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打开新市场

京剧演员

开启北京驻场演出

豫剧打开新市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7 版)

豫剧《程婴救孤》选段“无情棍打得我皮开肉绽”、曲剧《李天保》选段“满天乌云风吹散”、宛梆《打金枝》选段“等驸马回宫摆宴席”……5月16日晚,位于北京的河南大厦小剧场里,名段接连上演,名家联袂登台。从当天起,“京园有戏”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进驻河南大厦,此后这里每月都将上演3场演出。

此次驻场演出的启动,为豫剧名家李树建的“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计划画上了一个阶段性句点。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拥有近300年历史,全国共有167个专业豫剧院团,民营文艺院团达到了2100多个,号称“十万大军”。从业人员之多,流布地域之广,居全国地方戏剧种之冠。然而,豫剧的影响力虽然辐射全国,主阵地却始终在河南。

“戏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城市演出送票的多,买票的少。”李树建说。

在李树建的努力下,今年1月和2月,豫剧沉浸式小剧场抱着“守住老观众,打开新市场”的目标,先后进驻上海豫园、河南艺术中心。驻场演出以豫剧为主,其他多个剧种参与;参演节目不限地域、不限剧种;参演人员不限年龄、不限流派;舞台大胆革新,演员从小剧场的各个角落出场,与观众巧妙互动,甚至让观众成为“演员”。演出以更加青春的姿态,推动传统文化吸引年轻观众。

探索中,风险与困难俱存,李树建说自己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抱着脱一层皮的思想准备”,希望和广大戏曲人一道,让豫剧脱胎换骨。

此前无论是上海还是郑州的驻场演出,前几场大都由李树建领衔主演,步入常态化之后,就将舞台交给年轻演员。这些演员中既有李树建的徒弟,也有其他流派的弟子,甚至不是唱豫剧的演员。用李树建的话说,“只要您是从事戏曲工作的,我甘当绿叶。我从舞台到讲台,从前台到后台,就是为了给培养新秀站台”。

“600年前昆曲进京,300年前徽班进京,如今豫剧进京驻场,我们称之为进京赶考。”李树建坦言,进京赶考不容易,但他有信心,“古老豫剧突破传统观演关系,在环境式、沉浸式的剧场内,驻场演出与文化消费结合,融入都市人的休闲生活,相信会带来别样的风采。”


河南戏曲河南戏曲有哪些

1、河南有什么戏剧2、河南戏曲有哪些?3、河南有哪些戏曲种类4、河南有什么戏剧?

河南有什么戏剧

河南的戏剧有豫剧、曲剧、越调、宛梆。

1、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3、越调,是河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

4、宛绑,是一个河南省稀有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在唱腔音乐上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且变化较多。宛梆唱腔音乐属板腔体。它的主弦和秦腔早期主弦一样,琴杆粗且短,高一尺半左右,琴筒用香椿木作料, 中间掏空,呈椭圆形,筒面用薄木板粘合,弦用牛筋,里外弦序63,发音高锐,以软弓子二嗡低音京胡为二弦。

河南戏曲有哪些?

问题一:河南戏曲都有哪些种类? 5分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河南戏曲,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互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问题二:河南有哪些出名的戏曲?自然戏曲是 豫剧,但是具体上还有很细的划分,[很高兴为您解答啊,下面河南戏曲我慢慢打字,一定要采纳啊!]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郸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问题三:河南都有什么戏曲?好多!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问题四:河南豫剧有哪些?传统剧目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豫剧传统剧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后,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

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

移植演出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李树建

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摄制成戏曲影片,对豫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问题五:河南有什么戏剧?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这些剧种都有属于戏曲大家族,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

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地方大戏多演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社会问题的剧目,并不能否认它同样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剧目。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中民主意识的增长,反映普通人悲欢离合的剧目还在不断增加。而地方大戏在上演此类剧目时,也往往行当较全,矛盾冲突较为尖锐,情节较为复杂,场面也较为庞大。

所谓地方小戏,是多演表现家庭纠葛、生活情趣的戏。它以小生、小旦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二小戏”或“三小戏”。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近80%是产生于清代。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原来风靡全国的大剧种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民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戏剧种;“雅”就是“雅部”,指昆曲。河南为数众多的地方戏剧种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1956年底,河南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这是一次河南地方戏的大展览、大检阅。23个剧种,演出93个剧目,真可谓百花争妍,一片繁荣。多年来,尽管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也曾遇到过不少曲折和艰难,但它是扎根于民众的艺术,一直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戏曲

进入80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所以,我们把从乾隆年间到清代末年这一段时期叫作河南梆子的产生和成长期。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南梆子进入了成熟时期。1914年,有一个戏班叫义成班,班中有个名演供叫时倩云,进入了开封羊市街普庆茶社演出。别轻看了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所谓普庆茶社,就是当时的茶园兼戏院的娱乐场所。原来的梆子戏都是在乡村的广场高台上演出,这次演出,算是进入城市戏院的开始,此后由小戏院到大戏院,逐渐扩大了梆子戏的影响,提高了......

昆曲

问题六:河南有那些戏曲剧种?著名的有哪些?河南戏剧:河南为“曲艺之乡”,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耿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豫东调、四平调、豫东琴书、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问题七:河南戏剧都有哪些剧种? 30分 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

问题八:河南豫剧有哪些?豫剧: 吴新平的戏曲电影《包青天》,马金凤的《对花枪》和《花打朝》,刘忠河的《打金枝》,任红恩的戏曲电影《我爱我爹》,小白鞋说媒.....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等。

问题九:河南戏曲有哪几大剧种?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梗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问题十:河南的地方戏主要有哪些?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等。这些剧种风格各异,迥然有别。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

河南有哪些戏曲种类

河南河南戏曲的戏曲种类有越调、柳琴戏、坠剧、二夹弦、怀调、落腔、豫剧、曲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大平调、宛梆、怀梆、道情戏、四平调等。

豫剧

1、豫剧: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河南戏曲,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河南戏曲,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河南戏曲,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河南戏曲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2、越调:越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3、曲剧:河南曲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的河南曲剧,于1926年经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舞台,发展为戏曲剧种。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传播极快。

4、宛梆:宛梆是一个河南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

5、坠剧:又称称坠子戏,是一种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因其以曲艺坠子书的曲调为基础而发展形成,故得名,现全国仅有两家专业坠剧团体,河北深泽县深泽坠子戏剧团、安徽宿州市坠子戏剧团。

河南有什么戏剧?

一、豫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戏曲,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河南戏曲,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河南戏曲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二、越调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扩展资料

豫剧四大板式河南戏曲:

【二八】,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

【慢板】,也作【三眼】。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

【流水】,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连板】等。

【散板】,也作【非板】、【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

越调主要流派:

【上路】,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

【下路】,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

【南边】,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南阳越调比较相似。

关于豫剧的发展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 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蜂庄的姑爷》、《老子·儿子·弦子》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 ⑥6(朱华)●评点豫剧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由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相互融合,再到艺术家多种风格的形成,正好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河南戏剧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 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能够在它成熟后的百年之内覆盖全省城镇山乡,流布全国16个省区,拥有其他剧种在数量上无法相比的从业人员和观众。 这主要得力于它那自然质朴的风格、生活化乡土化的特点、鲜明强烈的节奏对应了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今天,豫剧虽然仍被众多民众喜爱,但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问题:观众人数减少,剧团生存困难;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队伍青黄不接,文化和艺术素质与时代需要差距太大;对豫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上的把握,继承和改革都比较盲目;虽有《梨园春》和其他业余演出显示的热闹氛围,但缺乏真正受观众欢迎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作品。 河南戏剧界应尽快加强队伍培养,加强对豫剧的研究,努力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这一河南人引为骄傲的地方戏剧种继续保持旺盛生机。 豫剧诞生之后,除了叫“河南梆子”,还有“河南呕”、“靠山吼”的别名。 随着时间的流逝,别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豫剧早期的个性色彩,却依旧保留在这些名字中。 豫剧早期的演唱,常常在尾音翻高8度,发出“呕”声,所以,豫剧又叫“河南呕”。 豫剧的“呕”声,我们今天已经听不到了。 不过在其它梆子声腔的戏剧中还保留着。 例如怀梆和宛梆中的“呕”声,至今仍为本剧种的观众所喜爱。 豫西山区,豫剧多在山势较平的地方搭台演出,当地称为“靠山吼”。 大山做后台,艺人仰天一吼,震人心魄,烦恼、忧愁一扫而光。 原来的豫西调也有“呕”声,但是豫剧的“呕”声到民国初期就不再受欢迎了,豫东演员桑殿杰率先把豫剧的“呕”声革除了。 桑建修:桑殿杰是我父亲,出生于鹿邑县一个书香门第,他天生爱戏, 专门离家到商丘白庙集科班学习旦角。 后来我也到那里学习旦角。 当时,班主常常安排我与父亲对戏,观众称我父亲是“老白菜心”,称我为“小白菜心”。 父亲文化水平较高,经常修改、创作剧本。 革除豫剧的“呕”声,是父亲对豫剧的一大贡献。 本来女性扮演女性角色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豫剧诞生之初的艺术天空,却是由清一色的男演员开辟的。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导致整个清代豫剧中的女性角色,只能由男演员来扮演。 谭静波:在清朝末年,女性不能公开露面,唱戏的被看作是下九流。 女演员登台,是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想的传播而发生的。 当时,女性有了更多与男性平等地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 于是,一些思想开放的人士,开始大力主张女性登台。 此后,顾锡轩又让五个义女顾爱荣、顾秀清、顾秀梅、顾秀华、顾秀兰登台。 当地流传有“顾家戏,顾家厢,还有顾家六姑娘”的说法。 对恩师和大师姐几十年的缅怀,使这位老人感慨万千,就在向我们讲述了这段往事后,第二天上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女演员的表演多姿多彩,吐字清晰悦耳,韵味悠长,很快得到了观众的欢迎。 十几年后,马双枝、王润枝、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一大批女演员相继登台,使得以阳刚著称的豫剧,增添了不尽的妩媚。 采访马金凤:当时女演员登台演戏阻力很大。 马双枝是我的老师。 她是开封曲兴集胡毛寨村人,8岁就跟着继父学唱坠子。 17岁才改唱豫剧,仅学习14天就在相国寺永安舞台挂牌演出,在《花打朝》中扮演七奶奶,“吃席”这一场戏,她从生活素材中提炼表演动作,把吃鱼演的夸张传神,惟妙惟肖。 观众还为此编了一个歇后语:“马老双吃鱼——得手”。 我后来演出此剧,从老师那里受到很大启发。 谭静波:原来是以“红脸”挑大梁,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一个剧团的主要人物称为“唱红脸的”。 随着女演员的日益增多,“红脸挑梁”慢慢让位于旦角挑梁,人们常说“吃包子吃馅,看戏看旦”。 剧团的剧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是以忠奸戏、公案戏、征战戏为主,逐渐变成以生活戏、情感戏、家庭戏为主。 女演员登台的变革,使豫剧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也产生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 豫剧打开了一扇门,接纳了女性。 尽管这使得豫剧表演团体的角色体制发生了转变,但是豫剧的豪放品格,却一直延续下来。 演员由男角向女角转变,是豫剧变革的前奏。 随后,在时代的紧锣密鼓声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推进豫剧的改革。 刘景亮:豫剧除了自发的改革,还有整个社会明确倡导的改革。 这种改革规模较大。 一般来说,这样的艺术改革都是发生在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重大变化的时期。 在二十世纪,豫剧的这种改革就发生过三次。 伴随着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开封于1918年和1919年分别成立了“新声社”和“青年学会”,出版了《心声杂志》及《青年》半月刊,提倡“新文化”、“新道德”。 这些运动的蓬勃开展,酿成了豫剧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 1914年,豫剧义成班进入羊市街普庆茶园演出,由此拉开了豫剧发展史上,演出舞台由乡村草台向城市剧院扩展的序幕。 紧接着,众多班社争相涌入城市戏院演出。 1922年,豫梆韩小丹戏班由洛阳来郑州长发戏院演出,女演员王金枝主演《日月图》,观众争相观看,竟将戏院挤塌。 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 豫剧走进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从乡村草台到城市戏院的变更,是豫剧文化环境的变更,一时间,交流对象及交流空间都变了。 由于豫剧面对的大都是农民,在表现人物时,常常采用农民家长处理家务事的方式,把帝王将相农民化,早期,某些豫剧中的演唱,就超过了限度,变得相当粗俗。 豫剧进入城市,崭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使她开始与原来的粗俗成份脱离,逐渐向戏曲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靠拢。 韩德英:1927年,在冯玉祥主持豫政期间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第二年,又颁发了一系列规定。 包括豫剧在内的所有戏曲演员,都要在训练班接受培训,结业后才能演出。 训练班中,有专人审查剧目,做出能否上演的决定。 这次改革,有一批知识分子加入了豫剧队伍,如樊粹庭、王镇南、张介陶、蒋文质等。 他们为豫剧的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樊粹庭,河南省遂平县人。 出生于1905年,14岁就学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来这个学校改为中州大学。 樊粹庭就读于该校期间,经常出入剧院,拜会著名戏剧演员。 他还是学校国剧队队长,曾多次在学校粉墨登场,演出《失空斩》、《捉放曹》等剧目。 1934年底,樊粹庭邀请陈素真、赵义庭、黄儒秀、张子林等,在开封正式成立了豫剧史上第一个正规剧团——豫声剧院。 抗战爆发后,改名为“狮吼剧团”,表示对敌斗争的意志。 樊粹庭与陈素真合作创作了一批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剧目, 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后来,这些剧目被统称为“樊戏”。 樊粹庭说,我的观众就是推车的、担担的、箍漏锅的、卖蒜的,这形象地说明了樊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直到今天,樊戏剧目仍然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漯河市豫剧团整理改编演出的樊戏剧目《麻风女》,是该团的常演剧目,参加映山红艺术节的演出,观众一片喝彩。 戏曲作家、导演、戏剧活动家王镇南,也是这次豫剧改革的引领者。 1937年,他将《西厢记》改编为六部,豫剧界称之为“六部西厢”。 此次改编,既保留了原作的精华,又根据豫剧的特点对原作进行了创新。 在此剧中,主演常香玉把豫西调与祥符调有机结合,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红娘的形象,使此剧常演不衰。 特别是《递简》、《拷红》,经过不断修改,至今为观众喜闻乐见,被不少豫剧演员所继承。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场豫剧改革没能继续下去。 兵荒马乱的岁月,不少剧院毁于炮火,大量豫剧班社解体。 但是,在解放区却建立了一些剧团、剧社,开展了一些戏曲改革活动。 华北版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按语指出:“中原梆剧改革已经开始进行,并获得初步成绩。 ”这预示着豫剧改革的新时代就要到来。 新中国的诞生,使豫剧散发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彩! 韩德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下达文件,确立组织机构,进行了包括“改人、改制和改戏”的三改运动。 改人就是要改变戏曲艺人的旧思想,树立新思想。 改制就是要废除旧戏班中的一切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制度。 改戏是三改的落脚点,要使所有的演出剧目具有健康的思想,优美的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 此次戏剧改革是豫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戏剧改革。 实施戏曲改革后不久,豫剧的面貌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河南省人民剧团改编演出的《白蛇传》,在郑州连演了48场。 这个剧目一直是许多豫剧团的保留剧目,它芬芳的艺术气息,长久地回荡在大众的心田。 关朋:三改时期对剧目的改革十分注意思想性的传达。 这既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豫剧本身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前,豫剧很不景气,有一次,一个剧团在郑州演出,仅卖票7张,只得停演。 一些剧团为了吸引观众,努力在表现形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在机关布景上绞尽脑汁。 那时在《青衣女侠》、《荒江女侠》、《白蛇传》等剧目中,常常根据机关布景的结构情节、设计人物,在舞台上制造腾云驾雾、波浪行舟、活龙吐水、二蛇相搏等奇幻场面。 但是,这一切仍改变不了戏曲的困境。 所以,三改时期注重思想性,强调表现民主思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传统的优秀道德是正确的 传统的豫剧剧目《香囊记》,是一个表现悲欢离合的情节戏,其主题并不明确。 在三改中改编的《香囊记》突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重点塑造周凤莲的形象,情节也围绕周凤莲转,增加了“议亲”、“坐轿”“探病”、“见公婆”等情节。 人物、主题、情节融为一体,好听又好看,颇受欢迎。 通过“三改”,豫剧的艺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许多班社得以恢复,这与党和政府对豫剧艺术的呵护和关怀是分不开的。 1951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发起用义演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动,将豫剧艺术家的爱国热忱推向高潮。 自1951年8月7日起,她亲率香玉剧社成员,利用半年时间,共演出156场,收入全部捐献国家,圆满完成捐献战斗机的义举,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西北文联的嘉奖。 常香玉、赵义庭主演的《破洪州》,经毛主席亲笔写信推荐给周恩来总理进中南海演出,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演出。 一个艺人一出戏,让共和国的领袖惦念并安排演出是极其罕见的,这也是一种艺术的荣誉,这说明,这项艺术与祖国、与人民血脉紧紧相连。 豫剧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发生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 。 这时,改革的春风为神州大地带来了布满阳光的绿色生机。 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获得了应有的解放。 社会心理和民众的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开放。 “三改”之后,以崭新面目出现的一大批剧目,大大扩大了豫剧的影响,豫剧队伍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1956年底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豫剧获一、二等奖的演员就有74名,获一、二等演出奖的剧目有12个。 在思想的禁锢取消之后,人们对戏曲的需求突然极大限度膨胀起来。 只要一听说演戏,观众就会蜂拥而至。 对观众这种心理的巨大变化缺乏应变准备,致使豫剧由峰顶跌入低谷。 一时间城市剧院“门庭冷落车马稀”。 尽管豫剧在全国各大剧种中的上座率仍然名列前茅。 然而,戏曲危机的寒风,仍然使群众基础深厚的豫剧感到了生存的艰难。 八十年代改革,是由整个戏曲陷于困境的局面决定的。 此次改革,政府只在剧团体制方面以文件的方式提出参考意见,而对艺术本身的直接干预较少,改革者自身比较宽松自由,打破传统的探索也日益增多。 1985年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的《牡丹的传说》,不论编剧、还是表演和音乐,都离传统的豫剧形式较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豫剧改革,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为了适应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心理,豫剧创作者努力强化戏剧节奏,争取使豫剧和时代合拍。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的《春秋出个姜小白》,表现齐桓公姜小白重用三次谋杀他的管仲,情节大起大落,曲折跌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这次改革,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 这一时期创作的豫剧《包青天》中的包拯的性格塑造,就更加符合人物身份,情感传达也更为准确细腻。 由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欣赏戏曲的时候就更加讲究舞台的观赏性。 豫剧舞台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改进,大胆使用一些现代科技的手段和现代物质材料美化舞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司文郎》,周口地区豫剧团演出的《西湖公主》,堪称典范。 豫剧在这场改革中,特别注意借鉴其他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王清芬演出的《大祭桩》,借用了一些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 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演出的《风流才子》,在整体风格上就吸收了南方戏曲的抒情委婉风格。 加强心理刻画,也是这场豫剧改革的一个课题。 这一时期的豫剧创作,尽量简略事件过程,大量刻画人物心理。 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的《金沙滩》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与时代同步的改革,使豫剧的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但是,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曲危机的存在,尽管豫剧界的有识之士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豫剧仍然未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们有理由相信, 紧随时代步伐、聆听人民呼声的豫剧奇葩,必将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彩。 一个剧种的繁荣兴旺,离不开具有深厚艺术功力、卓越创造才能、在观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艺术家的贡献。 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早期豫剧艺术家的创造已经作为艺术手段、剧种神韵被继承下来。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法亲眼看到他们那天才的表演和聆听他们优美的唱段,但是,我们从昔日珍贵的资料里,依然可以领略各流派掌门人的绰约风采和他们的辉煌业绩。 说到当代豫剧艺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流派纷呈,群星灿烂! 专家周虹:清代末年,豫剧有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地域流派。 她们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艺术背景下产生了融合,这是一大进步。 在流派的相互融合中,一些具有艺术天才的演员努力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成为广大观众关注的豫剧明星,而一旦这位明星的艺术风格被众多豫剧演唱者追随、模仿,便形成为一个豫剧流派。 豫剧流派的区分,更多的是群众意志,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科学界定。 有时会把具有独特风格、较高威望,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模仿群体的艺术家也称为一个流派。 有的艺术家风格极为独特,很难学习,就不大容易形成流派。 解放前,豫剧并没有形成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豫剧的繁荣发展,演员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多,一些豫剧明星的演唱风格为众多演员模仿,就有了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 这些流派和具有成熟风格的艺术家们,以特有的独创性唱腔和塑造的光辉艺术形象,使豫剧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此,豫剧进入到一个百花争艳、众声合鸣的季节。 专家荆桦:人们在谈论豫剧流派的时候,总是首先说到“常、陈、崔、马、阎”,指的就是“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 在豫剧史上,常香玉这个名字恒久地散发着的艺术芬芳。 她是一位卓越的表演家和演唱家,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是对豫剧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代宗师。 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9岁学戏,开始学唱豫西调,曾拜豫西的豫剧名家翟燕身、周海水为师。 初学花旦、小生、武生,后来专习旦角,并以韵味醇厚、声腔优美而著名。 成名后,又学了 “豫东调”、“祥符调”和“沙河调”,并吸收曲剧、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的音乐语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演出的《花木兰》可以说是誉满全国,《红娘》、《断桥》、《大祭桩》广受豫剧观众的喜爱,不少常派弟子亦因演出这些剧目成名或获奖。 专家朱超伦:常派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声腔上,也表现在她的所有演出剧目和塑造的艺术形象上。 其唱腔更具特色,朴实、新颖、自然、独特,既激昂慷慨又细腻委婉,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感和节奏感。 与常派艺术相比,陈素真所创立的陈派好像缺乏阶段性的轰动效应,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豫剧界,陈素真却一直享有“豫剧皇后”,“豫剧梅兰芳”的美誉,她是一位唱腔和表演均达到一种极至的豫剧大师。 专家石磊:她演出的大量樊粹庭先生创作的剧目,如《麻风女》、《洗涤血》、《义烈火》等,她演出的《三上轿》、《宇宙锋》、《春秋配》、《洛阳桥》等影响深远,至今被一些陈派弟子和陈派爱好者保留演出,广为传唱。 石磊:陈素真在唱腔上宗祥符调,但又不拘泥于祥符调。 30年代她就吸收了一些豫西调的音乐素材丰富充实祥符调的音乐唱腔。 她的唱腔雅致、俏丽、清新,有意蕴、耐品味。 陈派艺术在表演方面对豫剧的贡献尤为突出。 陈素真精心学习研究了做功戏、武打戏,她身段动作优美规范,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水袖功夫堪称一绝。 豫剧崔派艺术的创始者崔兰田,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有“豫剧兰花”、“豫剧程派”之称。 在豫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荣誉。 她11岁就进入周海水的太乙班学戏,宗豫西调,演过须生,小生,擅长老旦,精于青衣,是豫剧唱腔艺术中委婉、含蓄、凄美风格的典型代表。 专家耿玉卿:她演出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豫剧界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 崔兰田的唱腔低沉委婉,细腻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擅长于塑造悲剧形象,是崔派艺术的突出特点,也是崔兰田对豫剧艺术的最突出的贡献。 热闹红火、激昂慷慨的豫剧,是以演出正剧、喜剧为优势的。 但自从有了崔派艺术,使豫剧在演出悲剧方面亦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那种愁肠百结、悲悯情深的曲调,寄托了无数人的爱恨情仇。 专家范立方:崔兰田的唱腔间区跳度大,对比鲜明,节奏强烈,具有感染力,又让人回味无穷;归韵多入鼻腔和胸腔,显得内在、凄婉、深沉;多以下滑间、和上下二度回区倚间作为唱腔结尾,能够准确强烈的表现人物凄婉缠绵、悲哀痛苦的情感情绪。 听到这高亢、嘹远的嗓音,看到这千军竞发的场面,国人很少有不知道这出戏的,这就是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 观众把马金凤的演唱艺术称之为豫剧“马派”。 在《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中,豫剧艺术家马金凤塑造了一个既是贤妻良母、又是英勇威武的元帅穆桂英形象。 这个形象在戏曲行当上称为“帅旦”。 而帅旦这个行当也是马金凤的创造,她融青衣、刀马旦、武生的行当为一体,刚柔相济,威武豪迈。 耿玉卿: 除了《穆桂英挂帅》,大家都知道“一挂两花”是马派的代表作。 “一挂”当然是《穆桂英挂帅》,“两 花”指的是《花打朝》和《对花枪》。 这些剧目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马金凤被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誉为“洛阳牡丹”。 从这一美誉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马派艺术的喜爱,也可以看出马派艺术雍容华贵、典雅靓丽的艺术特色。 1953年,马金凤在上海演出时,曾受到梅兰芳先生的悉心指点,根据梅先生的意见,马金凤对《穆桂英挂帅》做了认真的修改。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京剧的神韵。 耿玉卿:马金凤的唱腔属于豫东调。 在豫剧演唱中独树一帜。 音质圆润纯净,清脆悦耳,吐字清晰真切,干净利落,行腔自然松弛,舒展娴熟。 以小嗓为主,多在中间区运行。 旋律很少做大的跳跃,很少甩腔,字多腔少,节奏平称。 很符合河南人干脆、利落、爽朗的性格特点。 这是马派唱腔为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马金凤今年82岁了,她是“五大名旦”中惟一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家,对自己豫剧事业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使她依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活力。 方可杰:豫剧一向以粗犷豪放、大气磅礴为其突出特征。 但是任何粗犷的艺术都有其细腻的一面。 这样才能刚柔相济,符合艺术的辩证法。 豫剧艺术家阎立品创立的豫剧“阎派”艺术,突出地表现了一种细腻委婉的风格。 “阎派”在闺门旦这一行当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阎立品在《游龟山》、《碧玉簪》、《西厢记》等剧中塑造的胡凤莲、李秀英、崔莺莺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特别是经她修改和演出的《秦雪梅吊孝》至今盛演不衰,不仅是阎派弟子的保留剧目,还是在演员比赛、戏剧晚会中常常看到的演出节目。 1954年,梅兰芳大师破例收阎立品为徒。 在梅先生的点化下,阎立品的艺术更增强了典雅品格和都市气息。 阎派艺术的含蓄委婉、典雅细腻,正是不少豫剧剧目中所欠缺的。 一种粗犷豪放的艺术,只有融入这种含蓄细腻的艺术成份,才更有助于她的发展和进步,达到和谐完美的至境。 方可杰:阎立品扮演的闺门旦常常是举目半转轮,出语半张唇,抬袖半掩面,举步半提裙。 表演质朴,不失俊雅,表演妩媚,不失端庄。 特别注意在“内在情感”上下功夫,常常是“为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 ”她在《蝴蝶杯·藏舟》中的表演,堪为细腻、委婉的楷模。 为众多弟子所继承。 豫剧的“五大名旦”及众多风格流派,都是豫剧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六、七十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大流派唱腔深入观众心中,飘荡在中原大地,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景,更是戏曲艺术不朽的乐章。 豫剧观众把五大名旦称之为豫剧的五大流派。 很多人认为,桑振君是与五大名旦齐名的豫剧艺术家,桑振君长期从事豫剧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弟子,有不少追随者,应该称之为“桑派”。 桑振君6岁跟随母亲学习演唱河南坠子,9岁学唱豫剧。 坠子的板式比较单纯,在演唱时特别重视嘴皮工夫。 她的坠子功底实际上对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她的唱腔属于祥符调,口齿伶俐,字乖音巧,她所创造的偷、闪、滑、抢和离调唱法被认为是豫剧演唱技巧的一绝。 其演唱的《对绣鞋》、《桃花庵 》、《秦雪梅观文》等剧目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豫剧光彩夺目的历史进程中,旦角所呈现的艺术魅力显著而弥远,与此同时,男生角的唱腔在观众心目中也树起了猎猎大旗。 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创立的豫剧唐派艺术,是一个艺术特色非常突出的派别。 很多豫剧观众都能从那独特的二本腔中听出“唐派”的韵味儿来。 在20世纪30年代,唐喜成学艺于长葛的万乐剧社,先后在许昌、开封、郑州、襄县等地演出。 他属于融合了祥符调和沙河调的一位豫剧艺术家,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三哭殿》、《辕门斩子》、《南阳关》等 。 唐喜成虽然是二本腔演唱,但不同于旦角的“假嗓”。 没有脂粉气,充分表现了阳刚之美,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南阳关》中扮演伍云召,根据人物性格需要,其唱腔呈现出激越悲凉的味道。 在《三哭殿》中,他扮演李世民,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情有理,苦口婆心,要像一位家长一样处理难以摆平的家务事。 其唱腔刚柔相济,洒脱飘逸。 多年来,唐派艺术在观众中非常流行。 不管在专业演员中,还是在戏迷群体中,人们可以随时听到豫剧唐派高亢明亮的唱腔。 刘忠河是成长在豫东地区的表演艺术家,其唱腔以本嗓为基础,行腔酣畅,自成一派,深为农民群众欢迎。 在80年代中期,有一出独具特色的豫剧剧目,让千百万观众为之倾倒,许多人在茶余饭后谈论剧中情节,交往中常常引用剧中词汇,该剧还成为人们看待官场与民间事理的尺度,这就是《七品芝麻官》,剧中县官艺术形象的扮演者是牛得草,牛得草扩大了豫剧丑角艺术在全国的影响。 牛得草自幼以乞讨为生,10岁学习豫剧,勤奋好学,功力深厚,曾受京剧名丑萧长华指教,其表演丑而不俗

豫剧音乐剧花木兰_浅析豫剧音乐剧的成功融合

剧种

众所周知,音乐剧是舶来品,面临着如何“民族化”的问题,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在做着不懈努力。 面对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外来艺术,继承这一艺术类别独特的表现手段,同时也要努力探索该艺术种类的内在创新要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不仅要扎根民族土壤、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挖掘符合我国文化精髓和民族思想感情的素材,更要着力研究如何在保持该艺术类别特质的同时,使之与当代文化相结合,真正实现传统神韵与时代气息的有机结合。 由郑州师范学院和河南省豫剧一团联合创演的改编剧目豫剧音乐剧《大别山的女儿》就向我们分享了这种尝试和成果。 对于豫剧、音乐剧成功融合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总结的借鉴和启示。 一、合作创演的启示 经典剧目《党的女儿》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和歌剧,深受观众喜爱。 2009年,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河南省豫剧一团与郑州师范学院共同将《大别山的女儿》搬上豫剧音乐剧舞台。 《大别山的女儿》采用了较完整的音乐剧结构,具备主流文化的显著特征,在挖掘了豫剧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巧妙结合声乐的诸多元素,在服装、舞美等方面也充分运用了现代元素。 一经上演就受到观众欢迎,至今已演出了近百场,曾先后在“香玉大舞台”、 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等地演出,并入选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作品。 该剧是由河南省豫剧一团最优秀的艺术家和郑州师范学院共同创演完成的,创作团队中包括剧团演员和在校师生,其中高校师生比占85%以上。 这种从校园走向校园(走进北大燕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又通过媒体走向广大群众,尤其是在80、90后学生心灵深处生发开花的演出形式,无疑是一次极有借鉴意义的尝试。 值得称道的是这种高校专业学生和专业剧团的有效合作,也是当前专业剧团深入文化市场和高校学生尽可能接触社会的成功典范。 观看演出的无论是师生、市民、战士或是专家、学者等都无不为之动容,赞叹有加。 在观看演出后出现了很多感人场面,当晚在北大演出后的观众见面会上有一位佩带大将军衔的老军人泪眼婆娑地说:“我就是‘党的女儿’”,接着讲出了自己和剧中的“小娟子”的相似遭遇,在场的演员、观众还有媒体记者很多人都当场落泪。 该剧上演后还广受专家和媒体关注,《光明日报》同时刊发《红色经典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一文,高度评价该剧,认为该剧将戏剧和音乐剧相结合,在推动戏剧现代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总政歌舞团著名指挥家、歌剧《党的女儿》的指挥刘森在看了演出后指出,这是《党的女儿》继以小说、电影、歌剧艺术形式之后的第四种艺术形式,十分难能可贵。 原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颜振奋、中央民族大学教研室主任李佩伦、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为民、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杜高等艺术评论界及教育界专家观看该剧后对该剧都有较高评价。 二、经典的继承发扬 继承就是继承传统经典的精髓,而不是要继承表面形态。 如果这种继承在新时期有新的意义,就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具有新的艺术效果。 该剧的创作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追求,即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大胆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只有这样,艺术品才有将传统神韵与时代气息成功结合的可能。 年近90岁高龄的著名诗人、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老先生观看后称赞其为视听俱佳的精神产品。 作为一部红色经典的 “豫剧音乐剧”是如何演绎《大别山的女儿》呢? 音乐剧源自西方19世纪20年代,尤其在美国有突出发展,音乐剧有其特有的表现规律和特点,成为西方国家的特色剧种,音乐词曲通俗易懂,因此广泛受到世界多个国家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 它的主要特征是熔戏剧、音乐、歌舞等舞台艺术于一炉。 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认为,中国也有我们本民族的“音乐剧”,即各个地区的地方戏。 比如河南豫剧、陕西秦腔等,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人物和经典剧目,还有不同行当的规范表演,如唱、念、做、表,同时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由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在历经朝代更迭和民族大融合中,分别保留和延续着具有政治特点、区域特征、浓郁方言特点、流传甚广的优秀艺术形式,其中各地区地方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和活化石。 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豫剧是一朵奇葩,披挂着几百年的历史星云,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欢歌与悲愁,历经风雨洗礼依然散发出时代的勃勃气息,它也曾以酣畅淋漓、粗犷豪放的风格一洗欧洲人耳目,至今仍使无数炎黄儿女如痴如醉。 它传递的不仅是当时的人文特征,同时更是美的阐释和传承。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能够保留至今的剧种都至少应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对独特传统风格精髓的传承,对于典型特点不断挖掘、执著发扬,永远都保持鲜明、鲜活、鲜亮的个性特色;二是不断“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出新人新作品,有机有序吸纳其他剧种优秀的一面,比如其他姊妹艺术,京剧、话剧、杂技、电影等,甚至不排除西洋歌唱方法的演唱技法、伴奏形式和为追求深度刻画人物的多元化舞台语汇表演。 这样才能使该艺术剧种长盛不衰,同时才能使更多的观众群体去关注和喜爱这些剧种剧目。 兼具歌剧、豫剧、音乐剧特点的戏曲《大别山的女儿》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顽强的、执著的、地道的豫剧风格韵味,同时又有机地容纳了西方歌剧唱腔,借鉴音乐剧的结构形式,充分运用了细腻、轻快、奔放的舞蹈语汇唯美地表现了英雄就义、群众劳作、姐妹回忆、送葬战友等叙事场景。 称它为豫剧音乐剧恰能较确切地表述该剧所兼具的艺术特质,继承和发扬的特征跃然纸上。 由于该剧形式新颖、唱腔优美动听,同时汇歌剧、歌舞剧、豫剧、音乐剧于一体,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身,因此不同年龄阶层观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十分喜爱。 三、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突破 《大别山的女儿》是时代发展背景下文艺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艺术追求较成功的作品。 该剧结合豫剧创作手法对音乐、舞蹈也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突破。 充分挖掘了豫剧艺术表现手段,巧妙结合歌舞剧的诸多元素,分别在演唱声腔、伴奏、歌舞表演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取得了较突出的效果。 1. 演唱声腔的突破 豫剧唱腔特点是:男声高亢、激昂、质朴、刚健;女声舒展、奔放、柔美、酣畅,豫剧中以说的感觉为主,咬字较为夸张。 《大别山的女儿》在唱腔方面既保留了传统豫剧的韵味色彩,又多有突破,具有声音宽厚、辉煌和深支点、高位置的声乐特征。 如主演魏俊英的大量唱段基本采用的是地道豫剧风格,同时巧妙地融进声乐作品的拖腔和旋律演进的变化,听来优美抒情,和严格意义上的传统豫剧旋律是有明显区别的。 如《万里春色》中“气昂心坦然”一段的咏叹调,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唱腔发声和豫剧的旋律特点相结合,催人泪下,令人振奋,再现了艰苦卓绝的真实场景。 再如“啥时候万千话儿堵胸口”一段的内心独白,时而如歌,时而似戏,时而又像通俗歌曲,收放自如,不仅好听感人,而且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在情节的推动下,扣人心弦,十分给力。 再如“好像是呼啦啦”、“气昂心坦然” 、“房被烧”的唱段都是将豫剧唱腔和声乐技术二者融为一体,在风格上已突破了豫剧的唱腔表现力,在保留韵味的前提下将声音位置安放在相对较高的声音点上,使声音增强了感染力,大气中透出酣畅,荡气回肠,悠远深邃、清晰亲切。 2. 伴奏和表演形式的突破 豫剧的锣鼓经伴奏是豫剧的特色之一,该剧在作品伴奏方面打破了传统豫剧锣鼓经的束缚,大胆运用交响乐形式伴奏,在烘托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既能显示磅礴辉煌,又能细腻中透出精细,但是领奏主旋律中仍旧是板胡色彩特点,使人一听便知是来自北方风格的作品。 如在表现“匪兵”的动作场面时,运用动感交响乐表现,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敌人的狰狞和凶残,充分体现了严酷环境下先烈的坚韧忠贞。 在音响方面,该剧也注意了每个细节。 例如,在第一场“扫墓”当中,讲述的是老娟子带着自己重孙女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场景和音乐的烘托下,顿时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特别安详的清晨,风轻雾淡、秀水青山……为了增强戏剧的表现力,音响素材是从林间溪水边录制采集而来的。 其次,表演形式充分运用声乐中的民族、美声风格,同时运用多种声乐表现形式如合唱、重唱演唱形式,伴奏大胆采用交响乐形式,大气磅礴。 在演唱形式上采用了多种形式,主题曲《大别山,雾茫茫,自由山花傲冰霜》采用合唱,运粮曲中的“一坛坛咸菜、一把把盐”为二重唱,玉梅、桂英和秀儿的 “北斗星快把路指点”三重唱等。 期间在“就义”一场戏中,在烈士即将倒下的瞬间,运用了无伴奏合唱形式,显示英雄无畏就义、灵魂升华、唯美至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顷刻间荡涤着万里长空,清洗人间的拙涩,让人为之动容。 3. 音乐创作突破和舞蹈的运用 该剧在音乐创作风格上将角色特点和演员个性特点相结合,在以豫剧为基调的基础上,还融进了民歌小调等元素,融进了地方剧种,如“二夹弦”素材。 如剧中叛徒马家辉的演唱旋律以信阳罗山县的民歌《走陈州》的旋律为主,吸收了二夹弦音韵,所唱的“马家辉就像是一件白上衣”、“你虽然还不是党的一员”、还有对唱当中“急水滩头稳住神”一段,都是别具一格的乐段。 还有七叔公的唱段是典型的樊戏豫剧风格,如“见惯人间蹊跷事”、“我老汉心里头有本账”,娓娓道来,浓郁铿锵。 再如童声演唱的小娟子“羊羔羔吃奶”的唱段,旋律近乎“歌谣”,采用大别山民歌体裁创作而来,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该剧的舞蹈表演也是一大亮点:充分吸收西洋歌剧和歌舞剧的一些特点,并结合豫剧身段动作,用舞蹈语汇来诠释人物内心活动。 如玉梅和桂英回想往事时,那一段绚丽奇幻的双人芭蕾舞表演,唯美浪漫,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还有共产党员“就义”的场面,震撼人心;再如“少先队员献花”舞、“解疑”舞、“桂英就义”舞以及波澜壮阔的“宣誓”舞,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塑”造型等,都为整出戏增色添彩。 综上所述,该剧的艺术感染力是显而易见的,既吸取了原有版本精髓、巧妙地融入了豫剧和歌舞剧的优点,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剧的整体创作结构,在中原这片文化沃土上开出了奇幻瑰丽的花朵。 然而,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必须经受时间、历史和群众的考验。 真诚地希望该剧能更趋成熟,从而能够在今后发展中走得更远。 (作者系郑州师范学校音乐系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祖皆. 一部具有整体艺术美的音乐剧――浅谈音乐剧《星》[J].月刊,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9 ②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③清・徐大椿.乐府传声[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梁斌.郑州师院:师生“梦之队”演绎豫剧[J].月刊,河南教育报刊社,2010.11 ⑤翟群.《大别山的女儿》感动首都师生[N]北京.中国文化报 2010.5.5 ⑥纪秀君.《大别山的女儿》探索文化创新[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0.5.8 ⑦赵婷.红色经典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N]北京.光明日报.2010.5.19 ⑧冻凤秋.专家学者盛赞《大别山的女儿》[N]河南.河南日报 2010.6.4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610.html
大赛足球不同&amp 他值得冒险 欧文 非常惊讶拉什
波音再陷安全危机 新航客机事故已致1死多伤 对手空客拿下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