值即将大跌。 这样,在包含着专用性特征资产的交易中,进行了专用性资产投资的一方为了防止另一方将专用性资产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有必要确保契约关系的连续性,以防止对方提前终止交易或以此要挟攫取准租金,造成自己的损失,并进而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 ③、由资产的专用性和人力资本的通用性矛盾决定:资本专用性学说认为资本家投入企业的资产是不可被第三方证实的,具有明显的专用性。 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通工人的人力资本是同质的,具有通用性,同时工人基本不负担投资失败的任何责任,这样,资本家的投资将面临严重的“套牢”风险。 因此,把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交给资本家,让他们来决定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承担相应的风险并享有剩余索取权,有利于刺激专用性资产的投资。 C:总结:由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就应该有它来监督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工作,其目标必然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2、 管理者控制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讲义P39—40)答:在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的情况下,保护资本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本来主要通过股东对管理者进行监督来实施,但实践证明,监督很不成功。 原因:A:对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保护。 美英的法律禁止或限制金融机构(包括基金等)拥有公众公司较大股权,要求投资组合分散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也要加以限制,原因在于对金融机构权力过分集中的不信任感,实际上也是旨在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这导致了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从而进一步促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进行使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到经理手中。 B:股权高度分散导致了管理者的地位上升,即使拥有小数量的股权仍然可以处于控制地位,被称为“管理者控制”。 C:董事会所起的作用很小,实际上是被管理者所控制。 这就削弱了对管理者的制约。 D:小股东“搭便车”的行为使有效监督难以实施,同时由于小股东会在利润下降时抛售股票,这样就缺乏了监督的动力,因其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首先证明了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其次既然“管理者控制”现象一般被解释为股权高度分散的结果,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放在代理问题上,即管理者在取得公司支配地位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对股东权益可能造成的侵害方面,研究就相应地集中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对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方面。 影响主要表现为考察管理者是否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A:有人认为“管理者控制”出现表明人力资本开始真正、独立地走上了现代经济生活中心舞台,而这并不必然会以损害股东的利益为代价。 非人力资本是以有形物品的现期价值形式来充当抵制品,而人力资本则以无形要素如声誉、信用等能够带来未来获利能力的形式来充当抵押品的。 所以认为如果经理玩忽职守弄坏企业经营,他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必须大大受损,人力资本价值则会贬值,这就使得他必须会好好管理企业。 B:但是经理损害股东利益并不非要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企业经营状况尚属正常时,管理者仍然可能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股东并不了解真实情况,在经理人市场上,管理者的声誉也不会受损,这就否定了以声誉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力资本在企业契约中具有重要性。 因为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不总是明显到让股东可以采取行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的盲目性比较普遍,市场就不会把公司市值下降与管理者的声誉下降必须联系起来,管理者还有机会。 C:从宏观角度进行的调查表明管理者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甚至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确有发生。 从股权分散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也可以看出。 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说明管理者控制效果不好,其实质是机会主义行为损害股东利益。 3、 克服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有什么办法?(讲义P40—43)答:制约管理者的方法体现了公司治理的四种机制:经营激励、收购兼并、代理权竞争、监督机制,具体包括:A:通过董事会的作用。 B:对管理者的激励。 包括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延期报酬、利润分成、股票拥有及与此相关的红利激励等。 这既是为了克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反映了管理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个现实,管理者人力资本需要获得高额的回报。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来自企业剩余部分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行使股票期权的收入成为经营管理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C:代理权竞争。 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①、内部:在国有公司中经理会想方设法贿赂政府或组织部门的官员,但在私人公司中,经理只能通过努力改善业绩来保住自己的职位,因为成本太高。 ②、外部:代理权竞争经常是股东“用脚投票”的结果,与“敌意收购”相互作用。 敌意收购的压力迫使 企业经营能按所有者的意志进行;经营者在股东的压力下不得不加倍工作,其行为较少受企业内部的 从业人员的牵制,因而决策比较果断。 但存在着局限:ⅰ、以代理权市场为导向的外部压力,导致了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ⅱ、收购特别是敌意收购活动严重侵害了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如员工、债权人、营销网络、信息网络。 ⅲ、由于经营者偏重照顾股东利益而轻视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利益,因而不利于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经营者与工会的关系会往往搞得比较紧张。 ⅳ、处于证券市场重视短期利润的压力之下的经营者会偏重短期利益,这样的战略使得企业不可能是靠一种对公司的热爱团结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受到股市投机的威胁。 ⅴ、此外投资家从外部监督企业的经营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外部投资家很难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 D:通过股权集中来保护股东利益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用脚投票”的局限性表明强势有效的资本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存在的,这就决定了股东对管理层直接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而且只有大股东才能担当“控制取向者”的角色。 因为:①、大股东有监督管理者的强大动力:ⅰ、大股东拥有较大的股权比例,需要依赖于其所长期投资的公司绩效的改进来获利。 ⅱ、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只要对公司治理干预所获得的好处超过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大股东就有积极性行使其监督权。 ②、大股东有监督管理者的能力:ⅰ、大股东拥有较大的股权比例,往往能够对经理层施加可置信的威胁。 ⅱ、大股东往往是法人或机构投资者,拥有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可以降低监督成本。 ⅲ、大股东往往本身就是董事会成员,能够对董事会施加相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克服外部股东和内部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大股东的控制取向机制是当前公司治理的一个普遍现象与趋势,它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 大股东控制能力强尤其体现在代理权竞争方面。 这是持有异议的股东(往往是影响力大的大股东)与公司管理层或现公司实际控制者之间争夺公司控制权的一种方法。 E:另外,经营者的报酬函数在实践中十分复杂,除上述货币性收入之外,还有权力、地位与荣誉等非货币性回报,如在日本社会承认就是一种报酬。 同时还要考虑到在德国、日本模式下银行等大股东的作用,换言之,企业剩余索取权作为一种激励工具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在德国、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下不如英美式公司治理结构下来得重要。 4、 什么是德国的共决制?(讲义P47)答:共决制是一种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是德国公司制度区别与其他国家公司制度的主要特征。 A:内容:一是对有关职工利益问题的参与决定;二是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参与决定,构成了较为有力的内部监督。 B:形式:①、企业职工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由工人和职员按比例选举产生。 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经营管理,通报工作情况。 ②、职工参与决定的高级形式是选派代表进入公司领导机构(监事会、理事会),包括三种形式:ⅰ、股份有限公司、雇工500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由职工选出1/3的监事会成员,作为代表;ⅱ、职工1000人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有法人资格的矿业企业和钢铁企业等,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和理事会。 ⅲ、职工2000人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的联合采矿公司等,职工代表在监事会占1/2。 C:优缺点:优点:能充分反映工人的意向,通过富有专业知识的银行来代替股东行使表决权,有利于防止群愚或的企业管理。 缺点:企业的控制机构与经营机构分离,可能导致控制机构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为了求得劳资双方的妥协,从而可能影响决策过程的速度。 D: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使这种经常性协商和共同决定的模式成为可能:①、罢工基金的威慑作用;②、进行谈判,提出内容协调一致的、有根有据的中期解决方案;③、通过当选议员的工会代表出席联邦议会;④、与资方一道管理大部分职业培训体系。 E:地位:从严格的数字计算来讲,德国工薪阶层的收入世界最高,工资制度单一,工资差别比别国小。 5、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讲义P48—49)答:内容:即一个年轻人从学校毕业被某家大企业录用为正式从业人员以后,他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不是基于短期的雇佣契约的临时关系,而是基于长期的、一体化的“默契契约”的稳定关系。 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经营危机,或者个人没有发生不能容忍的错误,那么将被企业雇佣到其退休为止。 影响:A:对日本企业治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它将企业管理者优先考虑的目标从获得更多的利润转向保证全体员工的集体生存。 员工对公司的期望成为一种向心力,表现为他们的团队取向和对公司的忠诚,这在企业间的合并中起很大的作用。 B:雇员很难离开企业另谋生路。 中途离职会受经济上的惩罚,而且解雇会对雇员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即声誉受损。 于是职员在公司内部形成关系亲密的各种群体。 C:年工序列:主要表现在工资与晋级方面,采用年功序列制。 6、 企业作为共同体在日本和德国有什么区别?(讲义P51)答:A:德国制度是根植于法律之中的,而日本的制度则主要来自传统理念。 B:含蓄鼓励劳资谈判的设想:在德国行业范围内的协商者主要将自己视为工资劳动者,或利润受益者的代表,他们分别站在得利一方或受损一方参与大范围的争论,认为自己是关心整个产业总体竞争力的人。 而日本企业工资协商的参与者不同,他们主要讨论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工资提高幅度应为多少才能算是公平调整。 C:共同体程度上日本高于德国。 德国员工与企业有一定距离,表现在工会谈判等,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表现在对企业的监督,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上。 而在日本职工更多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较多关系企业的长期发展,较少提出工资要求。 日本工会没有企业——行业——全国的纵向关系,而是企业内的工会,只有企业职工才有资格加入工会,所以这使日本工会理关心本企业的发展,对本企业经营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而不会提出过高的利益要求,所以劳资纠纷和损失小。 D:简而言之,在德国,阶级仍然很重要,在日本,企业更重要。 7、 比较工会在德国和日本的作用?(讲义P47—48、51)答:A:从参与协商来看:在德国行业范围内的协商者主要将自己视为工资劳动者,或利润受益者的代表,他们分别站在得利一方或受损一方参与大范围的争论,认为自己是关心整个产业总体竞争力的人。 日本企业工资协商的参与者不同,他们主要讨论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工资提高幅度应为多少才能算是公平调整。 B:从工会制度来看:德国工会有企业——行业——全国的纵向关系,而日本工会是企业内的工会,只有企业职工才有资格加入工会。 企业在,工会在,企业破产,工会撤销。 C:从作用来看:德国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使德国共决制成为可能,而日本工会对本企业经营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不会提出过高的利益要求,使日本劳资纠纷及其所带来的损失较小。 D:德国工会有日本工会所不具备的职能作用,如:罢工基金的威慑作用;通过当选议员的工会代表出席联邦议会;与资方一道管理大部分职业培训体系等。 8、 兼顾相关利益者模式有哪些问题?(讲义P52—55)答:第一,企业共同体的加强不利于社会的整合。 A:主张自由放任的人认为这样做实际上即降低了整体的效率,还宠坏了职员,使他们成为工人贵族,伤害了那些在受到较少保护部门工作的人的利益。 B:美国劳工市场具有灵活性,美国人在就业方面很少受尊卑贵贱价值观的支配。 而在欧洲则相反。 美国社会的流动性使美国成为一个人们自我塑造的社会。 而在西德,外来人口很少被同化。 C:美国工会举行罢工所造成的时间损失非常低,而在欧洲则相反。 第二,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工作环境。 A:在美英,公司是眼下谋生的场所,职工在这里也许还有积极愉快的社会生活和从事喜爱的工作的满足感。 而在日本,公司是一个由雇员组成的团队,团队有其自身的认同感和利益。 这种利益超越了公司雇员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可能需要以牺牲雇员的工作满足感或兴趣为代价。 B:雇员至上体制使日本人把从出生到退休的整个一生时间,都花费在被迫的竞争中,首先是进入公司,之后是在公司中的提升;为此,他们不得不牺牲自由、个人特点、人的感情和创造力、文化追求等等,以精神的贫乏换取物质的丰富。 C:多数日本男性仍抱怨作为公司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束缚,感到窒息,幻想着出路。 D:日本人进行着过累劳动,造成紧张压力、过早死亡等问题,每年有10%的成年男子死于“劳动扼杀”。 E:另外,人们越来越担心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后果,如自杀、离婚和酗酒等。 现在日本的年青人已经越来越公然拒绝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等级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第三、影响决策效率。 在实践中难以公平有效地兼顾相关利益者,从而会影响效率。 A:由于在理论上为经理设计一种多项任务激励合同或利益相关者之间控制权的分配方案非常困难,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是通过合同、法律以及信誉机制来保证。 B:德国管理结构的缺陷不仅在于集体领导方面。 对局面人来说,监事会的整个概念看起来都很奇怪,监事会的责任及议事日程似乎太复杂,无法通过有效的决定制订。 当前治理和管理结构减慢了决定进程,并严重削弱了德国公司的重组能力。 第四、抑制必要的市场竞争。 A:贸易关系的微妙使日本公司也很难打进已经成型的市场,对于外国公司,就难如登天。 B:日本公司在海外与外国公司针锋相对,总是具有极强的竞争性,而在国内再串通一气来获取超额利润,从而资助它们在外部的活动。 日本公司能够而且经常全盘收购美国公司,而美国公司却不能在日本进行全盘收购。 C:日本人可以找到很好的组织协议来公平地分配合作结果,勉强可以说垄断更严重,但是很多垄断协议是受到公众利益的监护机构监管的——如通产省。 而在欧洲这是中世纪行会的显著特征。 大多数行业协会致力于收集统计资料,传播技术和市场信息,宣传合作研究项目等。 D:“政府仲裁”使行业可以从垄断中获取额外利润,交换条件是行业行为要符合国家利益,这种国家利益有时可能是官员的利益或政客的利益。 第五、导致腐败。 A:从企业自身来看,大多数的董事会过于庞大,不利于决策。 而大多数的决策来自于董事会下一级的部门之间的讨论。 许多关于公司改革的方案中心问题就是“内部监督”——董事会毫无例外地是由终身雇员充任的,而且不受有效的外部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势必导致腐败,公司内部腐败层出不穷。 B: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存在着“政治分肥”,包括阻碍市场的竞争与发很小。 德统一后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736.html
纳因戈兰 离开时很伤心 因为蒙奇我离开了罗马
后来车辆 他下跪 劫后余生!梅大高速塌方路段 逼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