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价大跌32% 每辆车毛利平均5.8万元 理想经营再亏5.9亿

【2024年一季报】 3个月卖了8万多辆车,理想汽车实现总营收256亿元,净利润则明显下滑,不计算利息收入,经营利润再次转为负。

5月20日晚间,理想(2015.HK)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车辆销售收入为243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83亿元增加32.3%,较2023年第四季度404亿元减少39.9%。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的销量为8.04万辆,对比去年同期5.26万辆,增长约53%,不过收入增长32%,少了21个百分点,说明销售单价降低了。此外,理想在3月发布了备受争议的MEGA品牌,官方一直没有正式公布订单数量和销量。

简单测算,一季度汽车的平均销售价30.22万元,去年同期是34.79万元,每辆减少4.57万元或者13%。

其他销售和服务实现收入为14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两倍多。主要是汽车销售配套的产品和服务,配件及服务增加。占总收入比例5.5%。

汽车销售毛利率19.3%,比去年同期19.8%减少0.5个百分点,对应销售均价30.22万元,大约是每辆车毛利润5.83万元,去年同期每辆车平均毛利润6.89万元。

本季度,理想综合毛利率为20.6%,和去年同期20.4%基本持平,说明其他销售和服务毛利率更高。一季度实现毛利53亿元,比去年同期38亿元增长38%。

不过,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一般和管理用增速远远超过毛利润增长,分别增长65%、81%,合计60亿元,这使得理想经营亏损再次为负5.8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4.1亿元,去年四季度则盈利30亿元。

好在有利息收入10.7亿元以及其他收益2.2亿元填补亏空,扣除利息支出,最终理想一季度还是实现净利润5.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9.3亿元。

理想预测二季度车辆交付量10.5万至11万辆之间,较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21%至27%,收入总额为299亿元至314亿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4.2%至9.4%,汽车销售均价约在28.5万元左右。

二级市场上,理想股价在今年2月曾涨至约185港元,4月下旬也曾下探92港元,最新收市价为100港元左右,和今年高点相比回撤约45%。年初至今,理想累计跌32%,远远跑输恒生指数15%的涨幅。

其他电车新势力公司,蔚来港股累计跌43%,小鹏港股累计跌约40%,一个比一个惨。

至5月20日,理想总市值2120亿港元,依旧超过蔚来875亿港元和小鹏647亿港元市值和。


理想在今年第二季度将亏损拉到了6.41亿元,为何其会亏钱?

这主要是跟理想汽车的销售方式有关,因为理想汽车想通过大量低价销售汽车的方式来抢占市场,所以理想汽车的亏损将会扩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理想汽车所卖出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认可理想汽车,同时也在主动购买理想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低价促销活动,同时也在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用户基础,所以包括理想汽车在内的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能够赚钱的基本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游企业。

理想汽车需要低价积累用户基础。

你可以尝试这样理解:虽然理想汽车在第2季度的亏损扩大到了6亿元以上,但这并非意味着理想汽车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反而意味着理想汽车的销售非常好。在第2季度的时候,一辆汽车每卖出一辆车都需要亏损2万元以上。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上游芯片的价格非常贵,但如果想要有效积累用户基础的话,理想汽车并不会对车主进行大幅的调价行为。

这个方式也属于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必经之路。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第一任务是积累用户基础,随后才需要考虑盈利的问题。特别是当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前期研发投入非常多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品牌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过分关注短时间的盈利情况。如果能够有效打好用户基础的话,理想汽车的盈利情况自然会越来越好。

除此之外,在整个上半年里,能够赚钱的公司基本上只有芯片公司和各种原材料公司,理想汽车和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只不过在低价走量而已。

市值大跌730亿,李想微博停更一周,理想汽车怎么了?

MEGA发布后的舆论走向,超出了理想汽车的预料。

作者|Juice

编辑|志豪

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上市之后,市值已缩水730亿元。

车东西3月8日消息,过去十天里,理想汽车的股价经历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极速过山车行情。先是在2月26日,理想汽车拿出了成立以来最好的年度财报,随后,2月27日当天港股股价、市值一路飙升,股价大涨25%,一天涨出的市值就超过了一个“小鹏汽车”。

紧接着3月1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了首款纯电动汽车MEGA,之后股价走势开始由涨转跌,中间虽有小幅上涨,但是整体走势成下跌态势。截止3月8日发稿前,理想汽车美股市值整体跌幅超过700亿元(约合人民币)。

一周之内,两件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事件,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说,前者交出一份有益财报带来的市值增长在预期之内,那么后者带来的股价下滑则完全超出了李想和他团队的意料。

截止3月7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股价回落到36.47美元(约合人民币262.26元),公司整体市值为386.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2.63亿元),十天内市值较高点缩水730亿元。

▲理想汽车市值已从高点缩水730亿元

与美股相似,3月8日港股收盘,理想汽车股价也回落到了143.6港元(约合人民币132元),整体市值为28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29亿元),较高点也有所下滑,目前股价已经接近2023年财报发布之前的状态。

正如上文所说,理想汽车的市值波动跟两起较大的事件强相关。2月26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2023年的财报,全年营收达到1238.5亿元,净利润为118.1亿元,全年共计交付37.6万辆汽车,多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这是理想市值猛增的起点。

三天后,理想汽车品牌史上第一款纯电动汽车MEGA正式发布,理想方面对于这款车的预计目标是50万元以上市场销量第一。但是由于车辆个性的外观设计和55.98万元的价格,这款车引起了极高的讨论度。

▲理想MEGA

也是在理想MEGA上市之后,理想汽车的股价开始由涨转跌。

这可能也和理想MEGA的市场表现有关。据车fans调查预估,理想MEGA在上市后72小时内单店的大定订单为8~9台,结合理想汽车全国471家门店来看的话,大定数量仅为4000多台,甚至还有部分客户认为价格差太大选择退订。

而此前热衷于晒战报的理想汽车,至今还没有公布过理想MEGA的订单量,“微博之王”李想更是将近一周都没有更新过动态,他的最近一条微博还停留在3月2日转发的一条关于理想MEGA设计师采访的内容。

▲李想微博还停留在3月2日

可以说,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现阶段理想MEGA想要挑战月销8000台的销量能否成功还很难下定论,不过理想汽车作为一支打过硬仗的团队,后期是否有可能会逆风翻盘,也未可知。

除了理想MEGA销量不及预期,理想市值缩水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比如理想从增程式切入到全新的纯电领域,还未证明过自己的战斗力,因此也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怀疑;另外随着问界的强势表现,理想的新势力销冠位置也受到了威胁。

整体来看,在定下了2024年80万辆的销量目标之后,理想汽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文福利:理想汽车股价大跌,MEGA是主要原因吗?分享报告《从MEGA看理想对于纯电车的思考》,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607】下载报告。

首款纯电评论两极分化 MPV市场并不好打

理想汽车市值回落,其中最大的变数可能来自理想MEGA的发布。

理想在发布了2023年财报之后,就在同一周发布了首款纯电MPV MEGA,这款车从亮相开始就充满了讨论,而上市当天更是将这一讨论推到了顶点。

行业人士和消费者对于这款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产品的价格,55.98万元决定了这款车的目标是富裕家庭,但是围观群众对于这个价格却各有各的想法。发布会结束后,就有网友们在理想汽车微博下对新发布的理想MEGA的定价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也比较两级分化,一些网友认为55.98万元的价格相当合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价格略高。同时,还有一部分网友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选择暂时观望,他们认为未来市场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才是评价这款车价值的关键。

▲部分网友讨论理想MEGA定价

但也有一些网友将更早发布的小鹏X9作为了对比参照物,甚至觉得小鹏X9“真香”。

值的注意的是,小鹏X9最近也确实在销量上有了明显的起色。易车数据显示,2月26日至3月3日单周,小鹏X9的销量达到了1300余辆,在MPV市场中仅次于传统豪强别克GL8,并且差距非常小。

▲2月26-3月3日MPV市场销量榜单(图源易车)

除了价格,外观也是讨论的中心,但由于外观很早就公布了,所以关于外观的讨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

为了保证风阻系数,这款车采用了水滴形的造型,风阻系数实测只有0.215,但这也让该车在观感上并不像传统的MPV。这样风格的评论注定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可能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则很难喜欢上。

▲理想MEGA

但这一事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款车,而围绕这一话题,又有很多人开始了新的讨论,客观上对这款车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此外,网络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理想对于补能体系的建设策略存在一定的弊端。对这样一款纯电产品,理想找到的卖点为5C超充,12分钟补能500公里,从特研所现场体验来看,这个充电速度确实很惊人。

特研所

,赞28

但现阶段理想汽车对于充电站的建设主要集中在高速线路上,对于城市的建设相对而言并不算多。而纯电车高频使用场景并不在高速,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城区为主,这会导致城区用户很难体验到理想汽车发布会上所说的高速充电感受。

▲理想充电地图

事实上围绕这款车的讨论点还有很多,比如说没有后轮转向、三季度OTA的智能掉头、碰撞测试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另外回到理想对于这款车的目标:成为50万以上市场销量冠军,月销8000台。这个目标是否有希望呢?预测可能不准,车东西这里只列举一些数据供参考。

易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30万以上销量300万辆左右,50万以上占其中1/5,总销量大概60万辆左右。

整体来看,50万以上市场中卖的最好的车型是宝马X5,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X5的总销量为台,单月销量约合7130台。

如果聚焦到MPV市场,50万以上MPV总销量大概7万辆,最畅销的车型分别为埃尔法、雷克萨斯LM、奔驰V级和威霆、极氪009,这其中唯一纯电MPV为极氪009,全年卖了1.8万余辆,平均每个月1500辆。

理想更赚钱了,股价却跌了?8年前丰田就想明白了

从网友调侃理想汽车三大件是“冰箱、沙发、大彩电”,到友商直言“增程式是落后技术”。作为新势力第一梯队的理想汽车,似乎可以借用郭敬明的那句,“是不是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当然,如果以上这些都太过“感性”,那么资本市场对理想汽车踩刹车,无疑是出自“理性”的判断。更有意思的是,理想汽车港股、美股在上周的齐跌,还是在那份无比漂亮的第二季度(2023年)财报发布之后的“反馈”。如果说,股市看中的是潜力。那么已经抢占聚光灯C位的理想汽车,到底“做错”了什么?

新势力再无三巨头,理想一枝独秀?

所谓潜力,也是站在实力的角度上来说的。而无论是销量表现,还是盈利水平,理想汽车可以说在眼下的造车新势力中属于风头无两。仅从交付情况来看,还被称呼为“蔚小理”的新势力第一梯队之中,今年上半年仅有理想汽车完成了六位数的成绩单,交付量接近14万辆的水平。而蔚来、小鹏即便加在一起,也未能触及10万辆交付大关。虽然蔚来ES6与小鹏G6的上市与产能爬坡,在上半年尾声为两家车企助力不少。但从体量上来看,不要说未能实现逆风翻盘,即便把周期拉长,能否追上理想汽车的节奏,都还很难说。

销量还只是一部分,考虑到理想汽车主攻3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其盈利潜力在新势力之中,也至少可以放在第一梯队的阵营中。这并非主观揣测,而是有着数据支撑。依据上周理想汽车披露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信息显示,理想季度车辆销售收入、总收入、毛利等数据,都实现了同比200%以上的增速。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亏损6.41亿元的境况,则是扭亏为盈实现了23.1亿元盈利,并且是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至于毛利率方面,也是继续推高至21.8%,即便对比业内大佬特斯拉,也要更胜一筹。

除了已经兑现的基本面之外,在可以预见的规划方面,理想汽车也有着诸多“大饼”。比如在产能方面,根据理想汽车最新的预计,其在四季度能够满足4万辆的月交付需求。而在产品线方面,相对更为低价的理想L6,以及理想首款纯电动车都已经箭在弦上。甚至在技术方面,眼下的当红炸子鸡800V超充等关键词,已经开始加持在这款尚未上市的产品身上。总之,理想这一系列操作,甚至都让人想起2020年特斯拉的意气风发。那么,我们还是把那个问题拿出来,理想到底“做错”了什么,从而“得罪”了资本市场呢?

细分市场全部给你,也没多少故事可以说

此前在针对理想车型在销量数据、交付时间与终端优惠等问题进行探店的时候,就有得出过以上数据的统计口径和实际表现,存在“差异化”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不打算炒现饭,而是立足于已知的理想汽车披露的“宏伟蓝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理想汽车到底是卖给谁的?从客单价来说,理想汽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基本都将征战在30万元以上,或者最多也是徘徊在30万元左右的市场。一方面,李想本人就曾在社交媒体上,为尚未“出生”的L6、L5定下了坚守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基调。其次,以理想L7拿掉空气悬架后,依旧维持在30万元以上的姿态来看。指望后面的理想L6,甚至是理想L5姿态能有多低,恐怕也不太现实。何况,随着车型定位的级别降低。理想汽车的产品线也将在与竞品的竞争中,逐渐让渡出自身的护城河。即,家庭属性。或者更直观地说,就是空间优势。

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那便是理想汽车虽然产品线在逐渐丰富,但是其目标人群,与潜在受众,甚至要比它的价格定位,要来得更为单一。这点只要随手翻一下理想旗下的产品就清楚了,说是“俄罗斯套娃”应该算得上贴切。再结合其增程式为主的驱动技术路线,以及“冰箱、沙发、大彩电”的核心技术理解。与其说理想汽车是在与新势力车企,甚至新能源车企抢市场。不如说是与30万元级别的传统燃油车竞争。

这并非脑洞大开的说法,如果把范围扩大,我们会发现,在25-45万元价格区间内。针对性“爆破”家用属性的新能源SUV产品,几乎可以说约等于“没有”。大红大紫的特斯拉、比亚迪,在这个价位区间内,对实用性的倾向还不够“纯粹”。而产品风格相对接近的,又或多或少,在品牌力、里程焦虑等问题上“败下阵”来。但是当我们把目标切换为传统能源(含48V轻混、HEV等)时,选项瞬间就多了起来。比如同级“钉子户”丰田汉兰达,终端足够给力的二线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XT6,又或是适当“牺牲”实用性,换来一线豪华体验的奔驰GLC等等。

铺垫到这里,就可以表明问题所在了。以3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来看,加上极为明确的家用属性,理想汽车的上限非常清晰,且有限。从中汽协统计的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数据来看。今年1-6月份,传统能源乘用车中,30-40万元级别的产品销量一共还有70多万辆。就算是极为粗放的,将这一存量以轿车与SUV对半分来预估,全年能够留给SUV市场的也不过就是70万辆左右的空间。更何况,宏观上来说,这块存量蛋糕既要与传统能源车型分享,还得面临新能源板块中,纯电动产品的瓜分。甚至微观上,30-40万元价格区间的SUV产品消费者,也未必都如理想汽车的用户画像那样“将家庭放在第一位”。这样算下来,一年还能有多少存量留给理想做文章呢?而那边,理想的产能算盘已经快打到40万/年的级别了。虽然李想本人辟谣过今年年销40万辆的目标,也算是给未来留下了一点继续讲故事的空间。然显然,这个空间并不那么吸引人。因为饼就这么大。

问题不是怎么走量,而是走量了或许也没效果

既然存量角度的天花板相对清晰,那么理想汽车转做增量可以吗?答案不是不可以,但是没必要。首先,为什么要做增量?原因不外乎增加总利润。如果产品走量,但反而拖累了现阶段的利润结构,岂不就是得不偿失?

落脚到理想汽车上来。一方面,套娃式的产品结构,极大程度摊薄了整车的开发、制造成本。在销量逐渐爬坡的阶段,更是将边际效应发挥到了新高度。另一方面,在单车成本,更明确地说,就是增程器、动力电池、底盘等维度。理想现阶段的产品线,已经争取到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平衡点。而且这种平衡,是在“牺牲”理想ONE的情况下,自下而上获取的。所以不太具备“开倒车”重新试探市场的潜力。所谓将毛利率提升至25%的目标,在动态平衡的大宗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下,理想汽车从自身产品线上谋求成本控制的余地其实并不大。

除了在省钱方面,无论体量还是单车利润,理想汽车都已经基本呈现出可视范围内的“天花板”。在花钱方面,理想汽车还呈现出只多不少的趋势。原因就在于要填增量的坑太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800V超充平台,以及背后有关纯电领域的底盘电池一体化、一体压铸等,一系列硬件领域的“补课”。甚至在充电桩方面的建设成本也不容忽视。毕竟,在开发纯电市场之后,还让自家车主与友商车主之间,为了“别人家”的充电桩发生争执,那就更不体面了。而在全新产品线的边际效应发挥之前,这一揽子硬件投资,无疑是只出不进的烧钱板块。何况,这还没有提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的建树。软件烧钱,那就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如此一来,理想汽车在光鲜财报的背后,却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原因,似乎也就比较清晰了。而理想的境遇,让我不禁想起同级别另一个霸主的故事。丰田汉兰达,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堪称同级车型的常青树。如果说2015年那波换代之前,丰田汉兰达算是“老天赏饭”。那么在当年与之前后脚推出的福特锐界,其实某种意义上,算是把汉兰达拉下了马。但在来势汹汹的锐界月销突破五位数的情况下,汉兰达还在那边温水煮青蛙的徘徊在月销8千左右。就这,丰田还要卡着那台备受赞誉的2.0T分配量,可不能亏待了自家的皇冠与雷克萨斯。

现在想来,彼时的丰田是没有能力在一开始就打垮锐界这个新生的竞争对手吗?其实现在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清楚。那么丰田真正的算盘,无疑是没必要把一块细分市场吃干抹净。因为汉兰达所面对的夹缝,一点也不比现在的理想宽敞。简单来说,就是下有CR-V,上有BBA。这种情况下,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做法,就是追求单车利润。只能说,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来看,追求极致当然是值得肯定的精神。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过度追求某一板块的极致,恐怕也容易带来老鼠掉入米缸里的效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523.html
长乐未央 内蒙古·烟火城墙 一砖窥千年
中菲南海交锋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金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