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跑出一支新产业基金 上市公司参投2000万元

铅笔道5月22日消息,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测导航”),一家专注于导航及相关技术开发的公司。

华测导航近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其全资子公司宁波熙禾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熙禾”)参与投资的私募基金——常州方广四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方广基金”)的最新进展。

宁波熙禾以自有资金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参与投资方广基金。方广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为62,500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以及各方合伙人首期实缴出资。方广基金近期引入了9位新的有限合伙人,并调整了5位原有限合伙人的认缴出资额。变更后,方广基金的总认缴出资额增至106,440万元人民币。


不仅“定增双雄”青睐还有知名牛散扎堆苏文电能定增火了储能赛道热度不减

无论是机构调研活动、市场观点,还是投资布局,无不体现着储能赛道渐趋火热。

12月13日晚间,苏文电能()公告披露了首轮定增结果,本轮以45.26元/股的价格共计发行3068万股,募资总额为13.89亿元。以14日收盘价49.56元估算,获配股份的浮盈已接近10%。

定增结果显示,22名投资者最终获配,涉及18家机构和公司,具体包括7家公募基金、3名个人投资者以及建发股份、蓝海国投、常州投资集团、东海证券、华泰资管、泰康人寿保险、泰康资管、UBSAG。

这其中,本年度“定增双雄”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分别获配2.39亿元、1.62亿元,获配金额排名前二。个人投资者魏巍紧随其后,获配1亿元。此外,魏巍年内已经大手笔参与了光伏概念股双良节能和换电概念股博众精工的定增,且均跻身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概念贴合度排名,苏文电能最贴合的是储能概念,其次是光伏概念、充电桩概念等。

从过往投资方向、产业布局,甚至市场观点看,参与本轮定增的投资者们正是奔着储能、光伏而来。

首轮定增落地,18家投资方获配

首轮定增,苏文电能吸引多家机构参与申购报价,最终获配的18家机构和公司,具体包括7家公募基金、3名个人投资者、2家产业资本以及地方国资、券商、券商资管、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境外投资者各1家。

这7家公募基金共计获配1554.64万股,总投入4.64亿元。具体来看,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富国基金、大成基金、中欧基金、兴全基金、富荣基金分别认购了528.75万股、357.87万股、176.76万股、143.61万股、134.78万股、124.5万股、88.38万股,涉及金额分别为2.39亿元、1.62亿元、8000万元、6500万元、6100万元、5635万元、4000万元。

本次定增中,泰康人寿保险投入4500万元,最终获配99.43万股。个人投资者魏巍、蒋海东、李文芳分别以1亿元、6000万元、4000万元,分别获配220.95万股、132.57万股、88.38万股。

个人投资者中,牛散魏巍与李文芳近期频频露脸上市公司定增。

12月12日晚,博众精工公告定增结果,包括一众机构在内,魏巍获配股份最多,共投入2.5亿元,并以此跻身博众精工第六大股东。

根据双良节能8月公布的定增结果,魏巍的获配股份也是最多的,总投入4.68亿元。发行完成后,魏巍一跃成为双良节能的第四大股东。

湘电股份11月公告定增结果,“老朋友”李文芳获配股份。今年一季度末,李文芳是湘电股份第十大流通股东,二季度末上升至第五大流通股东,三季度末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苏文电能本次定增中,华泰资管旗下共计5只产品均获配88.38万股,共计获配441.89万股,投入金额合计近2亿元。

经梳理,东海证券、泰康资管、UBSAG以及个人投资者、上市公司建发股份、蓝海国投、常州投资集团均获配88.38万股,各自出资4000万元。

穿透股权,蓝海国投由上市公司中文传媒全资控股,主要从事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涉及芯片、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

截至三季度末,苏文电能前十大股东依次为:芦伟琴、施小波、常州市能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常州市能学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常州市能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德赢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李春梅、国投瑞银瑞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富国价值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指出,本次发行新增股份完成股份登记后,公司前六大股东和第十大股东维持座次排位不变,第七大股东由李春梅让位于魏巍,李春梅则退居第九大股东,第八大股东变更为财通基金君享永熙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同时,国投瑞银瑞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退出苏文电能前十大股东。

多家机构皆为储能、光伏而来?

苏文电能成立于2007年4月,2021年4月正式登陆创业板,是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也是一只储能概念和光伏概念股。

从过往投资方向和产业布局看,不在少数的投资者,似乎是奔着苏文电能自带的储能或是光伏概念而去。

牛散魏巍大手笔参投的双良节能,是行业较为领先的节能和光伏核心装备供应商和光伏新能源材料供应商。

李文芳颇为青睐的湘电股份,2006年开始布局风电业务。据悉,湘电股份在飞轮储能这个业务上已经生产出了1MW/15MJ节能储能系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湘电股份透露目前正在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制20MW海上风力发电机。

本次参与定增的建发股份,此前在官网披露了三大业务板块,即供应链运营、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在实业投资板块,建发股份与清源股份出资成立厦门建发清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二者分别持股80%、20%,该公司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及运营为主营业务。此外,建发股份子公司与宁普时代子公司各出资一半,成立建发宁普时代新能源科技(福建)有限责任公司,此公司依托建发股份客户资源及宁普时代换电生态优势,专注新能源商用车生态服务业务。

根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苏文电能年内被调研共27次,合计466家机构参与调研活动。

11月29-30日,苏文电能通过电话会议的形式,连开两场机构调研会议,嘉实基金、建信基金、汇丰晋信、中银基金、中邮基金、东吴基金、泰信基金、长信基金等公募基金均参与其中。

在调研活动上,关于募资投向和后续资本运作的问题,苏文电能方面表示本次募投项目智能电气设备基地首期使用100亩。考虑到公司业务未来成长性较高,资本市场融资会成为企业的常态。后续会有逆变器、储能的研发制造,企业主要围绕用户侧的产业链进行布局。

因募投项目包括储能研发方向,针对公司储能板块的规划,苏文电能介绍了公司主要从事工商业EPC储能项目和大储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其中工商业对电价变动敏感,目前公司EPC业务覆盖4000多家用户,售电业务覆盖1500多家用户,年用电量在100亿以上。在电力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储能业务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另外,售电市场很快放开,在5000家客户的储能开发和储能ECP业务方面,公司具备丰富的大型储能项目经验,在储能产品端发力,有一定优先发势。

储能赛道渐趋火热,多家公募竞争发声、布局,苏文电能也受到公募青睐。截至三季度末,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公募基金占据6席。

这其中,国投瑞银瑞利混合(LOF)A、富国价值优势混合、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嘉实先进制造股票、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在苏文电能十大流通股东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九。

另外,此前三个季度末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苏文电能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均占据7席。

极氪业绩表和融资支票背后,是市场投给中国品牌的“信任票”

3月2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021年同期的6.2%提升至2022年的22.9%。其中,作为吉利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极氪2022年累计交付71,941辆,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17.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倍之多,为中国新能源车市乃至全产业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极氪对完成“2023年全年14万台交付翻番”的目标充满信心。按计划,在一轮又一轮强大的产品攻势下,极氪到2025年将推出8款车型,年交付量将达到65万台,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资本市场,极氪同样步入了乘风破浪的快车道。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了7.5亿美元的A轮融资。

极氪的本轮融资由知名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生态伙伴参投,投后估值达到130亿美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新挑战,没有哪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能离开资本支撑。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谁能获得资本市场,尤其是头部产业资本的青睐,谁就既能率先筹齐资金,又能收获更多、更优质的产业资源,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

1 广发英雄帖,产品攻势蓄势待发

事实上,如果梳理近年来新能源车企的融资记录就不难发现,参与融资的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各类产业基金;二是车企在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

一方面,收获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产业资本投出“信任票”,能帮助新能源车企加快上市步伐,而这些参与其早期融资的资本,更有机会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参与投资的产业链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芯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营销等各个领域,这显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协力共建一个更美好的智能电动车生态。

“参与极氪A轮融资的五家生态伙伴,均在各自领域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尤其是在智能驾驶、动力电池、创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位接近极氪官方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募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极氪产品及技术研发、全球化业务发展和用户体验提升。

显然,极氪的融资动作不只是为了筹集资金,而是要广发英雄帖,与各领域的头部企业一起携手,深度共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出行生态。

对此,安聪慧直截了当地表示:“极氪致力于打造全球极具影响力的豪华智能纯电品牌,非常高兴能够获得各行业领先投资者的支持。‘共创共投’是极氪的商业理念,极氪坚持与用户及全球优质生态伙伴共创,共同推动在豪华智能纯电领域的创新探索,为用户打造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

在他看来,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正在促进跨行业的共创与共享变成常态,这不仅适配于产业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带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开放协同。

例如,随着宁德时代与极氪进一步深化合作,搭载麒麟电池的极氪009即将实现量产交付,麒麟电池版极氪001也将在第二季度交付,成为首个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的纯电车型。

此次业绩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市场唯一的豪华纯电MPV,今年3月开始大批量交付后,极氪009接下来3个月订单已排满,有大量埃尔法和豪华车品牌的用户选择极氪009。此外,极氪第三款车型豪华都市SUV——极氪X将在今年三季度启动批量交付,今年年底还将有一款A+级轿车问世,延续每半年推出一款新车的节奏。

用安聪慧的话来说,极氪就是要从最难的地方做起,从豪华车市场做起,坚持走差异化路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8日,极氪品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8.6万辆。其中,2022年全年,极氪品牌累计交付量7.19万辆。在易车研究院《中国乘用车市场用户净推荐率洞察报告(2022版)》中,极氪荣获2022中国乘用车主流品牌净推荐率榜单第一名,超过特斯拉、保时捷等豪华品牌。据统计,极氪001增换购用户中,来自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用户占比达32%。

如果说,过往的爆款产品和彪悍战绩证明了极氪敏锐的市场嗅觉、雄厚的技术积淀,以及从研发到售后的强大的体系能力,那么面向未来的产品攻势和生态共建计划,则更让人惊叹于极氪的胆略和坚持。

《汽车K线》认为,过去的成绩证明了极氪在产品定位和打造爆款的精准有力,也展现了极氪以新思维、新模式掌控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爆款密码。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与更多生态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极氪将实现产品力、品牌溢价力和盈利水平的多维度提升。

2 生态为本、用户为王 极氪代表中国品牌吹响反攻号角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价潮和价格战,有的品牌碍于产品竞争力差、缺乏核心技术等原因,不得不举手投降;但也有品牌坚持生态为本、用户为王,极力吹响反攻号角。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所说,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价格战不会长久,物有所值是永恒的商业法则。“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促消费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

对于成立不到两年,就连续打造出两款爆款新车的极氪来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屡次价格波动中,旗下产品都始终坚持聚焦产品力和用户价值,保持了产品价格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已超过33.6万元,持续蝉联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同时,极氪009上市开拓了更高价格带细分市场。在特斯拉等车企连连降价、部分瞄准高端市场的造车新势力节节败退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更加难能可贵。

这足以证明,极氪不仅以新思维、新模式掌控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爆款密码,更显示出极氪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方优势资源的能力,凸显了极氪品牌未来的潜力所在。

安聪慧在此次会议上直言,价格战会加速汽车行业淘汰赛,极氪将始终聚焦产品力和用户价值,依靠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形成体系化实力,主攻价值战。

在传统制造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广为流传。而随着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汽车与人工智能、智能出行的联系日益加深,车企不只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要吸引并整合全行业的创新力量,面向上下游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正如安聪慧所说,“价格战是短暂的,价值战才是长久的”。任何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车企,必须想尽办法让产业链上下游、用户相关各方都从中获益。

翻阅古今中外历史,人们不难发现,在以往的价格战中,最终走出来的都不是那些无底线降价的品牌,而是守住核心优势,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品牌。这是极氪的认知和战略定力,也是极氪长期坚持“生态为本、用户为王”所带来的底气。

从2月融资计划落地,到不久前业绩发布会上的亮眼数字,无不显示出极氪“共创共投”理念的独特优势。通过与用户、全球优质生态伙伴的共创,极氪正持续推动着中国品牌在豪华智能纯电领域的创新探索。

以最受用户关注的产品力为例,基于SEA浩瀚架构这一世界级领先的原生纯电架构,同时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领域的全域布局,极氪快速构建起全栈自研的纯电智能科技生态体系。因此,极氪产品在智能化、操控性能、三电以及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汽车K线》认为,全栈自研的纯电智能科技生态体系带来差异化的产品、强大的产品力、全面而前瞻的生态布局,让极氪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的产品矩阵将带来优秀的市场销量表现,而这又成为极氪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的重要筹码。

在资本市场,极氪于2022年12月,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IPO的注册声明草拟本,目前正在监管审核中。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适合,公司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

“极氪也会持续关注资本市场的动态,结合公司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完成上市的最佳时点。”他还特意强调说,极氪从成立之初就是全球品牌,面向全球市场。按计划,极氪将在2023年四季度进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2024年将进入美国市场。

申港证券在一份研报中预测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50万辆,同比增长近40%,渗透率有望达到35%。而在建议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公司和长期看好的中国品牌名单中,极氪必然榜上有名。

要知道,在国内外政策刺激以及车企以价换量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愈加清晰。而随着用户体验不断优化,消费者购买习惯逐渐改变,极氪等中国品牌高端化突破频频传来捷报。

因此,人们有理由继续对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中国品牌的前途保持乐观。而《汽车K线》相信,坚守长期主义的极氪投资潜力巨大,还将收获更多市场的“信任票”。

上市公司觊觎私募牌照说的是什么公司?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募资额呈爆发式增长。天风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发起或参投产业基金募集总金额达1923亿元,是去年的三倍。分析人士指出,并购基金持续火爆,一方面与上市公司外延式并购需求强劲相关;另一方面,政府资金和银行、保险等大体量资金不断注入,加速并购基金募资额不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正积极获取私募管理人牌照,不满足纯粹的LP(有限合伙人)角色。一家成功备案私募管理人的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纯粹委托私募管理,由于缺乏足够的行业资源,并购效果会打折扣,上市公司派出有足够行业经验的人员参与基金全面管理,可以提高投资成功率和收益率。

并购基金持续火爆

在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联手私募成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步伐明显加快。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11月以来,包括莱美药业、柳州医药、神州高铁、贤丰控股在内,已有超过15家上市公司发布有关参与或成立并购基金的相关公告。如重庆莱美拟出资2.49亿元,与工银瑞信、常州青枫、常州鼎配共同投资设立常州莱美青枫医药产业投资中心,总募资规模不超过10亿元;贵州百灵控股股东拟出资2亿元与重庆生众合作设立并购基金,标的包括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领域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据天风证券统计,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发起或参投产业基金,有167只完成募集,募集总金额达1923亿元,是去年的3倍。

天风证券宋雪涛指出,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完成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微观层面,传统企业通过产业并购基金等方式,把利润投到新经济产业浪潮中;中观层面,在资本驱动下产业正在进行一轮产业浪潮的新旧更替;宏观层面,资源从旧经济转移到新经济,驱动以新经济产业为核心的宏观周期。

“在这场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并购基金渠道尤其受到青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借助并购基金平台,上市公司可以撬动来自私募或银行的外部杠杆,解决现金不充裕的问题,以较少资金提前锁定优质资产;二是可以将项目风险与上市公司隔离,并购基金看中的项目大多是尚无明显盈利但极具发展潜力的早期项目,现在许多并购基金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私募合作设立,如果标的未来亏损,可避免并表后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一旦盈利,上市公司可择机将其收回体内。”

并购基金募集总资金急速攀升,与大体量资金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并购基金具有上市公司这个天然退出渠道,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自然吸引到政府引导基金、银行和保险等众多资金参与。”程韬表示,“今年一个明显趋势是,有大量政府资金参与到资本市场当中,我们现在做的几个并购基金项目,在资金结构上,政府资金占比达到40%-50%,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出一部分,银行通过结构化产品参与进来。通过这种方式,募资速度大大加快、募资额不断提高。而过去大部分资金需要通过民间募集,募资相对困难。”

与此对应的是,过去“上市公司+PE”模式下并购基金规模通常在10亿元以下,目前募资额达数十亿已不鲜见。11月以来,山东高速发起设立5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明泰铝业设立6亿元产业升级并购基金。

觊觎私募管理人牌照

并购基金持续火爆的同时,上市公司在积极获取私募管理人牌照,力图改变在并购基金中承担纯粹的LP(有限合伙人)角色。今年开始,有上市公司开始涉及私募领域,成立自己的私募子公司,并在中基协完成备案登记,发行私募基金产品。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2家A股公司通过全资、参股子公司的方式取得了私募管理人资格。如机器人日前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松投资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并于近日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早期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并购基金无非是作为纯LP出资,委托纯私募管理,但由于并购基金缺乏足够业资源,并购效果会打折。”深圳一家成功备案的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更多上市公司愿意成立合资管理公司作为并购基金管理人,派出有足够行业经验的人员参与基金全面管理,投资方向及成功率有所保障,同时上市公司可以按参股比例获得管理人对应的回报。”

“伴随并购基金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私募机构参与其中,但总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在不少并购基金处于空置状态,甚至有上市公司终止并购基金,除了公司战略或拟并购标的发生变化外,相当部分原因是选择的合作私募缺乏并购基金的运作能力。”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募资环节为例,较多私募机构一开始信誓旦旦,向上市公司担保能够募到几个亿,但实际上根本找不到钱,基金只好被迫终止。这种情况促使上市公司自行搭建私募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管理。”

数据显示,今年已有9家上市公司终止成立并购基金。如金科文化指出,随着宏观形势与融资环境变化,导致与合作方对基金设立细节安排未达成一致,故而终止并购基金;科欧股份由于后续筹备过程中,相关投资方对投资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以及考虑到目前公司发展情况和资金情况,决定终止参与投资设立该并购基金。

“此外,上市公司自行成立私募子公司,一大原因是考虑到同外部私募合作,需要与对方进行利润分成。如果上市公司本身具备基金管理、营运能力,会更倾向自行操盘,目的是获得更高收益。”程韬说。

“上市公司+PE”占主流

目前看来,并购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数据显示,2015年实施产业并购的上市公司有857家,并购金额为1.37万亿元;2016年实施产业并购的上市公司有797家,并购金额为1.55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296家上市公司实施产业并购,并购资金额达5621亿元,另有近6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产业并购预案。

上述私募机构负责人指出,“上市公司+PE”的并购基金模式仍然占据并购市场的主流,选择成立私募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属于少数,这样的公司一般配备了比较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未来有较为密集的扩张并购计划。即便上市公司拿下私募牌照,绝大多数会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通过并购基金进行收购,另一方面培育和磨合自身管理团队。

前海合祁(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执行董事秦飞指出,再融资新规限制上市公司配套资金的募集,并购基金因此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要资金来源。“除了满足上市公司并购需求外,并购基金成为上市公司配置高收益资产的渠道之一,部分资金充足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将闲置资金投入并购基金以期获取超额收益,因此并购基金的投资和规模将持续上行。”

“通过并购基金进行项目并购,需要重点关注并购项目本身质量,并购标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达标以及未来成长性等,特别是不要掉入标的财务指标造假的陷阱。”秦飞表示,“未来上市公司并购渠道还是会以并购基金为主,在发展趋势上将会向产业联盟方向转化,即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同一并购基金,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以规避短期收益波动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

程韬指出,近期国民技术合作方失联事件为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私募机构鱼龙混杂,上市公司选择合作对象时除了要关注私募管理人运作能力及双方匹配度,如大家能否就前后端的利润分配达成一致,还要重点考虑安全性问题。“从安全性角度来说,上市公司要注意考察私募机构的诚信问题,可通过了解其以往的操作案例进行判断。”程韬说。

按规则办事,什么都顺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1259.html
千亿 遭调查! 的 大会计 中兴系
男生疑被同学用11盆开水烫伤 2人被刑拘 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