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 两个结合 光大中华文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光辉。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有力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活力尽情涌流,他们以信念、智慧、才华、激情和辛劳,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准确反映时代的脉动,深刻捕捉时代精神,雕刻出民族奋进的灵魂,铭记着时代前行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和科学论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新境界,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生命。新时代文艺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脉中开掘资源、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面向未来的创造。

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闪亮火花、辉映新的美学风尚的十年。电影《长安三万里》传递出沉淀在我们血脉中的诗的声音,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与千年前的画家王希孟心神相通,越剧《新龙门客栈》通过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迎来年轻观众,舞蹈《唐宫夜宴》、舞剧《五星出东方》等一大批作品与观众双向奔赴。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与悠久、深厚的传统亲切相认,但同时它们又是新的、现代的,涌动着这个时代的活力和梦想。这些被广大观众称为“国潮”的作品,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力地诠释了作为艺术实践的创新的丰富含义。

杰出的作家必然是伟大经典的杰出读者,优秀的艺术家必然对其所在的传统有着精深的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整理、传承、学习已经成为新时代文艺的高度自觉,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为新时代文艺带来了蓬勃活力。文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杂技、曲艺、摄影、民间文艺,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展开着现代与传统的热烈对话,“民族风”、“国潮风”引领潮流,蔚为大观,一大批融贯古今的作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响应,中华美学精神在充满时代感的律动中深入人心、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伟大的传统教育、激励、启示着我们,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方向和路径。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正在成为永远携带着故乡的远行者,背靠着深厚的传统,面向星辰大海,创造的天地无限广阔。从日益壮大、正在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科幻文学,到电影《流浪地球》、电视剧《三体》,新时代文艺参与建构着人类的未来想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更新,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造力喷薄涌流,文艺形态发生巨大变革,不断催生新的类型,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网络文学、网剧、短视频等网络文艺正在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经验,数字化、集群化推动文艺形态加速融合,网络作家、自媒体创作者、独立制片人、独立歌手演员等新兴文艺群体和各种群众性、生活性艺术活动正在成为新时代文艺重要的创造力量。

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新时代文艺要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探索,全力以赴满足人民对于题材、内容、形式、手段、媒介的创新需求,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让中华文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永葆青春中国的生机和活力。

更多精彩,详见《求是》2024年第10期铁凝同志文章《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

(策划:魏天舒)


两个结合”是指把(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结合”是指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联系实际突破前人,而后人又突破我们的一个过程。在每一个阶段,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能够总结实践的经验,借鉴以往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扩展世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

2、要做到真用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懂、真信,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

这首先就要充分调动各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宣传者、研究者都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让马克思主义更通俗、让方法更大众、让内容更热点,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任马克思主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马克思主义。

3、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哲学,各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无论是概念范畴、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作品风格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知识是一种认识成果、理论体系,智慧则是怎样获得、理解、运用、发展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作为知识,一般总是后人超过前人,作为智慧,则是前人不断地启迪后人。其二,哲学与常识不同。

中国共产党坚持哪两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坚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3、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丰富的理论:

1、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来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些重要标志。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曾把“怀疑一切”作为座右铭,坚持不懈地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不以解释世界为满足,而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正是它蓬勃生机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宣称自己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南,而不是具体的结论和现成的答案。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一切时代的新问题、新情况都能纳入这个开放的体系,并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得到新的解决。

什么是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密钥,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两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度历史自觉开拓进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成功之道。

两个结合对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以文化主体性为根本依托。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经由两个结合,我们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持续涵养、提炼升华并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实文化基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3383.html
西藏少年活佛参学团北京行 在清代藏传佛教皇家寺院知古鉴今
粤产IP 策略领跑国漫出海 咏声动漫亮相文博会 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