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消费市场涌现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今年以来,数字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0991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9596亿元,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3%。
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等关键数字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成果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如今,我国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优势不断巩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些年,我国持续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上海,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无人码头”洋山港四期码头,港口配载时间只需15分钟,大大减少了配载时长,提高了港区运行效率,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更多动能;在黑龙江,数智升级让铝加工业老牌企业在新赛道中取得新突破,机器人操作在保障生产进度、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岗位人手配置压力;在广西横州,当地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依托茉莉花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互联网+茉莉花”发展模式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茉莉花销售到全国,走向世界。
数字技术以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方案和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质效、延伸产链、优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近年来,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业务、电信业务、软件业务等产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中国的赋能效应日趋凸显,数字经济活力日益澎湃。
数实融合正当其时,各地纷纷响应,全面助力数字经济释放新活力。云南昆明,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项目先后构建了“区块链云”“数据湖”“密码云”“信创云”等多个资源池,形成了涵盖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云资源服务体系,正逐步成为驱动西南区域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江苏南京集中力量招引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联的新型都市工业和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拥抱数字化,对传统工业的数转智改,探索了一条“新型都市工业”的实践之路……
近年来,中国“智”造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成62家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
当前,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已步入“快车道”。业内专家表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要点在于将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使实体经济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带来整体运作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要创造条件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民生保障领域更广泛使用。”上述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打通经济社会发展堵点。推动数据利用和保护,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健全数据产权确权登记制度,让数据更好流动起来,服务实体经济。
智能经济,澎湃发展新动能
世界正迅速进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智能经济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工业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连接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资源。 这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制造业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各行各业纷纷抓住机遇,展开战略布局、技术研发、生态融合,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600万台套。 这些平台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截至今年8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3.7%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1和25.4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人工智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实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技术能力正逐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新常态下,经济需要新动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均居全球第二,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大国之一。 人工智能与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全新的应用场景。 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已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和应用生态,为智能经济拓展更大空间。 5G融入千行百业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已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 通过5G技术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5G技术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如今,5G引领的智能生活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 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 5G技术融入百业、飞入万家,激发新需求、带动新消费、点亮新生活。 随着全国加快推动经济向智能经济转变,智能经济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标签。 面向智能经济的广阔前景,为积极投入新技术研发的企业和厂商释放新机遇。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结合基础的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驱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无疑将推动智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正确的吗
不是正确的。 发展数字经济才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而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
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吗
中国经济“三季报”的公布显示了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的趋势。 这些新兴产业、新兴商业模式和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新动能新优势的不断聚集增强,它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应该继续关注和支持新动能新优势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稳定,就业情况有所改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增加。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动能新优势的聚集增强。 新动能新优势是指新兴产业、新兴商业模式和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优势。 这些新动能新优势在中国经济中不断聚集增强,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 中国还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居全球前列。 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了一大批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涌现。 中国还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