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 分化与隐忧 三巨头

截至5月5日,海尔、格力、美的"白电三巨头"均已发布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数据显示,三家业绩均创新高,具体来看,2023年,海尔智家营收达到2614亿元,同比增长7.33%,归母净利润达到166亿元;格力电器则重回2000亿元大关,去年营收达到205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290.2亿元,同比上涨18.41%;而美的集团更是一马当先,去年营收达到3737亿元。

进入2024年,三家企业增长势头并未减缓,从一季报来看,美的集团一季度营收1065亿元,同比上涨10.19%;海尔智家营收达到689.8亿元,同比上涨6.01%;格力电器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上涨2.53%。

谁支撑了业绩

三巨头的业绩似乎与人们认知相悖,家电市场出货承压的今天,三巨头的业绩为何逆势增长?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三家企业业绩高增,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去年夏天异常的高温,是利好白电的偶然因素,毕竟白电的主要产品就是空调、冰箱、洗衣机,前两者都能吃到高温的红利。

从必然因素看,如今家电市场主要需求是更新换代,这意味着产品升级,消费者不会继续选择同档次的家电,而是更倾向于高端产品,这对头部企业而言可谓正中下怀,高端条线成为三家企业新的增长动能。

机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以空调市场为例,据奥维云网数据统计,2023年中,2匹挂机的线上、线下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0.2%、32.1%;从功能端看,新一级能效产品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在线下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84%。

虽然三家企业一季度迎来开门红,但良好势头能否持续到年尾,也是不少投资者的疑虑。洪仕斌认为,更新换代的大趋势将会延续一段时间,对于家电企业的利好不会很快消散,各家今年的业绩表现,或将取决于对换新需求的挖掘程度。

可以看到,如今三巨头使出浑身解数追赶家电换新浪潮。例如海尔智家在全国推进"绿碳计划",海尔智家有238款、卡萨帝有188款产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美的集团宣布将投入80亿元推动全品牌、全品类的以旧换新活动,而格力电器方面则宣布,将投入30亿元,启动针对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活动。

发展道路分化

在格力、美的、海尔三家业绩均实现增长的情况下,增速的快慢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指标。从营收规模上看,美的集团领先一个身位,不过海尔集团旗下的上市主体较多,海尔智家仅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从海尔集团层面看,其2023年营收达到3718亿元,基本与美的集团持平,而格力电器的营收规模相较前两者逊色许多。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如今三巨头的业绩表现,可视为其多元化转型的答卷,三家企业差不多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新业务,随着时间推移,新兴业务板块在营收、利润上已经起到重要作用。

将时间拨回到2015年,彼时白电行业低迷,三巨头营收全线下滑。也是在这一年,美的集团总裁提出了"美的不只是家电",格力电器则成立了智能装备公司,为企业寻找白色家电之外的新业务增长曲线。

从2023年报数据看,格力电器是三家中依然"押宝"空调的企业,该板块去年营收达到约151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中达到74.14%;美的集团暖风空调、消费电器两个主要板块的业绩相对平均,分别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约43%、36%,以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为代表的新兴板块占比虽然仅约10%,但是增速较高,同比24.49%。

对于海尔智家来说,电冰箱算是起家产品,去年该部分营收达到约816.41元,在总营收中占比第一,洗衣机的营收规模约在600亿元,排名第二,空调与厨电两个板块的营收都在400亿元规模,可以说在家电领域,海尔智家各条线发展更加均衡,展现出齐头并进的格局。

对于未来市场机会的判断,三家企业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美的集团在采访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美的将推进和实现ToC与ToB均衡发展,通过ToC领域产品力与核心技术的提升,为ToB业务转型提供战略支撑。

而海尔则同时瞄准智慧居住和产业互联网两个赛道,海尔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曾表示,在智慧居住赛道,海尔要打造成为全球第一品牌、第一规模、第一市值的智慧居住生态型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方面,海尔集团除了家电外,更多地向大健康、城市治理、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寻找机会。

格力集团在此前的收购与转型中受到一定挫折,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格力方面表露出的野心似乎也小了许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全球梦想盛典上曾表示,格力将继续深化产品战略,在品质控制上保持定力,深耕制造业产业链"微笑曲线"里最底部的环节。

增长背后的隐忧

增长之外,白电三巨头也有各自的隐忧,三家企业在冲刺的同时,如何让脚步走得更坚实,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

海尔智家是三者当中唯一一个境外收入超过境内的企业,去年其在国内的营收规模约1200亿元,而海外的营收规模已经超过1300亿元,不过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并不如国内强劲,这对于海尔智家而言或许是个棘手的问题。

业内机构的统计数据,则更具象地反映出海外市场的困境,例如Gfk统计显示,去年欧洲市场受高利率和通胀的影响,消费者信心低迷,家用电器销量同比下滑3.8%,而日本市场同样受通胀、货币贬值等因素影响,白电行业增长乏力,去年冰、冷、洗行业销量同比下降5.1%。

南亚、东南亚等地虽然有较为广阔的开拓空间,但是用户对低端产品的需求较大,中、高端产品的增长缓慢,例如去年印尼市场的家电行业销量下降8.2%,当地消费水平下降是关键因素,而巴基斯坦市场的家电行业容量下降25%,用户对低端经济型产品需求加大。

面对海外运营风险,海尔智家的应对策略仍然是进一步本地化。海尔智家方面表示,将进一步积极与当地供应商、经销商合作,将公司的供应资源拓展至更多国家,在汇率方面则采用对冲工具来降低波动风险。

美的集团近年来并购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但同时也引发市场质疑,频繁并购是否会让公司"虚胖"。

2011年后,美的先后将一系列海外优质品牌收入囊中,例如其收购了日本东芝家电80.1%的股份;完成对德国库卡机器人100%的股权收购;收购意大利空调品牌Clivet 80%股权。2017年1月,美的完成对以色列高创公司的收购,获得其79.37%的股权,同年,美的集团的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

虽然美的集团的家底越来越厚,但其净资产收益率并没有明显提升,2021—2023年,其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09%、22.21%、22.23%,对于美的集团而言,如何让各板块的优势资源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或许是关键问题。

至于格力电器,多元化转型已是老生常谈,虽然格力的空调产品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奥克斯、海信、TCL、小米等第二梯队品牌不断向上蚕食市场份额,也是严峻的现实。

例如小米集团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便曾公开表示,小米空调市场份额已达到中国第四。另外,从今年一季度销售情况看,米家空调的市占率提升明显。而海信、TCL在新风空调赛道持续发力,要将这一卖点先一步收入囊中。

业内观点指出,腰部品牌的崛起,只会瓜分走三巨头当前手中的份额,空调这个大单品营收依然超过七成的格力集团,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或许面临着更艰难的抉择。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海尔白电与西门子谁是第一

这具体要看在哪个领域,如果说在家电或者白色家电方面,海尔白电确实是世界第一,已经经过认证了。 但是如果从综合实力来看,海尔和西门子就不是一个级别了,西门子最大的强项是工业自动化。

智能家电的现状与发展

展开全部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催化剂。 资本市场对智能家电高度关注。 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价就升。 虽然智能家电来势汹汹,但价格偏贵、缺乏杀手级应用、互联互通困难,成为智能家电“落地”的拦路虎。 先有格力和小米掌门人的“10亿豪赌”,后有长虹控股美菱电器抛出的“豪言壮语”,称传统功能型冰箱将在未来10年彻底消失,白电的“智能机时代”将终结“功能机时代”。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正相互逐鹿智能家电市场,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用户交互、粉丝经济、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思维,正席卷家电业。 有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从之前的50亿元飙升至1万亿元,智能终端将增至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更有望实现“10年20倍”的几何式增长。 智能家电要“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一看价格是否为普罗大众接受;二看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让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功能买单。 但是,传统企业背负着庞大的历史包袱,在商业模式上很难做出大的改变。 智能家电在商业模式上,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因为用户数据是值钱的,即使家电企业硬件产品微利,甚至不赚钱,也可以通过数据运营创造新价值。 比如,把顾客冰箱缺什么菜、多长时间买一次的信息,分享给超市。 但在智能家电仍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下,可谓“智能易得、数据难求”,通向未来的路还很长。 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白电在联网、智能化进程方面显得“老态龙钟”。 相比于已经能够跟手机等智能设备联网的黑色家电—彩电而言,空调、冰箱、洗衣机整体上的智能程度还比较低。 如果消费者整套换新升级,成本自然不菲,更远非换一部智能手机那么简单。 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在用家电都还称得上半新品、远未到寿终正寝之时,到底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忍痛“换新”、为其“埋单”呢?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智能家电”的概念开始兴起。 中国家电网发布的《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已经有40.7%的用户选择了“智能化”这一属性,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据会上涨到60%。 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电视、手机、PAD、电脑“四屏合一”,使得空间压缩、时间延伸,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网融合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后,冰箱、电灯、空调、电视、DVD、音响、微波炉、洗衣机等所有电器都将进入智能时代。 通过手机或其他集成设备即可方便地控制所有家电,从而为家电产品互联互通和产品升级带来发展空间。 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发布智能家电产品,更是加速了中国智能家电产品的市场步伐,这将带来又一次行业的洗牌。 对于未来智能家电的产品演变,《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物联网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用户认识度比较高,智能家电产品将得到厂商的大力研发。 相信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电和智能住宅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智能家电的市场前景将广泛看好。 赵文重预测,未来家电发展将以智能化为趋势,实现“人机对话、智能控制、自动运行”,对现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也将会全面改写家电市场现状和行业格局。 信息设备的互联互通是未来家电智能化的必然趋势。

谁能给我讲一下海尔电器的发展史??求解答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四个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 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 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1.对照海尔发展的四个战略,分析海尔成功的企业发展?2.依据企业管理知识分析海尔发展的成功之处(任选一个战略)?3依据当前国际白电市场行情,分析下一步海尔在白电市场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5848.html
社评 元首外交是中欧关系稳定之锚
成为国际音乐制作人 亲自为大S制作DJ音乐 具俊晔身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