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 青海贵南 千年 绣

马可欣

设计图案、剪样、固定绣布……日毛吉熟练地做着手头的工作,作为藏绣非遗传承人,把藏绣文化推广出去,是日毛吉最大的心愿。“我做藏绣技师已经30多年了,教过的学生有1600多名。”日毛吉总是对周围的人说,应该让更多的妇女学会这门好手艺,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今天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藏绣产业方兴未艾。

绣娘们交流技艺。海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一件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刺绣,使人感受到的,不只是传统文化之美,更能窥见当地群众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2021年5月24日,藏族刺绣(贵南藏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贵南藏绣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不仅在国内备受喜爱,甚至作为青海特色文旅产品远销到美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

“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我们吸引了广大藏族妇女从事藏绣生产,从而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贵南县藏族文化产业相关负责人仁青加说。

“我想把藏绣和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这样传统藏绣才能长远发展。”今年32岁的项措卓玛是一名藏绣绣娘,也是一家藏绣服饰公司的负责人。

在贵南县,绣娘越来越多,大伙儿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绣娘交流作品。贵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贵南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推进贵南创建特色文化强县模式,积极将文化与地理特色、民俗、歌舞等产业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贵南县将藏绣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密融合,使其成为农牧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推动贵南藏绣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藏绣从业人员约4800人,其中从事经营性藏绣生产的工作人员就有2652人,半工半农性绣工1474人,2023年全县藏绣产值达1560万元,年生产2万件(片)。

海南州更是举办各类藏绣培训班740期,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同时,先后组织藏绣优秀从业者到苏州等地培训,借鉴和学习苏绣的制作技法,不断在传统藏绣做法和针法上进行创新发展。

藏绣作品。海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海南州文化馆,绣娘们正在专注地穿针走线,在她们灵巧的双手下,辫套、腰带、坎肩等实用又精美的藏绣作品惊艳亮相。

“我们每年都会出去学习和参观,外出交流后发现,不仅绣制的过程要有耐心,还得学一些画画的技能。”一名绣娘说,走出家门去学习,让她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

河湟刺绣、贵南藏族刺绣、青海花儿、热贡艺术……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千百年来的传承让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一代代延续。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7155.html
商业航天概念异动拉升 图解牛熊股 半导体板块热度持续走高
颐和园雨燕 发现标记追踪了10年的雨燕 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