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 为准备 与中国的大规模冲突 导弹都 下海 了…… 爱国者 枢密院十号

为准备“与中国的大规模冲突”,美国又搞出“幺蛾子”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日高调宣布,成功利用“虚拟宙斯盾”武器系统中发射的“爱国者3”MSE防空导弹拦截了一枚模拟来袭的巡航导弹目标,据说,这次测试证明了陆基“爱国者-3”导弹装备美国海军“宙斯盾”战舰的可行性,为大幅度增加美国海军的弹药库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国海军要批准采购这种陆基防空导弹——到目前为止,“爱国者3”MSE的“下海”计划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筹资金搞出来的,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花费超过1亿美元,真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1日报道称,“爱国者-3”MSE导弹是陆基“爱国者”防空反导家族中的最新型号,具备更远的拦截范围。美国导弹防御局此前曾提供部分资金,要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爱国者-3”MSE导弹整合到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中。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认为,这种陆基反导系统还有更大的应用潜力——满足美国海军的需要,于是自筹资金开始将“爱国者-3”MSE导弹与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进行整合。2023年夏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已经完成“爱国者-3”MSE导弹与舰载“宙斯盾”系统SPY-1相控阵雷达的整合工作。

之所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要如此坚定地推进“爱国者-3”MSE导弹“下海”,官方说法是看到了美国海军的能力不足。今年年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和火控业务部海军系统副总裁汤姆·科普曼接受《防务新闻》采访时宣称,“美国海军在应对海上先进威胁方面存在能力差距”,而“‘爱国者’导弹是一种经过实战验证的武器,可以对抗先进威胁甚至高超音速武器”。

更具体的说法是,“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正在开发和部署更先进的空中、海上和地面发射巡航导弹,其中还包括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因此既能够拦截“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来自乌克兰的说法),又能够拦截巡航导弹的“爱国者-3”MSE导弹自然应该是美国海军的最好选择。

可早先美国海军根本就没看上眼。美国海军发言人对此的回应是,为海军舰艇增加“爱国者-3”MSE导弹并不会填补美国海军的能力缺口,最多算是补充目前垂直发射系统的拦截导弹库存而已。

然而美国海军在红海护航行动中遭遇的困境改变了一切。美国“动力”网站称,随着护航行动的持续,美国驱逐舰在拦截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大批廉价无人机时耗费了大量舰载防空导弹。截至今年2月,美国海军在这些行动中发射了超过100枚“标准”系列舰载防空导弹。4月,美国海军还首次在战斗中使用极其昂贵的“标准-3”反导拦截弹协助以色列对抗来袭的伊朗弹道导弹。美国海军部长托罗承认,在拦截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协助以色列的行动中,美国海军总共花费了价值近10亿美元的导弹。迫于巨大的弹药消耗,美国海军也开始对于“爱国者”反导系统“下海”充满期待。报道称,这项测试的目的是满足美国海军迫切需要的弹药互通能力,以避免美国海军重新研制一款新导弹所面临的耗时漫长且成本高昂的代价。

进一步说,五角大楼一直担心,如果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爆发大规模冲突,预计将消耗更大数量的弹药,美国海军现有的导弹库存可能很快就会被耗尽。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去年的多次电脑兵推都显示,一旦爆发台海冲突,美军在两周后就已耗尽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全部精确弹药。因此美媒也认为,让美国海军舰艇具备发射“爱国者-3”MSE导弹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海军内部日益增长的担忧,即“在未来与中国爆发的高端冲突中如何保持防空导弹的稳定供应”。

只是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表态下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目的就是赤裸裸的两个字——“捞钱”。雷神公司研制的“标准-6”导弹是美国海军当前最重要的防空导弹,最大射程约240公里,不但可以拦截战斗机等传统空中目标,而且也具备对抗弹道导弹的能力,号称是美军现役武器中唯一具备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型号,甚至还可以用作“准弹道导弹”攻击舰艇和其他水面目标。就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承认,“标准-6”与“爱国者-3”MSE导弹在防空能力上大体相当,却具备独特的对地/对海进攻能力。五角大楼2025财年预算显示,“爱国者-3”MSE导弹与“标准-6”导弹的成本差不多。目前最先进“标准-6” Block IA型单价约430万美元,而“爱国者-3”MSE导弹的价格为420万美元。

但问题在于,雷神公司的“标准-6”导弹生产速度实在太慢了——2019年雷神公司签订了5年生产625枚“标准-6”导弹的合同,到现在才交付了其中的一半。而作为对比,“爱国者-3”MSE导弹的年产量高达500枚,并有望提升到550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提升其产量,以填补为援助乌克兰而消耗的“爱国者”导弹库存。显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是瞄准了美国海军当前的“弹药荒”——可以想象,一旦美军按照“中美大战”的剧本开始囤积弹药,采购的舰载防空导弹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只是话又说回来,美国海军最终是否批准“爱国者-3”上舰还是未知数——美国海军“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向来由雷神公司研制,如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横插一脚显然侵犯了雷神公司的“自留地”,结果如何恐怕还取决于这两大军工巨头的政治博弈。


中国有巡航导弹吗?

这里是搜狐的中国巡航导弹介绍.巡航导弹作为一种远程精确制导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已成为以“非接触精确打击”为主要特点的新作战思想的重要支柱,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威慑和杀伤作用。 目前,全世界共生产和装备各种型号的远程巡航导弹约8000枚,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 预计未来10年内,巡航导弹将大量装备和使用,这使巡航导弹防御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台湾军队在台岛东南沿岸至兰屿、绿岛之间的预定区域先后进行了数次“爱国者”导弹试射,其中有部分导弹拦截并击落了“来袭”的靶弹和靶机。 由此可见,在未来军事斗争准备中,巡航导弹与反巡航导弹斗争必将更加激烈复杂,必须深入研究巡航导弹的性能及作战运用,切实做好反巡航导弹的准备。 一、导弹的起源、发展与实战应用导弹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战争利器,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导弹从当初单一的地地导弹演变为地空、舰空、空地等许多类型导弹,射程也从几十公里发展到一万多公里。 在现代战争中,不管战机或军舰技术多么先进,奔赴战场最前沿直接打击敌方的仍是这些由飞机或军舰发射的导弹。 可以说,导弹就是古代士兵的刀与矛,直接在敌人身上砍杀。 所以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导弹的开发与研制。 目前,世界各大国军队的主战武器都已实行了导弹化,涌现出一批世界闻名的导弹,例如美国的“爱国者”、“鱼叉”、俄罗斯的“日炙”以及以色列的“箭式”……等等。 由于导弹自身带有主动或被动寻的功能,在二战时击沉一艘军舰可能要用几十发巨型炮弹,在导弹出现之后只要一两发导弹就可以了。 英阿马岛战争之中,阿根廷空军“超级军旗”战机发射的“飞鱼”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军“谢菲尔德”号巡洋舰,使导弹名声大震。 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前不久进行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各种类型的导弹都大显身手。 二、巡航导弹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趋势巡航导弹又称飞航式导弹,是一种依靠空气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机翼的气动升力,采取以巡航状态下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 它可从地面、空中或水下发射,攻击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 既可作为战术武器,又可作为战略武器。 主要类型有:战略巡航导弹、远程战术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 巡航导弹问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于1944年6月开始装备世界上第一种V-1巡航导弹。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都在V-1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各种巡航导弹。 到70年代末,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巡航导弹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美军先后研制出了AGM、“战斧”式、BGM巡航导弹,前苏联研制出了ACM、AS-15、SS-N-21、SS—N—3C巡航导弹,以及SSC—X—4陆射巡航导弹。 1995年俄罗斯开始试验Kh—101巡航导弹,该导弹与美国的AGM—129巡航导弹相似。 到20世纪末,巡航导弹在设计思想上采用了模式化多用途设计原理,使同一种导弹靠更换某些部件或分系统就可以执行战略和战术双重任务。 双重任务使命打破了以往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的严格界限;高的命中精度和新型高能常规弹头相结合的结果,使战术导弹也能完成以往必须用战略导弹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巡航导弹除了进一步增加射程、提高命中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增强攻击目标选择能力以外,提高突防能力便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如目前,美国五角大楼与波音公司签定了在2002年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合同,此合同价值达1100万美元。 根据需求这种巡航导弹最大射程为750—1000公里,飞行速度为6马赫,携带了综合引导系统,战斗部重110—115公斤,导弹分为地面和空中两种。 另外北约表示,将于2020年前研制出用于摧毁敌纵深设施和目标的SHABM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种导弹飞行速度可达8马赫,将大大提高北约部队的战斗力。 未来巡航导弹,将采用新的制导技术,实现惯性加GPS加红外成像制导;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毫米波寻的技术将广泛用于巡航导弹的制导;采用新型发动机和高能高密度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研制隐身性能更好的巡航导弹,进一步提高突防能力;通过综合利用雷达、红外和声学等隐身技术,未来巡航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红外信号特征和噪声将进一步减小,防御系统进行探测和跟踪更加困难;发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提高突防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 如美国空军正在探索研制一种射程1200千米,速度为8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可行性;采用新的计算机算法和建立导弹之间的通信链路,未来的巡航导弹能够在飞行中利用通信链路交换数据,能识别特定目标和进行毁伤评价。 如果原定目标被摧毁,能够重新选择航线攻击备选的目标,从而显著增强作战效能。 采用新的制导体制,提高命中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 未来的巡航导弹将采用惯性制导/GPS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组合体制,激光雷达也是侯选方案。 通过新的制导体制和先进的制导软件,制导精度将提高到3m以下,任务规划时间将降至几分钟。 采用新型发动机和高能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 未来的巡航导弹在发射重量和有效的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其射程可增大一倍,可望达3700km。 发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技术使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达到4—8M。 通过综合利用雷达、红外和声学隐身技术,进一步降低巡航导弹特征信号的水平,使巡航导弹具有重新选择攻击目标的能力。 三、巡航导弹的特点和弱点现代巡航导弹的战术特点:可机动发射,生存能力强。 巡航导弹体积小,重量轻,弹冀可折叠,便于各种机动平台(地基海基和空基)发射,因而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 目标特性不明显,突防能力强。 巡航导弹发射时具有一定的尾焰红外辐射,但处于低空且时间很短,很难进行发射段探测。 在巡航段,它以亚音速飞行,气动加热不严重,因此红外辐射特性不明显。 又因尺寸小且进行了隐身处理,使得雷达散射特性也不明显。 加之它实行飞行高度控制,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隐蔽飞行,从而实施巡航段拦截也将十分困难。 采用组合(复合)制导方式,飞行弹道不固定。 巡航导弹通常采用惯导、地形匹配制导、GPS制导和景象匹配制导等组合制导方式。 命中精度达10—30m,因而可以有选择地攻击高价值的目标。 且可实现隐蔽飞行、绕道飞行,有效攻击目标。 飞行速度慢。 巡航导弹以亚音速飞行,若假定末段10km才发现巡航导弹,实施末段拦截也有三、四十秒钟。 巡航导弹的弱点:巡航导弹上计算机系统内输入的地貌数据信息(信息是从空间获得经处理后的地貌照片)精度不高,难于保障导弹对小丘陵等绕障飞行。 弹上测高仪会受到干扰的影响,巡航导弹系统本身会由于地形、季节、天气变化和输入信息老化而迷航。 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其弹道呈直线,航线由程序设定,无机动自由,在目标区域巡航导弹无垂直机动,简单方法即可有效的同其对抗。 GPS特别容易受到干扰。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巡航导弹装备的GPS多次受到干扰,导致误伤事故。 四、巡航导弹的克星—防空武器发展及对策巡航导弹的出现使战争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同巡航导弹作斗争防空武器和抗击理论成为现代军事理论中的一项新课题。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处理可有效对付巡航导弹的攻击。 在预警捕获目标之后,首先用携带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实施外层消耗性打击;其次采用地面或舰队区域防空实行第二层拦截;最后由密集阵和制导炮弹拦截,拦截的同时还可采用烟幕和GPS干扰,以及伪装隐蔽与欺骗等技术措施。 具体对策有如下几种:一是加紧研制新型反巡航导弹的防空武器,对巡航导弹实施拦截。 如:美国的“爱国者”,是一种防空、反导兼容型防空导弹。 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的画面让人们惊叹不已;俄国的S-400“凯旋”导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防空导弹之一;美国的“宙斯盾”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全天候、中远程舰对空导弹,经过多次改进,已演变出16种型号,成为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舰载防空导弹;俄国的“安泰”-2500导弹,也是在S-300导弹基础上研制的。 它是一种机动式反导、反飞机通用导弹,可拦截各种飞机、巡航导弹; 以色列的“箭”-2导弹,是以色列与美国合作研制的一种防空导弹,其拦截高度为10~40千米,作战距离为90千米,杀伤概率达90%,具有一定的低层防御能力,目前已具备作战能力。 二是反巡航导弹的战法。 一是先期预警,就是积极采用各种情报、侦察、预警和报知等手段,准确及时地察明敌巡航导弹的攻击方向和目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二是打击平台。 就是集中使用远程空地打击兵器,在敌使用巡航导弹的征候已经明显,以及正在使用巡航导弹的过程中,抓住有利时机,摧毁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 三远程拦截。 就是使用先进的防空导弹,在准确及时的侦察预警保障和严密可靠的防护抗扰掩护下,对飞行中的巡航导弹实施尽远拦截。 四是近程击毁。 就是综合利用陆、海、空军防空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中现装备的各种型号的高炮、高机和单兵防空导弹等防空兵器,沿敌巡航导弹的飞行航路,形成远中近程与高中低空相结合的立体防空火网,拦截敌巡航导弹。 五是干扰迷盲。 就是统一编组和作用各军兵种、各级和地方各种电子战力量,从不同空间上沿敌巡航导弹的主要来袭方向,实施电子干扰,使巡航导弹因制导失控而改变航路偏离方向、脱离目标乃至自爆。 六是障碍阻击。 就是广泛发动军地各种专业力量,在敌巡航导弹飞行航路必经的有利地形上,以及必打的重要目标附近,预先和临时设置主动式与被动式相结合、爆炸性与非爆炸性相结合的多道低空立体遮障,使敌巡航导弹撞毁或被击毁。 六是以骗诱弹。 就是广泛运用撒布假信息、设置假目标、伪造假设施和实施假机动等伪装欺骗措施,达到示假隐真、以假乱真和造假惑敌,诱使敌巡航导弹打不着真目标的目的。 五、光电对抗技术成为反巡航导弹的“杀手锏”由于巡航导弹的雷达和红外特征信号较弱,能在超低空利用地(海浪)杂波和有利的地形隐蔽飞行,同时由于按预先装订的程序飞行,使被攻击一方不能简单地通过测轨确定其发射点和弹道着点。 因此,比高超音速战术弹道导弹更难以探测和跟踪。 所以,利用激光雷达与红外搜索相结合的光电探测与跟踪系统,不仅可从背景中发现识别目标,而且可为舰载、机载或陆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的精确距离和弹道轨迹。 美海军为增加水面舰艇反巡航导弹能力,正在研制一种舰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其探测器每秒完成一次水平搜索,可探测出刚刚飞出水面的巡航导弹,并将导弹的航迹、方向和仰角等信息传给舰载“宙斯盾”作战系统和光电对抗系统,继续跟踪已被识别目标的同时,还可继续搜索新出现的目标。 这种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虚警率低,对目标的跟踪数据精度高。 目前,反舰巡航导弹大多采用惯性制导加上雷达末制导或红外末制导的制导系统。 因此,在末制导段实施光电干扰十分有效。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其一是把目标信号或对比度降低到传感器系统无法鉴别的程度,也就是消除或降低目标的光电暴露特征,或者是使目标与背景在光电探测条件下一致。 这就是所谓的“隐身和遮蔽”。 其二是用假的或歪曲后的目标信号取代真实目标信号,也就是歪曲真实目标暴露征候,用假的目标信息欺骗敌方,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假目标欺骗”。 具体地讲,有如下几种手段和技术:利用宽波段(多功能,包括可见光,中远红外,甚至毫米波)烟幕进行遮蔽干扰。 烟幕的大量微小颗粒对可见光、红外辐射起吸收和散射作用,把入射的红外辐射衰减到光电瞄准探测系统不能可靠工作的程度。 有资料表明,当目标产生的红外辐射通过遮蔽烟幕的透过率小于15%时,被动红外成像系统将无法显示完整的目标图像。 烟幕干扰可使弹上的红外成像器件,电视、激光接收机难于获取地面目标景象,从而不能发现攻击目标,使导弹失去精确制导能力,命中精度大大降低。 采用伪装隐蔽与欺骗(CCD)技术。 CCD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显著降低目标被敌方探测的可能性,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光电融合技术。 这是一种降低对比度的干扰方法,包括显示目标本身特征的各部分之间对比度的降低和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降低。 在红外波段常采用的方法有:降低热点温度、绝热、发射率控制、能量转换等。 用显示目标假外表的方法来掩盖事物的真实性,即改变目标易被光电成像系统所识别的特定可见光、红外图像等特征,从而使敌识别发生困难或产生错误。 其方法有改变目标特征、踪迹及活动、运用第2目标特征等。 总之,巡航导弹的威胁已日益严重,但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对抗的。 光电对抗技术在反巡航导弹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十分明显,技术潜力很大,但其技术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涉及到诸多关键技术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加倍努力,以早日实现对巡航导弹的有效对抗

枢密院十号:俄军动用了一种“神秘武器”

首先,乌克兰空军罕见承认“我们没有武器拦截俄罗斯导弹”。 根据乌克兰的说法,俄空天军14日当天出动了5架图-22M3远程轰炸机向乌克兰发射了5枚老式的Kh-22反舰导弹。 其中一枚导弹击中了第聂伯罗市的公寓楼。 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米科拉·奥列什丘克表示,“乌军没有能够击落这种导弹的武器”。 据称,Kh-22导弹原本为反舰任务而设计,弹头的重量约为950公斤,最大射程可达600公里。 但在远距离使用时,与目标的偏差可能达数百米。 按照他的说法,俄乌冲突以来,俄军已经发射了210多枚此类导弹,“没有一枚被乌军防空系统击落”,因此“只有西方提供的先进防空系统,例如美国的爱国者-3和法国的SAMP-T才能有效应付”。 这种说法明显与乌军之前宣称“击落大部分俄军导弹”相矛盾。 从技术上看,要拦截这种目标明显的老式反舰导弹,难度不算太大,但乌军的S-300等远程防空导弹和配套雷达可能已经损耗殆尽。 更大的问题是,当前美国和法国承诺提供的这两种先进导弹均只有一套,它们能防护的范围非常有限。 非常合理的猜测是,奥列什丘克这番表态是在催促西方加紧提供更多、更先进的防空系统,以减轻乌军承受的空袭压力。 其次,俄罗斯方面则表示,14日的空袭是利用“神秘武器”打了北约和乌军一个措手不及。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5日称,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称,由于缺乏雷达情报和其他消息来源,此次导弹来袭危险通知来得太晚。 这是近几个月来美国首次没有及时向乌方通报俄军发动空袭。 此前北约的侦察卫星、“全球鹰”战略无人机和预警机一直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黑海上空盘旋,探测俄罗斯战机从机场起飞及导弹发射情报,并及时向乌防空指挥所通报,以便乌军防空部队做好拦截准备。 14日,俄军出动了规模空前的17架战略轰炸机,原本不可能避过美国的侦察系统,但北约的探测系统被俄军非常准确和巧妙地“蒙蔽了双眼”。 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俄军“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 据称,不久前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后,得以方便地跨军种和不同军区调动部队,从其他地区增派这种特殊的电子战系统。 据介绍,“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的干扰半径约为5000公里,这意味着受其影响的范围不仅覆盖整个西欧,而且覆盖大西洋的很大部分。 它可以自行收集、处理和分类短波辐射源数据,同时确定其类型和所需干扰功率,以破坏北约的飞机、军舰和地面部队的通信。 从去年12月起,黑海地区的GPS信号就受到严重干扰。 今年1月4日以来,罗马尼亚西部的北约军用机场发生了严重的无线电电子压制现象。 这可能表明俄军实施了强大的电子干扰。 西方消息人士透露,北约侦察机的机组人员已感受到“摩尔曼斯克-BN”超远程电子战系统的干扰。 “从14日的空袭行动来看,它非常有效。 ”延伸阅读:俄给雇佣军瓦格纳部署最好武器让西方人士感到惊讶一个名叫“瓦格纳”的私人军事集团正在俄乌冲突前线名声大噪,本周,他们最先宣布了俄方“解放”盐矿城镇索列达尔的消息。 1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承认控制索列达尔的过程由“俄军多支部队”和“‘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共同完成。 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俄官方罕见地公开承认和肯定“瓦格纳”集团的存在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瓦格纳”开始在塞尔维亚征兵了。 上图为英国《卫报》近日的一篇报道:俄罗斯“瓦格纳”集团为争夺索列达尔控制权进行“激烈而血腥的战斗”在西方媒体笔下,“瓦格纳”集团早已成为普京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前线突击队”,是俄罗斯在乌东战场的“先锋”。 关于“瓦格纳”集团的战斗力,15日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的乌克兰驻巴赫穆特部队副营长克里琴科这样描述:“当我们一次性打死他们10名士兵中的5名时,他们会在几个小时内迅速重新补充到10名士兵虽然他们是小团体突击,但人员源源不断地补充,这就为他们创造了经常突击阵地的机会,有时一天要突击五次、六次甚至七次。 ”自5月以来,“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军一直在重要前线——乌克兰巴赫穆特的郊区作战,俄国防部13日称,在索列达尔战役中,“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完成对乌军的进攻,控制索列达尔令俄军能够向附近的巴赫穆特推进,并切断乌军的补给线。 英国《卫报》的记者报道说,“瓦格纳”现在经常被俄方用作“正面攻击阵地的突击部队”,而最近动员起来的俄罗斯新兵“则大多被部署在防御位置上”。 俄罗斯记者西蒙诺夫近日在他的Telegram账户上发布了几张图片,显示部署在巴赫穆特的“瓦格纳”集团部队已经用上了俄罗斯最新、最强的一代主战坦克:T-90M。 “瓦格纳”集团部队俄罗斯为乌克兰境内的非正规军队部署最好的装备,这些画面让西方人士感到惊讶,《福布斯》记者阿克斯最近在一篇探讨“瓦格纳”与俄罗斯军事装备关系的文章中称:“T-90非常珍贵,并不容易买到。 克里姆林宫为什么要把这些坦克送给或出售给‘瓦格纳’?”而这或许构成了乌克兰官员正在急切等待美国、法国和德国承诺的新坦克和装甲车的原因。 英国首相苏纳克1月14日宣布,该国将向乌克兰派遣“挑战者2”主战坦克,英国或将成为首个向乌援助西式主战坦克的欧洲国家,据报这批援助的主战坦克数量为14辆。 种种迹象显示,“瓦格纳”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分量正在上升,那么,这个私人军事集团到底有怎样的背景呢?据维基百科网站介绍,“瓦格纳”集团的资助者和实际所有者是俄罗斯商人普里戈津,他也被称为“普京的厨师”,因为他的餐饮企业经常负责为普京总统及外国政要举办晚宴。 但直到去年9月,普里戈津才公开承认他是“瓦格纳”的创始人,他随后发表的声明将“瓦格纳”称作一个“爱国者集团”:“我清洗了旧武器,整理了防弹背心,并找到了可以帮助我的专家。 从那一刻起,2014年5月1日,一群爱国者诞生了,这群人后来被称为瓦格纳集团。 ”“普京的厨师”普里戈津而“瓦格纳”集团的军事首领乌特金是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老兵。 乌特金曾长期供职于俄罗斯联邦秘密情报机构格勒乌的特种部队。 退役后,他于2013年加入了由俄罗斯退伍军人创立的私营公司“莫兰安保”集团,主要从事在世界各地打击海盗的工作。 在“莫兰安保”供职期间,乌特金还曾参与在叙利亚“保护油田和管道”的任务。 据美联社报道,普里戈津拥有的“瓦格纳”集团近年来活跃在数十个国家,与各国政府合作进行亲俄宣传和其他军事和政治项目。 “瓦格纳”集团于2014年首次出现在乌克兰,并参与了俄罗斯“回收”克里米亚的行动。 同年,该组织在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支持亲俄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作战。 2022年12月,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声称,“瓦格纳”集团在乌克兰有“5万名战士”,其中包括“4万名囚犯”。 普里戈津和他的“瓦格纳”集团多年来遭到美国的制裁,美国最近采取了额外措施,试图控制“瓦格纳”获得武器的渠道。 “今日俄罗斯”最近在塞尔维亚开设了塞尔维亚语在线新闻网站,并发布了“瓦格纳”赴乌克兰作战的招聘广告,该组织在广告中声称,将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激励征兵措施。 此举立即遭到美方的抗议,据美联社报道,周四,美国国务院顾问查利特在访问贝尔格莱德时,对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对“瓦格纳”集团的活动及其试图在塞尔维亚和世界其他地方招募士兵的行为表示强烈关注。 “我们看到瓦格纳集团正寻求从塞尔维亚和其他地方招募士兵,我们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他在会后告诉记者。

美国爱国者飞弹射程有多远?

爱国者”PAC—3系统 PAC—3计划是美国当前列为重点发展的“核心”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之一,将作为未来双层陆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低层防御系统。 该计划开始选用了两种导弹:一种仍为 PAC—2系统所用的“爱国者”导弹,通过继续改进提高性能;另一种则是由洛克希德马丁沃特公司研制的动能杀伤拦截弹。 后者是一种全新的导弹,开始称为“埃林特”(ERINT——揩程拦截弹), 大概从1997年年中开始改称 PAC—3拦截弹。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爱国者PAC-3系统型号:MIM-104 研制单位:美国雷锡恩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现状:部分进入实战部署 一、概述 爱国者先进能力-3(PAC-3)导弹系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爱国者PAC-2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火控系统并换装新的PAC-3导弹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防空系统,是美国当前正加紧研制的TMD系统重点项目之一,主要防御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气动力目标(如固定翼与旋转翼飞行器),主要由新研制的动能拦截弹和改进的雷达与指挥、控制系统等组成。 1、研制背景 近10年来,防空导弹生产规模缩减并未对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进程产生什么大的影响,相反,各种反导系统的研制反而在加速进行,目前,反导系统的非战略部分,反战术弹道导弹已经成为防空导弹系统的优先发展目标。 在反战术弹道导弹方面,最先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的、最著名的项目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顺应防空导弹系统反导实力不断增加的趋势,开始研制“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系统以防护战术弹道导弹的攻击。 1990年秋,这些系统部署到了中东,以防护沙特和以色列免受来自伊拉克的航空和导弹攻击。 当时,伊拉克拥有819枚“飞毛腿”型及其远战改进型“侯赛因”、“阿巴斯”战术弹道导弹(射程600-900公里)。 在与伊拉克战术弹道导弹系统设备对抗过程中,伊军共进行了93次导弹攻击,43次针对以色列,50次针对沙特,对抗结果表明联军防空导弹系统处于全面下风,实战统计数据对“爱国者”系统极为不利。 1992年2月,美国陆军发言人宣布,“爱国者”导弹在以色列境内的拦截成功率为50%,在沙特为40-70%,摧毁了至少50枚“飞毛腿”导弹,后来经过不断的核实,到1993年,实际拦截成功率大大降低,数量也降到了24枚,最后认定极其准确的拦截次数只有10次。 美国国会统计部门也公布了类似的统计结果,认定海湾战争期间,“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对“飞毛腿”的拦截成功率仅为9%。 不过,这一数字还不是最低的,1994年冬,一些以色列前高官,包括前国防部长阿伦斯和防空军部队司令索姆龙证实,美军“爱国者”导弹在对伊拉克射向以色列境内的“飞毛腿”导弹拦截时,完全成功的精确拦截仅有一次。 海湾战争过程中,美军共发射了158枚“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其中86枚用于拦截“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结果,50枚命中了“飞毛腿”导弹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毁脱落的导弹碎片,22枚命中了假目标,还有数枚完全落空,因为伊军根本就没有发射战术弹道导弹。 1991年2月16日,沙特港口朱拜勒遭到1枚“飞毛腿”导弹的攻击,导弹落入离码头约150米处的港湾中,当天,码头上停泊了8艘运送弹药、燃料和食品的舰艇,5000枚155毫米火炮弹药入库,防护朱拜勒港的“爱国者”导弹连正在进行技术维修,未能进行拦截。 事实上,是伊拉克导弹较低的命中精度“挽救”了联军部队、城市、航空基地和港口免遭更大的损失。 从波斯湾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成为战后“爱国者”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 1992年,美军开始改进“爱国者”系统,这些改进工作都是在PAC-3项目框架内进行的。 2、研制历程 1995年,РАС-3Ⅰ型方案完成,采用了新型处理系统,极大地改善了雷达性能,局势监控站和情报协调中心也进行了改进,同时,“爱国者-3”防空导弹系统开始装备完善型GЕМ导弹,这种导弹装配快速作用引信战斗部和新型制导装置,目标杀伤范围增加到150-160公里。 1996年,PAC-3Ⅱ型改进方案完成,程序保障系统得到了改善,雷达发现小型和隐形目标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反辐射导弹及其载机对系统的攻击效率。 2000年,PAC-3Ⅲ型改进项目完成,采用了一系列新型无线电电子元件,完善了程序保障性能,提高了雷达发现战术弹道导弹发射的预警能力和落点判断能力,能与前景战区高空反导防御系统共轭,发射装置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能在远离指挥所30公里的地方部署。 这一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使用PAC-3(ERINT-1)新型高机动、高精导弹,装配主动雷达自导弹头,但射程相对不远,射高只有15-20公里,主要优势是使用“爱国者”PAC-2系统的改进型发射装置后,由于新型导弹尺寸和重量降低,一部发射装置导弹装配数量增加了3倍,运输发射箱可装载4枚PAC-3导弹(此前为1枚MIM-104导弹),并且实现了PAC-3防空导弹连发射装置与导弹数量的最佳配置,以提高效费比指标。 但在2002年2—5月间的4次作战试验中,均未获圆满成功。 此外,美军计划把PAC-3导弹用于扩大中程防空系统(МЕАDS)中。 2003年夏,负责防空导弹系统研制任务的МЕАDS国际公司在意大利成功完成了轻型发射装置展示和试验任务,这种发射装置能够迅速完成12枚PAC-3导弹的发射准备、再装填、垂直发射任务,能够使用C-130运输机运送,美军计划在2004年年内开始大规模研制工作,计划于2012年装备部队。 二、技术性能 PAC-3计划是美国作为未来双层陆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低层防御系统。 该系统选用了三种导弹:PAC-3/1,PAC-3/2和PAC-3/3。 第一种仍为PAC-2系统所用的“爱国者”导弹,通过继续改进提高性能,既PAC-2的GEM增强制导型PAC-3/1,1995年装备部队约350枚;该弹对装在PAC-2“爱国者 ”导弹前端的低噪声接收机进行了改进,并对侧视引信进行了改型,使其向前看得更远。 地面的相控阵雷达增加了脉冲多普勒处理器,能够在杂波中分辨出巡航导弹。 第二种PAC-3/2型,主要是为了对付隐型飞机而发展的,PAC-3/2导弹为PAC-3/1的加长火箭发动机型(加长约76cm),导弹射程为早先PAC-1的两倍,气动目标 >160k m,弹道目标40km。 最大速度为M6,PAC-3/2抛弃了被认为是过时的半主动雷达制导+末段TVM修正,改为末段全主动雷达+半主动雷达制导双模导引头,通过导引头的切换提高了对弹道目标和隐型飞机的反应能力。 该型导弹于1998年服役。 第三种则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动能杀伤拦截弹PAC-3/3,PAC-3/3导弹将准确的导引头和敏捷的弹体结合在一起,是世界上第一种动能武器,具有很强的机动性,拒称过载能力达100G,专用于反导,也可以用于拦截攻击导弹阵地的高速反辐射导弹。 PAC-3/3拦截弹由一级固体助推火箭、制导设备、雷达寻的头、姿态控制与机动控制系统和杀伤增强器等组成。 它没有战斗部,弹体比PAC-3/2小的多,弹重320kg,弹长4.8m,弹径0.265m,助推火箭关机后的重量为140kg。 弹头与助推火箭在飞行中不分离,始终保持一个整体。 该弹对弹道目标作战距离30-40km,作战高度15-20km,最大飞行速度6-7马赫,采用C波段半主动+Ka波段全主动雷达制导。 PAC-3/3导弹可以对付射程高达1000km的战术弹道导弹和最难对付的化学子弹头及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同时,雷锡恩公司也对原相控阵雷达进行改进,使平均功率增大一倍。 这样还可使相控阵雷达生成更多的波形。 随着新的分类、分辨和识别技术的改进,“爱国者”将能够捕获较小的目标,并从诱饵和碎片中分辨出战斗部。 此外,发射装置的分布点可以远离雷达,其距离是PAC-3/1的3倍。 部署后的5型软件可执行雷达的所有改进功能,可使“爱国者”识别出弹道导弹发射点,并传送给战区指挥官。 “爱国者”将采取一种新的波形,可进行“自动目标分类”。 PAC-3雷达系统 三、作战使用 与PAC-2相比,PAC-3作了重大改进,使用相控阵天线雷达和自动寻的制导,精度高,射程比PAC-2短得多,具有8枚导弹的发射器,但质量轻得多,防御范围扩充了好几倍。 PAC-3使用碰撞杀伤弹头,碰撞杀伤弹头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长距离拦截器(ERINT),ERINT于1993~1994年展示后被选作PAC-3。 需要指出的是,ERINT原型采用的碰撞杀伤弹头内含38个压缩容器,每个容器内装有化学气体,碰撞后化学气体自动排放。 今后,PAC-3弹头可能采用化学气体弹头,也可能采用动能弹头。 一个“爱国者”导弹连共有8部发射车,在单部只能装4枚““爱国者””导弹的发射车上可带16枚PAC-3/3拦截弹,只需对其中3部进行改进以用来发射PAC-3导弹。 这样,一个“爱国者”导弹连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类型,发射不同的“爱国 者”导弹:PAC-2导弹、GEM导弹、PAC-3导弹,三者可分别对付射程500、600、1000km的来袭导弹。 四、实战表现 2002年冬,美国准备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提前在近东部署了两种最新型“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РAC-2+(使用GEM+导弹)、PAC-3(使用ERINT-1导弹),以充分保障对战术弹头导弹、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反击任务。 不过,在2003年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爱国者”导弹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用强度较低,远远低于1991年时的水平,据美军消息人士透露,各种类型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共击落了9个目标,主要是射程约150公里的“萨姆德-2”型战术弹道导弹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2051.html
说涨停就涨停 股吧连现 说跌停就跌停 神预言
人工智能等四类主题股票有机会跑赢大势 摩根大通刘鸣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