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乐上演 西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2 版)

5月20日,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承办的西藏传统民族音乐会《吉祥妙音》在西藏大剧院演出。音乐会上,西藏特色乐种轮番上演,彰显优秀传统民族音乐魅力。图为演员在音乐会现场演唱。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我要关于藏族乐器的资料,还要有用它演奏的音乐,急用

在西藏、内蒙古、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等地藏传佛教寺院中,流传著两种常用的宗教乐器,这就是刚洞和筒钦,并一直沿用至今。 刚洞,藏语又称冈林、扎令,汉族称法号、喇嘛号,从古代角类乐器演化而来,为藏传佛教法器之一。 管体多为铜制,也有银制的。 外形与大牛角相似,是名副其实的腿形号角。 规格不一,多由3节组成。 西藏拉萨市一寺院中的刚洞,全长45厘米,管体上细下粗,略呈弯曲状,下端喇叭口呈椭圆形。 管身装饰精美,外表镂刻出各种图案纹饰,近喇叭口一端镂龙头凸纹或天神头像,还镶有玛瑙或松耳石。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刚洞,用赤铜片制成,全长42厘米,管体外表镶有银饰,下端设有银环,系以黄色绸布为饰。 演奏刚洞时,用手竖执管体上端,气流从吹口进入而发音,无固定音高。 铜制刚洞发呜呜音,音色粗犷,音量甚大。 常同时使用两支吹奏,先轮流独奏,后再一起合奏(见下图),其乐有召神之意。 主要用於喇嘛寺院诵经音乐、羌姆表演和宗教仪式等场合,是藏传佛教大型寺院常用的宗教乐器。 筒钦,藏语又称拉东,蒙古族称毕利,汉语称大号、莽号,在藏族地区已有1100多年历史,16世纪又随藏传佛教一起传入内蒙古地区。 通体铜制,由上中下3节套接而成,不用时可将上中两节收拢到下节号管中。 筒钦有大小两种,小者长150厘米左右,大者长350厘米左右。 西藏萨迦县萨迦寺保存有一支珍贵的银制筒钦,长346厘米,喇叭口径28.5厘米。 青海玉树当卡寺的小筒钦最短,仅长131厘米,喇叭口径14厘米。 内蒙古喇嘛寺院的毕利较为长大,有的竟达495厘米,喇叭口径30厘米,可谓筒钦之最。 演奏筒钦时,一僧侣双手扶持筒钦上节,两唇紧贴号嘴送气发音。 在寺院里多将喇叭口置於地面、木架或经堂顶层正面的矮墙上,在广场或行进中演奏时,则由另一僧侣手提绳带或肩扛喇叭口站立或行进。 每支筒钦可发3个乐音,音高不一,音量洪大,音色粗犷、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一种所向无敌的气势。 每个寺院最少都有一对筒钦,较大寺院则有两三对或更多。 常用於诵经、羌姆等宗教活动、盛大庆典活动或在节日前夕吹奏,多使用两支同时演奏(见上图)。 在藏族地区,筒钦常与嘉令、神鼓、布哉等乐器一起演奏。 目前,在西藏拉萨哲蚌寺和大昭寺里,还保存有极为珍贵的筒钦乐谱,藏语称养义。 经常吹奏的专用乐曲有《额岗哈节》和《简乃斯》等。 在世俗音乐活动中,筒钦用於寺院所属的藏戏团的演出中。 又称“木聂”或“占木聂”。 藏族较古老的弹拨乐器。 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 因有六条琴弦,汉族称为“藏族六弦琴”。 音色浑厚、响亮,是西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独奏。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1300多年的松赞干布时期以前,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 札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从古代壁画上,可见到既有用手拔弹的札木聂,也有用弓拉奏的札木聂。 《辞海》:“札木聂,……形制大小个一, 琴身木制,共鸣箱似切开的葫芦状,以蛇皮或羊皮蒙面,琴杆较长,无品,张六弦,相邻两弦各为一组,分三组,按四度关系定弦”。 从古至今,札木聂一直保持古朴的造型。 琴头向后弯曲成半弧形,左右两侧各有三个卷弦的弦轴,琴头一般无饰,也有的雕刻成龙头。 琴杆细而长,表面即是按弦的指板,下面连接着木制半葫芦形的共鸣箱。 琴箱上部较小,呈棱形,下部较大呈圆形,蒙以蟒皮或羊皮。 张6条(三组)丝弦的,定弦由低至高分别为(a 、d1、 g 1)。 弹奏时将琴持在右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拔子弹奏,发音浑厚、响亮,和三弦音色相似。 以前,札水聂只有一种,经过改良,高、中、低音札木聂俱全,满足了演奏不同乐曲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改革的低音拉弦札水聂保持了原有的民族风格,扩大了共鸣箱,缩短了琴杆,在琴箱中设置一层薄腹板并支有一个音柱,采用轨道式琴马。 发音均匀、纯净,低音浑厚、高音明亮,显著地丰富了民间乐队的低音声部。 囊玛(意为“内府乐”)是藏族古典歌舞艺术形式,乐队配备比较灵活,但礼木聂仍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有时还要使用两支同时演奏。 堆谢是在西藏广泛流行的民间歌舞,通常为集体歌舞形式。 舞时常以脚踏地面发出踢踏声,故汉族称其为“踢踏舞”。 扎木聂是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经常只用一支札木聂伴奏。

怒族传统乐器,古老弹拨乐器达比亚

怒族是我国人口相对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多个民族交错杂居,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怒族文化中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达比亚。

达比亚又称“达边”,是怒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多用于独奏或民间歌舞伴奏,当地汉族人称“怒族琵琶”。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兰坪等地。“达比亚”是怒语,傈傈族称之为“其布厄”。

据怒族老人云:“达比亚”是怒族古老的乐器,别的民族所用者,包括傣族玎琴,都是由怒族传去,达比亚虽有琵琶之称,但其形制唐琵琶要古老,唐琵琶在传入之初已有品位,而达比亚至今无品。

达比亚通体用木制成,三角形或梨形音槽,有柄,颈微屈,颈端四轸,系同等粗细四弦,系4条羊肠弦,现多改用钢丝弦。正面蒙以松木薄板,其上开有若干小圆形出音孔。以琴颈作为指板,不设品位。

达比亚在演奏时,琴头向左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弹拨。音量较小,音色明亮柔和。因演奏曲调不同而有多种定弦法,以中间两弦奏旋律,外边两弦配以和声衬托。

达比亚多用于独奏或民间歌舞(如琵琶舞)伴奏,在当地的歌舞中,乐手们兴之所至,往往会改变持琴姿势,把琴举过头顶,反持于右肩上歌舞,颇具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形象。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他们的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

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可以“弹”,他们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藏戏》的主要内容

《藏戏》是西藏地区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人类生活经验、西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戏剧内容以唐古拉山脉为背景,以卫藏历史为线索,叙述了朗杰部落首领卓玛、仁青活佛、当地官员、商人以及各类生民之间的爱情、友情、仇恨、纠纷等情节。戏剧中具有浓厚的藏族民间色彩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描绘了降魔、祭祀、神话传说等各种形式的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

同时,《藏戏》还展示了西藏传统农业、畜牧业、贸易业等方面的生产生活,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等情况。

藏戏集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多种民间文学艺术与宗教仪式乐舞为一体。每逢雪顿节、望果节、达玛节、藏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节日,都要举行大型藏戏汇演。

常演剧目有“八大传统藏戏”之称,演出一般分为“顿”(开场祭神歌舞)、“雄”(正戏传奇)和“扎西”(祝福迎祥)三个部分。其表演手段高度程式化,有唱、舞、韵、白、表、技“六技”。

藏戏的历史意义:

1、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藏戏》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包括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通过戏剧形式传承和弘扬了藏族文化。

2、维护西藏文化多样性: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丧失。《藏戏》通过文艺形式的传播,维护了西藏文化多样性,保护了西藏文化的独特性。

3、反映民间生活与社会风俗:《藏戏》描绘了藏族民间生活、社会风俗、历史事件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展示了西藏地区的文化面貌,丰富了我们对于西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4、丰富中国戏曲文化:《藏戏》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发展为中国戏曲文化添砖加瓦,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的内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579.html
巴尔韦德深情致敬克罗斯 我成为今天的我 有一部分是因为你
大赛足球不同&amp 他值得冒险 欧文 非常惊讶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