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 13485亿 6886亿……增长!民生 15702亿 加温 数字

央视网消息: 财政部5月20日发布1—4月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8万亿元,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扣除2023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2023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其中,1—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

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增长0.9%,主要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车辆购置税898亿元,同比增长6.2%。个人所得税下降7%,主要受2023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出口退税8101亿元,同比多退1280亿元,增长18.8%,有力支持外贸出口增长。

1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3.5%

在财政支出方面,1—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483亿元,同比增长3.5%。

数据显示,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483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31.3%,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

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702亿元,增长3.8%;教育支出13485亿元,增长3.1%;城乡社区支出6886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6735亿元,增长12.7%;住房保障支出2656亿元,增长7.8%。


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这一轮基建投资新在哪里?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不仅如此,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

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

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郭金华表示,2020年,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发布投资计划的省份不只云南。自春节后各地陆续复工以来,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2月20日,河南省发布980个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六大领域。

2月25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预备项目310个,投资0.87万亿元。

而在春节前,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经发布了本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20年,四川省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重庆市重大项目1136个,总投资2.6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76亿元;陕西省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3.38万亿元,年度投资5014亿元;河北省重点项目536个,总投资1.88万亿元,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

从这7个省份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来看,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另外,全国其他省份公布了重点项目清单,但是没有公布投资总额,还有一些省份具体数据不够详实。

比如,浙江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落实,支撑重大标志性工程实施,浙江未来将重点推进2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2万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约3000亿元。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各地启动的这些投资项目并非针对疫情而来的,是在年度计划中就有所安排的。当然,针对疫情的冲击,各地肯定会在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加重视。

事实上,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会议上,稳投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被凸显出来。从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进度推进到各类要素的配给,以及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中,各地都强力稳投资。

2月28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聚焦“三驾马车”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抢抓政策窗口努力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扩大社会投资。

专家建议推出“新基建”

当下,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再次受到瞩目。

比如,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最近就建议启动新一轮基建。任泽平认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推出“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都采取了大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应对。

对于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应对危机,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组副组长王小刚向第一财经表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举措,可以尽快把经济恢复起来,而且疫情反映了我们存在的短板,补短板是比较明确的投资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疫情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2月2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就发布了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约3.6万亿元,主要是聚焦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铁路、公路、跨境电网和智能电网、5G网络全覆盖、多式联运物流网十大工程。

不过,任泽平认为,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比如要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

易小光也认为,投资是稳增长的抓手,但是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供给结构,是结构能否优化的重要方面。当前阶段的投资拉动和以前的投资劳动是有区别的,关键在于如何扩大有效投资。

因此他认为,扩大投资要着眼于弥补中国经济的短板,最重要的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以及我们确定的发展方向所需要推动的基础设施可以适当超前建设,从而塑造新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引领经济增长。

加快数字化转型,国寿寿险深化科技赋能价值创造

3月24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实现总保费6183.27亿元,同比增长1.0%;内含价值达.08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2.2%;一年新业务价值为447.80亿元。三项指标均位居行业第一,公司发展稳中有进。

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受消费需求释放趋缓、销售人力规模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人身险业保费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监管方面,持续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围绕保险产品管理、渠道发展、市场行为、运营服务、公司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控,全面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大转型、双心双聚、资负联动”战略内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贯彻“重价值、强队伍、稳增长、兴 科技 、优服务、防风险”的经营方针,凝心聚力、以韧克难,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市场主导地位更加稳固,运营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中,公司连续六年获A级评价。

从年报数据看,在行业发展承压、保费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价值引领,深化转型升级,保持了规模价值“双领先”。2021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183.27亿元,同比增长1.0%;续期保费4424.63亿元,同比增长5.8%。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达.08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2.2%。受疫情和保险需求释放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实现新单保费1758.64亿元。首年期交保费为984.10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416.82亿元。2021年,公司一年新业务价值为447.80亿元。长险有效保单数量达3.23亿份,较2020年底增长1.9%。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化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引领,坚定执行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规划,围绕投资价值链,持续优化配置管理。2021年,公司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开展战术配置操作,兼顾短期收益稳定、重点风险防范和长期赛道布局。总投资收益达2140.57亿元,同比增长7.8%;总投资收益率达4.98%。

2021年,公司经营整体稳健,投资表现良好,并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信息更新了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综合以上因素,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21亿元,同比增长1.3%。

坚持高质量发展,鼎新改革成果不断巩固

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寿险业务总保费4813.11亿元,同比增长0.1%; 健康 险业务总保费为1206.09亿元,同比增长4.8%;意外险业务总保费为164.07亿元。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持续性影响以及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公司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多元”销售布局,在强化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资源精准配置,聚焦转型突破。个险板块持续聚焦价值创造,深入推进渠道差异化经营;多元业务板块聚焦专业经营、提质增效、转型创新,整体业务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与个险板块有效协同。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总销售人力约89万人。

个险板块坚持高质量发展,渠道转型不断深入,业务发展整体稳健。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个险板块实现总保费5094.89亿元,其中,续期保费4079.73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首年期交保费822.54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415.80亿元。2021年,个险板块一年新业务价值为429.45亿元,首年年化保费口径新业务价值率为42.2%。

坚持提质稳量的队伍发展策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着力提升队伍质态。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个险销售人力为82.0万人,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51.9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30.1万人。个险板块绩优人群稳定,队伍基础总体稳固。公司坚持以有效队伍驱动业务发展,积极推进渠道转型。个险队伍常态化运作4.0体系全面推广实施,推动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多元业务板块坚持专业经营,提质增效,积极拓展银保、团险和 健康 险业务。

银保渠道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的渠道定位,持续推进渠道 健康 发展。2021年,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493.26亿元,同比增长19.6%。首年期交保费达161.1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5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67.43亿元,同比增长35.3%。续期保费达327.92亿元,同比增长30.6%,占渠道总保费比重达66.48%,同比提升5.59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持续强化队伍专业化服务支持能力,队伍质态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12月31日,银保渠道客户经理达2.5万人,季均实动人力保持稳定,人均产能持续增长。

团险渠道坚持统筹规模和效益,各项业务稳步发展。2021年,团险渠道实现总保费291.62亿元,同比增长1.0%;短期险保费256.94亿元,同比增长2.9%。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团险销售人员为4.5万人,其中高绩效人力较2020年底增长13.0%。

此外,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和线上直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体验。公司全面落实中国银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要求,完善集中运营、统一管理的互联网组织和经营体系,丰富场景化、定制化的产品供给。2021年,公司通过个险、银保、团险等渠道开展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银保监会监管口径下总保费达349.69亿元,保费规模再创 历史 新高。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融合业务,积极 探索 互联网人身险专属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互联网保险服务。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综合金融板块充分发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开创综合金融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2021年,在车险综合改革、发展限速的压力下,公司代理中国人寿财产险公司业务实现保费211.07亿元,保单件数同比增长18.0%;公司代理企业年金业务新增首年到账规模及养老保障业务规模为281.97亿元;广发银行代理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银保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实现平稳发展;国寿广发联名借记卡、信用卡新增发卡122.4万张。同时,公司从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出发,联合广发银行、财产险公司开展各类客户经营活动,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优质金融保险服务方案。

整合线上线下及内外部医疗 健康 资源,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提升 健康 管理服务能力,积极参与 健康 中国建设。国寿大 健康 平台服务项目持续丰富,系统功能不断升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寿大 健康 平台服务项目数量过百,累计注册用户量较2020年底增长超过35%,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持续构建国寿养老体系,通过国寿大养老基金布局康复、医养、医院、 健康 医疗大数据、 健康 产业园等养老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源。2021年,国寿大养老基金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加速储备了一批可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养老 养生 项目。

服务国家大局,投资实体经济累计超2.7万亿

坚持以服务国家大局为己任,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服务 健康 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主动参与多层次 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公司积极开展各类政策性 健康 保险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超过3.5亿人;持续承办400多个 健康 保障委托管理项目,覆盖超过1亿人;在17个省市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1个,覆盖2300万人;在22个省市承办补充医疗保险项目170个,覆盖9100万人。公司积极融入多层次 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累计在15个省市落地54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承保人数超过1000万。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投资实体经济累计超2.7万亿元,2021年新增投资规模近7700亿元。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累计投资超1.4万亿元。

锚定“建设国际一流、负责任寿险公司”的ESG战略目标,将“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植入公司发展理念,搭建气候变化应对体系,制定“保障环境 健康 友好,助力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环境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从绿色投资、绿色销售、绿色运营、绿色办公等多方面找准发力点,绿色投资累计超3000亿元,同比增加4倍,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绿色投资标准体系建设起步,资产管理子公司推出国内保险资管行业首只ESG债券指数、权益指数。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振兴保险产品供给,继续助力国家重点帮扶地区发展。

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新开发、升级产品160款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理念,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守保险本源,认真落实 健康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推进保险产品供给端改革,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全面服务 健康 中国建设与自身业务发展紧密结合,持续开展 健康 保险产品优化升级,加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等产品在承保人群、保障范围、保障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发力度,提供多元化 健康 保障。积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挥长期风险保障、长期资金运用等方面的优势,在保障范围、保障利益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及面向老年客户群体的专项年金保险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发乡村振兴专属保险产品,积极发挥保险的民生保障作用。

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新开发、升级产品160款,其中寿险12款, 健康 险138款,意外险2款,年金险8款;保障型产品共计144款,长期储蓄型产品共计16款。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总投资收益超2140亿元

2021年,国内债券收益率窄幅波动、前高后低,全年利率中枢有所下行;A股市场呈震荡格局,行业分化显著。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资金运用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引领,坚定执行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规划,并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开展战术配置操作。一是把握上半年利率相对高位的窗口期,以利率债为主加大长期限资产配置力度,进一步收窄久期缺口;二是审慎控制公开市场权益风险敞口,降低组合波动,锁定收益;三是加大另类投资模式创新,推进前瞻性行业布局,构建多元投资组合。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总资产达.85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5.0%。公司投资资产达.29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5.1%。

2021年,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1887.70亿元,较2020年增加259.87亿元,同比增长16.0%。得益于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长久期债券配置力度、联营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贡献提升,2021年净投资收益率达4.38%,较2020年上升4个基点。全年实现总投资收益2140.57亿元,较2020年增加154.61亿元,同比增长7.8%。总投资收益率为4.98%。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考虑当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87%。

数字化转型再上台阶,数据处理能力提升10倍

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加速 科技 创新,强化数字驱动,深化 科技 赋能价值创造,加速 科技 与业务融合,持续强化 科技 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技术创新, 科技 架构全面升级换代。依托国寿混合云的强大算力和开放兼容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全部核心系统从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分布式架构革新, 科技 支撑能力跨越发展,数据处理能力提升10倍,计算资源弹性扩容时效缩短至分钟级。

敏捷交付, 科技 应变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深化 科技 产品制,以全量数据、全链条追踪的数字化运营机制,畅通 科技 运作大循环,持续高频推出新功能、新服务, 科技 产品日均迭代优化超过40次,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智能跃升, 科技 赋能水平显著增强。国寿物联网覆盖全国, 科技 服务畅达一线,实现全辖12大类、24万电子设备统一管控,构筑线上数字孪生,服务时效同比提升70%。“国寿物联网——边缘计算、智能感知与数字化呈现”荣获2021年度金融 科技 与数字化转型创新成果。智慧服务全面深化,智能机器人在销售、服务、运营、财务、风控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赋能场景同比增加84%,日均提供智能服务超过500万次。

流量触达,数字生态效应持续放大。社交化在线协同体系无缝衔接手机、桌面、大屏及各类数字应用,全方位提升客户、销售人员及公司员工的沟通互动体验。保险数字生态持续丰富,数字化平台累计开放标准服务3256个,同比增长92%,接入生态应用近千个,与各合作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近40万项。

以客户满意为标准,打造高水平、高质量运营服务

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客户为中心,锚定“效率领先、 科技 驱动、价值跃升、体验一流”目标,有效推进运营模式升级,加快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型,持续为客户提供“简捷、品质、温暖”的高质量运营服务,客户体验不断提升,客户好评度持续保持高位。

线上服务迅速增长。升级各类线上服务触点,寿险APP注册用户达1.12亿人,同比提升21%,月均活跃人数同比提升18.1%。个人保全、理赔e化率分别提升至88.3%、98.7%,电子化通知发送量超7.8亿次,空中客服量同比增长9倍,临柜客户平均等候时长同比大幅下降。

智能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升级、推广智能业务模型,推动个人长险新单服务时效同比提速37.2%,核保、保全、理赔智能审核通过率分别达93.4%、99.1%、73.1%。拓展互联网智能客服应用场景,机器人服务规模突破7500万次。联络中心数字化服务模式落地,实现非人工服务占比达88.9%。

客户体验持续提升。理赔服务有速度、有温度,全年“理赔直付”服务客户超600万人次。“重疾一日赔”惠及近17万客户,给付金额同比增长32.3%。为11.7万名临柜困难客户提供了主动上门服务。场景服务惠及不同客群,于业内率先推出APP尊老模式,推广柜面“坐享”服务等多项适老化服务举措。聚焦“ 健康 、亲子教育、乐享生活”主题,持续提供“免疫力提升计划”“国寿小画家”“客户节”等多项增值服务。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15个季度获评A级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坚持稳健审慎经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控手段不断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在银保监会保险业风险综合评级中,公司连续15个季度被评为A级。

站在新起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将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把握战略发展机遇,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保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守保险本源,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保险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发挥行业领头作用,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建设国际一流寿险公司新局面,努力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和 社会 各界的厚爱与支持。

丰泽:聚焦教育、医疗,奋力把民生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11月1日讯(记者 陈玉玲 洪泓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用浓墨来描绘民生,提出了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民生答卷中的两大重要元素,教育、医疗的发展备受关注。围绕相关话题,丰泽区教育系统、卫健系统的行业代表、相关负责人谈感受、说体会。大家纷纷表示将共同奋斗,把民生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教育篇】

——行业代表这样说

“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走上幼教岗位34年,丰泽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郑晓云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寒来暑往勤耕耘,郑晓云和团队的老师们倾注了诸多心血,帮一届届入园的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好启蒙教育的第一关。

丰泽区实验幼儿园教学楼

1988年,喜欢孩子的郑晓云选择了幼教工作。多年来,她坚持在一线工作,从普通老师一路成长为班主任、园长、书记,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书记妈妈”。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在逐步改变,这一切郑晓云感同身受。她说,在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下,幼儿教育很重视经典的传承、基本的价值观培养。为提供更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加强家风与园风的有效互动,幼儿园在德育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丰富教学的方法方式。同时,她还积极推广“五彩阳光行动”,从“绿色之光”美化校园行动、“橙色之光”教师成长行动、“黄色之光”课程改革行动、“红色之光”爱心志愿行动、“蓝色之光”亮岗亮责行动等方面,用党团的力量来提升园区的业务水平。

幼儿园五彩跑道

目前,幼儿园设有总园、光明城分园、潘山分园等5个园区,照顾着2000多名孩子。近年来,借着丰泽区建设“教育强区”的东风,幼儿园先后培养了15名骨干老师走上新办园行政领导岗位,带动其他幼儿园一同成长。郑晓云说,她一路见证了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化,从保守到开放到重视经典传承,她陪伴着丰泽幼教一起成长。

郑晓云正在为记者介绍学校特色角落

“丰泽的教育事业充满着蓬勃向上的力量。”回忆从前,郑晓云感慨道,从最初的几家公立幼儿园发展过来,幼儿园不仅数量成倍数增长,在软硬件上也有很大提升,丰泽的幼教事业迎来发展新阶段。

“幼教的工作滋养了我的心灵,在我眼里,孩子们就像一本书,充满奇妙的感觉,越读下去就更明白爱护、呵护的意义。”郑晓云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块要从幼儿园娃娃抓起。幼儿的教育需要家园合力,努力打造优良的家风、校风,让祖国下一代浸润其中,从小懂得爱国、爱家、爱学习、爱劳动、有公德心、有责任感,长大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材。

作为党员、教师,郑晓云表示,她将和团队一起继续发挥光、热,为每位孩子打好教育基础,为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业务负责人这样说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建设更有温度和特色的丰泽教育体系。”丰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灿谈到,作为全省最年轻的“教育强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致力实现“学在丰泽,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美好愿景。

李晓灿介绍,近年来,丰泽区教育局紧紧围绕“1234”总体工作思路来谋划推进教育工作:“1”即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2”即抓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两项工作重点;“3”即“坚决守好校园安全防线、坚决守住师德师风底线、坚决守牢党风廉政红线”;“4”即重点推进“学位扩充、品质提升、师资建设、环境优化”四项工作任务,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

李晓灿表示,下一步,丰泽将引领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积极践行“四个强化”,努力谱写好丰泽教育新篇章:

一、强化学位扩充保障。近年来,丰泽累计投入31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6所,新增学位近3万个。全力推动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策划生成的49个教育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分步实施。2022年将加快推进 泉州市 第九中学扩建项目、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扩建项目等9个项目建设进度。

二、强化教育品质提升。一是推动“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工程,制定“5G+专递课堂”工作方案,探索“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和引进省内外优质名校到丰泽开展合作办学等办学模式;二是推进各级示范幼儿园建设(全区共46所,覆盖率超过60.21%)、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目前通过率78.79%,居全市第一);三是推进“小片区管理”改革,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名校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教育集团解决教师编制问题,聚力培养骨干教师队伍(2022年新增正高级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5人,名校长、教学名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共计50人,名师工作室覆盖82.7%的学科,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同时持续深化“五名(名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学校)”培育工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校长大讲堂、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培训等。

四、强化环境优化营造。依托学校少年宫和“两香教育”等载体,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打造“丰泽美育”品牌(陶笛、书法、足球、冰雪运动等一批“国字号”特色校32所);联合市文旅集团提供课后管理服务,探索课后服务“2+N”模式(2022年秋季课后服务师生参与率达到73%,“2+3”课程达到100%);加强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密切配合,依法严肃查处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和问题机构(丰泽区学科类培训机构缩减率达77.27%)。

【卫健篇】

——业务代表这样说

今年是庄至坤医生从医的第17个年头。这位80后,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医生。2000年高考的时候,他在志愿表上填满了医学院校。大学毕业后,他在泉州市正骨医院圆了医生梦。

庄至坤带领的团队成长迅速

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要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庄至坤所在的关节科,接触更多的患者多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尽所能帮患者解决痛楚和病症,成为庄至坤每天忙碌的目标。因为细心周到,他受到患者的信赖。作为医疗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学科在关节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科关节置换手术量和手术难度位居全省前列。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在围术期应用中医中药,大大减轻了手术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凭借着优异的工作表现,庄至坤获得泉州“五四”青年奖章、泉州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谈及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庄至坤医生说,近十年来,国家的医保政策变得越来越好。从前,病人置换关节需要花费五六万,很多经济不好的家庭很难承担,而现在的国家人工关节集采大大降低了假体费用,加上医保政策又好,患者基本花个五六千块钱就能解决问题。这笔省下来的钱,是患者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的。

“随着新院的建成,未来我们医院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庄至坤告诉记者,他和团队除了常规手术外,还将更多结合数字骨科,采用3D打印等方法提高手术精准度,为复杂病提供更佳解决方案。

庄至坤帮患者解决病痛,深受信赖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将沉下心、静下来,在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中找到获得感、归属感,把初心使命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扎实履职尽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临床、教学、科研各项工作中,做一名热爱祖国、热爱医学、热爱中医药事业的新时代青年。

——行业负责人这样说

健康是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丰泽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映钦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丰泽区围绕“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惠民生”,深入实施“健康丰泽”行动,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魏映钦表示,区卫健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丰泽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健康。

一是强化医疗资源供给。谋划 “十四五”卫健项目工程包,推进东海、北峰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翻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中心新建,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心申报升格社区医院。完善区妇幼保健院大楼配套,加强产儿科等紧缺人才的招聘、培养和引进工作,争创二级妇幼保健院。确保泉州市正骨医院北峰院区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000张。(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83家)

二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平战结合,加快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区疾控大楼二级(P2)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储备、培训与应急演练,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巩固提升“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效,完善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慢病防控机制。

三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服务下沉,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就医。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上转绿色通道,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四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效,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特殊作用,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康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推进活态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全区现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1人、省级基层名老中医药指导老师4名、各级各类名医传承人12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131.html
全家一起嗨 !搜狐成长生活节2024 亲子同欢 DAY 乐趣
谁能成为低空经济 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