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粮 收益保障为农民种粮兜底 有底气! 多种粮 三位一体

央视网消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31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政策的实施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基本上可以实现旱涝保收。

据介绍,完全成本保险能够保障的不仅是化肥、种子、地膜这些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投入,同时还能保障地租和人工投入,也就是对生产总成本进行保障。种植收入保险保障水平则与完全成本保险大体相当。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目前,全国的保险费率平均水平是4.9%,农业“基本险”的保障水平大约是每亩525元,保费就是每亩25.5元,农民自缴约20%,每亩承担5.1元。而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大约每亩1125元,同样的方式计算,农户每亩自缴约10.9元。

廖岷介绍,我国从2018年开始探索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2024年在全国全面覆盖。

2024年前4月农险赔付294亿元 同比增长8%

在5月31日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4月,农险赔付同比增长8%,惠及农户813万户。

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一个是推动出台主要险种的纯风险损失率,提高农险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另一个是出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行业示范条款,规范产品开发。还有一个是推进农险线上化,主要降低农户成本,降低行业经营成本,也可以改善广大农民朋友买保险和出险后承保理赔的各种体验。

构建收益保障政策体系 增加农民种粮信心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一个针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的收益保障政策体系,为我国种粮农民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灾害风险兜底保障。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王衍介绍,2023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1.58亿亩,农业保险整体赔付了1100多亿元。在灾害发生以后,保险赔付金额能够支持种粮农户尽快恢复生产,尽量挽回损失。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有这几笔账支撑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有这几笔账支撑如下: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收购工作全面展开。今年秋粮面积增加700多万亩,同时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初显,对冲了灾害影响,全年综合算大账,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经过大半年的忙碌辛苦,丰收的粮食能不能卖上好价钱?这是种粮农民最关心的事。哪些因素对今年的收入增长有帮助和支撑?来算算主要的几笔账。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再到“惠种地”,这是“产能提升”账。做强“种子芯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集成组装,“五良”主打的是多方位提升: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3%以上。

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难题如何解决?全国107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田保姆”,服务带动小农户9100多万户。

产量和产能增加,和收入增加能不能挂上钩?

以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安乐村为例,合作社经营和作物密植技术融合到一起,村民杨君一算账发现,同样是自家的50亩地,产量和收益都比往年增加不少。别小看了每一个环节的努力,产量提高、质量提升,劳动成本还节省了,一增一减中让农民种粮有支撑,收入增长有底气。

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这是产业链“增值”账。72%,这是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的数字,粮食产业链条加快向上下游延伸。

“粮食全身都是宝”,从多元化制成品里享增值,从“土特产”品牌里要增值,从互联网销售等环节里找增值,粮食的身价顺着产业链就能翻倍甚至翻出几番。

粮食增值,农民也有自己的两个“增值”:不仅收入提高了,不少人的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在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上加分“增值”。

卖舒心粮、卖放心粮、吃“定心丸”,重要的是还有个政策“托底”账。粮食收购价有波动时,多项配套举措能让农民得到补偿赔付。

持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及时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从种到收,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眼下市场价格相对平稳,继续优化为农服务,严厉查处“打白条”“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体举措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体举措:要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1、要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耕地既要较真碰硬管住数量,也要下定决心管控用途、提升质量。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把良田沃土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依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端牢饭碗,越往后越要靠科技、靠种子。

要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种业振兴,加快急需适用农机具研发推广,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2、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既靠政策扶持,也靠经营增效,两手要同时用力。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

加大大豆生产者补贴力度,扩大政策性收储,做好市场化收购,加快建立长效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地方重农抓粮责任,督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上出实招硬招。

3、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现在粮食产能不是要不要提的问题,而是必须提、加快提的问题,产能提一分,粮食安全就稳一分。

同时,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要持之以恒抓好节粮减损,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提倡健康饮食。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一是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重任。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开展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督促承储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二是切实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不断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推动市场化收购,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储备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完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上海金山多举措确保良田种粮,此举能起到哪些作用?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国家,每天的粮食耗费量就达到70万吨,那么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保障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那么上海金山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良田种粮的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首先,这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种粮种好粮,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也积极采取了各种惠农利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稳定加强各种种田的补贴,让农民回归本职行业,不仅从种田中获得温饱,还能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家庭条件。近年来,国际形势恶化,粮食危机加剧,让我国更加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只有提高粮食的自我保障能力,才能让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

其次,是对农田非农化的有力管控,让农民真正恢复自己的本职行业。由于非农业化的冲击,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增加,也就造成了大量的耕地闲置,闲置的耕地也自然被用来种了树木及其他不需要日常打理的植物。这种农田的非农化的逐渐扩大,也使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影响了粮食的储备,长久来看对于国计民生的发展是不利的。那么采取多举措确保良田种粮食,让进城打工的农民意识到种田的新机遇,重新回到农村再就业,肩负起种好粮的重任。

最后,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不可忽视的,牢牢守住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还需要多方携手共同努力,共同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7767.html
对不起 闺蜜喊道 每日一笑 6号桌2角的小费又要回去了!
国产电影为主 暑期档11部电影推荐 剑指200亿 好莱坞沦为